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正文

高中语文成语导学案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导学案(含答案)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第一模块梳理探究单元第二课,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第一模块的学习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高一学生对文化文学的热爱,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探求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爱这一类型的课程,感觉到新课程教与学与过去的不同,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中时已初步接触对联知识,中考有考对联,初中时对仗的基本知识已掌握,可不作为教学重点;但初中时对联多作为应试要求,对于对联的艺术性、趣味性、承载的文化没有专题的探究活动或未充分开展过有关对联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调动。

三、设计思想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在教学中(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高中语文成语导学案)扣紧“奇妙”二字,以欣赏与对对子激励兴趣,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的知识、文化的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迁移教学法:教学循序渐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的方法就是能较好的进行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

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对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的办法,帮助学生对出正确答案。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书法展示、用学生姓名创设对联情境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对联艺术和文化。

作为梳理探究单元课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习兴趣,引发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

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对对子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学会基本的对仗方法,学会自主、创新、推理、演化。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参与活动,激发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学习

1.关于对联的知识,重点抓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异”“区分上下联”“对联的张贴”的知识,学生课前解决。

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古诗中对仗的诗句四至五例,注明出处并交流。

(二)课堂教学步骤

1.开头要求同学以本学段学习过的《兰亭集序》中一句对仗的句子来形容今天来听课的人和盛况。答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古文对)

2.以各小组搜集的古诗中的对句引入(古诗对),再以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明这也是名人励志对联,过渡到下一环节。

3.列举几个名人励志联(以课件展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②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③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教师指导:名人励志联,嵌入自然地理、比喻,嵌入历史故事)

4.兴趣引导:出个对子考考大家。

以成语为对,上联“望梅止渴”(板书),邀请学生上黑板前对下联。答案“缘木求鱼”或“画饼充饥”(板书)

分析“缘木求鱼”、“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的平仄,教师指导认为在合乎情境的情况下,“缘木求鱼”在平仄上对得更工整。以此例说明平仄、上下联、语法结构、内容上相关或相

对的对联基本知识。

5.兴趣激发:古人从小学对要背一些规律,如《笠翁对韵》。邀请学生齐诵课文中《笠翁对韵》片断。由“天对地”说起,引入对子游戏。

(板书)“细”――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粗”(板书)

(板书)“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毛”(板书)

(板书)“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兽”(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家禽”――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野兽”

(板书)“后”――请学生对字,并选择――“先”(板书)

(板书)“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生”(板书)

(进一步板书为)“砖后死”――请学生对字,并选择――(进一步板书为)“石先生”

由此黑板上已形成一幅对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起到激疑的作用)。

讲述一个关于这副对联的故事,说明故事中的学生把他的老师“石先生”讽刺了,但“石先生”却拿他没办法,因为从对仗来看,那学生确实逐字对得很工整。

6.在此摘取《笠翁对韵》中的几句,我们也来对一下,注意其中创设的情境和主题,注意押韵。

(1)清对淡,薄对 (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先来点简单的)

答案: 薄对(浓);

结合李清照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

(2)暮鼓对 (课件放映)

答案:暮鼓对(晨钟)

结合“晨钟一杵醒尘梦”。(课程资源分析:泉州崇福寺钟鼓楼对联之上联,以课件放映照片)

(3)鱼书对 (课件放映)

(教师提醒:来点难点的)

答案:鱼书对(雁字)

教师引导:①鱼书:东汉末年的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②雁字:结合李清照词,师生一起背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草舍对 (课件放映)

答案:草舍对(柴扉)。

结合“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句 。

(5)鸡晓唱,雉朝飞。 对绿肥

答案:(红瘦)对绿肥。

结合李清照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骑马踏花归

(教师提醒:来点更难的)

答案:(举杯邀月饮)

教师启发:①宋太祖时翰林图画院招考题目“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苏轼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课程资源分析:本人有此回环诗的书法拓片,拓于西安碑林,出示此拓片看学生会不会读出回环的四句诗,激发兴趣)②上联出自李白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再结合对仗知识引导学生,难点是“踏花归”对“邀月饮”。

(7)秋露横江, 月明 ;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

答案: (苏子)月明(游赤壁)

教师启发:唐朝韩愈有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下联写的就是这情境故事。上联与我们本学段学到过的苏东坡的文章有关。

(注:在对的过程中,结合的诗句可在引导学生时或学生自行对出后使用,视课堂即时情况。结合诗句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还在于感受文化,加深文化印象)

7.奇联妙对欣赏(课件放映各联)

(1)猜猜有谁

①昨夜敲棋寻子路,今朝对镜见颜回(其中有孔子的两个弟子名字)

②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这是一幅挽联,挽的是谁?挽秋瑾)(藏字)

③二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猜猜内中有何人名?)(谐音,鲁肃、狄青)

(2)猜猜是什么地方

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桃花源)

(3)猜猜下面什么行业

①操天下头等事业——做人间顶上功夫(是什么行业?理发店)

②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唯言此处高(是什么行业?酒家)

(4)欣赏艺术

承接前面讲到“刘伶”

①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唐伯虎妙对张灵,谐音。对联可以戏)

②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地名国名,抗战胜利后的对联,双关。对联可以欢)

③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金圣叹,谐音,“怜子”、“离儿”。对联可以悲)

④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谜联,上联扣“秃”字,下联扣“驴”字。对联可以讽)

(注:欣赏时或介绍其中手法,或介绍对联故事,或介绍字谜猜法,言简意

赅带过)

8.以同学名入对出上联,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根据要求对出下联。

(1)(板书)春留柳青林佳利

(上联嵌入本班同学刘柳青、林佳利名字,且有谐音。教师引导学生看出此联特点,不仅嵌入本班学生名字,而且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要求学生也以班上学生名字入对,且用谐音,考虑平仄。)

(2)学生讨论。

篇二:1-正确使用成语导学案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一)编者:仇珊珊

正确使用词语(一)——正确使用成语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江苏高考对“正确使用词语”考点的考查情况,把握规律,有效应试。

2.了解成语题“望文生义”“褒贬不当”“语义重复”“前后矛盾”“用错对象”“搭配不当”“不合事理”等设题陷阱的特点。

二、真题演练:

1.(201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____▲_____ 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D.踟蹰 积聚废寝忘食

2.(201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3.(2012年)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4.(2010年)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声明财产损失将到最低限度。语文新高考博客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5.(2009年)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三、考点突破

(一)曲解成语,望文生义

【典型例题】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存有“望文生义”的错误,请把这样的成语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1)王朝凤这次模拟考试考了第一名,尾巴翘到天上,对宿舍的同学也都侧目而视。

(2)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3)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4)俗话说“人无完人,瓜无滚圆”,这一次他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小问题,不足为训,看一个人应该看主流。

(5)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方法总结】

(二)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典型例题】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存有“用错对象”的错误,请把这样的成语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1)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2)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3)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4)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令人扼腕,一个月后,山东烟台“最美女孩”车流中勇救伤者的事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5)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人居环境。

【方法总结】

(三)混淆情感、误用褒贬——关注感情色彩,切忌褒贬混用

【典型例题】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存有“褒贬不当”的错误,请把这样的成语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1)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年来,出版了很多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2)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3)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4)王强同学不仅认真学习,而且好为人师,班上的同学不管谁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乐意帮助。

(5)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不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方法总结】

(四)颠倒尊卑,谦敬错位

【典型例题】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存有“谦敬错位”的错误,请把这样的成语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1)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见解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专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

(2)课堂上,王丽跟语文老师争论了起来,这种班门弄斧的作法,有些老师很不以为意。

(3)班长在征文比赛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4)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5)如何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美芹之献,使运动员能够轻装上阵。

【方法总结】

(五)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典型例题】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存有“搭配不当”的错误,请把这样的成语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1)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 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眼运动员不能望其项背。

(2)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3)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4)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5)这里具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方法总结】

(六)忽略语境,语义重复

【典型例题】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存有“语义重复”的错误,请把这样的成语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1)只有那个突然不期而遇的另一个郁霆,依旧留在心里,成为永远活在心里的梦想,关于爱情,关于生活。

(2)对我们这些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3)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中。

(4)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5)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仍然坚守着党的秘密。

【方法总结】

(七)逆情背理,自相矛盾

【典型例题】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存有“自相矛盾”的错误,请把这样的成语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1)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

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2)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考虑未来的发展,这些企业目光如炬,难以走向世界。

(3)他们是十多年的老战友,这次在南京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

(4)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5)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方法总结】

(八)不分范围,轻重失调

【典型例题】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存有“轻重失调”的错误,请把这样的成语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1)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

(2)他的工作总是那么出色,人们对他都有高山仰止之感。

(3)他对邻居家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能洞若观火。

(4)他今天迟到,明天早退,提起他犯下的错误,真是擢发难数。

(5)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方法总结】

(九)音近易混、形近易混

【典型例题】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存有“音近易混,形近易混”的错误,请把这样的成语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1)含糊其辞·闪烁其词

:形容顾虑,不敢把话直说出来。强调说得含糊不清。

: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重在不肯说出真相。

(2)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的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3)处心积虑·呕心沥血

: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多用贬义。

(4)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影响与否不重要)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强调受到深刻影响。

【方法总结】

1.鱼目混珠·鱼龙混珠

①现在人多手乱, ,倒是这么着,他们也洗洗清。(清·曹雪芹《红楼梦》)

②目前,我国从事信息安全开发和销售的正规企业已超过一万家,但其产品的质量 ,人们对此充满了担忧。

2.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①有的火锅店工作人员对安全隐患,称使用液化气罐有一定的危险,但每天都会检查,所以“越危险越安全”。 ②自称泡面转换的美国人连奈许公布“全球10大难吃泡面”排行榜,有两款台湾地区产品上榜,无由上榜的台湾业者对此 ,确认产品非常受欢迎。

3.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①整个雅丹地貌高低不同、各具形态、千奇百怪、造型生动,令人赞叹不已,堪称大自然的。

②在2013巴塞尔表展上,格拉夫以对美钻和宝石品质的坚持以及对设计和细节的重视,打造出系列 的钻石腕表佳作。

四、真题训练

1.(2015全国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__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2.(2015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

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

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

了现场好观众。

3.(2015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石钟山的名字也叫的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无论结果如何,不容臵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 戎马倥偬 C. 名不见经传 D. 不容置喙

3.(2015湖南卷)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 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中国人民 ;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A.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4.(2015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 没有一句穿鞋戴帽的空话套话, ....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分场南辕北辙 无果而终。 ....

C.本届展销会班请到了安滋、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宜纸.歇现等文房 四宝济济一堂。 ....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就不那么容易了。 ....

5. (2015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

篇三: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词语(包括熟语)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词语(包括熟语)

【考点分析】

新课标最新《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选用词语等。这就是说,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词语主要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主要指副词、介词、连词;熟语是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等。

【考情分析】

近年新课标高考试卷中对词语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都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的,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或语境中词语使用正误的判断能力。在词语考查中,成语为考查重点,是每年必考内容,实词、虚词的考查相对较少。

2.实词以同音词和近义词的意义、用法以及感情色彩为考查重点,所选词语多为生活交际和报刊中容易混淆的词语。

3.虚词以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的规范使用为考查重点,题型除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还有主观填空题的形式。

4.成语的考查均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侧重于判断成语使用的恰当与否。以四字成语为考查重点,所选成语多为生活中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或误用的成语。

命题重点一般放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六个方面: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轻重失当、褒贬失当、重复或矛盾、不明典故。所选用的语言材料非常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方法归纳】

考向一 实词、虚词

一、实词辨析1.注意五个辨析角度(1)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例如:

(2)辨析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义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

在表意程度上的顺序如下:他损坏了公物<他毁坏了公物<他破坏了公物。 (3)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例如:

(4)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

有些词语在使用时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交换礼物或意见),“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经验)。再如“流失”与“流逝”都有“失去”的意思,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具体如下:

(5)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 例如:

辨析词语的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比较灵活,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它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不能简单看其 字面用语。

如《故乡》一文结尾处“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里连用了三个“辛苦”,但它们的含义各不相同,通过前后对比,我们就能确定它们分别是“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挖空心思”的意思。 2.确定答题思路的三个“凭借” (1)凭借语感

语感可以作为判断正误的基础,对于靠语感不易解决的问题,可进一步通过对语境和理性的辨析来判断答案。 (2)凭借语境

答题时要牢牢抓住词语所在的语境,仔细理解词语所在句子以及整段文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对词语的正误做出判断。 (3)凭借辨析

在语感、语境的基础上,可进一步从词义、用法、色彩诸方面对词语深入细致地辨析,以对正误做出准确判断。

考向二 熟语(含成语)

1.要分辨熟语的语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熟语,这时切忌望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例如:

2.要分清熟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1)有些熟语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可张冠李戴。 ①用于男女之间或夫妻之间。

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夫唱妇随、举案齐眉、比翼双飞、相敬如宾、破镜重圆、耳鬓厮磨、藕断丝连等。

②用于形容文学才能突出。

如: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倚马可待、行云流水、脍炙人口、洛阳纸贵、不落窠臼等。 ③用于勤奋工作、学习。

如:夜以继日、焚膏继晷、韦编三绝、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孜孜不倦等。 (2)有些熟语有一定的适用对象,切不可混淆。

例如:明日黄花:指过时的事物,不是指未来的东西。气宇轩昂:指精神饱满,只能用于人。

日理万机:只能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能用于普通人。

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女孩,不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 3.要分析熟语的感情色彩

熟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熟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熟语。

有些熟语在发展过程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在运用时一定要看准对象,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4.要识别熟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就容易出错。有些熟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例如:

(1)她想得天花乱坠,仿佛已经征服了砖塔胡同和四牌楼一带。(“天花乱坠”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它不能与“想”搭配。)

(2)就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崖壁上,爬满了绿阴阴的青苔。(“人迹罕至”意谓“很少有人去的地方”,爬满青苔的崖壁,是没有人去的,所以不能用“人迹罕至”来修饰。)

此外还要注意熟语语义与句子中有些词语的意义可能出现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例如: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不禁”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5.要分析熟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

熟语误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如: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可见“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既然是众多的学子,又为什么说“一位”呢?删去“莘莘”句意就合乎逻辑了。)

【临考叮嘱】 (实词、虚词)

同学们在解答词语辨析题时,要尽量避免以下容易出现的四种失误情况: 1.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内涵。

高考侧重考查的词语一般是那些经常接触,但又常常用错的词语,如果只凭对该词语的感性认识,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仔细揣摩与辨析其意义和用法,就难免牵强附会,失之偏颇。

2.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外延。

汉语的词语多义性强,色彩丰富,同一个词语,使用的场合或对象不同,其表达效果就会迥异。如果不能仔细审查词语的使用对象、色彩、程度以及语法功能等,就容易把词语用错。

3.词汇贫乏,只凭语感答题。

有些同学平时重理轻文,懒于读书,或者即使读书,也是只关注故事情节,不注重丰富词汇,充实词语仓库,其结果是在解答主观题时,心里想到了,就是没有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在做词语使用题时,无章可循,只能“跟着感觉走”。

4.临场习惯不好,心态不佳。

标签:成语 高中语文 学案 高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高中英语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