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图书馆数字化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特点与意义,探讨了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信息资源
  图书馆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成熟而提出来的,是文献信息从加工、组织、存储、传播方式到信息服务领域的全面变革。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信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1.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满足人们渴求信息的需要。由于传统图书馆的各种局限性与落后性, 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信息知识的渴求。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它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知识的迫切需求。而数字技术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传统图书馆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
  2. 数字化建设有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现代化发展。传统图书馆要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 走数字化道路, 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为支持。现代化的图书馆能够给信息需求者带来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 只要读者需要, 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网上检索、浏览、咨询、馆际互借、专题研讨等服务,这些服务将根据读者的个别需求和特殊需求, 发挥远程、交互式、同步化的功能,开展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因此,高校图书馆走数字化建设的道路, 向新型的、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3. 数字化建设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地位。长期以来, 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 服务质量差、手段落后, 满足不了广大师生的信息需求, 图书馆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简单的借借还还。新型的数字图书馆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方方面面, 从纸质文献馆藏到数字化文献馆藏, 从手工操作到人工智能化操作, 从面对面的被动服务到网络式的应答服务, 从服务内容的简单性、手段的单一性到服务的知识性、多样性, 从馆员由守摊式的服务角色到信息导航员的转变, 数字图书馆的馆员成为有多种知识和专业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其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都将是前所未有的。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特点
  1. 信息储存量庞大
  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存储,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质资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就是,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此外,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它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如视频、音频资料、计算机程序等等,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2. 信息资源丰富
  数字图书馆存储介质具有文本、声、光、图象、影视等多种媒体,相应地, 其存储载体有光盘、录音带以及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子化装置。它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
  3. 信息查阅便捷。数字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比如,文本类型的文件检索,实现在网上的快速全文检索;直接针对图像的检索,可以按照颜色,图案来检索图片;用边缘轮廓结合其它图像处理技术检索人脸照片等。而以往图书资料的查阅,都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
  4. 信息传递快捷
  传统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种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这种便捷是以往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三、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 统筹问题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图书馆能够独立实现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全国范围内高校、新闻出版单位、档案馆、博物馆等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宏观规划,各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大多各自为政、相对分散、各自建设,把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放在了次要位置,缺乏政府权威部门强有力地宏观调控和整体协调。
  2. 资源问题
  虽然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数量不少,但权威性高、容量大的数据库屈指可数。数据库在类型上比较单一,书目数据库居多,其它全文型、多媒体数据库偏少。从综合方面看,文献资料的数字化程度较低,数字图书馆的规模有限,可供在线服务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不足,而且绝大多数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以书目型为主,文摘型和全文型很少。
  3. 技术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具体的来说,数字图书馆涉及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与分析处理技术、信息抽取技术、基本内容的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等。我们必须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有关原理和方法,重点突破关键技术,才能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4. 人才培养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对原有的图书馆服务思想和服务体系带来冲击,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桥梁、导航的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信息技术使图书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使资源共享更容易实现,只有传统的方式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人和机器相协调,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提高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因此,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精深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必要的网络及信息技术知识;必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知识,才能担任起“信息导航员”、“网络咨询员”等新角色。
  四、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方法
  (一)自建特色数据库
  自建数据库是体现本校特色极佳的方法,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建数据库之前,要做好充分调研,了解目前国内其他高校图书馆已经做了哪些工作,本校的学科特色是什么,数字资源获取的途径是否畅通等。图书馆可以按照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对重点发展学科做好前期资源积累准备工作,待条件基本具备立刻启动建设项目。
  针对随书光盘管理难、视听资料使用受设备限制,师生论文缺乏交流平台等状况,从实际出发,可建设随书光盘系统、论文发布、视频点播系统、学科导航。通过将随书光盘制作成iso格式文件,论文先制作成pdf文档后,再打包为iso文件,用非纸质资料系统进行发布,通过linux系统的挂载技术,实现网上在线浏览和下载使用。随书光盘与书目数据紧密结合,实现双向互检,解决了书与盘单独收藏时同时获取两者的困难。视频点播系统收集了馆内所有视听资料,同时从网上下载大量的视听学习资料,转制成流媒体格式,结合本校学科进行分类后发布到网上,供在线或下载使用。筹建本校各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对馆内有纸质馆藏又买不到的图书,则通过扫描制作成pdf文档。广泛收集网上资源,同时借鉴重点高校的成果,建立本校学科导航,方便师生查找网上专业资源。随书光盘系统的建立,免去了借阅环节,大大方便了读者使用光盘,减少了光盘磨损,实现了一盘同时多人使用,提高了光盘利用率。论文发布系统可解决本校师生论文交流难问题,将论文集中到一个发布平台,形成学校独特的学术交流环境。视频点播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视频资料的保存与检索使用问题,节约了购买影音播放设备的经费,面向校园网的视频点播系统,大大方便了师生利用影音资源。
  (二)引进数据库
  任何高校图书馆都不可能走数字资源完全自建的道路。不同高校图书馆会因规模、专业设置以及承担区域中心等任务的不同,选择以不同的方式引进不同的数据库。
  引进一个数据库之前,要对数据库覆盖面、与本校学科结合的程度、读者需求、数据库公司的实力、是否有更好的替代产品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一般掌握以下原则:一是内容符合本校学科需求,尤其要保证重点学科需求;二是保证教学型资源,科研型资源视学校科研需要确定;三是充分考虑性价比,选择性价比优良的数据库;四是优先选择公认的、权威的数据库;五是优先考虑集团购买的方式,争取更多的优惠;六是购买前争取数据库的试用机会,充分征求读者意见。
  数据库商一般会将用户购买的资源以光盘方式交给用户,随着学校发展,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将数据库升级为本地镜像站点。按照学科需要、数据库的交叉性和经费因素综合考虑,可选择包库购买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参与集团购买维普科技期刊和超星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按篇计费的方式购买万方数据库。
  五、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措施
  1. 加大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力度
  针对高校数字化信息资源相对不足的状况,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有重点、有计划地补充完善。同时。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应有自己的馆藏特色。把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珍贵文献数字化后形成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并引进、利用网上其它信息资源,特别是具有高价值的学术数据库,搜索有用信息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馆藏,加大数字信息资源量。
  2. 创新图书馆组织模式
  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构筑一个能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组织模式。目前,学术界对狭义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观点各异。本人倾向于按学科主题来设置和划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部门,即人文科学部门、自然科学部门、数字系统维护部门、管理部门等。按主题进行分工的数字图书馆组织模式是对传统图书馆组织模式的创新, 能大大精简传统的、庞大的工作部门,按学科、按工作性质加以划分,便于对信息的采集、整合与传播。
  3. 改善图书馆硬件设施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考虑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及时扩展且易于维护等问题。
  4. 充分利用图书馆联盟
  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已经认识到,单凭本馆自身的信息资源储量很难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于是选择了一种符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新型组织形式――图书馆联盟。但是,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实践工作中,各加盟馆由于各自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他们如何能够协调地加盟到一起,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并且能够最佳地发挥联盟的力量,使每一个加盟馆既能更好地维护联盟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又能极大地获取本馆的个体和现实利益,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研究。
  5. 提高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依托数字化资源,采用数字化手段,为用户提供服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内涵,不仅仅是指为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开展数字化信息资源提供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还应包括数字化服务理念、数字化服务质量、数字化服务环境,以及在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过程中馆员的个人业务技能、服务态度等等。目前,各高校图书馆按照提供服务对象的不同, 把数字化服务主要分为数字化信息资源提供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图书馆各项服务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满足读者特定化和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扩大了服务范围, 进而增强了服务的功能。在数字化信息服务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资源特点, 探究用户信息需求规律, 主动提供多样化服务项目, 包括基于网络的信息浏览与检索服务、多种方式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基于网络的信息传递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及用户教育培训等。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白广思. 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4).
  [2]罗桂娟. 论高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J]. 图书馆,2010(1).
  [3]李凌杰.论复合图书馆形态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8).
  [4]郑建明.试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J].信息技术,2009(15).
  
  作者简介:
  施建兵,男,1967年出生,江苏南通人,大专 ,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标签:数字化 图书馆 思考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