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正文

高中地理必修三导学案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地理必修三导学案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 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

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

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差异性;可变性

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1 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 不同:

①地理位置: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松嫩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水文条件:长江三角洲水网稠密,河湖众多

松嫩平原河网密度小于长三角

④土地条件:长江三角洲水稻土 水田 较为分散 人均少

松嫩平原黑土 旱田 集中连片 人均多

⑤矿产资源: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

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⑥农业概况: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水田耕作业 水稻油菜棉花 一年两、三熟 水产业

松嫩平原旱田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 一年一熟 畜牧业

⑦工业概况: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工业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重化工业基地

⑧交通运输:长江三角洲水陆空交通发达,内外联系方便

⑨商业贸易:长江三角洲发达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

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 研究对象:长江中下游平原

2 地理要素:水、土

3 发展阶段:

早期:河流湖泊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

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粮食、桑蚕、棉

花生产基地。

工商业: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破碎,因此规模小且不利于机械化---作为

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

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4 原因:科学技术(生产力)、社会、经济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 遥感(RS)-----获取信息

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

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

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

卫星,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

分—GPS信号接收机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

4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定位

GPS导航

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

1 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

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表达

2 简要程序

3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4区域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空间信息、监测预测

四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 “3S”技术的关系

信息2 数字地球: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

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3

4 数字地球作用: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一 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 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阻隔,受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光照强,

大风日数多,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水文:地表水贫乏,河网密度小,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植被:贺兰山以东草原为主、以西荒漠为主有大片戈壁和沙漠;土壤发育差

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外力作用:物理风化和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二 荒漠化

1 荒漠化的概念: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

原因--气候变异,人类过度的经济后动 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2 西北荒漠化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干旱的气候导致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大量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物质条件;大风日数多---动力条件

气候异常---多年持续干旱,加剧荒漠化进程

②人为因素------常起决定性作用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过度樵采---干旱缺乏能源的地区

过的放牧---牧区 掘井

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水资源利用不当-用水紧张绿洲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3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①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②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③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④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因地制宜,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牧,保护

植被,规定合理载畜量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

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⑥恢复自然植被,植树种草,种植耐旱植物

⑦ 生物固沙、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等

1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云贵广西等地)石漠化严重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多,降水集中强度大,对地面冲刷强烈 地形起伏坡度大水流速度快

高中地理必修三导学案

侵蚀严重

土壤层薄且贫瘠,易造成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滥垦耕地、砍伐薪柴等造成地

表植被破坏,使土地裸露,失去保护

2 江南丘陵----红漠化(水土流失)

3 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4 土地此生盐渍化原因

自然原因: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导致大量盐分在地表积累

华北半湿润地区,降水集中雨季短,春秋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

大量盐分在地表积累

人为原因:农业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排泄排水不排盐

篇二: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

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

汇编目录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4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5~8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9~12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一课时?????????????????????????13~16 第二课时?????????????????????????17~20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一课时?????????????????????????21~24 第二课时?????????????????????????25~28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

第一课时?????????????????????????29~32 第二课时?????????????????????????33~36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平原为例

第一课时?????????????????????????37~40 第二课时?????????????????????????41~44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一课时?????????????????????????45~48 第二课时?????????????????????????49~52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53~56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7~60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导学案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审定:高二地理备课组

班级: 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比较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等条件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学会区域比较的一般方法。

3.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变化,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举例说明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预习】

一、区域的内涵

读教材第2页第一、二、三段完成第1、2、3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___________单位,它是人们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_________、形状和__________。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____________;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既是上一级__________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________。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读图及教材第2、3页,对比长江三

角洲与松嫩平原的自然环境差异:

(1)地理位置:

A___________位于北纬_______附近,

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________的入

海口。B___________大致位于北纬43—48

度,地处_________的中部。

(2)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资源方面的差异:

1

2.读教材第2、3页,对比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三、读教材第4、5页的内容,完成

1.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气候;地势______;平原上_____分布较广;土质_______。

2.长江中下游开发早期,____________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___________使人们开垦困难。

3.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是我国___________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__生产基地。

【合作探究】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体现了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4.读教材4、5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组合较好,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但近年来粮食商品率却不断下降的原因?

5.说说合肥传统民居的一些特点,思考这些特点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2.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3.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田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3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5.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宽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6.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若干平原组成 B.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

C.是中国最大的平原D.地势低平,土质疏松

7.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

8.下列粮食作物具有单位面积产量高的是 ( )

A.水稻 B.小麦C.玉米D.大豆

9.下列关于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 D.粮食商品率极高

10.下列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区域发展阶段划分的看法所有学者都认为划分为三个阶段

B.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

C.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D.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11.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D.玉米、芝麻、甜菜、大豆

【课后反思】

4

篇三: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

随州二中高三地理

(壹)-------(拾壹)

2015.12--2016.1(邹小波审编)

随州二中高三地理必修三教学案(一)

2015.12--2016.1(邹小波审编)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 区域

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它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

的 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

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特征: ; ; ;

二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1 相同:都是 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

2 不同:

①地理位置:在我国 ;

松嫩平原在我国

②气候条件:长江三角洲为

松嫩平原为

③水文条件: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④土地条件: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⑤矿产资源: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有 。

⑥农业概况: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⑦工业概况: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工业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⑧交通运输:长江三角洲

⑨商业贸易: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

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 研究对象:长江中下游平原

2 地理要素:水、土

3 发展阶段:

早期:河流湖泊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耕作农业 。 农业社会:①船---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

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

工商业:人均耕地面积少、耕地破碎,因此规模小且不利于机械化--- 4 原因:科学技术(生产力)、社会、经济

学生问题收集:

疑难问题探究:

随州二中高三地理必修三教学案(二)

2015.12--2016.1(邹小波审编)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 遥感(RS)-----信息

1 概念:人们在 上,利用一定的,对地表物体进行 。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 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

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

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信息

二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 (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

卫星,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 优点4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定位

GPS导航

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 信息

1 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

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表达

2 简要程序

3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4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空间信息、监测预测

四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 “3S”技术的关系

信息2 数字地球: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

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4 数字地球作用:为复杂的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

一 遥感(RS)-----获取信息

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

距离的感知。

2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或同种地物的不同性状,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3 工作过程: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电磁波→传感器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

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4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

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效率高;受限制少;提高精度和质量、

节省人力财力

5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获取信息

二 全球定位系统(GPS)

1 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2 组成: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共24颗,其中21颗工作

卫星,3 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

分—GPS信号接收机

3 作用和优点:为用户提供---三维坐标、速度、时间

优点---

4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定位

GPS导航

三 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

1 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

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表达

2 简要程序

3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4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空间信息、监测预测

标签:必修 学案 高中地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