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招生 > 正文

怎么看待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现象

时间:2017-03-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社会关注问题问答

s="txt">1.学考选考为什么安排在4月和10月?

这是经过反复讨论慎重考虑确定的。两次考试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怎么安排考试时间?在全省征求意见时,有1月和7月、4月和10月、6月和12月几种提议,最后基教部门及基层学校校长较多倾向于4月、10月。

在4月和10月考试,全省气候适宜,利于学生发挥,尤其是有利于规避学生过早偏科学习。安排在4月份学考选考,可以引导学生不必过早把时间和精力完全集中在语数外上。如果安排在1月或6月份,极有可能出现高三第二学期学校只讲授、学生只学习语数外3门课程,这对学校师资安排、学生全面发展都会很不利。至于学考选考另一次安排在10月份,除让一年两次考试有个均衡间隔时间,也考虑到能尽可能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暑假。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要学校、家长一起努力。

事实上选择哪组时间,都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为保障高中学校能相对集中组织课程学习,我省各地顺势而为相继实行了高中学段制教学,即学考选考结束后,安排学生休假若干天,以便学生、教师以致学校做个身心和工作调整调节。目前从总体情况看,实行学段制效果比较好,有效保证和促进了高中学校教学的有序进行。

2.为什么将技术列入选考考试科目?

技术考试科目是由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两门课程合成而来,这是2006年我省推行高中课程改革后形成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将技术科目列入选考,有助于巩固这一成果,否则受考什么学什么片面教育观念影响,学校和学生就有可能疏忽这方面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把技术科目列入选考,有助于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与学状况。多一种组合,就多一把尺子,多一批成功的学生和学校,把技术列入选考,可使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有志于加强这方面教学的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与其他学校错位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因为如此,我省自加压力,把技术列为选考科目。

3.如何看待35种选考组合?

我省高考选考科目实行7选3,即学生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7门课程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由此最多可形成35种选考科目组合。相对于同期国家另一试点地区上海市,由于我省多选入一门技术,选考科目组合也就多出了15种。这无疑扩大了我省学生的选择机会。必须指出35种组合只是理论推算,具体到一所学校,学生选考科目到底有多少种组合,要等

学生选考后才能确定。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年级以及不同考试时间,学生选考科目组合都可能不一样。

选考科目有35种组合,并不意味着学校要按35种组合分班开课,事实上这根本做不到。学校的主要任务是统筹三年教学时间,将国家规定的课程开齐开足,这包括语、数、外,也包括史、地、政、理、化、生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各学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条件,包括校内的和校外的,尽可能地按学生选考要求,开设一些分层分类课程。学校做到了这些,学生选考的35种组合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为保证学校的有序有效教学,保证学生有质量的学习,不增加老师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必须淡化35种组合概念,自觉按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组班排课。否则,并开课程过多,抢赶教学进度,让学生过早确定选考科目,就会严重扰乱学校教学秩序,加重老师和学生负担,出现所谓教师“潮汐”等现象,进而影响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质量。

4.怎样看待“田忌赛马”现象?

2015年10月我省第一次学考选考成绩公布后,有若干所原不为人们所看重的学校因学生选考技术成绩突出,脱颖而出。对此,一些人不认同,认为这是一种投机行为,可谓“田忌赛马”,因为第一次学考选考报考人数太少,且原本考试成绩突出学校的学生基本不选考技术科目。应该承认,这些人所说的是事实。有选择就必定存在博弈,这很难避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各个年级段的学生都有参加学考选考的机会,伴随着不断地博弈,每次报考的人数会逐渐均衡起来。同时,对全体考生而言,选择什么时候、什么科目参加学考选考机会是均等的,而按等第赋分,又可使学生成绩与参考人数没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分析,学校根据自己的课程特色,学生凭借相对优势选择考试科目,这不仅为考试规则所允许,而且有助于推动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成长。

5.为什么要“全科开考、一年两考”?

实行“全科开考、一年两考”,主要是为了给学生选课选考更多的相对灵活的选择机会。这件事,我省从2012年下半年就已开始做。当时,是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便学生选课走班,试行学分制所推出的重要举措,实践下来,比较有力地促进了高中课程改革。

从2014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就其主要理念而言是完全一致的,即贯彻选择性教育思想,努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和选择机会。因此,在制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时,我们继续运用了“全科开考、一年两考”的做法。

“全科开考、一年两考”,无疑大大增加了教育机构尤其是考试机构工作量,但对考生选课选考很有利。“全科开考、一年两考”,从选课到选考,标志着我省推进个性化教育、实现因材施教,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6.志愿填报为什么要变先选学校为先选专业?

志愿填报先选专业,相对于先选学校,会使学生的学习选择更为彻底和更能反映自己的志愿。先选专业,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先选学校后,由于服从调剂志愿进到自己不喜欢也学不好的专业的现象发生。凡是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是很痛苦的事情;而学自己喜欢且愿意从事的专业,那是很幸福的事,它会大大激发专业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增进学习成才的机率。

在我省以至全国,一直以来参加高考招生的志愿填报方式都是“学校+专业”,而到了2017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要求全面到位后,志愿填报方式将改为“专业+学校”,即由原来的学校优先改变为专业优先。

专业优先贯彻和体现的是选择性教育思想,即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考试选择权和专业选择权。从高中选课到高考选考,再到大学选专业,我省教育一路改革下来,倡导和实现的都是选择性教育思想。即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学自己有能力学习的科目和有志向的专业。选择性教育思想认为,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而这种适合学生的教育只能通过不断的尝试选择才能找到和实现。选择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和家长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先选专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可以促进各个高校更注重内涵建设,尤其是专业建设。专业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基本单位。长期以来,高校都是以整体形象水平来竞相吸引学生报考的,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整体水平高掩盖了一些专业的水平弱,一些滥竽充数的专业日子也过得很滋润。而“皇帝女儿不愁嫁”,又使不少学校没有动力去加强弱专业和淘汰落后专业。先选专业,将会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否则,哪怕高水平大学也可能会因弱专业而丢丑。改革后高校必须加强专业建设,使弱专业变强,使强专业更强。专业强对学生意味着学习平台水平的提高和学习条件的改善。

对照先选学校,先选专业后志愿填报的参考条件无疑会有一些变化,对此,考试部门和高校已在进行深入研究。总体上分析,现有的参考数据仍有一定意义,尤其是最初几年,学校整体水平参数仍会起到较大作用。同时,考试机构和高校将整理各专业参考数据,包括近几年高校各个专业录取分数和排名,等等。无论怎么样,有一条很明确,实现选考后,学生无论选考哪3类科目,相比较原来的文理分科考,能够选择的专业覆盖面都将大大扩大。

7.如何看待等级赋分的科学合理性?

实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考试次数、时间。不同选考科目、不同考次之间考试内容和难度相同很难把握,最通行的办法是必须对卷面分数进行转换,实现不同选考科目

怎么看待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现象

、不同次卷面分数的可比。

考试得分可比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有锚处理和无锚处理两类。国外的大规模考试经常采用有锚处理方式。该方法需要在试卷中设计锚题或每次考试之前抽取一定数量的考生样本进行锚测试,一般只适用于相同科目的不同次考试,很难解决不同科目之间的可比性问题;另外由于锚题必须重复使用并做到保密,在目前条件下根本无法做到考后保密,所以没有操作性可言。

无锚处理方法包括等级赋分、百分位分数、标准分数等。等级赋分是按照事先确定的等级比例,依据考生的卷面分数划定等级,再按等级赋分。其优点是体现了同等级同分数的思想,使不同学科、相同学科不同考次的分数具有相对可比性。

百分位分数是将卷面分换算成百分等级,以百分等级作为考生的得分。其优点是使不同学科、相同学科不同考次分数具有相对可比性。但卷面分数转换成百分位分数后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分差会扩大,高分变得更高,低分变得更低。

标准分数是根据平均分和标准差将卷面分数转换成标准分。其优点是将所有学科都转换成相同的难度,实现学科间分数相对等值、可比较。缺点是过于抽象,不易理解,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分差也可能扩大。

等级赋分、百分位分数、标准分都可解决不同学科、相同学科不同次考试分数的比较性问题。百分位分数、标准分都是按一定的数学公式推算后得出分数,由于换算过程较为复杂,连很多一线老师都无法理解,在我国考试实践中有尝试,但认同度不高。等级分数由于等级比例按考试成绩分布的基本规律划定,事先公布,公开透明,易于理解,其不足在其他方法中也同样存在。我省在方案制定过程中,经专家反复论证,综合利弊分析,最后确定采用等级赋分。

选考科目等级赋分以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鉴于选考科目的学考部分为必考题,必考题满分70分,按占比60%左右的分数作为考试合格标准。所以对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时,设置学考成绩合格赋分40分作为等级赋分起点。同时按3分一级细化等级,既可达到必要的区分要求,又可弱化分分计较。

8.高中学生在选考和选专业方面是否具有选择能力?

一直以来,普通高中学校实行的是“指定式”的教育,在课程学习、考试安排等方面均由学校指定,学生没有也不需要进行选择,因此,高中学生的选择

能力是比较弱的。但是,在人的一生中经常面临着选择,选择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一些关键时刻的选择对人生发展往往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

选择能力需要培养。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我省高中学校都开发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学生有机会根据自身志向和爱好自主选择修习需要的课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后,根据要求全省高中学校都开展了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导师日常生涯指导,改善学校生涯教育物化环境,建立职业体验基地,实施职业实践体验、职业技能培训、校友回访分享、生涯信息征集、生涯测评等活动,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学生选择责任和能力。应该看到,经过近两年努力,我省高中学生的选择能力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提升。根据问卷调查,2014级学生中有98.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选考科目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的。

现代社会,选择无时不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做的选择决不是一锤定终身,选的即使不那么正确,也还有许多机会重选,学生及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和纠结。在高中学习阶段,通过生涯规划,学习选择修习的课程,选择选考科目和考试时间,选择专业和高校;到了高校,学习一段时间,还可以有机会重新选择专业,或选择新的高校读研究生,等等。人的一生充满选择,只有在不断的选择中,选择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在自主选择中,学生才会逐步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适合自己的发展。

各个教育阶段,都应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为此,2015年我省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和初中建设拓展课程,每周分别拿出15%和20%课时,供学生选择修习自己喜欢的课程。随着选择教育的持续推进,我省学生的选择能力一定会不断提升,今后到高校和走向社会,我省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一定会更高,由此使学生终生受益。

9.实行选考后学生学习和考试避难就易情况会不会越来越严重?

根据高考招生改革试点安排,我省已先后组织了3次学考选考,以3次学生实际考试情况看,学生选考科目结构总体看比较合理。以最近的这次2016年10月组织的学考选考为例,各选考科目考试人数的占比情况是:思想政治

37.48%,历史36.56%,地理40.39%,物理32.29%,化学45.50%,生物47.34%,技术26.99%。其中比例比较低的是技术科目,但如果考虑到一批中职生无需参加选考,可通过“3+2”、五年一贯制等方式直接升学,参加技术科目考试的学生数目也并不少。

一些人提出,如果这样考下去,学生对学科的选考避难就易情况会不会越来越严重?从高考招生机制做分析,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一是高水平高校的需

篇二:浅谈我国高考制度现状及对策

"txt">摘要:高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选拔人才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公平、政府信义、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前景的一面镜子。我国一直致力于探索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现在基本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高校大众化的加快,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现行高考制度仍旧有许多的弊端。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历史回顾,深刻把握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然后探讨当今我国高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考、演变、现状、对策

高考是社会上公众关注度极高的一个话题,高考制度改革关系到人才的选拔、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利益,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的高考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紧密相连,已经走过了一条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革的历程。回顾和研究我国高考历史演变,对深刻把握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中现存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 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结束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从考试发展史来看,现代高考制度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不是计划经济的标签,统一高考是招生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说是高级阶段的产物【1】。我国的高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精英化 到大众化,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高考

民国时代,各省积极举办高等教育,大部分的省都建立了省立大学,到1936年全国已经有一百多所大学。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教育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高等教育招生的规模一直不大,到抗战爆发前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不到3万人左右。当时没有现在的全国统一的高考,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当时的考试招生很灵活,不像现在如果总分达不到分数线,就算某门课考的再好也很难上大学。比如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只考15分,但是外语和国文很好,就被破格录取了。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一开始也是沿袭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办法,到了1952年才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现在有不少人批评今天的高考制度,但在当时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首先,全国统一考试招生能大大减少学生奔赴各地学校考试的成本;其次,统一高考招生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最后,统一高考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今天很多人还主张回到以前大学自主招生的时代,那是根本无法办到的,因为现在高校招生的规模太大,如果每个学校的自行组织考试,社会成本太高,而且无法有效实现公平。取消高考需要非常慎重,这是有历史教训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取消了高考,高校也停止招生。后来推荐入学,上大学不看成绩,看出身。结果上大学的学生文化课什么都不懂,有的小学数学都需要补课,高等教育没有办法保证质量,直接导致国家人才的断档。

(三)改革开放后的高考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立刻主持恢复高考。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570万人,录取了27万,录取率4.7%。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七门学科,文科课理科都考政治,文科和理科都是考五门课,总分500分。英语是1983年才纳入必考科目的,后来理科又增加了生物科。1995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名义上是为学生减负,结果非但减不了负,还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1999年广东实行实行3+x考试,生物和地理也

在随后恢复了高考。再到后来,高考改革又施行分省命题、高校自主招生等改革措施。高考科目也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各个省都差别很大。例如,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外,有的地方考小综合,有的地方还考大综合,还有的把学业水平测试纳入招生参考等。

二、现今高考制度的弊端

高考发展到今天,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公众对高考的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大。例如,有人就尖锐的提出,“高考不死,害人不止”;也有人把今天出不了创新人才的根源归于高考;也有人把高考当成素质教育的障碍;也有人把很多社会经济的问题都归于今天的应试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造成区域间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毋庸置疑,我国现有高考与招生的竞争态势是相当明显的。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十分有限,而绝大多数公民都期盼自己的子女能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现存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地域性差距,如录取比例、录取学校及专业分布、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距上,部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录取率和录取分数线成倒差,加剧了我国部分地区之间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二)催生了高考移民现象

我国现行高考招生制度设定分省录取方式,高等学校负责制订分省招生来源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由于招生来源计划决定着各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高低,因此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地区性差异十分明显,不同省(市)重点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异有时高达100分之多。为了逃避招生中的地区性分数线差异,“高考移民”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三)不利于多样化人才的选拔

随着高等教育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需要通过高考招生来选拔学术研究型、综合应用型、技术操作型等不同种类的人才。然而,目前我国仍然沿用以往选拔精英人才的“一个标准、一次性统一考试”的模式,难以适应多样化人才选拔的需求,不易甄别出多种类型的大学生【2】。

(四)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行

由于目前我国高考招生主要看重的是考试分数,导致中学为追求高分和升学率采取各种手段,教学以应付升学考试为主要目的。教学内容围绕高考“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中学教什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虽然这种状况近年略有好转,有些省份开始向社会公告今后在录取工作中除看重考生高考分数外,还要注重其在中学期间的综合素质情况。但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方式仍然不利于中学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推行。

(五)影响高校自主权的发挥

我国目前主流上还是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属于中央集权制。虽然《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规也赋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但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对高校招生自主权行使范围、应该履行的义务和法律责任规定得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解释,可操作性不太强【3】。因此,对于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而言,目前其招生考试的自主权均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我国,高校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还表现在具有自主招生权利的高校太少,即使是具有自主招生权利的高校,其自主招生的学生人数比例也很小。这种情况对于我国高校自身特色的建设和增强竞争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三、我国高考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实施公平、公正、诚信的考试原则

机会均等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为我国经济落后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创造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二是从技术层面上,继续推进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促进高校招生选拔的公平性

【4】。 诚信原则指未来高考招生制度的实行,将给学校很大的自主权,但这些权力的执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诚信。只有逐步建立诚信制度,才可以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二)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法

1.科学命题。国外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考试研究,注重命题与考试的科学化。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在高考命题上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从高考命题上突出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丰富试题形式,提

高试题内容的科学性、代表性、信效度与区分度,使试题内容的难度控制在科学适当的范围内【5】。

2.实行分类考试。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阶段,因此对人才和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高等教育在培养少数“学术精英”的同时,更要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大众化阶段高校类型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对人才选拔的要求和标准也应多样化。我国在新出台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以采取不同的考试办法,本科院校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高职高专院校由各省组织考试招生,高水平大学可以另外加试。另外鼓励实行联考,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实行联考,本科院校高水平高校、高职高专可以有不同的考试办法。

3.尝试多次考试。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年一考,每年在夏季举行。这样做的效果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是节约成本,考试与录取管理实施的工作量和难度更小,然而对于考生来讲,这种状况往往导致“一考定终身”的“惨烈”局面。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考试上将不止一年一次,有的科目一年可以进行多次考试,给考生多次机会。

(三)推行综合评价制度

目前国际上高考招生评价机制的改革趋势是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考查评价。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实行的就是三结合考评模式:高考成绩+高中平时成绩+社会活动、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公益义工和工作经历。借鉴国际经验,我们除了分数这一重要评价手段外,还要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两项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更全面的评价【6】。到条件成熟的时候,这两项将会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之一。

(四)采取多样化录取方式

多元录取是指录取的基本原则是择优录取,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来择优录取,同时高校逐步扩大自主录取的比例,还可以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这样就可以招来不同才能的学生,特别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突破现在高考招生制度对学生评价的局限。

(五)建立高校招生考试监督机制

篇三: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与高中学校人才培养

s="txt">钟秉林

【论文摘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改革。但现行的高考制度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其公平性也遭遇严峻挑战,因此需要对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入学考试制度和招生录取机制进行改革。高考改革的基本路径和政策是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改革评价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因地制宜地多样化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考招生;考试制度;录取机制;高中教育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进行了部署。之后,教育部就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问题组织专家针对十余个专题进行调研论证。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任务,明确了顶层设计思路。之后,教育部加快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步伐。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由此揭开了序幕。与此同时,上海和浙江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出台,试点工作率先启动。

2014年12月,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配套政策文件[1],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内容、目标、措施和时间表。与此同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跟踪与评估研究"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立项开题。2015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和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先后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分赴上海、浙江等地,就国务院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及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开展督察和专题调研。2015年6月底,上海、浙江之外其余各省份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陆续报教育部备案。这些紧锣密鼓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步伐和一系列改革举措及措施的出台,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也受到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的高度关注。

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何要改,难度何在?

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建立、恢复和完善,不仅为众多学子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流动的通道,对我国的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而言,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仍是迄今为止社会公信力最高的国家考试。但近年来高考招生制度也广遭社会诟病,要求改革的呼声曰趋强烈。事实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以及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时代呼唤,已经成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动因;而不同教育利益相关者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以及高考招生制度承载的社会功能和面临的社会公信力的质疑,则使得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更为艰难。

(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第一,不能很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实需求。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在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建立的,其目标是要从众多考生中选拔少数优秀人才,实施精英教育。因此,录取学生时严格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实现人才选拔的同时,也达到了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目标。自1999年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之后十余年一路攀升,2014年达到了37.5%,高考录取率超过75%,高校入学机会已不再是稀缺社会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每年一次的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一方面,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分层、分类趋势明显,仅用高考成绩难以有效满足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选拔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已经可以考虑在高职院校实行"注册入学";在本科和专科层次实行"一张试卷"的必要性也值得商榷。

第二,不能很好适应科学选拔人才的现实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给高考招生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考试来看,现行高考偏重考查考生一般性、程式化的知识,而难以考查创造性、批判性等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更难以考查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从招生来看,高校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学生的主要依据或唯一依据,致使那些具有特殊

稟赋、创新潜质、学科特长或技能特长,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难以获得升学的机会或失去了上好大学的机会。虽然目前已在90所大学实行"自主招生"试点改革,但不论是自主招生的规模还是试点高校考核评价内容及方式,都难以保证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

第三,不能很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我国基础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基础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对包括高考招生制度在内的各类考试评价制度都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要求。近年来,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困难、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竞争压力过大、健康状况下滑等问题凸显。在反思基础教育本身的同时,许多人将此归咎于高考招生制度,认为高考招生制度是造成应试教育倾向的根源,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以及学习行为等都受其调控,只有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基础教育改革才能不断深化。

(二)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性遭遇严峻挑战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演变,高考招生制度的公

平性不断遭到侵蚀,而且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也使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背离了制度设计初衷。例如,高考加分政策设计的初衷是拓宽特殊人才的升学通道,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发展兴趣特长。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加分依据缺乏统一标准、信息不透明、监管不力等,鼓励性加分政策近乎失控,加分项目繁多、分值过高,甚至身份作假。类似问题在高校自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环节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又如,尽管政府对高考的安全性和公正性三令五申,但高考舞弊、'枪手"替考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背离了教育公平原则,冲击了高考招生的社会公信力,也招致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强烈抨击。另一方面,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产生,公平性面临新的挑战。例如,改革开放使一些城市的非户籍人口急剧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逐渐凸显。又如,由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省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以及高考录取分数线差异依然较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的入学机会均等问题,尤其是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问题更加突出,并由此导致''高考移民'"

国际高考移民"等违背教育公平现象的产生。

(三)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艰巨

第一,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呈多样化趋势。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不同群体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表达了各自的强烈诉求,提出的观点各异、建议多样,体现了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近期与长远的矛盾始终交织在一起。有的希望通过改革增强人才选拔的有效性,有的希望通过改革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的希望通过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有的希望通过改革让孩子进入好的大学。这就使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举措的出台过程往往呈现为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过程,决策者和实施者不得不有所取舍,求得妥协和平衡。例如,实施"异地高考"政策、取消体育艺术特长加分政策等,尽管在改革理念上比较清晰,但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和政策实施后仍招致多方不满和批评。显然,这种多元化的诉求,_方面增强了改革的驱动力,使得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由于目标诉求差异很大,价值取向各不相同,难以形成改革的共识和合力,从而也加大了改革推进的难度。

第二,高考招生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功能。高考招生制度的教育功能是为高等学校提供甄别和选拔人才的依据,同时为其提供合适的生源,但实际上还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功能。例如,许多考生旨在通过这一渠道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特别是对广大农村考生来说,高考是跨越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通道,高考招生制度已经成为社会流动的阶梯,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公正。又如"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不仅涉及教育自身的政策调整,还涉及_线城市户籍制度和社会管理等教育外部制度的配套改革。可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要应对多元化的目标诉求,并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必须加强系统研究、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以平稳涉过这_教育改革的"深水区"。

第三,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举措的推出往往遭到社会公信力的质疑。在当前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完善以及高考招生中种种违背教育公平现象时有发生的背景下,包括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举措的推出,尽管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遭到社会公信力的质疑,而批评和问责的重点又往往指向教育系统内部和高等学校。例如,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

重要参考,重点大学安排专门计划定向招收农村学生等,在这些政策的制订过程中,对如何避免"暗箱操作"、身份造假等教育腐败现象,保证政策实施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均出现种种担忧和质疑。可见,加大高考招生工作的监管,规范考试招生秩序,加强信息公开,打击舞弊行为,维护高考招生的安全性和制度公信力,已经成为平稳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先决条件。

二、高考招生制度走向何方,如何改革?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有利于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和社会公正;有利于高校优化人才标准和评价方式,科学甄别选拔合适人才;有利于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必经在坚持高考招生制度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围绕改革目标,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统筹设计。

(一)招生计划分配方式的调整

我国高校招生的名额配置采取的是行政主导的招生计划分配方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地方和高校的权力有限;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有差距,省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和高考录取分数线差异较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偏少等。因此,有必要调整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和实施专项计划,形成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长效机制。一是将招生计划向入学机会偏少的人口大省、贫困地区和农村家庭适当倾斜,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的高考录取率,缩小省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考录取率的差异。二是逐步降低部属高校属地招生计划,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均衡配置。三是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安排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投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定向招收优秀农村学生,通过政策补偿手段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

(二)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

现行入学考试制度的主要问题是:每年仅提供一次考试,考生选择机会少,往往"一考定终身";考试内容过度强调统_性,不足以为特定学科和专业人才的选拔提供充足的依据,难以满足高校多样化的人才选拔需求;文理分科考试,不利于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而且导致高中生偏科;非户籍学生在流入地参加考

标签:制度改革 看待 高考招生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我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