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三作文 > 正文

竹林中【竹林中也不平静】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睡不着,胡思乱想,想起小时候过年情景。每逢过年,堂屋里就挂上中堂。大人们说是“竹林七贤”。吃饭时我总是边吃包子、年糕,边瞅那些长胡须、短胡须的老头儿。想是那些老头儿连同包子、年糕一起被我吃进肚子里了,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些老头儿有的下棋,有的弹琴,有的说悄悄话,有的背着手往天上瞅。我问半分利:“他们叫什么名儿?”半分利指着画说:“你问他们去。”
  后来从史书上得知了点他们的底细,就说那个时代吧,也真巧,前边有个“建安七子”,跟着又来了个“竹林七贤”。
  我又想起十多年前有个什么美术机构寄来一封信,以“新秀”相抬爱。信中有一句话说:“如不能画出整张宣纸的画儿,我们将视为没有创作能力。”一下子戳了我个愣怔。画了大半辈子的美术老兵,还真的没画过整张宣纸的大画儿。
  想起的两码事一相撞,撞出了一个想法:且拿这几个老头儿练练笔,说不定能画成一张大画儿。
  提起向秀,就会想到他的名篇《思旧赋》,“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不知多少后人与之同声一叹。对,就画山阳闻笛。
  王戌,“在职,虽无殊能”,却身居高位。月旦人物,能“鉴赏先见”,很像个相面先生。“路有苦李,家有好李”更增添了这位大官儿的知名度。“尝与群儿嬉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竟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又“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小小李子,竟使他忽而露脸忽而出丑。人能役物,物亦能役人。有了,就从“好李”画起。
   山巨源,这位司马氏晋朝的新贵,最好画他捧读《绝交书》。只不知他读时是何心态?是扼腕,是自惭,亦或悻悻?但又令人纳闷,嵇康既与之决绝,为何又“临诛,谓子绍曰:‘巨源在,汝不孤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都有奶便是娘,竟然做了父的仇家(司马氏)的官。《容斋随笔》的评语是:“绍之事亲,视王裒远矣。”
   阮咸,“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以大裤衩子傲对纱罗锦绮,堪可入画,也颇具名士风采,只是矫情之迹太过,未免令人疑其“心中有妓”。
   刘伶,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脱光衣服喝酒才能喝得痛快。
   “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是“竹林七贤”中的代表人物。将刑东市,顾视日影,还要索琴弹一首《广陵散》。这要达到什么样的精神境界才能有如此定力、从容,令人怎能不为之恭肃命笔。
   阮籍,“籍醉六十日”,六十日吃饭不吃饭?不吃饭岂不饿死;如吃饭又怎曰醉?抠字眼儿了,一笑。
   既“口不臧否人物”,“又能为青白眼”,这出自《晋书》同一文章中。“口不臧否人物”诚为宽容之度,作青白眼实与气量褊狭有关,二者之相悖早已被人指出,如《苕溪渔隐丛话》:“籍虽口不臧否,而作青白眼,亦何以异?”如果就此再追问一句,阮老先生在什么情况下“作青白眼”;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口不臧否”?“作青白眼”是对嵇康、籍喜,盖同侪也。至于“口不臧否”,《晋书》是这样写的:“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而早于《晋书》的《世说新语》又是这样写的:“晋文王称阮嗣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也就是说阮籍在权势者晋文王面前从不“臧否人物”。《晋书》为何删去了“晋文王”?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也说过“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可是接下去又说了,阮曾被人弹劾,“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一语颇堪玩味,可与《世说新语》相参看。这么一问的结果,有点冒犯先贤了,他的“口不臧否人物”与“作青白眼”是择人而为之,老百姓的话是看人下菜碟。
  阮籍不愿和司马昭做儿女亲家,却又替公卿为司马氏写“劝进表”,个中情由扑朔迷离,致使后人破费猜测,如《畏垒笔记》断然认定为“阴参篡夺之谋”。这是一说,也可另有别说:名节、性命实难两全,自古皆然之理。阮籍惜名也惜命。为惜名,未必愿写“劝进表”;为惜命权衡利害,终于又写了。这样说,并非全是臆断,且看《晋书》:“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这“沉醉忘作”不亦“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的故技重演?只是那一次被他躲过了,这次没有躲过。袁宏道誉阮籍为“玩世”,是“上下几千载,数人而已”中的以为。却也玩得很累很苦,更不好说清到底是他玩了“世”,还是“世”玩了他?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应是“白眼”之最了,嘲尽了天下之“世人所谓君子”,说他们是裤裆里的虱子。气壮精旺,大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可是这顶“裤裆”帽子可伸可缩,似乎戴在谁的头上都可凑合,结果又被后人戴到了他的头上。
  给人印象至深的是他的“穷途之哭”,令人不解的也是“穷途之哭”。不但今人不解,古人也未必解。王勃就把这哭看得一钱不值,说“阮籍猖狂”。《畏垒笔记》则更认为:“率意独驾,路穷恸哭,虽欲求免乎乱世,然安知其非所以深掩夫阴参篡夺之谋,而图灭其左赞霸朝之迹。”而谢翱则恰相反,似乎从他的哭声里感到了正气,慨言“鸣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
   可是不画他哭,又画他什么呢?
   不就是七个人的小圈子,却又圈中有圈,有魏家的、有司马家的,也有“既明且哲”权衡于两家之间的。“竹”欲静而风不止,竹林中也不平静。

标签:竹林 中也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