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正文

【对黔东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结合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其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从中发现影响整个黔东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探索出适合黔东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黔东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事实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创建现代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湘、渝、黔三省交界,它也是黔东地区至今唯一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显著的一个自治县。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贵州省商品粮生产大县。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340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7250公顷,林地面积148553公顷,森林覆盖率48.8%。松桃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贫困自治县,现有人口6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非农业人口4.6万人,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33.4万人,占48%。松桃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人口多、农村面积大、扶贫开发任务重,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县。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松桃农业经济的发展对黔东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在松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09年,松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万元,比上年增加2.71%。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35%(见表1~表2)。
  表1 2009年松桃县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表2 2009年松桃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单位:万元(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松桃县的种植业是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模式,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大豆、小麦、薯类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为烤烟、茶叶和水果等。近几年来,在大力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该县整合资金,重点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楠竹、食用菌、葡萄、蔬菜等特色产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见表3~表4)。
  表3 2009年松桃县粮食生产总产值
   单位:吨(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表4 2009年松桃县经济作物总产值
   单位:吨(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除种植业外,松桃县的畜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草地生态畜牧业。该县正着力引进新西兰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黔东草海”,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到2009年末,全县大牲畜、生猪、羊的存栏数分别为72456头、333076头、79925只,畜产品肉类产量32137吨。虽然目前畜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
   二、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业生产。松桃县地跨东经108°36′~109°24′、北纬27°50′~28°30′,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夏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无霜期长达280天左右,光照散射多于直射,特别适于农作物和各种优质牧草等绿色植物生长。松桃境内年平均气温15.7℃,昼夜温差处于猪、牛、羊等畜禽最佳生长温度范围,适宜畜牧业发展。因此,该县立体农业气候比较突出,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2)交通便捷,有利于打开外部市场。松桃县地处黔、湘、渝三省交界,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它东邻张家界风景名胜区,西靠重庆大都市,北临三峡旅游区,南依省城贵阳,其直通半径都在250公里之内。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一纵一横一环八连线”的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铜(仁)秀(山)高等级公路,鲇秀、松吉、凤大三级油路贯通全境,通乡油路率达64%,通村公路率达63%;铜仁机场就在其大兴镇境内,现已开辟多条旅游航班;渝怀铁路入黔第一站松桃站已建成通车;杭瑞高速即将过境,运输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沿海辐射西移,长江经济开发逐步向西推进及重庆大经济圈的建立形成,处于湘、黔、渝二省一市结合部的松桃,将以其独具的优越区位打开周边市场。(3)农业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较大。松桃县种植业较之黔东各县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其粮食作物水稻、玉米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高于其他各兄弟县。加之海拔落差大,立体型气候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突出,农特产丰富,中药、茶叶、魔芋、珍珠花生、牛肝菌、薇茶等绿色产品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林业资源富足,有林地1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8.8%,活立木蓄积465万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4)依赖特色农业发展,比较优势农业可望形成。松桃县依托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楠竹、食用菌、葡萄、蔬菜等特色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加之政府积极引导,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品种,比较优势农业可望在近几年内形成。
   三、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劣势
   1.生产要素集中化的程度较低,农业结构呈小农结构特征。在黔东山地农业的条件下,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地块较小、工具简单,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农户的家庭经营为主。目前大多数农村仍滞留在“家庭单一经营、自我服务”为主的小农生产状态之中,生产要素集中化程度比较低,导致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农民只能获得产中极其有限的利润,而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产前和产后多种利润,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生产型向市场型的转变。
   2.农业耕作方式落后,科技力量薄弱,农产品附加值低。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黔东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一是基础设施较差,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农业技术装备落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耕作,机械化程度低。由于没有专业的农产品市场,致使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难以有效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观念里只有“种”和“卖”二字,没有现代理念,不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经营,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致使农产品无比较优势,卖不了高价。
   3.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支撑不足。松桃县主要是依靠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缺乏对市场的认识和资金的投入,发展支撑不足,大部分优势资源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转化、运销明显滞后,龙头企业极少且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低。加之全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农业投入十分有限,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县域工业经济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反哺农业的能力。县域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县域工业的支持,工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松桃县域工业经济落后,无法对农业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弱,农业发展缺乏后劲。除此之外,农村市场发育缓慢,特别是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耕地资源日益短缺等也是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对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1.大力开发特色产业,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松桃县目前正在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但许多项目还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自主品牌。因此,应加大投资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优良品种和重大技术引进的水平,不断增强农业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延长产业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符合松桃县域特色的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经营模式上,应依据市场选择好区域内的主导产品,扶持建立生产该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以市场带产品、产品带龙头、龙头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区域优势和产品优势。
   2.建立原产地保护制度,开发松桃特色农产品。松桃拥有丰富的原产地农产品资源,如茶叶、花生、中药材等,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为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开发利用及保护优质农产品资源,逐步建立起原产地农产品保护制度,发展松桃特色农业经济,实现农户增收、经济增长。
   3.着眼于发展现代化农业,打造优势品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结合松桃县的实际情况,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发展农业,实行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还需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立足于松桃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力争打造出适应市场竞争的优势品牌,推动农业的整体发展。
   4.培养现代农民,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民。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就得不到转化,农民抵御市场风险、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就难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农业现代化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松桃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通过基础教育和农民专项技能培训,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工作,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支撑和服务。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农业信息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农业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农业信息化,抓住信息网络所能够提供的低成本、多样化、广覆盖的信息传播、知识扩散机遇,向广大农民传授各种先进适用的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咨询服务,这样才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开阔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松桃县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其一定的优势,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势,作为黔东民族地区农业大县,该县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不能完全代表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状况,但对研究黔东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松桃县应立足本地区实际,结合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走市场化农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志强.浅论发展县域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7(23)
  [2]《铜仁年鉴2010》[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3]严再正,王志凌.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浅论――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个案[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
  [4]杜乃涛.农村经济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9)
  项目基金:本文系铜仁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TH1129)阶段性成果之一。

标签:县域 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