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语文 > 正文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

时间:2017-04-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福建卷B)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福建卷B)

综合训练(一)

一、古代诗文阅读 (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2)问君何能尔? 。(陶潜《饮酒》)

(3)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4)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越明年,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

[明]张居正①

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②,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于此时剔刷宿敝,为国家建经久之策,更待何人?诸凡谤议皆所不恤。即仆近日举措,亦有议其操切者。然仆筹之审矣,孔子为政,先言足食;管子霸佐,亦言礼义生于富足。

自嘉靖以来,当国者③政以贿成,吏朘④民膏以媚权门。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⑤,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⑥日贪,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仆窃以为贿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难治也。何也?政之贿,惟惩贪而已。至于姑息之政,倚法为私,割上肥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⑦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故仆今约己敦素,杜绝贿门,痛惩贪墨⑧,所以救贿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逋欠,严治侵渔揽纳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损则下益,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假令仲尼为相,由、求佐之,恐亦无以逾此矣!

今议者率⑨曰:“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暗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今为侵欺隐占者,权豪也,非细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而得以安其田里。如是,民且将尸而祝之⑩,何以逃亡为?公博综载籍,究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赋均平而致乱者乎?故凡为此言者,皆奸人鼓说以摇上者也。愿公坚持初意,毋惑流言。异时宰相不为国家忠虑,徇情容私,甚者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

今主上幼冲,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逡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岂区区浮议可得而摇夺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国典具存,必不容贷。

(节选自《张太岳文集》)

【注】①张居正(1525—1582),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②翰:鸟的羽毛。这里代指书信。苏、松:指苏州府和松江府。③当国者:这里指权相严嵩。④朘(juān):搜刮。⑤逋负:拖欠税赋。渊薮:汇聚处。⑥公室:诸侯的家族或政权。⑦公田:文中特指王侯们受封和兼并的田地。⑧贪墨:贪财好贿。⑨率:轻率。⑩尸而祝之:立尸而祝祷之。尸,代鬼神受享祭的人。穿鼻:任人摆布。幼冲:幼小。此信写于万历二年,此时神宗皇帝年仅11岁。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凡谤议皆所不恤恤:忧虑

B.然仆筹之审矣审:周密

C.恐亦无以逾此矣逾:超过

D.国典具存,必不容贷贷:推卸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对“贿政”或“姑息”之弊论述的一组是(3分)()

①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

②为逋负渊薮,以成兼并之私

③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

④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

⑤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

⑥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

A.①②③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封信的第一部分,作者除了对宋阳山进行勉励和安抚,还引用孔子和管子的言论说明改革弊政是有历史依据的。

B.作者指出,“贿政”“姑息”之弊造成了国家匮乏、百姓穷困,而惩治贪官和清理拖欠的目的就是使百姓富足、国家富足。

C.这封信表达出作者对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的义愤以及对“贿政”“姑息”之弊开刀的决心。

D.在论述整治“贿政”“姑息”之弊的同时,作者还从现实和历史的层面批驳了反对者说他的改革“吹求太急,民且逃亡”的论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3分)

译:

(2)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 (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越 台 怀 古①

[元]萨都剌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②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注】①越台:在今福建闽侯县冶山上,汉闽越王无诸曾在冶山前建都城,开辟闽疆,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此诗为作者在福建任闽海廉访知事时作。②风尘:此处指污浊的场合,即指官场、腐朽的上层社会。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的坚固进行抵抗,张飞强攻却是打不下。最后,孔明用计活捉了严颜。张飞对他以礼相待,严颜感其恩义,于是投降。随后,严颜一马当先,打下了他所管辖的地方。(《三国演义》)

B.觉民把学堂明年暑假要招收女生的消息告诉琴,琴说到时候要第一个去报名。她找母亲商量,母亲的态度虽然让她很失望,但当她读了易卜生的《娜拉》后,又充满了希望。(《家》)

C.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成立了一个银行,吴荪甫此举是要利用筹措来的资本从事股票生意。由于股票生意利好不断,他又低价收购8个小型工厂,经营生活日用品。(《子夜》)

D.有一年,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小住。临行前夜,他把玛丝洛娃诱奸了。临别时,他塞给玛丝洛娃一百卢布就到部队去了。玛丝洛娃怀孕被发现后,女主人嫌她败坏名声,便把她辞退了。(《复活》)

E.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弗罗洛和卡西莫多劫持。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欧也妮·葛朗台》)

让葛朗台“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的事情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2)请简述《红楼梦》中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故事。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 (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②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②之,不可则止,毋自辱③也。”

(《论语·颜渊》)

【注】①矜:庄重。②道:引导。③辱:受辱。

(1)请根据上述文字概括孔子的“交往”原则。(2分)

答:

(2)对待朋友的错误,孔子为什么认为只要忠诚地劝告他就可以了?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阅 读 即 享 受

岳洪治

国人自古就有尊重知识、鼓励耕读的传统。读书人每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话勉励自己。然而,如果认真想一想,这个话似乎也不是那么完美。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勤学苦读,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一个“苦”字,势必会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尚未接触便远远地避开了。这些年来,阅读率的下降,固然有很多因素,而认为读书辛苦,不如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来得痛快,也是使一些人疏远书本的一个原因。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读书变成一种享受,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国人向来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理想人生的目标。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读书都应该是毕生躬行的事业。如果说,生活的最高目的是健康和快乐,那么,愉快的阅读,也应该成为读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除去年少时做功课,年长后做学问所必须的阅读,因为不得不读而难免枯燥乏味之外,我们的阅读,都应该是愉快的,都应该是一种享受。具体而言,愉快的阅读,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那种读书。假如是汲汲于职称、汲汲于做官、汲汲于炒股盈利而读书,纵然你读得很努力、很见成效,但是,这阅读的过程也是很难愉快的。

然而,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所读的书,必须是你真正喜欢的书,是可以使你内心得到满足、心智更加丰盈的书。因为只有阅读这样的书,才会有思想上的共鸣,才会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你才会因为阅读的愉快而进入“欣然忘食”的高境界。

在一个讲究品质的时代,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有修养的人,一个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才可以称之为好书呢?我想,好书至少应该具备如下几个要素:第一,作品的思想内容,应该是作者曾经接触过的、思考过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地再现。整体上,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质和自然完美的表现形式。第二,作品语言要清新质朴、生动形象,既优美流畅,又富含感情与哲理。第三,每个句子,都应该是从作者心田里生长的美丽花朵和智慧果实,能够让读者在愉快地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作品中的世界。

一本好书,是一个人最贴心的友伴和心灵上不可缺少的营养美食。人生在世,许多东西都可以放弃,只是不要放弃了享受阅读的权利。

(选自《中华文摘》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0.下列关于“读书”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读书辛苦,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所以造成了阅读率的下降。

B.假如为了职称、做官和炒股盈利这些功利而读书,其过程都是难以愉快的。

C.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话是为了论说愉快的阅读应该有远离官场的思想。

D.不管什么时候,阅读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不要放弃享受阅读的权利。

11.本文谈的是愉快的阅读,作者为什么要在倒数第二段陈述自己对“好书”的看法呢?(3分)

答:

12.从全文看,“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作者认为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不超过40个字)(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买水

陈永林

在鄱阳湖一带,去世的老人入殓前,得由长子披老人生前穿的棉袄,次子捧老人的遗像,三儿子端老人生前穿的鞋,幺子端脸盆,依次去池塘“买水”为老人净身。每口池塘只能“买”一盆水。水买回来后,放在死者门口。村人便端着碗来买水。有专人登记,谁拿了多少钱来买水,一笔笔记上。来买水的人越多,老人的子孙们就觉得越有面子。老人活得岁数越长,是无疾而终,生前人缘又好,子孙多而且都有出息,还乐善好施,来买水的人便越多,买的是老人的福气,都想自己今后死时像老人这样风光。反之,买水的人越少。

这天,鄱湖嘴村的德贵和七根同一天去世了。

德贵是村长的爹,德贵活了八十岁,而且是无疾而终。德贵生的五个儿女,除村长在农村,其余四个儿女都在城里吃公家饭。德贵的晚年过得很惬意,吃好的,穿好的,抽的也是十元钱一包的“金圣”烟。德贵在生时,村人都说他命好,说得德贵皱纹里都是笑。

再说七根,尽管活了七十八,却是得了肝癌,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才闭眼的。七根只生了一个儿子,没生女儿,应属儿女不全。七根的儿子也是个种田的,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当然没钱给七根。七根种不动田地了,只有去镇上捡破烂。晚年过得极凄苦。死前三个月,还捡破烂。

德贵去世的第二天,德贵的儿女都赶回家了。儿女们单位上的人和儿女的亲朋好友送给德贵的花圈有五六十只。而七根竟没有一只花圈。七根的亲戚都在乡下,乡下人没有送花圈的习惯。

给德贵买水的队伍很长,有一百七八十人。且买了十二口池塘里的水,村里的池塘不够,只有去邻村的池塘里买水。一口池塘一盆水,两只水桶装得满满的。还游了街,成千上万的人看热闹,都一脸的羡慕。

给七根买水的才二十余人,而且只买了四口池塘里的水。

满满一担水放在德贵门口。德贵的大儿子还叮嘱卖水的人,待会儿村人来买水,别盛满,要不,水卖完了,就没水给爹洗身子。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仅十几个人来买水。

去七根家买水的却有一百余人。七根的儿子亲自为村人盛水。他噙着泪水连说,谢谢,谢谢!

村人相互招呼,你也来这买水?咋不去那买水?

我才不去那个小气鬼家买水呢。有一回,我儿子交学费少了二十块钱,我低声下气对他说了一箩筐好话,他只有两个字,没钱。七根叔知道后,二话没说,把口袋里的钱全掏出来了,尽管只有十五块二角五分钱,我当时眼窝子都湿了。

我也是,我女人得了子宫癌,医生说发现得早,只要开了刀就没事。我没钱去找他借,还朝他下跪了,他就是没拿一分钱。晚上,七根叔却来我家送了三十五块钱,七根叔那时对我说,我只有这么多钱??

我儿子那回掉进了鄱阳湖,七根叔衣服也来不及脱,就跳进湖里救起我儿子。他却躲开了??

修村小学,还差五百元,七根大伯去医院卖了几次血,而他才出了一百元。

村子路上的砂石是七根叔公铺的??

七根的儿子听着村人念着他爹在世的好,泪水掉下来了,许多村人也掉了泪。四盆水很快被村人买完了。七根的儿子说,你们等等,我这就去买水。七根的儿子挑着水桶就走,走得飞快。

德贵的儿女们一个个阴着脸。他们弄不明白,村人为啥要买七根的水而不买自己父亲的水。自己的父亲的命比七根的命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德贵的一个堂侄子说,村人都说叔太小气,说叔尽管有钱,但他们没得一点好处。说七根虽然没钱,但他尽最大能力帮他们,还说七根为人正直,说七根心地善良,说七根??德贵的大儿子大吼,别说了。

半个月后,村前那条被七根铺了砂石的路修成了水泥路。路是德贵的五个儿女们修的。德贵的儿女们说,修路的钱是德贵生前省下的。

(选自《天津文学》2011年笫8期,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开头第1段对鄱阳湖一带“买水”风俗的介绍,既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又为德贵家和七根家的“买水”造成悬念。

B.小说写七根的贫穷以及“儿女不全”,既反衬出他尽其所能尽心为善的优秀品质,也反映了鄱湖嘴村风俗的价值取向。

C.德贵家“仅十几个人来买水”而“去七根家买水的却有一百余人”这些细节,蕴含着鄱湖嘴村村民对七根生前为

人处事的充分肯定。

D.德贵生前过得惬意和七根“晚年过得极凄苦”,两家“买水”的情形以及两个人生前的为人等形成对比,有力地凸现了小说的主题。

E.小说通过村民的言行展示了七根这位普通人贫穷的一生,暗示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传统仅仅存在于社会底层的现实。

14.德贵的五个儿女用德贵生前省下的钱,把村前那条被七根铺了砂石的路修成了水泥路。小说最后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15.鄱湖嘴村的村民不按旧俗“买水”折射出鄱阳湖风俗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我的小屋

——忆陈原先生的出版人生

罗俞君

①“回味往事,写不出灿烂的星光,只能告诉我的亲人,我在那一间又一间的小屋里,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充满苦恼和希望、激情和友爱的几十年。”这是老一辈出版家陈原先生的自传,也是他的绝笔《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如歌的行板》中最后的话。

②20世纪30年代还在读高三的陈原在广州拥有了第一间小屋,在那里他踏出人生的第一步。1938年抗战爆发,他和他年轻的伙伴们在小屋里唱救亡歌曲,唱别人翻译和他自己翻译的苏联歌曲。1938年秋,他又在这小屋中翻译了大战前夜苏联流行的战歌《假如明天战争》。《假如明天战争》连歌带谱在夏衍主编的《救亡日报》上发表。歌声像长了翅膀,激励着年轻的爱国者上战场。

③在小屋里,年轻的陈原和他的挚友做着“语言梦”:学会世界语、学会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研究制定广州话拉丁化的方案。他曾把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世界语杂志《人民阵线》传播到别的城镇,他是这个杂志的中国代理人,并和几个同是穷学生和初入职场的青年,用仅有的几文零用钱,自己写稿、编辑、下厂印刷,每个月出一份《走向新阶段》的世界语刊物,诉说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报道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这本朴素的小刊物,在欧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三十几年后,他在维也纳国家图书馆附近的世界语博物馆藏书库中,看到了各期《走向新阶段》。

④1938年10月21日凌晨一点,陈原随四战区一个民运机关撤离广州,几个小时后,日本侵略军侵略了这座城市。因为奉命紧急撤离,他匆匆离开这间小屋,什么也没有带走,没有余暇想到小屋和书。在以后辗转行军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时间去想念小屋,只有在奉命结束的时候,才想起还有两部手稿没有带出——有一部只完成了一半,这手稿标志着他做文字工作的开始。已经完成的一本手稿是作者从日文和世界语翻译的稿本,未完成的手稿则是他读大学时翻译的美国铁木辛科教授的《弹性力学》。这半部永远留在小屋的力学译稿,预示着他告别了工程学。随着战争与革命的开展,他进入了原先没有想到的领域。

⑤陈原曾两次入住桂林东郊的施家园小屋。他在此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编辑《漫画与木刻》和《工作与学习》两个进步杂志,同时也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的第一本著作《中国地理基础教程》初稿就是在这间小屋完成的。

⑥小屋在变,陈原的梦不变。在人生的最后一个小屋里,他把回忆自己在不同小屋度过的一生的自传副标题叫做“如歌的行板”。

⑦想起我最初组稿《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如歌的行板》的时候,把《陈原散文》的样书送到陈原先生的小屋里。交谈中,他说还要写《我的小屋》。我意识到,这将会是一本对中国现当代出版史有独特价值的书,对读者更有意义,便马上和陈原先生约稿。写完书稿后,陈原先生曾想再修改,不幸的是,他长卧病榻三年后,离世。

⑧北京建国门大街那幢七八十年代的老楼里,那间满是书的小屋令我难忘,还有陈原先生的地址和电话,我怎么换电话簿都不愿撤去,总会再抄一遍,好像他仍住在那里,依然活着。

(选自2011年10月14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这篇回忆录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第②自然段写陈原先生“在广州拥有了第一间小屋”,到第⑦自然段写他在一个小屋里离世,既照应了他的“小屋”人生,又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前后呼应。

B.抗战爆发,陈原在他的第一间小屋翻译大战前夜苏联流行的战歌,并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写稿、编辑出版了《走向新阶段》,加入了抗战文化活动的行列。

C.因为奉命紧急撤离,陈原把翻译未完成的美国铁木辛科教授的《弹性力学》留在小屋,这使他不愿再接触工程学,

篇二: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福建卷B)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福建卷B)

综合训练(一)

一、古代诗文阅读 (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2)问君何能尔? 。(陶潜《饮酒》)

(3)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4)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越明年,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

[明]张居正①

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②,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于此时剔刷宿敝,为国家建经久之策,更待何人?诸凡谤议皆所不恤。即仆近日举措,亦有议其操切者。然仆筹之审矣,孔子为政,先言足食;管子霸佐,亦言礼义生于富足。

自嘉靖以来,当国者③政以贿成,吏朘④民膏以媚权门。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⑤,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⑥日贪,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仆窃以为贿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难治也。何也?政之贿,惟惩贪而已。至于姑息之政,倚法为私,割上肥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⑦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故仆今约己敦素,杜绝贿门,痛惩贪墨⑧,所以救贿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逋欠,严治侵渔揽纳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损则下益,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假令仲尼为相,由、求佐之,恐亦无以逾此矣!

今议者率⑨曰:“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暗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今为侵欺隐占者,权豪也,非细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而得以安其田里。如是,民且将尸而祝之⑩,何以逃亡为?公博综载籍,究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赋均平而致乱者乎?故凡为此言者,皆奸人鼓说以摇上者也。愿公坚持初意,毋惑流言。异时宰相不为国家忠虑,徇情容私,甚者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

今主上幼冲,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逡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岂区区浮议可得而摇夺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国典具存,必不容贷。

(节选自《张太岳文集》)

【注】①张居正(1525—1582),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②翰:鸟的羽毛。这里代指书信。苏、松:指苏州府和松江府。③当国者:这里指权相严嵩。④朘(juān):搜刮。⑤逋负:拖欠税赋。渊薮:汇聚处。⑥公室:诸侯的家族或政权。⑦公田:文中特指王侯们受封和兼并的田地。⑧贪墨:贪财好贿。⑨率:轻率。⑩尸而祝之:立尸而祝祷之。尸,代鬼神受享祭的人。穿鼻:任人摆布。幼冲:幼小。此信写于万历二年,此时神宗皇帝年仅11岁。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凡谤议皆所不恤恤:忧虑

B.然仆筹之审矣审:周密

C.恐亦无以逾此矣逾:超过

D.国典具存,必不容贷贷:推卸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对“贿政”或“姑息”之弊论述的一组是(3分)()

①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

②为逋负渊薮,以成兼并之私

③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

④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

⑤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

⑥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

A.①②③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封信的第一部分,作者除了对宋阳山进行勉励和安抚,还引用孔子和管子的言论说明改革弊政是有历史依据的。

B.作者指出,“贿政”“姑息”之弊造成了国家匮乏、百姓穷困,而惩治贪官和清理拖欠的目的就是使百姓富足、国家富足。

C.这封信表达出作者对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的义愤以及对“贿政”“姑息”之弊开刀的决心。

D.在论述整治“贿政”“姑息”之弊的同时,作者还从现实和历史的层面批驳了反对者说他的改革“吹求太急,民且逃亡”的论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3分)

译:

(2)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 (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越 台 怀 古①

[元]萨都剌

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

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

一时人物风尘②外,千古英雄草莽间。

日暮鹧鸪啼更急,荒台丛竹雨斑斑。

【注】①越台:在今福建闽侯县冶山上,汉闽越王无诸曾在冶山前建都城,开辟闽疆,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此诗为作者在福建任闽海廉访知事时作。②风尘:此处指污浊的场合,即指官场、腐朽的上层社会。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的坚固进行抵抗,张飞强攻却是打不下。最后,孔明用计活捉了严颜。张飞对他以礼相待,严颜感其恩义,于是投降。随后,严颜一马当先,打下了他所管辖的地方。(《三国演义》)

B.觉民把学堂明年暑假要招收女生的消息告诉琴,琴说到时候要第一个去报名。她找母亲商量,母亲的态度虽然让她很失望,但当她读了易卜生的《娜拉》后,又充满了希望。(《家》)

C.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成立了一个银行,吴荪甫此举是要利用筹措来的资本从事股票生意。由于股票生意利好不断,他又低价收购8个小型工厂,经营生活日用品。(《子夜》)

D.有一年,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小住。临行前夜,他把玛丝洛娃诱奸了。临别时,他塞给玛丝洛娃一百卢布就到部队去了。玛丝洛娃怀孕被发现后,女主人嫌她败坏名声,便把她辞退了。(《复活》)

E.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弗罗洛和卡西莫多劫持。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欧也妮·葛朗台》)

让葛朗台“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的事情是什么?请简要叙述。

(2)请简述《红楼梦》中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故事。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 (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君子矜①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②子贡问友。子曰:“忠

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

告而善道②之,不可则止,毋自辱③也。”

(《论语·颜渊》)

【注】①矜:庄重。②道:引导。③辱:受辱。

(1)请根据上述文字概括孔子的“交往”原则。(2分)

答:

(2)对待朋友的错误,孔子为什么认为只要忠诚地劝告他就可以了?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 (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阅 读 即 享 受

岳洪治

国人自古就有尊重知识、鼓励耕读的传统。读书人每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话勉励自己。然而,如果认真想一想,这个话似乎也不是那么完美。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勤学苦读,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一个“苦”字,势必会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尚未接触便远远地避开了。这些年来,阅读率的下降,固然有很多因素,而认为读书辛苦,不如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来得痛快,也是使一些人疏远书本的一个原因。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读书变成一种享受,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国人向来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理想人生的目标。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读书都应该是毕生躬行的事业。如果说,生活的最高目的是健康和快乐,那么,愉快的阅读,也应该成为读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除去年少时做功课,年长后做学问所必须的阅读,因为不得不读而难免枯燥乏味之外,我们的阅读,都应该是愉快的,都应该是一种享受。具体而言,愉快的阅读,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那种读书。假如是汲汲于职称、汲汲于做官、汲汲于炒股盈利而读书,纵然你读得很努力、很见成效,但是,这阅读的过程也是很难愉快的。

然而,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所读的书,必须是你真正喜欢的书,是可以使你内心得到满足、心智更加丰盈的书。因为只有阅读这样的书,才会有思想上的共鸣,才会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你才会因为阅读的愉快而进入“欣然忘食”的高境界。

在一个讲究品质的时代,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有修养的人,一个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多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才可以称之为好书呢?我想,好书至少应该具备如下几个要素:第一,作品的思想内容,应该是作者曾经接触过的、思考过的社会生活的艺术地再现。整体上,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质和自然完美的表现形式。第二,作品语言要清新质朴、生动形象,既优美流畅,又富含感情与哲理。第三,每个句子,都应该是从作者心田里生长的美丽花朵和智慧果实,能够让读者在愉快地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作品中的世界。

一本好书,是一个人最贴心的友伴和心灵上不可缺少的营养美食。人生在世,许多东西都可以放弃,只是不要放弃了享受阅读的权利。

(选自《中华文摘》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0.下列关于“读书”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因为读书辛苦,使一些人把读书视为畏途,所以造成了阅读率的下降。

B.假如为了职称、做官和炒股盈利这些功利而读书,其过程都是难以愉快的。

C.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话是为了论说愉快的阅读应该有远离官场的思想。

D.不管什么时候,阅读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不要放弃享受阅读的权利。

11.本文谈的是愉快的阅读,作者为什么要在倒数第二段陈述自己对“好书”的看法呢?(3分)

答:

12.从全文看,“要达到读书的高境界,要实现愉快的阅读”,作者认为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不超过40个字)(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买水

陈永林

在鄱阳湖一带,去世的老人入殓前,得由长子披老人生前穿的棉袄,次子捧老人的遗像,三儿子端老人生前穿的鞋,幺子端脸盆,依次去池塘“买水”为老人净身。每口池塘只能“买”一盆水。水买回来后,放在死者门口。村人便端着碗来买水。有专人登记,谁拿了多少钱来买水,一笔笔记上。来买水的人越多,老人的子孙们就觉得越有面子。老人活得岁数越长,是无疾而终,生前人缘又好,子孙多而且都有出息,还乐善好施,来买水的人便越多,买的是老人的福气,都想自己今后死时像老人这样风光。反之,买水的人越少。

这天,鄱湖嘴村的德贵和七根同一天去世了。

德贵是村长的爹,德贵活了八十岁,而且是无疾而终。德贵生的五个儿女,除村长在农村,其余四个儿女都在城里吃公家饭。德贵的晚年过得很惬意,吃好的,穿好的,抽的也是十元钱一包的“金圣”烟。德贵在生时,村人都说他命好,说得德贵皱纹里都是笑。

再说七根,尽管活了七十八,却是得了肝癌,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才闭眼的。七根只生了一个儿子,没生女儿,应属儿女不全。七根的儿子也是个种田的,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当然没钱给七根。七根种不动田地了,只有去镇上捡破烂。晚年过得极凄苦。死前三个月,还捡破烂。

德贵去世的第二天,德贵的儿女都赶回家了。儿女们单位上的人和儿女的亲朋好友送给德贵的花圈有五六十只。而七根竟没有一只花圈。七根的亲戚都在乡下,乡下人没有送花圈的习惯。

给德贵买水的队伍很长,有一百七八十人。且买了十二口池塘里的水,村里的池塘不够,只有去邻村的池塘里买水。一口池塘一盆水,两只水桶装得满满的。还游了街,成千上万的人看热闹,都一脸的羡慕。

给七根买水的才二十余人,而且只买了四口池塘里的水。

满满一担水放在德贵门口。德贵的大儿子还叮嘱卖水的人,待会儿村人来买水,别盛满,要不,水卖完了,就没水给爹洗身子。但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仅十几个人来买水。

去七根家买水的却有一百余人。七根的儿子亲自为村人盛水。他噙着泪水连说,谢谢,谢谢!

村人相互招呼,你也来这买水?咋不去那买水?

我才不去那个小气鬼家买水呢。有一回,我儿子交学费少了二十块钱,我低声下气对他说了一箩筐好话,他只有两个字,没钱。七根叔知道后,二话没说,把口袋里的钱全掏出来了,尽管只有十五块二角五分钱,我当时眼窝子都湿了。

我也是,我女人得了子宫癌,医生说发现得早,只要开了刀就没事。我没钱去找他借,还朝他下跪了,他就是没拿一分钱。晚上,七根叔却来我家送了三十五块钱,七根叔那时对我说,我只有这么多钱??

我儿子那回掉进了鄱阳湖,七根叔衣服也来不及脱,就跳进湖里救起我儿子。他却躲开了??

修村小学,还差五百元,七根大伯去医院卖了几次血,而他才出了一百元。

村子路上的砂石是七根叔公铺的??

七根的儿子听着村人念着他爹在世的好,泪水掉下来了,许多村人也掉了泪。四盆水很快被村人买完了。七根的儿子说,你们等等,我这就去买水。七根的儿子挑着水桶就走,走得飞快。

德贵的儿女们一个个阴着脸。他们弄不明白,村人为啥要买七根的水而不买自己父亲的水。自己的父亲的命比七根的命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德贵的一个堂侄子说,村人都说叔太小气,说叔尽管有钱,但他们没得一点好处。说七根虽然没钱,但他尽最大能力帮他们,还说七根为人正直,说七根心地善良,说七根??德贵的大儿子大吼,别说了。

半个月后,村前那条被七根铺了砂石的路修成了水泥路。路是德贵的五个儿女们修的。德贵的儿女们说,修路的钱是德贵生前省下的。

(选自《天津文学》2011年笫8期,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开头第1段对鄱阳湖一带“买水”风俗的介绍,既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又为德贵家和七根家的“买水”造成悬念。

B.小说写七根的贫穷以及“儿女不全”,既反衬出他尽其所能尽心为善的优秀品质,也反映了鄱湖嘴村风俗的价值取向。

C.德贵家“仅十几个人来买水”而“去七根家买水的却有一百余人”这些细节,蕴含着鄱湖嘴村村民对七根生前

为人处事的充分肯定。

D.德贵生前过得惬意和七根“晚年过得极凄苦”,两家“买水”的情形以及两个人生前的为人等形成对比,有力地凸现了小说的主题。

E.小说通过村民的言行展示了七根这位普通人贫穷的一生,暗示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传统仅仅存在于社会底层的现实。

14.德贵的五个儿女用德贵生前省下的钱,把村前那条被七根铺了砂石的路修成了水泥路。小说最后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15.鄱湖嘴村的村民不按旧俗“买水”折射出鄱阳湖风俗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我的小屋

——忆陈原先生的出版人生

罗俞君

①“回味往事,写不出灿烂的星光,只能告诉我的亲人,我在那一间又一间的小屋里,度过了美好的一生,充满苦恼和希望、激情和友爱的几十年。”这是老一辈出版家陈原先生的自传,也是他的绝笔《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如歌的行板》中最后的话。

②20世纪30年代还在读高三的陈原在广州拥有了第一间小屋,在那里他踏出人生的第一步。1938年抗战爆发,他和他年轻的伙伴们在小屋里唱救亡歌曲,唱别人翻译和他自己翻译的苏联歌曲。1938年秋,他又在这小屋中翻译了大战前夜苏联流行的战歌《假如明天战争》。《假如明天战争》连歌带谱在夏衍主编的《救亡日报》上发表。歌声像长了翅膀,激励着年轻的爱国者上战场。

③在小屋里,年轻的陈原和他的挚友做着“语言梦”:学会世界语、学会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研究制定广州话拉丁化的方案。他曾把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世界语杂志《人民阵线》传播到别的城镇,他是这个杂志的中国代理人,并和几个同是穷学生和初入职场的青年,用仅有的几文零用钱,自己写稿、编辑、下厂印刷,每个月出一份《走向新阶段》的世界语刊物,诉说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报道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这本朴素的小刊物,在欧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三十几年后,他在维也纳国家图书馆附近的世界语博物馆藏书库中,看到了各期《走向新阶段》。

④1938年10月21日凌晨一点,陈原随四战区一个民运机关撤离广州,几个小时后,日本侵略军侵略了这座城市。因为奉命紧急撤离,他匆匆离开这间小屋,什么也没有带走,没有余暇想到小屋和书。在以后辗转行军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时间去想念小屋,只有在奉命结束的时候,才想起还有两部手稿没有带出——有一部只完成了一半,这手稿标志着他做文字工作的开始。已经完成的一本手稿是作者从日文和世界语翻译的稿本,未完成的手稿则是他读大学时翻译的美国铁木辛科教授的《弹性力学》。这半部永远留在小屋的力学译稿,预示着他告别了工程学。随着战争与革命的开展,他进入了原先没有想到的领域。

⑤陈原曾两次入住桂林东郊的施家园小屋。他在此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编辑《漫画与木刻》和《工作与学习》两个进步杂志,同时也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的第一本著作《中国地理基础教程》初稿就是在这间小屋完成的。

⑥小屋在变,陈原的梦不变。在人生的最后一个小屋里,他把回忆自己在不同小屋度过的一生的自传副标题叫做“如歌的行板”。

⑦想起我最初组稿《我的小屋,我的梦——六十年如歌的行板》的时候,把《陈原散文》的样书送到陈原先生的小屋里。交谈中,他说还要写《我的小屋》。我意识到,这将会是一本对中国现当代出版史有独特价值的书,对读者更有意义,便马上和陈原先生约稿。写完书稿后,陈原先生曾想再修改,不幸的是,他长卧病榻三年后,离世。

⑧北京建国门大街那幢七八十年代的老楼里,那间满是书的小屋令我难忘,还有陈原先生的地址和电话,我怎么换电话簿都不愿撤去,总会再抄一遍,好像他仍住在那里,依然活着。

(选自2011年10月14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这篇回忆录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第②自然段写陈原先生“在广州拥有了第一间小屋”,到第⑦自然段写他在一个小屋里离世,既照应了他的“小屋”人生,又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前后呼应。

B.抗战爆发,陈原在他的第一间小屋翻译大战前夜苏联流行的战歌,并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写稿、编辑出版了《走

篇三:2013青于蓝高考语文综合训练(五)参考答案

2013青于蓝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五)

参考答案

一、

1-5、ABCDC

二、

6-8、CCC

三、

9、B(谨:慎重,小心。)

10、C(①③侧面表现王小余厨艺高超,⑤正面表现王小余厨艺高超,均未涉及“为何”。}

11、C(作厨如作医不是袁枚的观点,是王小余的说法。)

12、(1)有人稍稍违背他的意思或是耽误了时间,他必定像对仇人一样怒骂大叫,好像稍微错过一点就没机会弥补了一样。(“忤”“弛”,及省略句各1分。)

(2) 您的技艺确实精巧啊。但是多烧煮杀生,残害动物的性命,不是做孽吗?(“诚”“毋乃”各1分,大意1分。)

(3) 况且所谓知己的人,说的是那种不只能了解其长处、也同时能知道其短处的人。(“徒”“兼”各1分,大意1分。)

13、略

14、(1)李诗刻画了一位为博取意中人青睐故意弹琴出错的女子形象,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2分)白诗描写了一位自弹自感、深情万重的女子形象, 饱含如泣如诉的幽怨。(2分)

(2)李诗主要运用了周瑜的典故,抓住“误拂弦”这一典型细节,将弹筝女子的微妙心理、邀宠之情表现得微妙细致绵长。(2分)而白诗注重侧面烘托,以无声衬有声,“弦凝”“指咽”“声停”,不是一味地沉寂,而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2分)

15、略

四、

16、CD(把莲花和其他景物进行比较,不对,第③段中是写白的莲花在绿的莲叶的背景映衬下成为主角。D“作者对莲情有独钟”,不仅仅只是因为“莲的妙用”。)

17、①善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如把莲叶比作“裙据”“绿伞”,形象地写出莲叶临风的姿态。运用拟人,如写莲心“羞答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的情态。 ②清新自然,富有情趣。如写莲蓬“披上深绿色的外衣??等待前来收获的主人”。(每点2分。)

18、①首尾呼应。结尾写“梦见自己变成那朵洁白的莲花”,与题记相呼应,表达了对莲花的礼赞之情,强化了作者对莲的挚爱。(2分)②以想象结束全篇,虚实相生,使行文摇曳多姿,富有变化。(2分)

19、.中国引人佛教的同时,也引人一些文化观念,从而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是洁净的化身,佛教里讲究身心洁静,不染尘埃,两者相通。(3分)又如:莲花是佛教精神宗旨的象征和圣花。佛祖、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都端坐在莲台上,到达简淡圆融之妙境。(3分)莲花是佛的使者,与佛的善心相得益彰,渊源久远。(2分) 五、

20、标题的后半部分语言诙谐,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在幽默中引发读者的怜悯心和对虐待黑熊者的反感。

21、学生应彻底摆脱(改变)自己作为单纯受教育者的角色,从而使教师成为新型师生关系中

的新教师。

22、《呐喊》。(2分)因为画中人瞪着愤怒的双眼,在张开的大嘴里仿佛发出战斗的呐喊。(2分)

六、

23、【写作提示】“向着太阳成长”的命题,“太阳”和“成长”是其中的关键词。文题所提供的材料从两个侧面对“太阳”和“成长”的关系作了提示:只声在“太阳”下“成长”才灿烂,只有向着“太阳”“成长”才美好。循着这两个方向立意,我们可以分别提炼出关于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主题和关于高尚的人生追求的主题。

文题中的“太阳”,可以寓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寓指前进的方向,寓指心中的希望。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则应根据需要临时赋予“太阳”一个确定的含义。

文言文翻译:

小余姓王,是个身份低贱的煮肉差役。他擅长烹饪,人们闻到他烧菜的香味,十步以外没有不下巴跳动、歆羡向往的。最初他向我请示菜单,我怕他太奢侈,但又有颍昌侯(那样贪嘴)的想法(指西晋何曾“日食万钱”“厨膳滋味,过于王者”),就叹了口气说:“我本来是个穷人,每顿饭花的钱(緍钱,即串起来的铜钱)不能超过一寸。”他笑着答应说:“好。”不久,上了一道净饮,味道甘美,大家不停地喝到饱。客人听说了他,争着请他为自己主厨。

小余准备菜肴,一定要亲自上市场,说:“东西各有其天性,天性好的,我才用。”买到后,就淘洗、加热、清理、调制。客人吵吵着,接连地吃到满意,手舞足蹈,好几次恨不得吞下餐具。但是篮子里只有六七道菜,超过这个数目也不再做了。另外他站在灶台旁边,像鹤一样站着(雀立,即鹤立),目不转睛,只瞪着锅中,除了呼吸挥动之外,静得听不见声音。他看着烧火的人说:“猛火。”则火烧得像大太阳一样。说“撤”,烧火的人就递次减少柴火。说“且烧着”,烧火的人就丢在一边不管。说“羹好了”,旁边伺候的人急忙拿餐具来接。有人稍稍违背他的意思或是耽误了时间,他必定像对仇人一样怒骂大叫,好像稍微错过一点就没机会弥补了一样。他用的滑料如堇、荁,调味料如盐、豉、酒、酱,直接伸手就下,没见过他用指头蘸着尝一下。完了,就洗手坐定,洗磨他的钳子、叉子、刀子、刨子、笮具、刷子之类,共三十多种,把柜子放得满满的藏起来。别人拾起他剩下的汤汁,双手切磨着学着做,可是不像。

有人请他传授技艺,他说:“很难说啊。当厨子就像当大夫。我用一心诊治各种事物的适合怎么做,细心斟酌怎么用水火来整治,这样众口都调和以为味美,如同一口了。”问他细节,他说:“味浓的在先,味淡的在后。味正的为主料,味奇的为调剂。等人舌头麻痹了,就用辣味来刺激它;等人胃满了,就用酸味来将食物压缩。”问者说:“八珍七熬(八珍指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七熬未知),这是珍贵的品种,您能烹饪,这正常。区区两只鸡蛋的饭,您做的必定跟普通人不一样,为什么呢?”他说:“能做大菜而不能做小菜的,是因为气质粗。能做简餐而不能做盛宴的,是才力弱。而且味道本来不在乎大或小、简单或丰盛之间啊。如果才能好,则一个水芹、一味酱料都能做成珍贵奇怪的菜;才能不好,那么即使把黄雀腌了三间屋子,也没什么好处。而贪图名声的一定要做出灵霄宝殿上的烤肉、红虬做出的肉干,用丹山的凤凰来做丸子,用醴水的朱鳖来炮制,不是很荒唐吗?”

问的人又说:“您的技艺确实精巧啊。但是多烧煮杀生,残害动物的性命,不是做孽吗?”他说:“从伏羲氏到现在,所烧煮杀生的已经万万世了,伏羲的恶孽在哪里呢?虽然如此,但是用味道来取悦人,是动物的本性。那些不能尽动物的本性而向人展示其美味,而白白暴虐地让它们在锅里面枉死,这是一种极重的罪孽。我能像《诗经》里的‘吉蠲’一样美善洁净,用《周易》里的‘鼎’来烹煮,像《尚书》里的‘稿饫’那样用草来烧制,以符合先王

成全百物的意愿,而又不肯戕害杞、柳来当作巧妙,暴殄天物来跟人比奢华,这本来是司勋的人所应当铭记功勋的啊,有什么罪孽呢?”

问者说:“以您的才能,不在豪门巨家里整治膳食,而在随园里终老,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懂得我难,懂得美味更难。我苦思尽力地为人做饭食,一道菜上去,我的心肝肾肠也跟着一起送上去了。而世上那些只知道咂着声音吃喝的人,只是跟吃腐烂的食物一样觉得很满意。这种人很难格外欣赏我,这样我的技艺就会一天天退步了。况且所谓知己的人,说的是那种不只能了解其长处、也同时能知道其短处的人。现在随园主人(指袁枚)并非不斥责我、为难我、跟我吵闹,可是他都能刺中我心里暗自内疚的地方。像这样,那么一味的给我以美誉,实为苦楚,不如随园主人对我严厉的训诫反而甘美,我就一天天进步了。算了吧,我还是终老在这里吧。”

不到十年,他去世了。我每每吃饭,都为他而哭,也会想起他说的话,里面有治理百姓的道理,有写文章的道理,就为他作了这篇传,称颂这个人。

标签:按钮 高考语文 综合 青于蓝高考英语核按钮 青于蓝核按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