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语文 > 正文

[谁的青春无悔:校园民谣的历程] 校园民谣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曾经的你      《同桌的你》、《没有围墙的校园》、《我没醉》、《未名湖是个海洋》、《青春》、《恋恋风尘》、《雨滴》……
  看到这些名字,九十年代的不少大学生们,恐怕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这,不是――校园民谣么?
  是的。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记录着年轻人梦想与激情的音乐篇章,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迹。而如今,这证明与印迹,却在商品大潮的滚滚红尘中,日渐变得模糊和遥远,我们甚至很难听到一些旋律清新、富有校园味道的声音了。我们也不免感慨:校园民谣,曾拥有着多么美好的过去!
  
  校园民谣,属于音乐领域的一种特别现象。它的产生,与大陆原创音乐的流行及外来音乐的影响均有联系。在外来音乐的影响中,台湾校园歌曲的影响力最为直接与深远;在大陆原创音乐中,又以摇滚乐(崔健为代表)对校园歌曲的产生较有推动。此外,欧美流行音乐及中国民族音乐,均对校园民谣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台湾校园歌曲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罗大佑的这首有着浓郁的校园民谣风味的歌曲,于80年代中期传入大陆、并最早由歌手成方圆怀抱木吉他,加以悠扬的口哨唱出时,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一位歌手说,台湾校园歌曲是大陆校园歌曲创作的样板。这让人约略看到了台湾校园歌曲的魅力及影响力。从刘文正演唱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到罗大佑的《童年》、《恋曲1980》、《恋曲1990》和李宗盛的《生命中的精灵》,台湾音乐人对台湾流行歌曲及后来的流行歌曲,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而无论他们本人还是其作品,又都对大陆的校园歌曲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齐豫、刘文正、蔡琴、姜育恒、童安格、黄舒骏等台湾校园歌曲的演唱者或创作者,因此也很快为大陆青年所熟悉和喜爱,《橄榄树》、《却上心头》、《春夏秋冬》、《未央歌》等大批校园风格的歌曲,在众多80年代、90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心中,仍在隐约地回响着。
  
  大陆原创音乐
  
  1986年,作为中国新生代的音乐创作人郭峰,推出了著名的《让世界充满爱》,这标志着大陆流行音乐的成熟。以后,在大陆流行乐坛上,一是涌现出了不少具有民族风味的通俗歌曲,即“西北风”,二是出现中国的摇滚音乐。而后者,以崔健为代表,令流行音乐界耳目一新,也带给80年代的大学生们关于音乐的全新感受。
  80年代后期,崔健的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发行面世。由于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人的群体,在他们身上有一股青年所共有的情绪性及反叛性,所以,崔健不但以自己的作品征服了年轻人的心,《一无所有》等歌曲在中国乐坛上甚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带给大陆校园歌曲的主要影响,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个象征。“他是60年代的一道伤痕,90年代的一滴血。”自崔健出现,大学校园里才真正有了激进的吉他声,对校园歌曲的演绎也进入了另一个崭新的天地。
  
  欧美流行音乐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学生,还受到了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包括:
  60年代的西方民谣;
  70年代“卡朋特兄妹”的歌曲;
  80年代麦克尔•杰克逊、麦当娜、保罗•西蒙的歌曲;
  90年代初四兄弟合唱组及“披头士”(Beatles)乐队。
  此后,欧美的各派流行音乐更是如狂潮般涌入;而真正对校园创作者产生一定影响的,大约仍是一些经典的、抒情的老歌、慢歌,像《Soundof Silence》、《Country Road》、《Five Hundred Miles》以及《Yesterday Once More》等等。这些经典歌曲因为易于传唱,且旋律舒缓而易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直到今天仍在大学的校园广播里时时响起。
  至于民族音乐对校园民谣的影响,因为它是一种深沉的积淀,所以很难从歌曲中找到直接的印证。它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潜藏在歌曲旋律及歌词内涵的最深层次。
  
  二、灵魂们都是一条鱼
  
  1994年,一盒叫做《校园民谣》的磁带,开始在大学生中间风行起来。
  这盒磁带整版的音乐,全部由北京各高校在校大学生或肄业生创作。它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清新隽永,既有时代气息,又贴近年轻人的心声,尤其是贴近大学校园生活,所以,在大学生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同年,另一盒磁带――《没有围墙的校园》也面世了。
  这盒磁带,汇集了一批校园歌手的声音,也是北大学生歌手自己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专辑。
  
  这真是一块圣地
  今天我来到这里
  
  阳光月光星光灯光在照耀
  她的面孔在欢笑和哭泣
  ……
  未名湖是个海洋
  诗人都藏在水底
  灵魂们都是一条鱼
  也会从水面跃起
  
  社会学系的许秋汉,用自己的心灵体会,吟唱出这首旋律独特、词意深刻、蕴含哲理的歌曲。并且,这首让人们感到空旷幽远的歌很快流传开来。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清华大学,还有不少校外的年轻人,都非常欣赏这首《未名湖是个海洋》。许秋汉这个名字,也因为这首歌而一下子响亮起来。
  被收入《没有围墙的校园》里的,还有《我没醉》、《回乡偶书》、《温馨天堂》、《往事》、《起风》等歌曲,它们当中,有的婉约清丽,有的质朴纯真,也有的摇滚味儿十足,可以说,总体上都极富有校园味道,毫无矫饰,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听起来十分感人。
  从清华大学退学的高晓松,和《相约》的创作者郁冬,也相继推出了《同桌的你》、《恋恋风尘》及《来自我心》等一首首打动年轻人心灵的校园民谣。
  伴随着这些歌曲一道,苗扬、巴特尔、廖岷、王小颖、老狼等歌手的名字,也开始为喜爱校园歌曲创作的人所关注。
  而除此之外,近年来,并未出现什么叫得响的“新校园歌曲”,也没有了更加响亮的校园歌手的名字。仿佛自《同桌的你》等歌曲诞生以来,校园民谣―――大学生心目中的这一音乐精灵,离人们已经越来越远了。
  不可否认,校园民谣出现最初,让人们耳目一新!它强调了青春的易逝,透露出即将踏入成人世界的歌者对青春的回眸―――青春依然真真切切,但一去不复返,这值得多少人去深思,去叹息!
  台湾著名的音乐人李宗盛曾经说过:“动听的歌好写,因为有方法、技术、技巧可以获得,而诚恳的歌难得。”最初,校园民谣能赢得人们的注视和喜爱,就因为它给了人们真诚、纯洁与温情。在四处充斥着商业气息的社会,这样的真诚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然而,校园民谣毕竟由一批年龄相近、经历相仿、层次相同的青年群体创作出来,因此它不可避免地陷入某一种风格,某一种特色。在已经发行的所有校园歌曲中,朦胧、抒情、怀旧、感伤、犹豫、彷徨……是我们感受到的雷同的特征。而当这种特征(或风格)一俟被熟悉,就有遭受冷落的危险了。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有些校园歌手们仍满心企盼着自己的成果被唱片商买去,灌成磁带以求广为流传。而一些有利可图的唱片商又急于抢夺市场,自然是“什么好卖什么”。于是,大批的校园歌曲,不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都被运入商业机构进行炒作。结果,制作出来的都是风格雷同的简单制成品,极容易坏了听众的胃口。这时,校园民谣,自然而然就面临了自身生存的“危机”现象了。
  
  三、许巍:绝版的青春
  
  对于关心民谣摇滚的朋友来说,“许巍”两个字就是一个“特殊的品牌”。1997年4月许巍的首张个人专辑《在别处》正式发表,立刻引起了轰动,专辑在无任何的宣传情况下,销售量达50万张,在当时盗版猖獗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是当年内地唱片销售的奇迹了。他用旋律祭奠过去,用淡定表白未来,歌声在他的肺腑唇齿间游走,就凝结成了对人生的敬畏,对音乐的感恩。很多人这样说:我们期待他的作品,不如说,我们在等待许巍给我们一个生活的感悟。
  从许巍带着自己的音乐梦想由西安到北京发展至今,已经有整整十个年头了。十年来,看尽乐坛荣枯消长,许巍的音乐始终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向前跃进。他的第四张原创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于2004年12月9日全面发行。许巍自己坦言,这张全创作专辑是他苦苦行吟后的心得,包含着他的欢喜悲忧,和不能否认的自我改变。所以,许巍承认,无论对音乐还是对人生,这都是一张承前启后的专辑,连接着他和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在这张专辑中,许巍所描绘的那些生活小事犹如在儿童的眼睛中观看这个世界,但是那些歌声中一直在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喜悦于希望,宽容于力量。那是历经坎坷后的歌者,面对生活时的态度所决定的,那是一种云淡风轻般的乐观淡定和从容不迫的情怀。
  
  许巍的创作历程,从狂躁封闭的九零年代,来到开放的电子世代,从孤独沧桑走进明亮的阳光里。《在别处》和《那一年》奠定了许巍人文歌手独一无二的定位,《时光•漫步》和《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把许巍的作品送进普罗大众的心里,每个人都在许巍的音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或孤独或悲伤或沉潜或解放,许巍的音乐魅力,跨越了贫与富的界线,学生、文艺青年、小资、白领……听许巍,似乎就是一种深度和品味的的象征。
  2005年,轰轰烈烈的“绝版青春”演唱会为许巍十年来的音乐历程做了一个小结,那些陪伴着歌迷走过十载岁月的作品紧紧萦绕耳旁,却不足以表达歌者跨越1994到2005的历程。从狂躁的年代来到纷杂的世代,从激情的岁月走入温暖的怀抱,许巍不是一个单纯的歌者,他在以一颗感恩的心创作着脍炙人口的作品,于是,历年经典重唱十二首作品的《在路上……》许巍作品集应运而生,它既是对许巍坚贞不移创作好音乐的一个珍贵纪念,代表了许巍之前一段创作旅程的结束,但新的创作旅程又即将起航,也真实呈现了许巍现时在音乐中最自我的状态:没有压力、没有任何严肃的意念需要传达,就像旅途中的风景,有阴天、有晴朗、有许巍摆脱束缚的音乐面貌。这是一张返璞归真的专辑,它明确地表明了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无论环境怎样改变,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对于许巍来说,那一向意味着这样的词语――简单、善良、纯粹、光明、希望、真诚――而在专辑中不过是化为了最直接的行为:用心歌唱。
  米兰•昆得拉说,“音乐死于音乐的脏水里”,是的,现如今的流行音乐太不纯粹了、太急功近利了、太浮躁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逐渐感到了茫然、失落、无奈,在被同化了的音乐中迷失方向。很显然那个从贾平凹称为废都的城市中走出来的许巍不这样,他懂得音乐是有生命的、音乐可以溶入心灵与人交流的。
  理智的许巍在自己不同的成长时期留下了不同的音乐足迹,有人说这些年来许巍变了,变得时尚了、歌声不再犀利了,许巍是这样说的:“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心境,我有一位打拳的朋友,他经常和一位老者过招,但总被老者不经意的破招而击败,老者的功夫与自身是浑然一体的,这就是境界,我喜欢这种如若无人的境界,就象我喜欢的生活,喝茶、听鸟声啼鸣、看云淡风轻……”
  
  四、周杰伦:E时代的时尚先锋
  
  周杰伦是神奇的。
  许多人说他是异类。周杰伦是目前华语歌坛人气最旺的歌手(不是之一),以至于,他的影响力因为超强的人气已经扩展到电影电视等其他领域。
  单曲《牛仔很忙》中的周董扮起牛仔打扮,大唱美国乡村民谣曲风,作曲依旧由自己操刀,依旧“口齿不清”,但作词并没有找老搭档方文山,反而是找来合作过“以父之名”、“夜曲”的“阿郎”黄俊郎。
  他是一个矛盾体,不羁的眼神,反叛的外貌,似乎和社会不合群。但是又一呼百应,粉丝众多,影响了一代人。是周杰伦错了,还是大众错了?
  不喜欢他的人不少,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意见就是,他唱的歌怎么能叫做歌?完全就是在念经,一句话都听不懂。
  可是,神奇的周杰伦就是在这样的质疑当中,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我行我素地走过来,一直走到今天,如日中天。
  问题在于,当年长的质疑者不断发出的疑问,对众多的年轻杰迷来说,它根本就不是疑问,关键在于,他们接受周杰伦有点像婴儿天生就会吃奶一样,这会有什么疑问可问呢?
  如果一定要理性一点,分析这个疑问的话,只好这样说,周杰伦酷酷的样子,唱歌的方式,有意无意之间,击中了现代人心中最敏感、最需要的那根神经。不然,似乎一切都解释不通。
  如果说,邓丽君时代是一个田园时代,一个柔美的嗓音可以抚慰人的心灵。罗大佑的时代是一个疑问的时代,智者罗大佑用他的音乐对世界人生提出质疑,其对疑问的可解或者不可解的纠缠当中,罗大佑被大众捧成了大师。崔健的时代是一个爆发的时代,文革后个性力量在崔健的音乐里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借着摇滚这个最具有力量的音乐形式,大众的激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而周杰伦所处的时代,和前面几位代表人物都不同,他所处的时代,更不单纯,更多样复杂,在高楼丛林里,在电脑包围中,充斥在人们心目中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是房贷,是股票,是游戏。田园牧歌?那是遥远的记忆。向世界提出疑问?那是上世纪病态诗人的癖好。爆发激情?那样太累,毁了自己,得不偿失。
  现代人自然要用一个现代的方式,它不需要抒情,只需简单,它无意提问,只需戏谑,它不需爆发,只需好玩。
  于是,周杰伦出现了,他的一举一动,一曲一调,把现代人的需求传达得淋漓尽致,他随意的说唱,随意的眼神,一下子击中了许多人的心。
  好在,他又不是上个世纪“跨掉一代”那种坏小子,和方文山等人合作中,他又把中国文化中许多优雅和深邃浸入了他的歌曲当中,迅速地把他的影响力向更大的社会层面延伸。
  到了这样的境界,他不如日中天都难。

标签:谁的 民谣 无悔 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