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语文 > 正文

高考语文考前应试指导

时间:2017-04-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5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致远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原则】

1、 审题决定一切。看懂了问题才能作出针对性的回答。所谓: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看清楚出题人想考什么知识点,他是怎么设题的,你应该怎么回答他。不要答非所问。

2、 书写的规范和清晰是电脑扫描时代的通行证。阅卷老师只看到电脑屏幕上的字,看不出现实中的你是如何的秀色可餐或英俊潇洒,TA“想说爱你不容易”,没法根据“人品”给你加分。

3、按序做题,防止遗漏或错位答题。给作文至少50分钟。当然,如果你已经养成了按特定顺序做题的习惯,那也可以。但是,记着给作文不少于50分钟。

说说“那些年我们考过的语文试卷”(以2014年的江苏卷和2015年《考试说明》样题为例):

一、语言文字运用部分1-5题(原来的1-4题)

1、第1题,本来,毫无疑问考字音:多音字(着手/着迷)、同音字(捍卫/撼动)、形近字(桑梓/莘莘学子),我们在高二的时候复习得比较多。但是,去年的试卷上没有出现这道题,而且,考完之后,骆冬青教授说“字音题不会再考了”;但遗憾的是,他说完后,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组长就换人了,换成了东南大学的王华宝教授。“那么问题来了”,字音到底考不考啊?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大家都没有怎么复习,所以你不用紧张。 大家认为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第一题考“词语运用(含成语)”,个人积累和比较排除的方法能帮助你选对答案。因为你知道成语题的病因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对象不当、不合语境、搭配不当(这个要注意。虽然我们司空见惯了各种题目,但司空见惯不能带宾语。)等等角度,加以辨析得出答案并不难。两个字的词语一定要注意搭配习惯。辨析两个方面——语境、不同的语素。有时候语感也比较重要。排除法得出答案后不要轻易反悔,所谓“落子无悔”,修改答案很可能招致失误。但是,如果你找到了足够的证据并且你一向是个冷静而理智的人,那么,选择题的答案是可以修改的。

【典题示例】

(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答案】C

(2013年江苏卷)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 。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答案】B。

【解析】南辕北辙:到南方的楚国去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第(1)句共有两个转折句,每一转折句的前句都言的是作品的表面,后句都言的是作品的实质,选择“买椟还珠”最为恰当。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

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很明显,第(2)句中“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指的是“殊途”,而不是“异曲”。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二者合为“临深履薄”一词,意义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意即二词都可选。

【解题技巧】

(1)联系前后文,仔细推敲。例如2013年江苏卷,第一句中有两处转折,“故事”与“热情”,“文字”与“情感”,不存在行动和目的相反的情形,而是形式与内容的表里关系,故选用“买椟还珠”。

(2)把句义和词义结合起来考虑。词不离句,要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加以判断。如句子所涉及的对象、陈述的内容、感情色彩等,都是在做题时必须要关注的。例如2015届南通三模卷,第二格表现的对象是画布上“笑容”,故选“跃然纸上”。

(3)遵循“先易后难,逐个排除”的思维过程,切忌固着于某个词语不放,导致费时低效。

(4)掌握成语辨析的常见错误类型:

①望文生义,用错对象。 如: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周练,2014.9.6)“万人空巷”是指街巷里的人都出来了,形容欢迎、庆祝、游乐等盛况。本句望文生义,误用为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几乎没有人。再如: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高三语知小题训....练,2015.4.23)“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来形容本来是活人的“演出”显然用错了对象。

②误用褒贬,敬谦错位。如: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始作俑者”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含贬义。这里用来指倡导低碳生活的新局长,显然是误用了。再如: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你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多作谦辞。

③搭配不当,重复累赘。如: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高三小题训练一,2015.3.1))“安居乐业”指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再如:以往几百万年间所有的巨大火山喷发,比如圣海伦、喀拉喀托、皮纳图博火山与之相比都将相形见绌。“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与“与之相比”重....复。

④自相矛盾,不合语境。如: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与“为时太晚”矛盾。再如: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头面人物,一举实现了世代农民衣锦还乡的梦想。“衣锦还乡”指古时做官以后,穿....了锦绣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语境中“他”没有离开本土家乡,用“衣锦还乡”不恰当,可换成“光宗耀祖”。

2、第2题,如果考病句, 你知道病句的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看看《考试说明》上的样题并回顾你整理的错题,你就知道考什么。当你在两个选项之间犹豫不决时,要记着找出那个更像有病的句子,排除它。这一点对所有的选择题都适用。从今年各地模拟题来看,大家都倾向于今年考病句。注意两点:一是“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的病句,它们更有实际意义;而是无路可走时的答题法——不选A,选B、C、D中最长的句子(江湖传言,后果自负)。

【典题示例】

(2011年江苏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答案】B。

【解析】A项“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改为“保障并切实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提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前。C.项句式杂糅,去掉“取得的”或“靠的”。D.项 “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仔细研读历年的病句命题,便会发现每年的病句都“病”得有特征,在辨析的过程中识别特征是最稳妥的。

【解题技巧】

(1)初读,凭语感初步判断;

(2)抓主干,去枝叶。把复杂的长句子的修饰成分去掉,只保留句子的“主干”(主、谓、宾),以便辨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如:今年,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实时公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的数值,体现了地方政府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执政理念。( “开展??数值”,搭配不当。)压缩原句时要注意以下两点:a保持原句的基本句式结构不变; b原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

(3)熟知病句的六种类型,检查并识破选项的错误类型。

【注意点】

(1)介词“关于”“对于”“对”“通过”“经过”“由于”等开头的句子,主语易缺失。

(2)两层意思套在一起或部分重叠,如“根据??显示”、“??原因是??造成的”等这样的表述,使结构混乱(主要表现为“句式杂糅”和“偷换主语”)。如:随着3D版《泰坦尼克号》上映刮起了一股怀旧风,让与电影相关的产品近期相当走俏,购物网站中“海洋之心”项链、泰坦尼克船模以及限量版头等舱红酒杯等应有尽有。(句式杂糅,将“刮起了一股怀旧风”改为“刮起的一股怀旧风”。)

(3)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中心词残缺。如: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具有??生活方便”中缺少了“具有”搭配的中心词。)

(4)检查并列短语,防止语序不当、并列不当或局部搭配不当。如:①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对环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语知练习八2014.12.1)(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是:“多次审议”——“达成一致”——“终于定稿”——“写入法律”。);②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并列不当:“鱼、虾、甲鱼、牛蛙”都属于“水产品”,不应将包含关系的概念并列,可改为“鱼、虾、甲鱼、牛蛙等水产品”);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多措并举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控效果初步显现。(搭配不当:“改善”与“调控”搭配不当。)

(5)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要注意后半句的词汇可否做双向解释)。(错例: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正例: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6)否定是否得当。主要有三种:a.使用“避免”“防止”“杜绝”“切忌”之类的词语,注意字面意义与实际要表达的意义是否一致。b.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如,科学没有终点,技术永在发展,因此,标志竞技体育水平的世界记录也不会停滞不前,你认为难道谁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意思表达反了)。c.多重否定词,可能会出现否定不当的问题,如: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快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滥用否定词引起混乱,去掉最后的“不”字。)

(7)多重定语、状语排序是否得当。(参见《核按钮》21页)如:①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多重定语排序不当:将“无数”放在“临场”之前);②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

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重状语排序不当:时间状语应在地点状语之前。应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8)检查主客体颠倒的问题。如: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语知练习2015.3.6)(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说”。)

(9)检查关联词语的前后的句子:注意关联词的搭配、位置是否得当、前后句在意思上是不是存在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如:手机贴膜使得心爱的手机美观耐用,所以很多人买了新手机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手机贴膜。虽然贴膜保护了手机,却会给“主人”带来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困扰。(“虽然”应调到“贴膜”后。)

3、第3、4、5题,考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出主观表达题,每年的新题型往往出自这里。记住两个字:审题!我们擅长的语段压缩题原来会出现在这里。答题步骤是:审题→分层→组织答案(摘取、合取、自撰)→检查→誊写。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原来江苏卷是2道选择题,加2道主观题(《考试说明》上说这部分考“约4题”),但是去年出现的都是选择题,考的是词语、修辞、得体、连贯、漫画(图表类);今年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可以确定是,考的还是语文题。虽然有传言说,可能会有一道“国学文化类的选择题”,你信吗?

提炼语意——《考试说明》要求:提炼语意。

“提炼语意”要求考生能根据命题者的指向,对一段文字的重要信息筛选、归纳、转换、概括,并按题干要求准确表述。

第一、压缩类

压缩语段的类型:?新闻类语段的压缩。包括为新闻加标题,加导语,或把一段新闻浓缩成一句话新闻。?下定义——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纳,凝聚成一个判断句。?提取材料要点,概括语段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5)其他类。

【典型题例】

.▲(2011年江苏卷)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况,不要超过15个字。(4分)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答案】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

【解析】此题虽然提问的方式是“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但实际上是要对文段主要内容进行压缩概括。要准确解答此题,先将语段结论句之前的内容划分层次,可分三层,从开头至“相对较浅”为第一层,“从地质构造上看”至“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为第二层,其余为第三层。叙述内容分别我国的海区特点、地质构造情况及历史上记载资料的情况。

▲根据下面的文字,提取出的有关“京剧”的主要信息,不准确的一项是( )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A.京剧源自徽剧 B.角色分类细致 C.表演程式化 D.表现形式绚丽多姿。

【答案】B。

【解析】第二层是说京剧的角色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概括不准确。

【解题技巧】

(1) 确定文段中心。确定文段中心可以避免压缩过程中的思维偏向。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

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例如上述例子(高三语文专题练习 2015/5/12)中的新闻概括题,就可以抓住导语“5月13日,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来进行概括;②组合关键句或短语;③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

(2)定向筛选。明确题干规定的筛选要求,辨别主次,留主舍次。主要信息是指符合材料表达主旨的实质性信息;次要信息是指那些评价性、示例性阐述性的信息。

(3)分层提炼:先根据陈述对象的不同以及语言标志分清语段的层次,再提炼各层的要点,最后加以归纳。(2015年5月12日专题补漏一)B项目“角色分类细致”在概括时,就没有注意到第二层是说京剧的角色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概括时有层次缺失。

(4)或归纳、或转换、或合并同类项,有效整合,并根据题目的指向组织答案。2011年江苏卷“(2011年江苏卷)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那些方面推导出来的?”第三个层次.....“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 就需要运用“提取类概念”的技巧,概括出答案要点“历史记载”。

第二、转换类

语言转换类主要表现为生动向平实转换、晦涩向简明转换、不同语体之间的转换。

【典型题例】

1、(2013年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划线句是个比喻句,解答时,得根据语意找出比喻句中的各个喻体及其分别对应的本体,然后组合成句就行了,但针对语感较强的考生而言,只需凭借语感就能答出含义来的。

根据语意,整个语段是讲“环境”的,青年人抱怨“环境”,对于青年人而言,这个“环境”是不大好的。“长者”的话必是劝告、警示年青人的:“保护自己的脚”劝他“穿上一双鞋子”,是劝以前“赤脚”的年青人,由于“环境”不大好,得“穿上一双鞋子”,劝他对“己”有所改变,即要“改变自己”(本体);后者“给全世界铺上地毯”就是“改变世界”(本体)了。二者结合是言:改变自己比改变世界更容易。

2、安东每天独善其身,多读书,少说话,提高修养,净化心灵,经过一段时间,他问上帝,自己是否足够圣洁了。上帝对他说:“鞋匠康德比你更圣洁。” 安东不服,来到康德的鞋店。他问:“你到底做了什么,让上帝认为你比我圣洁?”康德回答:“我也不知道,我只不过是一个鞋匠而已。每次修鞋的时候,我总是将它当作上帝的鞋子来修理……”安东对什么叫“圣洁”似乎若有所悟。

对画横线的“圣洁”,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 所谓“圣洁”,就是对待每一位顾客如同上帝。

B. 所谓“圣洁”,就是提高修养,净化心灵。

C. 所谓“圣洁”,就是用自身修养对待每一个人。

D. 所谓“圣洁”,就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答案:C。

【解析】揣摩“圣洁”的深层意蕴需要把两个人的言行对比分析,并上升到人生哲理的层面。

【解题技巧】

1、吃透一词一句的含义的前提是吃透一段话,例如第二例吃透“圣洁”这个词需要先吃透寓言的含义,否则,笼统作答就容易误选B项。

2、关键是能吃透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注意陈述对象的身份,情境因素的制约,达到有效转译。

3、无论是形象性语言与平实性语言的转换、口语与书面语的转换、表面意思与隐含意思的转换、艰涩难懂的语言与浅显易懂的语言的转换等。不论何种形式的转换,做题时都要牢记一个原则:不变的坚决不能变(句意),该变的一定要变到位(按题干要求)。

篇二:2015广东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及应试技巧

2015广东高考语文考前指导及应试技巧

花未全开,月未全圆,才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时候。 ——于丹

高考考查的不仅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掌握和运用知识是高考成功的硬件,考试心态调节是高考成功的软件。心态调节不可忽视。

一、心态策略(考试中要克服六种不良心态)

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认真审题。(正确做法:拿到试卷,先大致浏览一下,做到心里有数。做每一题,先审清题,理清题目要求,挖掘隐含信息)

2、犹豫心态。做题时,有不少思路,但对每种思路又感到模糊,导致犹豫不决,迟迟不下笔。(正确做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最合适的思路)

3、烦躁心态。经过几次尝试,不得其解,便产生烦躁心态,堵塞了思路,失去灵感。(正确做法:静下心,将这题目记号暂且放下,继续做下面题目)

4、固执心态。久攻不下,仍不肯放下,浪费时间。(正确做法: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5、懊丧心态。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产生惋惜心理,进而形成懊丧心态。(阿Q精神,我难你也难)

6、冲动心态。忽然来灵感,豁然开朗,心情异常兴奋。(冷静,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 如何调整好心态: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二、时间安排策略

一寸光阴一寸金,大致上一分钟做一分题目,1~23题90分钟完成,作文最好60分钟完成。

三、答题要义

对熟题不可大意,回答问题时不仅要善于回忆,更懂得在理解题意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得体连贯,注意命题者原意和题旨,注意书写规范,工整。

一、基础题(4×3=12分)

1.字音辨析题(关键在于平时积累)

(1)对多音字把握,以“音随意转”为原则。可以从词性、词义、书面语和口头语、字所处语境把握。(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性大,标“常读音”正确性小。可以尝试“记少不记多”和记习惯性读错的字)

(2)注意“音近字,形近字,形声字”的辨析。

(3)善用排除法。(先看题目要求选什么,再用相应的排除法排除)

2、熟语辨析(主要是成语)

(1)善用排除法(先看题目是要求选正确的还是有误的)。

(2)从含义上,运用成语结构,抓关键字理解意思,把握大意,此时须注意望文生义。

(3)从设题陷阱上,更多是适用对象有误和望文生义,还有感情色彩(褒贬,中性,两性)、语法搭配、前后是否矛盾、谦敬。

3、病句辨析题

答题技巧(横向总结,形成题感)

题感一:看到长句,提取主干,语法分析,是否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题感二:阅读起来语句不通,别扭,是否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题感三:抓重点词,句式(平时常见的),见相应词句想到相应类型病句。

A.语序不当(句子的正常顺序颠倒,或位置放得不当)

(1)多项定语,状语排列顺序不当。如:我们学校的(表领属)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称)女(名词)教师。如: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电视台(地点)又(副词)诚挚地(副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2)关联词的句子中,当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前边,同时注意两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B.搭配不当(1)动宾搭配不当。a、动词与宾语隔着很长修饰语时b、一个动词与多个宾语搭配或多个动词与一个宾语搭配时易造成搭配不当。(2)主谓搭配不当(3)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C.成分残缺或赘余(滥用介词,主语缺失,修饰语过程,宾语缺失)

D.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和偷换主语)E.表意不明(指代不明和有歧义)F.不合逻辑

常见13类语病句子模型:

⑴博会机构还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评审、包装、征集。(并列成分要注意内部排序)

⑵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并列结构作句子成分要分别和各项都能搭配)

⑶该厂两次获省级大奖,三次被授优质产品称号。(多个句子共一个主语,该主语和各句要都能搭配). ⑷能否做好救灾工作,关键是干部作风要好。(考虑正反两面是否照应)

⑸该地区推广用棉籽饼菜籽饼喂猪。(误把宾语的长定语当宾语)

⑹通过大家批评教育,使我明白了这个道览理。(有介词或连词要考虑使用是否得当或是否缺少主语) 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消费者所欢迎。(有两种表述方式的要注意两种结构是否杂糅) ⑻县里通知我们15日前去参加培训。(如有数量短语或介词结构就看是否产生歧义)

⑼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禁止,避免,防止,忌等有否定味,不需再用否定词)

(10)难道我们不应该不向雷锋同志学习吗?(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要看句意是否造成表意相反)

(11)雷锋精神当然应赋予它新的内涵。(有代词的句子要注意指代是否明确或代词是否多余)

(12)句子有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考虑是否语序不当。

(13)有关联词就要注意位置和搭配是否得当。

4、语言连贯题(有排序和嵌入两种形式)

(1)从语句形式上,对象、话题、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

(2)从语句内容上,找出标志词(连词,代词,程度副词),运用逻辑关系确定。

(3)善用排除法,找捆绑组合排除。

二、古诗文阅读(古文+诗歌+默写﹦35分)

古文阅读(22分)

首先如何读懂选文,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考人物传记,带着什么人干什么事,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等问题用心读一遍,同时圈出人名,地名,官名等等,联系第8题内容题提示。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主题,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会影响选文。

5、文言实词辨析题

(1)词性分析,辨明字义(2)带入原句,语境分析(3)从字形结构上辨明字义(4)从句子结构对称(5)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角度(从来没听过的意思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6、文言虚词题

解答本题,必须联系上下文,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从虚词的逻辑关系来分析

7、断句题(先弄通文意作为基础)

(1)利用标志词断句。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断

(2)修辞标志法:为使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

(3)找谓语,借助名词。(4)固定句式标志法

8、内容分析概括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

(1)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2)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3)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误(4)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5)凭空添加,无中生有(6)强加因果关系。(7)以偏概全,夸大或缩小意思。

9、(1)文言翻译题

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

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2)信息筛选概括题

1.先看清题目要求,确定主语是谁,干了什么能体现什么,最后组织答案

2.看题目要求答案是既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自己概括(此情况一般用原文);还是只能自己概括

3.一般答对两点得满分,确定两点一定对答两点,不确定可以答三点(不可再多)

10、诗歌鉴赏题

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一步】准确解读诗词: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

(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直接答有哪些意象即可)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效果。

■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六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七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8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11、名句名篇默写

(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

(3)要求“一字不差”。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三、现代文必考阅读(16分)

【如何读懂论述文?】

(1)看标题,直接获取有效信息

(2)根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研究应用前景。(根据文体特征,可边阅读边猜测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3)注重整体阅读。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最后在找到全文说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特别注意读懂首尾两段)

12、13题为客观选择题

【特点】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设题陷阱

㈠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14题 简答题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明确位置,上下文总有些信息2.提取本质,组合答案);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1.对句子结构分析,手法。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更深层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确定位置,答案分布情况2.提取与之相关的词句,整合答案)

(4)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a.辩明文体,选准角度.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说明文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b.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c.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顺序词,B关联词,C指代词,D范围词,E类别词,F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①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②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15题分析讨论题(一般会给一个文外的材料要求结合文中观点分析)

答题思路:找出文中与之对应的观点+运用找出的观点分析材料中的问题(因果关系)+结论(重申观点)

四、选考阅读(15分)(一般情况下我选择实用类文本)

高分口诀:读懂文章审准题眼规范作答(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方面能力)

一、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二、文体讲解

1、传纪(文体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

题型1:传主事迹,形象分析概括(思路:梳理事件,思考细节,关注传主与各方面的联系)(提示:传主形象不等同传主性格,性格只是形象(品格,性格,品质,精神等等)一个方面,要看清题干要求,用词准确)

题型2:表达技巧,如引用有何效果(1、更好表现传主什么形象2、具体引用什么进行分析有何作用(与文体特点有关,增强真实性,内容更丰富等等)3、点明主旨)

题型3:个性化探究题(观点+分析论证,道理或事例)

2、新闻(消息、通讯、访谈。访谈14年刚考过不讲)

(1)消息的文体特点:及时、新鲜、真实、短小(2)通讯特点:形象、真实、客观

3、调查报告文体特点:材料真实、对象典型、叙议结合、针对性强

4、科普文文体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

篇三:语文考前答题指导及应试技巧

语文考前答题指导及应试技巧

高考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考试心态调节状况是软件。一个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答卷的策略和技巧上,还可能失在心态上,这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不可忽视。

考试中要克服六种不良心态。

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正确的做法是:拿到试题,先大致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挖掘隐晦信息。根据条件,设计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使解题有顺序地进行。

是好,犹豫不定,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正确做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最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

3、烦躁心态。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这种烦躁心态,堵塞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正确做法:静下心,不急躁,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续做下面的题目。

然浪费时间,此谓固执心态。正确的做法:遇到事情想得开,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要为了个芝麻丢掉个大西瓜。

成懊丧心态。正确做法:来点“阿Q精神”,可以认定“我难他们更难”“我没有做出来的题目他们也可能做不出”。

产生冲动心态。正确做法: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越是临近高考,心态的调节越重要,因此可以说,调节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

如何调整好心态,概括为16个字: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每一分钟做1分的题目;1—23题90分钟左右完成90分钟的题目,作文60分,最好60分钟完成。 答题要义

一、基础题(12分,每小题3分)

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横向总结:做题感觉的形成,还有赖于在做题的过程中,形成横向的总体判断。主要有以下几条:

看到长句子,注意运用简化成分法――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多层状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注意去判断句子是否中心词的修饰语不当、修饰

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1.见关联词――判断句子关联词的语序搭配是否合理,是否强拉因果

2.见特定介词“经过”等判断句子是否主语残缺

3.见判断词“是”――判断句子是否主宾不配、是否宾语残缺不合逻辑

4.见 “和”“与”“以及”等连词及“、”这一标点符号――判断句子是否搭配不当、并列不当、分类不当

5.见指代词――判断句子是否表意不明

6.见近义词――判断句子是否重复

7、见数量短语:判断是否表意不明

8、见两面词(是否,有无,能否,等)――判断是否一面与两面不搭配

9、见两层以上否定(包括反问) ――判断否定是否颠倒

10、以上各方面都无可挑剔――判断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有无自相矛盾

列举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本着……为原则 ——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以……即可 ——以……为宜;……即可

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 是为了……

对于……问题上 ——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由于……下 —— 由于……;在……下

原因是……造成的 ——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经过……下 —— 经过……;在……下

是出于……决定的 —— 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

借口……为名—— 借口……;以……为名

是因为……的原因 —— 是因为……;……是原因

有……组成 —— 有……;由……组成

靠的是……取得的 —— 靠的是……;是……取得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 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 —— 是由于……;是……的结果

4、

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一般是每句有两种选择,所以每题做对的概率至

少50%。总之,语段衔接,要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

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 话题是否一致 →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古诗文阅读(33分,7小题)

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从以往的选文看,考人物传记,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用笔画起来,可很好地帮助你阅读。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6.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6、: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要具体、形象。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四个选项比较、权衡,增强准确性。古今异义: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是直接还是间接。

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客观题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注意一下时间!)。填完后,拿出草稿纸,准备进入第二卷主观题的作答阶段。深呼吸之后,就开始吧!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腹稿。

9.断句(3分)和文句翻译题 (6分)

91)读文段;(2)找名词;(3)看虚词;(4)察对话;(5)依总分;

(6)辨句式

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留、增、换、删、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先看有没有五种特殊

句式、如没有再看有没有词类活用、通假等。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雅”)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10.诗歌鉴赏题(6分)

怎样读懂一首诗: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诗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古诗鉴赏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作用有:内容上、结构上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问表现手法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1)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2)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3)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4)结构特点: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特别注意: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②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③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比喻)。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11.名句名篇默写(6分)

答题技巧:按前三题改分,要求默写三句就默写三句。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则不必苦思冥想,浪费时间,要把时间用在能够挣来分数的句子默写上,要注意养成“一字不差”的习惯。

①注意古诗词的篇名要和句子能对应。②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三、现代文必考阅

高考语文考前应试指导

读(18分,4小题)

12、13选择题;14、15主观题 如何读懂必考议论类文章?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标示文

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应证。

议论类文章总体解题技巧: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 胡乱划分。

总之,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切切不可以主观臆断。找到题干中句子在原文中的位置,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多用排除法(尤其是表述绝对的选项)。主观问答题:找准答题区间,分点概括作答。

四、现代文选考阅读(15分)(15-18题)

一是要全面审题,二要规范答题,三要完整表达。掌握答题要领 :

1、如何实现快速解读,把握选文的主旨。

A、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B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C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强调三点:①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②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③对应题旨,不能遗漏答题要点。之所以要这样去做,是因为现代文阅读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评分办法一般是“要点给分”,如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4分)。还有一种评分法是“错位给分”,即答对一个不给分,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三个给满分。在现代文阅读上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只答一鳞半爪,不全面,所以掌握进行全面解答的一些要领,至关重要。

A、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如: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大多考生只答钟子期的表现(能感应琴声,领悟情思),而忽略了俞伯牙琴声的特点这一要点,因此4分的题只能得3分。[标准答案是: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评分标准为:“俞伯牙”句1分,“钟子期”句3分,“感应”、“领悟”两点,答对 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如果认真读一下题干的前半部分——“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就会发现这句话暗含着俞伯牙的琴声如何这样的信息,而这一点正是答案的要点之一,如果其琴声一般,普通人都能听懂,还会因遇到知音而“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吗? 所以读懂题干,有效地利用题干中的信息提示,方能回答得全面。

B、查语境。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还要认真搜

2000年试

标签:考前 应试 高考语文 2017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小学考前应试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