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文综 > 正文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从心所欲不逾矩]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于人生的讨论进行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在关于人的科学中,只要碰上了这对矛盾,问题就会变得无比棘手。美学斯芬克斯的产生,从人的角度而言,便源于理智与情感的不可调和,进而引发出存在与感知的分歧。到了尼采那边,便是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无休止的战争。至于社会伦理学,理智与情感更是许多学者避之不及的话题。奥斯汀欲在其小说《理智与情感》中作出一番探讨,无奈到了结尾,两者仍是难分高下。
  虽是轩轾难分,但两者轮流统治人心,决定了人最终的意识行为,故而―个人境界也可以从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中看个透彻。究竟如何为人才算得上成熟合理呢?孔老夫子给出了一个基本令人满意的答案――从心所欲不逾矩。
  冯友兰先生提出了为人的四种境界,其中自然境界和天地境界在我看来仅一步之遥,关键在于“觉悟”二字,只是,人的特殊性使之永远无法迈出那一步――人永远不可能绕过情感。既无法绕过,便有许多先哲提出,用理智压制情感,我以为殊不可取。理智是情感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若是摒弃情感对于人性情的陶冶,理智又如何在一具干枯的身体上站得住脚呢?弗洛依德的理论认为,情感永不会消亡而只会被压抑,而被压抑的情感会在心理的某些结点聚集,并在一定的情境刺激下猝然进发。因此情感压抑是相当无谓的自我安慰。
  如何处理情感呢?顺其自然。“从心所欲”并非倡导让情感顺从外界的刺激而膨胀丑陋的欲望,而是让人最质朴本真的天性作用于人的意识,完成其作为“人”的意义。
  王徽之有件轶事:一晚雪后初晴,湖面光澈如镜,王兴起,撑船访友。到了门前,却又折返。人问其故,日:“吾乘兴而至,尽兴而归,何足怪哉?”如此漫烂性情只有在小孩身上才看得到。但细想之,只有小孩身上才会保留人无沾无碍的真性情,超越现实却又最近人性,此等境界,非心智高雅之土不能悟也。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理智在我们身上起的作用。若无理智规范,情感便极易从“流露”转为“发泄”,由“滋养品性”沦为“败坏人格”。我之所以厌恶德拉克洛瓦之辈,大抵也源由于此。
  “不逾矩”并非要求我们拘泥于社会上陈腐的繁文缛节,毕竟我们现在所谓的“理智”根本上也是人类情感活动的产物,谁又能保证其永葆生命力呢?这里说的理智,或许更接近于自然的规律,谓之“天地良知”。我们的视野并不应局限于人类社会,而需对一切生命负责。任何行为均应受制于自然规律,如此方能潇洒于天地之间。
  总的来说,情感与理智,两者绝不能偏废。
  蒙克在其画作《呐喊》中,就巧妙地处理了两者的平衡。画面上,一个扭曲的身体在同样扭曲的背景――鲜红却模糊的夕阳和狂暴的河水――之下发出声嘶力竭的嚎叫,这种赤裸裸的宣泄背后却隐藏着更可怕的深意:社会的异化使人类的空间不断收缩,被物欲从人性处剥离开来。在这种挤压下,嚎叫才会从狭缝中发出,让人不得不佩服蒙克的匠心独具。
  不仅在艺术作品中,情感与理智的平衡在现实社会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尼采提出强有力的意志抛弃情感,重估一切的价值,里尔克大叫“让历史从我开始”,而昆德拉也在《笑忘录》的结尾隐晦地表达了重建道德价值体系的野心。我无法证明他们的对错,但恐怕他们会从他们所谓的“虚无”走向另一个虚无,因为他们忽视了无数人类在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上所发挥的作用。道德的形成本源于善心,便是人类质朴美好的情感,而理智的出现将道德的意义概念化,固定于人的意识中,故而面对考验时,能不假思索地作出善举。尽管道德在形成过程中也会产生糟粕,但就其整体而言,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逆规律而行者,其结果怕是难堪的。
  以情感提炼理智,用理智规整情感。中庸之道用在此处最能显出其精彩。孔老夫子在我眼中离冯友兰的“天地境界”差之甚远,更无论“超越理智”,但他从一个贤者的角度,明确地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成熟的、大写的人,“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人生的真谛。

标签:从心所欲 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