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资讯 > 正文

弘扬爱国精神,繁荣大学文化:没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要不断成为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课堂。因此,更加准确地体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更加系统地回顾中国大学发展史上的爱国主义主题,更加清醒地抓住新形势下大学践行爱国主义的具体特点和实现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在维系中华民族的统一和推动中华民族的前进两个方面都起了最巨大、最主要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的集中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文化认同是分不开的。积极的民族意识就是在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基础上,坚持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珍惜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文化认同就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土文化的积极性评价,对本土历史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文化和历史的基本价值的认同。爱国首先就是爱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就是对文化、历史的积极认同。忘掉历史,不认同自己的文化,爱国只是一句空话。
  中国自古以来一向是把文化认同放在第一位的。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统一,尽管无一不伴随着军事征战和武力征服,但文化所发挥的强大的政治整合作用非常重要。中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看到小国经常被大国消灭的现象,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你想消灭一个国家,首先灭掉它的历史。国人都忘掉自身的历史了,不认同自己的文化了,那这个国家不是已经灭亡了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积极地肯定、维护和弘扬中华文化。例如,孔子赞扬管仲,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认为没有管仲,我们就沦为夷狄了,透露出维护文化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信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现了对楚国存亡的强烈责任感。他投汩罗江、以死报国的精神传唱至今。此后,宋代政治家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初思想家颜元力求“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精神。顾炎武高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真诚的、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体现。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军事、经济的侵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一度产生了文化认同危机。而也就是因为这一文化认同危机,更加激起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更加激发了中国人在危机面前的文化自觉,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创造。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更是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文化认同是动员和凝聚各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这方面,中国的大学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二、爱国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大学的主题
  从世界范围内看,自大学诞生以来,它在各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构建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19世纪的柏林大学对德意志民族精神的树立,20世纪哈佛大学对美国精神的张扬,都是此类显例。管窥中国近现代史,此点更为明显。中国近现代大学,相对于欧洲大学自中世纪以来的自然演进和缓慢成长,它的诞生主要是一种“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表现了时人通过“兴学”以“图强”的急切愿望。也因此,“救亡”和“启蒙”成为中国大学的基本特征。所谓“启蒙”,可以理解为一种知识取向,为学术而学术;所谓“救亡”,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取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文化之保存而奔走。当然,这二者是互相交织、融为一体的。相较于欧洲大学而言,中国大学的“入世精神”和文化取向更为明显,它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也更为突出。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大学师生和广大知识分子埋头科学、献身教育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学的爱国主义,具有一切爱国主义的本质属性,这就是积极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但大学也有其自身的组织个性,其爱国主义有自己的特有表现。也就是说,大学通过履行自己的使命、发挥自己的职能来彰显自己的爱国主义。大学的爱国主义与传统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热烈的人文风貌。一是通过引领新思潮、创造新文化来促进文化革新和时代转型。例如,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科学和民主的思想。一大批早期的著名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这些“真的知识阶级”和“改造运动的先锋”,先后创造了以科学思想、个体精神自由、怀疑主义与宽容精神等为核心的新世界观、新方法,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向,为中华文化再现活力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通过发明新技术、研究新科学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清华大学以独特的办学风格、卓著的学术成就闻名于世。建校伊始,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理念,一批学界泰斗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科技英才和治国栋梁。三是通过社会运动、社会服务推动国家进步。例如,在解放战争中,南京大学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二○”运动,率先呼喊“反饥饿”、“反内战”等口号,坚定走在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1978年,在中国能否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一位南京大学青年教师作为主要作者、并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揭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国现代大学的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其表现最为淋漓尽致、可歌可泣。日本侵华战争激起了包括大学师生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愤怒和反抗。许多大学临危不乱、坚持办学,众多学者著书立说、延续文脉,广大青年投笔从戎、血染沙场,反映了当时中国大学抗日的坚定决心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共同意志。特别是西南联合大学,它本身就是抗日战争的产物,从成立到复员,从南迁长沙到再迁昆明,始终与抗战、救国相连。在波澜起伏的抗战风云中,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群体,面对生活的困窘乐观向上,面对死亡 的威胁义无反顾,主动地参与了“文人抗战”、“学术参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被载入了抗日战争史册!
  总而言之,在现当代历史中,中国大学满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赤诚和“舍我其谁”的气魄,与国家人民一起投身民族振兴的伟业,形成了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篇章。
  三、当代大学要积极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前校长罗家伦先生曾说,民族文化乃民族精神的表现;而民族文化之寄托,当然以国立大学为最重要。大学若不能负起民族文化建设的重托,便根本失掉大学存在的意义,更无法领导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活动。因此,中国大学一定要承担起构建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时代重任。
  当然,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具体概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时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应该是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是与国际主义、和谐世界相辅相成的爱国主义,它的表现方式、实现路径都应该与时俱进,更加体现自身个性、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
  一是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学水平差距。从世界科技发展看,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综合运用上。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它的爱国主义最鲜明、最集中的表现,就应该体现在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上,就应该体现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缓解发达国家对我们的科技压力上。能不能变科技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促进科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对我国大学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考验,是对大学治校办学水平的考验。
  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人才质量差距。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学的作用举足轻重。从历史眼光来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重要功能,从而也是大学彰显爱国主义最本质的方面,是大学相比其它组织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大学要秉承爱国主义这一基本立场,尽快破解“钱学森之问”,高度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这样,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才能明显增强、竞争力才能不断提升,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三是提高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差距。时代愈前进,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愈凸显。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而且,从现实看,“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格局尚未根本扭转。因此,我国大学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大学的文化发展之路。首先是秉持文化自觉,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正如德国学者赫尔穆特?施密特所说,大学应当在全球泛滥的伪文化的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大学应该成为这方面的主要源泉。其次是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大学要放眼人类文明,坚持开放包容。唯有开放,先进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进得来;唯有包容,吸收借鉴优秀的文化,才能使自己充实和强大起来。费孝通先生在晚年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应该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丁和平

标签:爱国 繁荣 精神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