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语文 > 正文

“江西才子”熊大缜的覆盆之冤|江西为什么被国家打压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熊大缜,江西南昌人。其父大学毕业后留上海任教,所以熊大缜1913年出生于上海。1931年,熊大缜以优异成绩,由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考入清华大学,在他的入学表格上,其籍贯一栏填的是“江西南昌”。熊大缜读的是物理专业。他班上的同学当中,有后来成为著名科学家的汪德熙、钱伟长、彭桓武等人,而在这些人尚未成名成家的时候,熊大缜的学习成绩与科研才干已经崭露头角,名气远在他们之上。
  “江西才子”扬名清华校园
   熊大缜属于中等偏上的身材,长得英俊帅气,一种聪明能干的气质充溢在他身上。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吹打弹唱样样拿手。他是校内网球场、足球场上的健将,出任网球队队长、足球队副队长,在学校的话剧团也是能演能唱的台柱子。但这些在熊大缜身上远不能代表他的形象,被人们刮目相看的还是熊大缜的另一个特长,就是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杰出才干。
   熊大缜在清华就读的第二个学期,就在课堂成绩与课外科学实践方面,表现出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杰出才能。他从物理系借来一架德国产“莱卡”照相机,在校园内开设一家小照相馆,取名“清华照相馆”,自己既当老板,又是暗房洗相的主操作手。经熊大缜拍摄和冲洗的相片,质量大大超过了民间的相馆。
   熊大缜表现出来的多才多艺,尤其是从自学当中成为照相师的科研能力,受到了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叶企孙的赏识和器重。他经常在课外对熊大缜予以专门指导,同熊大缜建立了情同父子般的密切关系。叶企孙有一天对熊大缜说:“你对摄影颇有造诣,也有钻研兴趣,就去研究‘红内’吧。”(又称红紫外线研究)。熊大缜当然知道“红内”研究是国际上处于研发阶段的极为保密的军事技术,对这种研究既需要系统的科学仪器,又很花钱,自己在这方面能够有所作为吗?这种面对现实的畏难思想只在熊大缜的脑子里一掠而过,随之涌聚心头的是一种为民族崛起而奋斗于科研前沿的志气和韧劲。他当着叶院长的面有力地点了一下头,微笑着说了一句:“我试试看吧。”
   在校内没有任何研究资料的情形下,熊大缜在校图书馆寻找相关的资料读物,决定利用X射线衍对胶卷进行光谱结合的物理试验。他用叶院长特批的有限经费,在物理系的光谱实验室添购了一些器材和原料,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之中。经过反反复复的几百次试验,终于在X射线的衍射科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即在漆黑的夜空中仍可用红外线拍摄照片,而且非常清楚。在一个月黑如墨的夜晚,熊大缜带着几名助手站在香山的最高顶“鬼见愁”石岩上,拍摄清华校园的全景图以至整个北平城的俯视全景,结果洗出来的照片很清晰,有如白天所拍摄的,成为中国的第一张红外照片。熊大缜的科研成果在清华以至全国的红外线研究界,引起很大轰动,人们纷纷赞赏熊大缜的科研成就。在清华校园,熊大缜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大家知道熊大缜是江西人,便对他冠以了“江西才子”的誉称。就是叶企孙院长在几次公开场合下,也不无得意地对人讲道:“我身边是有个‘江西才子’呐。”
   在叶企孙的支持下,熊大缜继续致力于红外线技术的研究,他的毕业论文题目就是《红外光照相技术》。1935年7月,熊大缜以优异成绩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第七级毕业。校方将这个品学兼优的“江西才子”留校当老师,同时让他继续进行红外线科研。1936年上半年,熊大缜的X光实验室设计、制作了国内第一个大型的连续冲洗暗室,将X射线的衍射科研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熊大缜在这方面的科研才干,引起了清华大学以至国内相关科研部门的重视,有意要把他送到西欧去留学深造。1937年8月,熊大缜考取了赴德国留学的名额。
  “江西才子”又成了“兵工大王”
   七七事变的爆发,促成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运动的形成,使千千万万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走上了抗击倭寇、挽救祖国危亡的战场。在这场“寇深矣!祸亟矣!”的民族危难面前,熊大缜成为较早投身抗战的一名优秀知识分子。
   对熊大缜毅然投身抗战感到不解与震惊的,莫过于与他亲密得几乎相依为命的叶企孙。这时的叶院长已经得到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从南京拍发的密电,令他组织清华大学师生准备迁往昆明。正是日理万机、事务繁琐的口子上,叶企孙万分地需要熊大缜这个得力可心的助手。然而,作为当今物理界泰斗,叶企孙在民族危亡问题上是深明大义的,对于得意门生的政治抱负也是深为理解的,因此他并没有阻拦熊大缜投身抗战,只是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感到惊讶。熊大缜说的“抗日需要科技的帮助”这句话,重重地震击着叶企孙的心弦。
   放弃了赴德国留学,以及准备在出国前与恋人完婚的熊大缜,之所以选择了与祖国同患难的道路,既是心灵深处忧国救国的思想使然,也因为受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对这位科技人才重视的缘故。
   1937年底,原为张学良东北军部下的共产党员吕正操率部转战河北,在冀中建立了敌后平原抗日根据地,其范围扩大到冀中的25个县城。吕正操司令员深知军需后勤供应对敌后抗战的重要性,密派第二分区参谋长张学渊,在北平、天津、保定之间建立秘密交通站,担负为根据地采集物资和搜罗科技人才的任务。张学渊在秘密交通站初具规模后,潜入北平,利用他曾在辅仁大学当过助教的关系,找到过去的同学孙鲁,动员他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孙鲁回到天津老家后,在英租界找到照顾恩师叶企孙住院的熊大缜,向这位“江西才子”宣传抗战形势和冀中敌后根据地缺少弹药武器的困难,诚恳地邀请他到冀中去。熊大缜的救国热情被焕发出来,答应适当时机赴往冀中。叶企孙的病情得到好转后,熊大缜非常郑重地向恩师提出自己要去冀中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叶企孙经过多番考虑,虽然心中怀着万分的不舍,但还是同意这个不是儿子却亲如骨肉的学生走向抗日前线。临别时,叶企孙再次对熊大缜交代:“你到了那里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及时告诉我。”
   熊大缜进入冀中抗日根据地后,先在冀中军区修械所当技术员,不到半年又调任军区印刷所所长。熊大缜所到之处,其聪颖过人的科技才干和对工作的倾心投入,都令人们大加赞赏。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对熊大缜甚为赏识,上报上级后任命他出任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并指示供给部的主要任务是揽集科技人才,建立兵工厂,自己制造威力大的炸药和掷弹筒等武器,另外就是能够自己组装电台,装备部队。
   吕正操向熊大缜提出的两项要求,正是冀中抗日根据地所面临的两大困难。冀中军区也能够制造炸药,但这种黑火药的威力很小,连一般的铁道铁轨都炸不烂,用这种火药造出来的手榴弹、迫击炮炮弹,爆炸的力量也很有限,必须向黄色炸药TNT的研究转换。至于电台更是稀罕之物,只是八路军的旅部以上单位才有电台。
   肩负重任的熊大缜非常清楚要完成两大任务的关键所在,是拥有一批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这种时候,他想到了叶企孙。1938年端午节,熊大缜化装潜入天津,寻求到了恩师的帮助。在叶企孙的动员之下,一个多月内就有近百名平津大学生进入冀中,聚集到了熊大缜的麾下。这些年轻的技术人才当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最多,例如化学系的研究员汪德熙、物理系实验员门本忠、生物系实验员张瑞清、机械系实验员胡达佛以及物理系学生葛庭燧、何国华和化学系研究员林风等等。此外,他们的专业学科也最为重要。
   熊大缜的出色组织能力在这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组织成立了两个专门的研究室,进行科技攻关,并亲自担任烈性炸药技术研究社的领导。在这些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不分昼夜的刻苦钻研下,一种大威力的烈性炸药被研制出来了。1938年9月,冀中军区派八路军部队在保定的方顺桥附近,将15公斤由“技术研究社”制造的TNT炸药埋设在桥上,引爆后将日军驶来的机车车头炸得粉碎。日军派技术人员经过检测,怀疑八路军搞到美国或日本制造的炸药,在内部发出哪个地方丢失了烈性炸药的追查令。从此,这种含TNT烈性炸力的炸药,在手榴弹、地雷、掷弹筒、炮弹制造中被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八路军火药武器的威力。
   1939年4月,美国派出一支10余人的观察组来到冀中考察,他们在听了熊大缜的介绍和实际察看后,观察组组长拉住熊大缜的手,发出由衷的惊叹:“你们真有本事啊!你们生产的火炮和美国的火箭炮几乎一样呀!”这些美国人回到国内后,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称八路军的科技水平很高,连美国的军工技术在中国的冀中都有了。熊大缜在冀中领导的先进军工技术,受到了晋察冀军区的表彰,司令员聂荣臻在河北省唐县专门接见了熊大缜、汪德熙等人,对“技术研究社”研制的炸药和火炮炮弹大加赞赏,要求他们扩大生产规模,造出更多的杀敌武器。八路军第一二○师师长贺龙,也于1938年11月带领技术人员来到冀中,参观“技术研究社”,与熊大缜等人座谈,请他们提供兵工技术的资料图纸。熊大缜他们对此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并让对方的技术人员进入兵工厂实习。
   在熊大缜的领导下,冀中军区的兵工生产开展得轰轰烈烈。由于有一批懂技术的科技人才为骨干,炸药厂发展得很快,每天能够生产TNT烈性炸药1000公斤以上。有了主要的原料,就能够制造大批量的手榴弹、地雷和迫击炮炮弹。至1938年10月,冀中军区的兵工厂发展成为有2000多工人的大型兵工厂,成为八路军规模最大的军工制造厂。
   在研制短波通讯工具方面,熊大缜挂帅的电讯技术研究室,也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般的成就。熊大缜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各种关系,潜入北平、天津等城市采集电子材料,运回冀中安装电台。熊大缜多次进城面见恩师叶企孙,寻求他的帮助。叶企孙利用留津居于英租界的有利条件,派出自己的学生在市场上采购电子原件和通讯设备,秘密运进冀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军区的电讯技术研究室,成功地装配出30多部电台,由军区配发到各部队的团以上单位。冀中的八路军在电讯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通讯能力,促进了战斗力的增强。
   熊大缜领导军区供给部,各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军工制造方面更为出色。兵工厂制造出的烈性炸药,在各个战场上广泛应用,让日寇吃尽了苦头。只要熟悉熊大缜的人,无不钦佩他搞科研搞技术的才干,也有人把这个“江西才子”誉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兵工大王”。
  “江西才子”遭诬惨死
   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年代,内部锄奸也是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八路军内,旅团以上的单位都设有锄奸部,其专门的职责是清除来自内部的叛徒和被敌方派进来的奸细。
   像熊大缜那样的身份和举止言行,是很容易被某些天生有一副“左”倾眼睛的人看成“特务”的。
   搞科技研究,熊大缜的确具有天生之才,然而在政治上,他就不那么谙熟甚至是门外汉了。1938年秋,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钟麟,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屡屡给吕正操发电报,“下令”吕让出冀中,退到冀东去。我党对于这样的无理要求当然不会接受,吕正操多次表示拒绝。这样一来,国共两方面的武装常常发出摩擦。熊大缜对这种自相火并的摩擦,觉得十分痛恨,因而在一些场合中讲过国共两党应该团结对敌,避免内耗的话。这就引起了一些政治嗅觉特别“灵敏”者的关注,不禁以一种特别的目光来看待熊大缜的言行。
   首先是熊大缜多次西装革履潜入敌占区采购军火材料,其派头和用钱的数量之大,引起了冀中军区锄奸部一些人的怀疑,这些人甚至在想:熊大缜为什么总是能够买到这么多的材料?他在采购中是否从中渔利?
   1939年1月,国民党河北省政府派了一个代表团前来冀中考察。其中有个叫方平的代表来到冀中军区供给部。熊大缜作为供给部部长,少不了会见这个方平。他看出方平是个知识分子,便试着用英语与他交谈。对方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两人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情绪欢快地交流起来,简直有越谈越投机的味道。在一旁的供给部政委对两人的交谈听不懂一个字,完全被晾在了一边。心中又气又恼但不便发作的政委,后来向军区锄奸部报告了这一情形,将此事说成有熊大缜与特务接头的嫌疑。
   1939年初,国共两党关系出现恶化,各个根据地的八路军都建立了锄奸部,发起了一个肃查特务、汉奸的运动。冀中军区的锄奸部不能没有成绩,于是便把目光瞄在熊大缜为首的知识分子成堆的军区供给部。而供给部政委关于熊大缜与特务接头的嫌疑报告,无疑映证了在供给部的确有一个庞大的“特务组织”存在,因为这与不久前破获的特务信件相吻合。
   原来,冀中军区锄奸部掌握到一封被认为是特务机关的来信。这封密信是由平津保交通站顺子牙河分站从天津给供给部采购的一批物资中夹带来的。信的内容是:你派来的人我们已经见了,你们需要的东西,已送了几批。你们急需的物资,最好在秋收之前由河运过来比较方便。信尾的落名是“天津党政军联合办事处”。正是这样的署名,被军区锄奸部认为是国民党在天津的特务机关,这个机关业已渗透到了军区供给部,首要人物就是熊大缜。
   军区锄奸部掌握到的密信的确存在,但此信的真实度被完全歪曲了。后来的调查证明,所谓的天津党政军联合办事处,是一个国共合作的统战组织,其主要活动是为抗日根据地采集各种物资。这一时期的天津地下党负责人姚客广(即姚依林,清华大学化学系学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朱其文(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驻越南大使)等人,都为此出具过专门的证明。
   冀中军区锄奸部决定对军区供给部的“特务组织”来一个“一网打尽”。在未经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和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批准的情形下,突然在供给部将熊大缜和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100多人抓了起来,进行刑讯逼供。熊大缜多次受到酷刑折磨,但他坚不承认自己是“特务”,而审讯者对他的情词感人的申诉根本不听。
   军区锄奸部在供给部一下抓了那么多的“特务分子”,特别是将“兵工大王”当成“特务头子”,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于是很快地派出彭真和军委保卫部部长许建国来到冀中,审理这一案件。最后复审的结果是:以刑讯逼出来的口供不足为信,这次行动有扩大化现象,除首犯熊大缜身上疑点甚多,需要进一步审理之外,其余人全部无罪释放。
   在熊大缜领导的两个“技术研究社”主要人员被关押、审讯期间,由于突然没有了技术骨干把关,军区兵工厂的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制造出来的炸药威力低多了,各种炮弹、地雷的质量也大不如前。由于不能从敌占区购进军火材料,兵工厂的生产几乎陷入停顿。在一段时期内,冀中军区的八路军官兵和民兵弹药极为缺乏,只能手拿空枪,用秸杆塞在弹袋里充作子弹,紧急的时候只能与敌人拼刺刀,造成了严重的伤亡。这一悲剧性的秘密不久被敌人知晓,一些汉奸更加嚣张,就是碰到八路军战士或民兵都不怕,嘲讽说:“你们拿子弹打我呀!”日寇趁机发动了新的“扫荡”,使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遭受到从未有过的惨重损失。
   军区锄奸部那些“左”倾者在如此严酷的事实面前,并未意识到误抓熊大缜这些科技人才造成的严重后果,仍然把他当做“特务头子”加以严密看守。
   1939年7月起,侵华日军对冀中根据地发起了旨在一举扫除吕正操部队的“大扫荡”。7月下旬的一天,军区机关在河北省深县某地向外转移时,锄奸部突然将熊大缜等人反绑双手武装押走。行至半路上,熊大缜因为喝水一事,与一个叫史建勋的战士发生口角,史一怒之下竟然说出“我要毙了你这‘狗特务’”的话。熊大缜忍受不了这天大的冤屈,情愿赴死也不愿戴上“特务”的帽子,于是喊着质问:“你凭什么诬蔑我是特务?”头脑业已发热的史建勋也不说什么,决计这就“行使”他的权力。当熊大缜看到对方真的推弹上镗时,他高声而短暂地喊了个“停”字,随后带着恳求的口吻说道:“留着一颗子弹打日本鬼子吧,我宁愿被你用石头砸死!”
   史建勋大概也懂得子弹的珍贵性,愣了一下,放下枪,真的在旁边找到一块六七斤重的石头,从熊大缜的背后高举石块猛砸而下……
   当年驰名清华校园的“江西才子”,在冀中军区有“兵工大王”之誉的科技高才生熊大缜,没有被对他恨之入骨的日寇夺去生命,竟然死在了愚昧者双手高举的石块下!一个本来可以在科研道路上创造更加辉煌成就,为中华民族作出更大贡献的科技天才,从此抛尸荒地成为冤死之鬼。○
   题图 熊大缜赠给叶企孙的照片
  责任编辑 万 强

标签:覆盆之冤 江西 才子 熊大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