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英语 > 正文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_浅谈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关键是如何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教学本身看,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教学中,时间观念的转变和学生参与意识的强化应是两个主要问题,教师发挥时间的最佳效能,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减轻学生负担。通过近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效益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方面广泛,诸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师的教育观念,教材编写,学生参与意识,态度等综合方面。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自我“加压”,要切实保证备课质量,要给学生“减负”,还必须让学生课内“吃饱吃好”。为此,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时,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佳程度。在数学的备课过程中,一些教师把知识点划分过细,步子跨入时过小,课时内容安排过少,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内容反复,进展缓慢。这样在教学时必导致学生潜能不能发挥,阻碍智力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按计划良性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不善总结,从而没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思维起源于立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人的外部活动对于提供思维素材和感性经验,对于激发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的抽象水平还不高,动作思维在思维活动中还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差生。因此,教师完全有可能且有必要把数学课中的活动设计成抽象思维活动的入口式外化的表现,完全可以让活动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一个有机的组织部分,只有这样的活动设计(备课)才有生命力。
  初中数学中的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都必须保证学生能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是传授科学知识的,但有的教师传授的途径却是不科学的,要把传统的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转化,造就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要求教师要科学地传授知识。许多数学问题隐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有可观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要求减少讲授时间,及时反馈与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思维达到“同频”,从而才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才能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比如,在讲授新课时,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创设恰当的情境,巧妙引导,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观察、思索、质疑,推测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去发现新知识,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开发学生智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依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教师应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确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战略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必须克服自身的“表现欲”,要能够战胜自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放手地让学生开展探索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数学应用,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主动记忆,就会深刻,就会给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总体来讲,成功的数学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开拓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在学习的空间里成熟,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标签:浅谈 实施素质教育 中学数学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