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托尼

时间:2017-04-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课改区优秀作文7篇

2010年辽宁(课改区)高考满分作文

一、2010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大与小的选择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主题作文,最少800字,除了诗歌题材不限。

托尼3岁的时候把手伸进糖罐去抓糖,结果抓的糖太多,手没法从糖罐里拔出来,托尼哭了。

托尼20岁的时候,到一家农场打工,农场主承诺完工后除了拿到工钱,每个人还可以领到一筐水果。分水果的时候地上摆了大小不同的几筐,托尼尝试拿最大的一筐结果没有拿动,后来他去拿较小的一筐,拿动了,于是就搬走了这一筐。

托尼58岁的时候,到一家公司工作,老板让员工们去收一笔30万元的贷款,老板告诉员工只要保证给他拿回20万元就行,多要回的钱将作为这名员工的奖励。之前的几个员工都没收回贷款,轮到托尼去收贷款时,他对欠款的人说:“只要你给我们21万,债务就算两清了”,欠款的人真的给了他21万,托尼的老板很高兴,托尼也得到了1万元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会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态度,是一种坚韧不拔的追求精神。但托尼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生存之道。适时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得到。放弃的智慧不是天生具有的,需要后天磨炼。

3岁的托尼,没有放弃,于是他痛苦地哭了;20岁的托尼,学会了放弃,于是他开心地笑了;58岁的托尼,从容运用放弃,于是他获得了成功。生活终于让他明白,学会放弃,小径也能变成通天大路;学会放弃,无奈也能转变出新的希望。

放弃与得到相对,当你关闭了一扇窗,你就有了打开另一扇窗的机会。放弃吃精致的食物,你会收获一个健康的体质;放弃打电动游戏,你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放弃喧哗,你会收获一种文明的习惯;放弃占便宜,你会提升自己人格的境界。由此可见你放弃什么,要得到什么,这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一失和一得之间,这种选择,需要理性,需要勇气,需要智慧。

上个世纪的90年代,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放弃了大学教师的职位,这意味着他放弃了安逸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未来的保障,但他经过理性的思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众人艳羡的铁饭碗,选择了独立创业。创业谈何容易,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最困难的时候,他曾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这时候“得与失”好像变得不平衡了,但众所周知,马云最后的太阳很美好。有了第一次放弃的锤炼,马云放弃的胆量大了,他放弃了翻译社,创建中国黄页;他又放弃了中国黄页,创建了阿里巴巴。由此可见每一次放弃都有挣扎,都有留恋,都有困难,但是每一次选择的背后也都隐藏着一个新的世界。

与马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今许多青年,他们放弃更大的发展空间,放弃更大的挑战机会,都想得到一个铁饭碗,所以才会出现百万大军考公务员的社会现象。试想高学历的青年都去追求稳定和体面,我们国家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又要靠谁呢?在人们普遍崇尚物质消费的今天,面对华美的色彩、香美的食品、斑斓的钞票、豪华的香

车、富丽的房屋……我们的青年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放弃和得到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一种风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是一种风景,在人生的长河中,不如让放弃与得到构筑心理平衡,谱写出人生的壮丽画卷。

【标卷解析】 这篇标杆卷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在内容上,这篇文章以“学会放弃”为中心展开内容,做到了符合题意。因为文题材料中给出了三个主人公的事迹就告诉我们,只有肯“舍”,才会有“得”。这与本文的所阐述的中心完全一致,因此文章完全可以评为“切合题意”。

2.在表达上,本文语言朴实自然,文体特征鲜明。这篇文章的语言从总体上看,并不显得多么高雅,除了个别句子外大都显得平实;而在文体的选择上,这篇文章完全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做到了符合文体要求。

3.在发展等级,这篇文章有诸多突出特色。比如文章在分析问题时极为严密。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先从不懈的追求写起,并指出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后,笔锋一转,进而谈?弃有时也是一种生存之道。这样的开头堵住了文章可能存在的漏洞,使人无懈可击。

抓住最可能实现的梦想

托尼终于获得了一万块钱。

看到这,我很欣慰。手伸进糖罐抓住糖太多,当然出不来--如果是我,也难抵挡这诱惑。未免也会伸进去,诱惑面前,人人贪婪。全部占而有之,当然谓之甜蜜。定力够不够?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能抓得住这么多糖,并非人人能做到了。

只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才是最聪明的。托尼搬走一小苹果时,他就明白,他的力气只能搬走一小苹果。就像我相信,我只能去写好自己的字,当一个作家,再做别的--

比如看房地产热去做房地产,别人赚几十亿,或许我赔得血本全无,看别人炒股赚钱,我也去过,几乎落花流水。有的时候,抓住最可能实现的梦想,就是最大的梦想。有个少年曾经说,我真想得全校第一名呀。

我说,好呀。

他说,那怎么办呢?

我说,先从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抓起,比如你英语不好,就在英语上下苦功夫。先进了班里的前十名,再进学校的前一百名,你得一步一个脚印……方向准了,再给梦想插翅膀。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李嘉诚。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CEO。不是有梦想就能全实现……如果努力,就应该朝着最近的那个梦努力。

有的时候,也许自己只适合当一名最普通的员工,朝九晚五,做好自己最分内的事情。好高骛远从来不如看清自己然后脚踏实地去打拼。俗语说得好:多轻多重自己必须掂量好。有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时怨天尤人,常常说社会不公,又说自己怀才不遇。仿佛英雄无用武之地,月薪三千绝对不去应聘,职位低了连看也不要看……后来遇到一个公司的副总,那副总说:最可能实现的梦想往往就是眼前你能摸到的,小伙子,好高骛远是要耽误大好年华的……他立刻顿悟,居然从公司保洁做起,五年后,他也做到了公司的副总。

正如托尼一样,他终于明白,拿到最现实的一万块钱,比拿不到的空中楼阁十万块钱划算。

所以,只有他收回了贷款。

老托尼学会了用人生最可能的实惠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因为抓住最可能实现的梦想,才能真正地靠近梦想,那些太远的梦想,往往会让我们一无所得。

舍得之间

放弃对水的挽留,河流得以奔向大海,一路高歌;放弃对春的眷恋,万物得以在夏日欣欣向荣,在秋天收获累累硕果;放弃对财富的贪欲,故事中的托尼得以在晚年生活得平静和乐。

其实,不只是于自然万物,于人、于国、于世界,最大的智慧都莫过于舍弃,只有舍弃之后才能得到生命中最纯净的欢欣。

回溯时间,庄子告诉我们:只有舍弃功名利禄的牵绊,才?真正体会生活的逍遥,生命的清亮。他曾如涸辙的鱼,求一斗一升水来维持生命,但他从未放弃在精神上富足的天地遨游;他曾被友人疏远,只怕他夺其相位,他却淡然一笑,把那万人景仰的相位比作泥塘,拂袖而去,在自然中与天地共生,与万物为一。他是如何做到领一家之言,解难解之道的,就是因为他放弃了安逸、名利,才得到了精神上的无欲与释然,所以行动无羁,嬉笑怒骂中千古大道已然留传,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的逍遥游。试问,这番乐趣,在帝王将相中又有几人可得?

但是在生活中需要我们放弃的不只有名利,只有舍弃个人的利益和不断?胀的欲望才能真正带来环境的安定、周遭的和平。

君应见,西风烈烈,残阳如血,她素色衣襟卷进大漠苍凉。从此没有丝竹管弦,只能泪湿胡笳;从此家乡化作天涯,只能在心中镌刻大汉繁华;从此花样年华浸润边塞黄沙,徒留青冢,用千年的顾盼给家乡回答:以一女子之身,得匈奴之太平,幸甚!明妃就这样放弃了亲人、故乡、荣华、欢乐。美貌如她,却舍弃了一个女子应有的一切,换来了两个民族间长久的太平,这般舍弃,让我们看见了舍得之间她纤弱的背影,做出选择时却那样坚定,她留下英烈的灵魂,点燃大义的烽火,让后人久久铭记。然而,试看当代,美国为了石油竟挑起伊拉克战争,使自己强占的欲望催生了暴力,两河文明的发祥地在战火的蹂躏下奄奄一息。能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发,但为此舍弃的今日巴比伦何时才能痊愈?为此放弃的和平生活何时才能重来?

篇二: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

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 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

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材料分析: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从2008年“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2010年的“托尼的故事”到2011年的“蜡苹果的香味”,辽宁卷的高考作文命题从形式上看没有什么变化,都是材料作文。从内容上看,

连续3年都是以立足语文,关注社会,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原则命题。除了2009年“明星代言”相对贴近社会外,一直侧重于学生生活。这也体现了“ 稳中求变”的原则,再现课堂学习生活的情景,把课堂上的质疑探究升华为生活中的思考钻研,把反对做事盲目上升为对独立思考和独立精神的追求,把反对迷信权威上升为对坚 持真理的吁求,将学生的视野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

这则故事源于生活又耐人寻味。显然,哲学家的问题和他的学生对待问题的不同态度,明显在“影射”现实生活巾大部分人迷信权威、轻信盲从、不肯动脑、不愿动手、人云

亦云,缺乏独立思考、援疑质理、寻根究底、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等精神的现象。那三个“默不作声”的学生,他们没有人云亦云,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第一位尊重了自己的

真实感觉;第二个发出了自己的疑问;第三个如果不是“托词”至少表达了自己的诚实,当然若是“托词”则显其圆滑。可以联系的生活素材有很多,比如,日本核危机、大陆抢

盐潮、钱学森之问,我们的学习缺什么,等等。用好恰当而又新鲜的事例,结合社会热点,必然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题,出得很隐蔽,审题时需要时间来仔细思量,应该说和往年辽宁高考作文对比看,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只要学生注意从材料的整体上对比着来看, 还是不难发现,当哲学家举着苹果发问时,材料分出两组不同的学生反应:前一组同学,看到是哲学家拿着苹果,则不加思考,上来就说闻到了,这是盲从,迷信权威,甚至闻都 不闻就说闻到了,更是没有亲自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里关键在“只有”这个唯一条件的关联词,它在强调少数人的与众不同,少数人敢于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不盲从,第一

个学生敢于实事求是地说: “什么味也没闻到。”第二个学生则动脑思考,敢于发问:“这是什么苹果?”大胆怀疑,勇于质疑。第三个说感冒了,也是实事求是,不随声附和

这则材料的主旨就是在于告诉学生不能迷信权威,不能光凭主观臆断,凡事要思考,要动脑,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我想这正是出题人主旨所在,看来人 们普遍迷信权威,盲从随波逐流的现象大量存在,也就扼杀了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对思维训练极为不利。

2011年的作文题和前两年比起来,更强调理性思辨能力,强调在现在这个多元化快节奏的社会里,在这个颇显浮躁有些急功近利的时代里,小到一个人要拥有怎样的人生观、 是非观,要把握怎样的处世原则,才能进退有度,活得真实幸福;大到一个国家要拥有怎样的政策,才能少走弯路,稳步前进。这就要求考生在揣摩材料的时候,要细心冷静,既

要入乎其中,逐一落实,又要出乎其外,整体兼顾,这样才能写出有个性、有思想的作文来,否则会人云亦云,流于平庸。

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坚守自我

黑夜,席卷了光亮,我与别人分道而行,追逐着我的萤火,独自上路。在这漆黑的路上,我仿佛是唯一的前行者,没有依靠的胸膛,没有并肩的温暖。想要停滞,要放弃?不!那不是我,那不是追逐光明的我!而如此孤独的时刻,我在回首的刹那,看见了零星的身影…… 千年前的浓雾散去,超凡俊逸的他站在了我的面前。嵇康,他一袭白袍,坐在刑场之上,从容抚琴,那是《广陵散》,他唯一遗憾没有教给学生的绝曲。还记得那日,他在好友面前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不能背叛自己的内心,为一个虚伪残忍的贼子效力,他高洁的人格就如同洁白的宣纸,容不下哪怕一点点的墨迹。所以,他表明自己的心意,犀利地指责政治的黑暗,他早已想到,自己的批判一定会引来杀身之祸,而最不能拖累的,就是朋友。绝交书信,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屠刀之下,而能够保全朋友,他死而无憾。终于,他一个人为“理想”前行,他让自己的生命,干净完整地离开人世,在死亡面前,他仍是那个洒脱的嵇康,那个只为自己清白而生的仙人。

千年时光转逝,这一次,我看见了伏案而睡的她。清秀的面容,单薄的身子,桌面上是满满的手绘的稿子。她,是夏达。6年的时间,她只能在阴暗的地下室里画着她的梦。中国风,在很多人舍弃的时候她却在坚持着。没有商业利益可言,但她纯粹地喜欢着,喜欢水墨晕染的朦胧,喜欢爷爷说过的诗词古句,因为那上面,有中国的味道。6年的坚持,6年的努力,她始终不改自己的风格。终于,那一日,她把自己的漫画推向世界,不仅仅让中国人看后落泪,更是征服了无数的海外漫迷,她让外国顶级漫画名单上有了中国的名字。当记者询问她成功的动力时,她羞涩地笑了,认真而又虔诚地回答:“因为里面,有另一个世界……”夏达,此时真正应验了她名字的寓意——“欲速则不达”,“达,则兼天下”。

就这样,我终于明白,原来,真正的“自我”并不是甘于隐没于这个人云亦云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在面对死亡,面对困苦时毫不退缩的坚持自我。当别人拿来一个苹果,问你是否嗅到它的香气,不管别人的感觉,你始终要坚持正确的自我,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是那个唯一

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人。这世界,行走起来坎坷而艰辛,但我相信,黑暗只是暂时,就在你自己前行的路的终点,终有灿烂名媚的阳光。

满分剖析

“黑夜”,“分道而行”,“追逐我的光明”。文章开始就能让我们体会一种“自我坚守”,进而,又通过在“孤独的时刻”与“回首的刹那”,看见了“零星的身影”,引出了“一袭白袍的嵇康”,“面容清秀的夏达”,并通过这些材料告诉我们要时刻牢记“坚持自我”,“毫不退缩”。表达上,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富有文采,具备张力,是一篇不错的散文。语言表达上很有自己的亮点,也彰显自己独特的“神悟”的能力。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25分+表达分25分+发展分10分=总分60分

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尊坚守,了却了谁的浮生?

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这样的角度和坚硬,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不变的寒冷和清醒。——题记

生活中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数。当你得意时,不要过分欢喜,当你落魄时,不要过于悲伤,坚守自我,从容地对待世界的沉沉浮浮。

兰亭传世

那个时代,仿佛被老庄主宰。

一篇《逍遥游》不知惹起了多少人的向往,“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多么潇洒豪迈!一时间,追捧者无数,出世人仙,逃避现实、自由放任的作品泛滥兴起,可是,有位智者却坚守自我,十分清醒地不为所动。在玄学盛行的风气下,王羲之坚持自己的文风,一反“清心寡欲,尤善玄言”之风,大笔挥就一篇情直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成了中华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宝!

坚守自己的文风,“翩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家在文坛获得一席之地。

陆游报国

灵魂蓄满了报国之情,他的目光坚毅明亮得能洞穿人世的一切陆游——一个对国家无比忠诚、无比挚爱的老者。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他拳拳的爱国之心可见一斑,可是,英雄如他,却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尽管有“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愤懑,他却依然坚守看自己不移的报国之心。他企盼大宋统一,他渴望收复失地,或许“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正是他此刻心情的写照吧!

但谁又能理解他英雄迟暮的辛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成了他的遗训,也见证着他坚守的赤胆忠心!

坚守自己的报国之心,你树立了“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的志士形象。

诸葛忠魂

草庐中的他,燃青灯,调素琴,诵黄卷,占尽古风神韵。躬耕于陇亩之中,高吟着“大梦谁先觉,平生自我知”,自得其乐。

为报三顾茅庐之恩,他出山辅佐刘备,“未出茅庐而先知三分天下”是他的睿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他的神勇!忘不了,先帝白帝城托孤的殷切目光;忘不了,许下承诺时自己坚守的眼神!无奈,少主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实你明明可以取而代之。可是,你坚守着自己的承诺,依然默默地辅佐着乐不思蜀的阿斗,纵然一切只是徒劳!

坚守自己的承诺,你赢得了“出师一表真名士,千古谁堪伯仲间”的美名!

坚守自己,了却了浮生,赢得了美誉!

满分剖析

本文从三个部分——兰亭传世,陆游报国,诸葛忠魂写开来,紧扣材料,观点凝练,用三个人物阐释问题,具备说理性的特征。题目“坚守,了却了谁的浮生?”也很有深意。文章的三个部分的结尾,通过“坚守自己的文风,t翩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家在文坛获得一席之鼬。坚守自己的报国之心,你树立了‘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的志士形象。坚守自己的承诺,你赢得了‘出师一表真名士,千古谁堪伯仲间’的美名!”,围绕中心说理,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从表达上,本文工于准确、生动、凝练的语言。语言表达上有自己的亮点。

垂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25分+表达分25分+发展分10分=总分60分

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苏格拉底的苹果

当今世界到底什么才是真相?而真相到底距离我们有多远?

苏格拉底的苹果引发我们对世界的思考,也引发了对诚信的思考。深深映在脑海中的是那个赢弱的孩子,抱着空空的花盆,一副受了欺负的样子站在国王的面前。但这个孩子却是最勇敢最诚实的,因而他成为下一代的国王。可见,一个人的诚实对于国家是多么重要。

或许人类社会中那不诚实的一面一直就伴随着诚实而存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好像诚实缺失的情况日益严重。不诚实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我想对于那位哲学家,我不知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对那些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但是那确实不是真正的苹果,哲学家说了谎话。实际上,这也映射出当今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教育者有些时候会因为教育的缘故,故意设定某种不真实的问题,这种暗示可以让某些学生说“假话”。有时,冠冕堂皇的“假话”,在某种情况下也反映了教育存在着的问题——久而久之,作为学生,也就很难分辨是非真假,从而出现那种闻也不闻就说苹果有香味的学生。

另三位沉默的学生在心中都存在着疑问,但是他们对于疑问的处理方法却不相同。那个说没有闻到的学生,是最真诚的,他实话实说,没有迷信老师的权威,善于尊重事实。可是,有些善于说真话的人,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而说假话的人,却如鱼得水。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超越人的本性认识。人在某些虚荣心的驱使之下,想要听真话的欲望被渐渐磨灭。

敢于挑战“所谓的真理”,这个世界不缺少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会在科学的某个领域作出一番成就,就像打破牛顿直流电的世界开创交流电先河的尼古拉特拉斯一样,成为科学领域的巨人。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断实践检验真理。他们的思维没有真理的束缚,终究会给我们开创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那个“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的学生,他敢于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但是他也还是有顾虑的,不敢明白地说自己其实并没有闻到,既没有迷信权威,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而那个“老师,今天我感冒了”的学生,好像是最聪明的。其实,他也是有疑问的,但疑问好像都归结到“感冒”上了。这样,他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而且也不会因说错话而惹恼老师。

这些学生代表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社会环境好像总是可以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型,要想适应社会,人们都在努力地寻找适应这个社会的方法。但是,“诚实”永远是主流,人们更喜欢“真相”。所以,我们要学会真诚待人,用诚信铸就自己纯洁的人生;我们还要学会诚实接物,用诚信打造社会向上的环境。

要想成为下一代“国王”,“诚实”必不可少。

满分剖析

篇三: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 材料作文:沙子与珍珠评析

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 材料作文:沙子与珍珠评析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题分析】

近四年,辽宁卷作文题一直在讲故事,2010年讲述了托尼人生中的三次选择的故事,2011年讲述了哲学家让学生闻苹果的故事,2012年讲述了女钢琴家隐于音乐背后的故事,今年继续讲故事。

故事的场景放到了海边,出场人物是年轻人和老者,故事的起因是年轻人因得不到承认与尊重而闷闷不乐,故事的经过是老者用丢沙和掷珍珠的方式开导年轻人,故事的结局是年轻人的深思与疑问。故事依然精彩,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依然丰富而深刻。

增分理由:感情细腻娓娓道来

应该说,这些年辽宁作文题的呈现形式是稳定的,都是小故事大哲理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透过故事看本质。其核心精神也是一贯的,充满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审题立意决定作文分数,对于故事性的材料题必须把握准故事的寓意。如果停留在对故事表象的感性认识之上,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缺乏深邃的思想认识,难有表现力。今年的作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读:

一、联系社会大背景猜摸命题人的意图

命题人的意图可从故事材料中猜摸得出来,命题者塑造了一个年轻人的形象,他做人做事都尽心尽力,但得不到别人或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为此他闷闷不乐。这类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个年轻人的苦恼有没有代表性?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生活中,我们不是经

常看到、听到有些年轻人热衷于炫富、拼爹、选秀、炒作吗?有些年轻人为了出名不是什么事都做得出吗?再从正面来想一想,历年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科技奖获得者等不是得到社会承认与尊重的典型吗?近年来的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孕妇、最美妈妈、最美警察等“最美人物”,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普通人,这些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不断传递着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材料中还出现了一位老者,他主动关心、并用打比方的方式开导年轻人,从这个人物形象中也能猜摸出命题人的意图。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老者这样的人去关心年轻人,需要有人将一些人生经验和智慧告诉年轻人。比如,要想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得把你的优势找出来,使自己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人。

命题人都来自现实生活,命题人所提供的材料肯定会或显或隐地面向实际,反映生活状况和时代问题。考生在审读材料时,如能结合社会背景的分析,或许能猜摸出命题意图。

二、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来立意

读懂材料、吃透材料、抓住关键语句才能找准观点,故事材料中有三个关键句:一是年轻人的抱怨——“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二是年轻人认为有道理的那句话——“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的话;三是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的那句反问的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考生应该围绕材料中的这三个关键语句思考:怎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承认与尊重?是做沙子,还是做珍珠?抓住这几个关键问题去思考就不会偏题。做沙子,做珍珠跟别人的“承认与尊重”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存在着条件、因果、目的等多重关系。当然也可以没有关系,比如,我做自己的沙子或珍珠,不去关心有没有人“承认与尊重”;一粒沙子,即使成不了珍珠,也自有其不容抹杀的价值。材料题是开放的,必须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可以做沙子,可以做珍珠,也可以由沙子变珍珠,都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倾向性较明显的观点立意。应该说,今年作文题的导向还是很鲜明的。

增分理由:描写见长落笔生辉

三、化具象为抽象,挖掘比喻义、言外之意

从思维角度来说,对于故事类的材料要抽象概括出其中的寓意;从语言角度来说,故事类材料的审题就是将形象性的语言转换成抽象的语言。此故事的寓意:要想被人承认与尊重,要想超越平凡,你就要发光,就要脱颖而出,就要从沙子变成珍珠。材料中的“沙子”“珍珠”既是实指,也是虚指,比喻意义比较丰富。因此,首先要准确、全面地理解它们的比喻义。“沙子”多而平凡,没有光亮,沙子自有自己的价值,可用于建筑、修路、过滤、养殖美化等;

“珍珠”稀缺珍贵,有光彩,用途大,可装饰、入药。着眼于喻体的内涵,它们分别比喻两种不同的人生,“沙子”比喻普通、平凡等,“珍珠”比喻杰出、优秀等。可以把“沙子”比喻为平平常常、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普通人,可以把“珍珠”比喻为有才学、能力强、善于包装自我、推销自我、敢于扬才露己的人。

四、从两个对象的角度来审读

(一)从年轻人角度来看:

1?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因而“闷闷不乐”。这要辩证分析:“做人做事尽心尽力”是本分,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虽然“尽心尽力”了,但与别人的要求仍然有差距,态度可能没有问题,但能力可能有问题;仅仅“做人做事尽心尽力”还不够,还要手脚轻快,搞好人际关系等;另外,社会也要提供有利于年轻人发展的空间,对年轻人多些“承认与尊重”。

2?年轻人对老者的话语——“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的反应:认可(“有道理”)与疑问(“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这里就提供了两类立意角度:沙子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做沙子也应该得到承认与尊重。

(二)从老者的角度来看:

老者用丢沙和掷珍珠的方式开导年轻人“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老者是说,一个人要想被别人承认和尊重,必须要有自身的价值、有闪光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努力。老者的本意是想利用这种方式去激励年轻人,是想让年轻人发奋努力。面对老者的观念,考生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同意好说,比如,强大自己,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会万众瞩目;不同意,还可以对老者的丢沙和掷珍珠行为本身进行反驳:丢沙于沙滩中,当然难找,就是掷珍珠于珍珠堆中也难以寻找。

【阅卷现场】

2013年6月15日至22日,辽宁考区作文阅卷工作在沈阳师范大学举行,沈师文学院院长赵慧平担任语文阅卷组组长。今年阅卷的原则与往年几乎一致,实行“四评制”。由两名以上不同的评卷教师评阅,分差在6分内,取两次阅卷平均分,如果两名教师的分差超过了6分,那么就需要进行三评,如果再出现分歧,那么就会进入终极评分。

我是一粒沙

辽宁一考生

辽宁考区最佳作文

★一类文上★总分60分

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不一定是珍珠。——题记

我命不好,投胎时误作了一粒沙,不过佛祖答应我六世轮回时,可连作两次珍珠,倒也划算。 现在我要做的,便是将我这

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托尼

“沙生”快快熬过去。

有一天我正与众沙友晒太阳,当然我是不屑于同这些命中注定为沙的朋友们交谈的,我正迷迷糊糊犯困,忽然听见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增分理由:排比句式娓娓道来

“我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可为什么得不到承认与尊重?”是一个沮丧的男人的声音。

我刚想回答说:“因为你太平庸啊。”话还没出口,就被一颗珍珠砸中,疼死啦!我连忙召集周围的沙友上前,将嫌疑人捉拿!

“你能找到这颗珍珠吗?”是一个老者的声音。

“当然。”年轻男人不假思索地说。

“啪!”

又是谁打了我!好在这次不是珍珠,是沙友。他们正好将刚才被“捉”的珍珠盖住。 “你能找到这些沙子吗?”

“不能,当然不能。”年轻男子继而恍然大悟,“谢谢您的指点!”

我可就气着啦!这老头子什么意思?不就是不承认我们沙子的价值嘛。我倒想问问他,在一堆珍珠里扔一颗珍珠,不和沙子里扔一粒沙子一样吗?都找不到。在一堆珍珠里扔一粒沙子,不也一样轻易就能找到吗?

没过几天,城里的路就修到了我们这里,掘土机轰隆隆地响,工人们哈哈地笑:“这一堆堆沙子金灿灿的,真是太美啦!这沙子踩在脚底下真舒服!”他们说,“用这种细沙去搅混凝土是最合适的!”

我听了这话,连忙跳进了工人的铁锨,被一同带来的除了沙友,还有那颗珍珠。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工人爽朗的笑声,现在我已经不只是沙子了,我和其他沙子在一起,成了一条宽广的水泥路。

老年人拄着拐杖说:“这路好啊,下雨天不再泥泞,晴天不硌脚。”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甚至能感受到在我身上一蹦一跳的孩子的欢乐。

身旁的珍珠不停地流泪,总是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心情不太坏时,他也会和我讲讲他做珍珠时的幸福。鲜明的对比反而让我觉得自己误投的“沙生”是幸福的。

夜里,大地归于寂静,耳边是不断的蛙鼓,夏夜的清风化为千手,推移月亮,梦中,佛祖微

笑着跟我说:“明日,你将可重新做回珍珠,万众瞩目。”我惊呼:“万万不可!将自己当作珍珠,就有被埋没的痛苦,还是将自己当作一粒沙,让众人将我铺成一条路。”

佛祖说:“有如此志向,值得肯定。”

“对,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也可以是沙。”

我含笑说,眼角却滚出一行热泪,化为一串串珍珠。

【高分点拨】

1.演绎故事,寓理于形。考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将材料演绎为一个情节离奇曲折的故事,在故事里寄托自己对文题的理解。故事来自材料,又高于材料,故事与原材料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考生高明之处。故事的寓意深刻:沙子也能得到承认与尊重,做珍珠倒有被埋没的可能。

增分理由:语言简洁富有意境

2.拟人口吻,视角独特。文章以沙子的口吻写作,讲述自己的传奇故事,使得“沙子”的思想认识转变更有可信度。通过沙子的视角再重新观察文题故事,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给阅卷老师带来不少新鲜感。

3.描写细腻,形象丰满。考生细致地描写了老者开导年轻人的情景,刻画了自己的内心活动,还描写了工人对沙子的赞美、老者对路面的夸赞、孩子的欢乐,同时,还写到了一颗被埋没的珍珠,虽然着墨不多,但只言片语就能够传神,这些形象都很丰满。

(点评名师:孟庆欣)

……

第二章 高考作文50分钟55分

考场50分钟意义大

陈乃香,江苏省镇江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镇江市作文阅卷组组长。

考试结束,我们或满意或遗憾,也读到了很多优秀的考场作文,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写出另阅卷老师满意的高分作文呢?说到这个问题,那这50分钟的意义就大了。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几点谈一谈。

一、如何合理分配写作的50分钟

考场花50分钟时间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一般来说,作文时正确的操作程序如下:

1.审题。要能准确、全面地读懂题目,吃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大约4分钟)。

2.立意选材。要根据试题的题意和范围,确定自己作文的主旨和主要材料,并列出写作提纲(大约4分钟)。

标签:辽宁 托尼 高考作文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 2010年高考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