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正文

高中生写景随笔冬天

时间:2017-04-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中作文大全

高中作文

2016.9

春天来了]高三的春天_800字

夏,到处都是赤条条的女人的腿的的季节,多么粗俗不雅;秋,干燥的皮肤让人烦躁不安,无法淡定从容的学习工作;冬,寒冷的风让你的发型瞬间全毁,没有美感可言;春,屡屡春风就足够让我爱上这个季节,勃勃生机的景象让人重拾丢失的梦想。

19岁,一个多么尴尬的年龄,作为一个高三的学生,总想在这一年之春许下诺言,期待着大学的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因为在这个春季,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无论过去多么散漫,都还是坚信努力了,还是可以在一年之后进入自己梦想的大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高三的每一个早上都是一样的,早早的起来,匆匆的吃早餐,然后以轻快的步伐走回教室看书,作为一个文科生,早晨的时光都给了历史和地理。还好是春季,不会让人觉得烦躁。这是多么庆幸的事啊。记得有一个早晨,由于前天晚上没有休息好,第二天迟到了,来到教室大家早已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就这样静悄悄的,大家的脸上少了高二时的狂妄。似乎也看到了大家的未来,我就这样蹑手蹑脚的走进去了,没有斥责的声音,多么温暖。

第一次考试结果很惨,突然就好后悔过去的两年没有好好的学习,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一些兴趣和爱好上,也终于明白了过去家人和老师的斥责为什么总是那么多,而我又那么不理解他们的好意。在这样一个季节,让我慢慢的开始去深思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多么希望一切都还来的还来得及,希望一切就从这个春季开始。带着梦想出发。

高三这一年的春天给人的感觉是平静的,让人心静下来,去想自己的成与败,梦想与奋斗。无论失败了还是进步了,都能这样淡定从容的奔赴前方,不骄不躁。这一年的春天,太有意义,记载着我的努力,还有我对自己的一种态度,更是对父母的一份交代。我的改变虽然取决于我的心态,若不是因为春天能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我想我也不会我这样清醒。这就是我所热爱的春天,我心中向往的春。

那个冬天_高中写景作文800字

即使路上没有花朵,我也可以欣赏荒芜。

——题记

冬,一如既往地属于寒冷与孤寂,似包裹地球的大气层,吞噬着大地的一切,包括生命。

万籁寂静,拥有一种悲欢交织的心情,内心酝酿着甘与苦,虚与实,在不断地辨证,与回忆。是大约在冬季的年岁,是一次次获得如新生般的感悟的痕迹。冬的力量不仅在于寒冷,更在于一次次地凝固身上的一切世俗杂念,只保持一颗清醒的心。

冬季的校园,是一个宁静的世界。枯叶从树上悄然随风飘落,辗转,沉睡在冰冷的地面上。一层,又覆盖一层,堆砌出生命的厚度。不时有风调皮地掀起落叶,翻滚向前。一群互相追逐的孩子。

打破这一宁静的是悦耳的下课铃声。随之是凌乱的脚步。有些人是快步向前,为了节省花费在三点一线间的时间;有些人是成群结队地浩荡走过,欢笑声不断,一时快乐无比。以致于,欢笑声淹没了脚步踏碎叶子发出的“吱吱”声——这生命优美而华丽的乐章。

殊不知叶子用坠落证明换季,然谁能深知这坠落酝酿了多久?生命历程的艰苦并非这坠落与抽芽瞬间所能展现,更何况这周而复始的发芽与落叶?

置身于凋零的大树之下,仰望着被枯枝分割成无数碎片的天空。风起,落叶以大雪纷飞的姿态,席卷

眼前。沐浴于这八度空间,是生与死在相切,灵魂的交换。淡定安宁。

在生活的刀刃上,没有畏惧的人最终能够获得真正的安宁与淡定。如同勤劳和坚忍的牛,身上有艰辛的鞭痕,拖着一柄恩善的铁犁,一步步苦行。一生默默吞咽了诸多或喜或悲的往事,个中暗自体味世间百态。亦如硕满的稻谷,它的成熟竟是让镰刀拦腰而过,从光秃秃而绿油油到金灿灿,再变回光秃秃,如此轮回。它是以自己的倒下,扶起人类的站起!它的使命并非在于其生长,饰扮自然,而在于以死亡滋养生命的新生。

这岁月的宁静安好,叫人无限清晰地看到生之优美。总是要涉过这么多泥泞浑浊的路,才能尝到藏在命途最深处的甜蜜。就像冬天里的落叶植物与休眠动物,经历了严冬才能有新春的生机。

时光在树上写史,上古的颜色才读毕,忽然又看到了当代。旧与新,往昔与现在,它们在时光行程中相互辨认,以美为最后依归。生命之美莫过于此。

忘不了,那个严冬,又一个生命的间期……

美丽的冬天_描写冬天景色的作文650字

我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喜欢苍翠欲滴的夏天,也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但我更爱那白雪皑皑的冬天。冬姑娘匆匆接走了秋婆婆的班,带着她给大自然的礼物,来到了人间。

初冬,是一位美丽的,高贵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片洁白的雪花。你瞧!一颗颗小小的雪粒,像撒下的白砂糖一样,它们在空中飘舞着,并不着急落地,好象舍不得离开天空似的。它们悄悄跳入行人的衣领里,无声无息的消失了。接着,一片片的小雪花像烟一样轻,玉一样洁,银一样白,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从天而降,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慢慢的,慢慢的,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的密密麻麻,就像谁用力摇动玉树琼花,那洁白无暇的花瓣纷纷扬扬的落下来;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你拥紧,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翻滚而下。

这时,整个世界就边的迷迷茫茫,美不胜收。早晨起来,冬雾弥漫。雾散之后,立即出现一幅奇景:那青松的针叶上,凝着厚厚的白霜,像是一树树洁白的秋菊;那落叶枝条上裹着雪,宛如一株株白玉琢的树;垂柳银丝飘洒,灌木丛都边成了洁白的珊瑚丛,千姿百态,令人扑朔迷离,恍惚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路旁的树木缀满银花,毛茸茸的,比原先粗壮了,建筑物像琼搂玉宇似的闪着耀眼的银辉。小路上就像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有仿佛妙手的画家为大地绘成了一幅白色,纯洁的图案。

雪,以她素洁的灵魂,动人的姿色,神奇的变幻,不知博得了多少文人的钟爱,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千古绝唱。真是"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含江雪"在人们面前有一次展示出了一幅静谧的风景画!

雪,依然下着,空中的雪花,就像扇动着翅膀的白蝴蝶,轻轻地飘飞着。我爱那白雪皑皑的冬天!

故乡的冬天_抒情随笔850字

故乡的冬天暖暖的,沉沉的。那儿的冬天不下雪,但伴儿总是有的,那是冰――晶莹的沉淀的永的精灵。

故乡的冬天是不甘于寂寞的,因为有我们陪伴。现在想起,十年过去了,无声,无息,留下的,是沉淀的记忆。

那年的冬天似乎挺冷的,一眼望去,茫茫无尽的凄凉。风儿肆虐,小草无神,残杨败柳,一切,都在这阴冷的冬日里老去了,睡去了,死去了。惟有我们,一群野蛮的顽童及那银铃般的笑声,给了他灵魂。儿时的我们,常流连于几亩稻田之间。夏至时,田野里生机一片,我们穿梭于田间小路,戏青蛙之乐,捉

泥鳅之趣,言之不尽,倒也颇有几分鲁迅先生儿时百草园的情趣。有时,不自禁地硬往田里栽,也得引来一阵嘲笑,哭着鼻子回到家里,对母亲是有苦言悲,有屈道哀,痛哭流涕,谁知母亲也不以为然,笑着说:“活该!”当然,冬天里的记忆似乎更难以割舍。

那年冬天的稻田里结了好厚的一层冰。天气特冷的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匆匆地吃过早饭,携着钓竿奔向田野,在那里,伙伴与我总是不期而遇。这时咆哮的寒风甚是狂妄,却也无奈,或许听见了我们的笑声,它也胆怯了吧!为什么笑呢?也许对于天真的我们,朋友的相遇也是一种快乐吧!清晨的雪气还未散去,田野的冰块却依稀可见。晶莹透亮的,宛若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震荡一下底里的水,这世界便晃悠起来,宛如一地可以随意扭曲的水晶。当然此次前来,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拿来一块石头,在冰上砸开了一个洞,拿出钓竿,颇熟练地把鱼钩投入洞口,钓什么呢?不知道,实际地讲,是泥鳅,青蛙之类,可冬天里那来的泥鳅,青蛙呢?想起来,那时真够“傻”的,当然,有时也挺害怕钓上些小蛇之类的,尽管这只是无稽之谈。

现在我还真希望能钓到些什么,童年的天真、纯洁,亦成一根小草,一块小石也好,至少还能唤起我对儿时多一点的回忆,然而,现在除了那一点,多的没有了,一切都正在试试慢慢变淡,是自己的思想作崇,还是岁月的冲击,亦成是如今如此教育的扼杀?我实在不懂,只能任它发展,其实,忘了也好,忘了就没有怀念,没有不舍,没有悲伤……

转眼间,朝阳出来了,暖暖地照着我们,我们对着它痴痴的笑,尽管还是手空空一无所获。当然,我们约好,明早再来。

岁月如风,轻轻划过,转眼十年弹指一挥间,物是人非。都说现在地球的大气正在变暖,所以家乡到了冬天,也不怎么结冰了,稻田也大多开垦成了茶园,改种茶苗了。

冬天真好_描写冬天的作文700字

冬天,给人的感觉是寒冷的,冷酷的,令万物失去生机,使花草树木都枯萎、凋谢。冬天不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使万物复苏,而且给人带来温暖、生机勃勃、依恋的感觉;冬天不像夏天那样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照耀着所有的植物,令他们吸收足够的阳光,健康成长、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冬天不像秋天那样秋高气爽,给人凉爽、舒服的感觉……

许多人不喜欢冬天,他们不喜欢冬天带来的寒冷,令万物失去生机。但我喜欢冬天。冬天的到来,人们会穿许多衣服,把自己包裹起来,而我,要感受冬天!我渴望感受下雪时的情景,渴望感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色!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下着鹅毛般的雪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旋转着、飞舞着,慢慢降落……

我喜欢冬天!有一句流传比较广的农谚——“瑞雪兆丰年”,意思是说冬天下几场大雪,使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层对越冬作物的防冻保暖作用。大雪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热量向外散发,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气的侵入。“瑞雪兆丰年”在于积雪的增墒肥田作用。地面积雪在来年春季大地回暖时,缓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渗入土中,就像进行了一次灌溉一样,对缓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种大有好处。融化后的雪水,能够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氮化物。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所决定的。研究表明,雪水就其生理性质而言,和生物细胞内的水的性质非常接近,因此,表现出强大的生物活性。植物吸收雪水的能力,比吸收自来水的能力大二至六倍。雪水进入生物体后,能刺激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其四,雪水中含有较多的氮化物,比雨水中的氮化物多5倍,比普通水更高,可以说是一种肥水。最后,大雪可以冻死大部分的害虫,来年的害虫就少了。那么,明年就会有好的收成。

我喜欢冬天。冬天像保温瓶,外冷内热,默默地给生命带来严峻的考验。冬天像可敬的严师,磨练着

我们的意志。冬天像哺乳育春天的摇篮,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喜欢冬天的纯洁、高洁。

_关于冬天的作文700字

刺骨的寒风丝毫不讲情面的刮去了人们丰收的喜悦,鹅毛大雪覆盖了一切喧嚣,同时也覆盖了晴朗的心情。寒风中,“讨厌冬天”这个话题以风为载体传遍整个城市,也传到了冬天本人的耳朵里,但冬天并不伤感,她仍旧那么冷静、那么自然,她知道,时间一天天过去,她的孩子——春天,就快回家了。

故事中的冬天恰似现实生活中的幕后工作者,或者是舞台上表演“反面人物”的,他们甘愿受苦受累,只要演出顺利进行,他们会认为那汗水就是甘露;无论导演怎样将反面角色丑化,他们都认为成功反衬正面人物是自己的责任。风光过后,人们往往记得台上哪位演员的表演出色,可谁又能说出这台晚会总策划的名字;电影结束,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英雄救美的动人场景,可谁又会关心“坏人”为拍摄“挨打”受了几处伤。诚然,晚会的看点着实在明星的表演,电影的卖点的确在主角的英姿,可看过、笑过之后,别忘了稍带上幕后的演职人员,仅仅这样,那些“冬天”们就会很感动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简单的词藻蕴含着的哲理开导着一代又一代人,可总觉得这对冬天有点不公平,给人的感觉似乎在劝你:再熬两天吧!想想春暖花开,这该死的冬天就不那么难熬了!可你是否知道,没有大雪为土地保温,春天的播种会顺利吗?没有冬日的冻结,春季泥土会湿润吗?没有严冬的磨练,春姑娘的脚步会那么健康坚定吗?

冬天是春天的母亲,这话一点没错。所以,不才的我想盗版一下雪莱他老人家的话:没有冬天的到来,就没有春天美丽的临近。冬天是伟大的母亲。春天固然绚丽,夏天着实热情,秋季的确丰满,大多数人都想像他们一样,清纯、阳光、稳重。可我却喜欢冬天,不是我假装另类,不是故作个性,我真的爱冬天的那份冷静、那份无私、那份宽容。由我的性格取向,我以后很可能作一位幕后人,默默奉献的那种职业,我喜欢它,就像我喜欢冬天一样。我会尽心尽力,虽然我不风光;我会踏实肯干,虽然我不耀眼。因为我认为:作个“冬天”,更有魅力。

夏荷_写夏天的作文1500字

夏天,粉了荷花,绿了荷叶。——题记

夏日正是荷花盛开之时,古有周敦颐独爱荷,今有我亦爱荷。

待放

当第一声蝉鸣划破天际,夏天也悄然而至,荷塘中又将迎来满地盛开的荷花美景。瞧,池塘的一片绿叶中探出几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有的已经快要褪去绿衣;有的还裹着绿衣不肯绽放……

“鱼戏莲叶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儿听闻夏日的到来,早已按耐不住喜悦,跑来一睹为快。一条条鱼儿在莲叶间嬉戏捉迷藏,庆祝着夏日的到来,也欢愉着荷花的将要盛开。走了鱼儿,迎来了风。风带着夏日的燥热,赶来吹动荷花花苞的绿衣。枝蔓随着风儿舞动,你听见花骨朵儿的笑声了吗?它说它就要开放。视线集中到一只蜻蜓上,振动着翅膀,正欲去扑住它,它却扭头向塘中飞去。噢!原来它要去哪儿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它也这么喜爱荷花啊,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荷花低声细语地与荷花聊天呢!嘘,不要打搅它们了。

篇二:随笔记叙文

随笔作文随笔作文(一) 一生一世之中会遇到多少你所有好感的人,可是最后身边又会留下多少可以让你去珍惜,

缘起缘灭似乎在之前都已经规定好了方向与路径让你去走,你还能有什么选择,只是在走完

这条路的时间长短上或许还能产生些许的差异。但你已别无选择。 只能忘记自己吧,即便用面具把自己伪装得再深,再冷,其实谁又能猜透你心中那一道

密不透风的墙呢。 只能放手吧,对不是自己的东西太执着了,那些沉重的情感不是这一颗小小的心脏所能

承载得了的。人生啊,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它只会按照自己既定的路线走下去,不会因

为你的痛,你的苦,你的爱而作一丝的停留与改变。 又是何苦呢,人生的路上按照真正客观的意义上来说,谁都是一名过客而已,即便你抱

着深深的执念,只会让自己的灵魂更加沉重,也许会因为它而拖垮你自己的灵魂与精神。 百媚千娇惹人疼,自是红尘专望景。 他日离尘步万丛,依旧红尘回望浓。 今日依旧见红叶,只欠当时醉颜容。 唯对昔日情独钟,怜自独酌盼相重。 随笔作文(二) 今天有两件好事;第一件是我在下午用我的《一千零一夜》换了胡杨的《兔子坡》。我觉

得十分高兴因为她借给我三天,而我只借给她一天。用这种方法我可以多看很多本书。下午

妈妈接我的时候给我讲了有人在网上用一个别针换了一幢别墅的>故事。我想能不能用我

的一本书换一座属于我的花园呢?嘿嘿! 另一件高兴的事是下午回到家里,我突然有点想臭美,就问妈妈:“我可以穿孔雀裙吗?”

妈妈瞪着眼睛严肃地说:“不可以!”我十分伤心,可是我脑子一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装可

怜!于是我就一边假装哭一边说:“我不高兴!您就让我穿一会吧!”妈妈很不情愿地说:“穿

吧!”(现在我才知道妈妈的心情是担心我着凉。)可是我还是很高兴。我现在就是穿着孔雀裙

在写日记呢。 随笔作文(三) 水依然静得如镜,天依然蓝得如海,花依然艳得如妖,草依然柔得如丝,阳光射进树林

留下斑驳的印记,那是时光的脚步,斑驳迷离令人捉摸不透,却又有规律可行,给人留下想

象的空间与思考的园地。静静漫步于树林中的小路上,聆听鸟儿动人的歌唱,路旁的野花开

得正声,礼貌的向我点点头。清风在树林里谱下动人心魄的佳曲,野花在树林里留下动人的

舞姿,蝴蝶在草丛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水中散发着难闻的臭气,天空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花朵低下了头,小草弯下了腰,

树林里静的瘆人,哪还有昔日的阳光,狂风代替了清风,狂傲的呼啸着。小河干枯了,花草

树木也不愿意面对这残酷的现实,纷纷低下了头,那还有什么蝴蝶蜜蜂呢? 这些变化到底是为什么?是大自然给我的处罚罢了,是我们自己犯得罪罢了,是我们自

己的无知罢了。篇二:记叙文重要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记叙文的要点概括文意把握

记叙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第一部分:梳理作文的脉络第二部分:实践写作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二)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说真话 抒真情第二部分:实践写作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的含义和作用、阅读:

①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

章的表达技巧。

②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③理清

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④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并积累优美

的语言。

⑤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

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⑧课外阅读名著《童年》和《昆虫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习惯。 ⑨背诵规定的

诗文,积累语言。 记叙文基础知识

一、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

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

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

按照写作内容记叙文可分为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抒情为

主的记叙文。

写人的记叙文以描述人物的行动、心理、语言等为主,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形象,

表现作品主题。

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点写事件

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写景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以写景来寄托情怀、表现主题。在表达上做到情景交融。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如《藤野先生》 ②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

行叙述。如《背影》。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

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

的内容。如《爸爸的花落了》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

引出探望爸爸的情景;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引出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情形;礼堂

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因病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唱骊歌,

想到盼望自己长大,忆起爸爸让她汇款一事。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五、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

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

学生喜欢她。

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

绍。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

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

使用。(3)常用于应用文。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

是降到-32℃时,

高中生写景随笔冬天

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作用:(1)是议论的主要表达方式。(2)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

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

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作用:(1)再现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山川风光,抒发感情。(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

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3)描写人物活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背景,

渲染气氛,帮助刻划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阅读记叙文,要做到“字不离句,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从整体感知作者的

写作思路,领会文章内容和主旨,头一回作者的态度、感情。

1、概括梳理故事情节或复述故事:这种题型通常表述为: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

文章故事内容或故事情节,或复述文章内容,复述大意等。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是:

(1) 把握大意。复述故事内容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确切把握文章的大意,理清作

者的思路,依照一定的线索想想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要有较为全面

的了解。

(2) 提取要素。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要提取文章的基本要素,提取各段各层关键内

容,如一般记叙文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而小说情节的概括要抓住故事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

(3) 组织答案。要提取文章有价值的关键词句,加以组合回答,注意语言通顺、简练、

概括,并注意字数要求。

(4) 一般答案的形式为:谁?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结果如何?

2、概括文章中心:这种题型通常表述为:阅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或简洁的语言)

概括文章中心,或者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阅读全文,归纳文章主旨。答题切入点:

(1) 分析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文章那个标题,能感知文章内容,

把握文章中心。

(2) 注意开头:文章开头往往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突出中心的作用。

(3) 留意结尾:文章的结尾通常起着点明事情的结局,起着总结全文的作

用。

(4) 抓关键句:阅读时注意以下四种语句: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议

论句,抓住这些句子有利于快速把握文章主旨。

(5) 组织答案方法:a、摘录法:直接摘录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作为解

题答案。b、提炼法:提炼文中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词句作为答题的答案。一般答案形式为:本

文通过写??反映(表现、抒发、揭示、批判、赞美)了??(某种主题或思想感情)

3、理解文章标题:

(1) 考题形式: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或者文章为什么要以“??”为题,说说你的理解?

(2)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a、交代文章内容b、示文章主旨,画龙点睛点明文章中心c、提示文章行文和感情的线索d、交代 故事发生的环境,揭示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e、表达效 果:形象生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新颖独特,意味深长,引人深 思,给人启迪等。

(3) 解题方法:a、析字法:从理解标题关键字词的含义入手,在 联系文章内容和中心,答出标题的深层含义及在文章中的作用。b、 析手法:即结合文章标题采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联系文中人物 形象及蕴含的感情来理解文章的标题的含义及作用。c、析内容主旨。即联系文章写作内

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分析标题所揭示的思想内容。

(4) 分析背景结构:看看题目是否表明了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

一、 复习目标:

1、梳理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体系。

2、梳理一般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二、复习重点:

品味重要词语、关键句段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三、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计划:一课时

五、复习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同学们能说说都学过那些记叙文吗?

(二)中考中记叙文的考点:

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和思路。

2、归纳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5、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段落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6、对文章的某一方面提出疑问并有自己的看法。

(三)记叙文知识体系:

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概念) 一般来说,记叙文就是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

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抒情、说明来表达中心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

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2、记叙文的分类:

按写作的内容来分:

(1)写人记叙文:通常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

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如:《我的母亲》、《阿长与〈山海经〉》。

(2)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

件表现作品的主题。如:《羚羊木雕》。

(3)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春》、《济南的

冬天》。

(4)状物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如:《安塞腰鼓》。

3、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记叙的要素,是

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

时间、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经

过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 事件的结果事件的结

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

4、记叙的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阅读时注意标志时间的词

语或句子。如:《最后一课》,按照时间顺序记叙韩麦尔先生为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2)倒叙,即以回忆的形式先把事情的结局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阅读

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如:篇三:教

育随笔:写记叙文也需要理性思维 教育随笔:写记叙文也需要理性思维 教育随笔:写记叙文也需要理性思维 记叙文是用形象表现思想,即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抽象思维。完成形象的描绘靠形象

思维,概括形象中的思想靠抽象思维。 记叙文直接呈现给读者的是人、事、景、物,也就是文章的材料。它实际上是一个生活

模型,是一个形象。依据题目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画面,曾经的人、事、景、物,表象在大脑

中,再用文字把它们叙述或描写出来,这个过程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 同时,写记叙文也需要理性思维。理性思维也叫抽象思维。人、事、景、物的背后一定

表现着一定的情和理,也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这些情和理要靠理性思维来抽象概括。 情和理是文章的中心,是记叙材料的地灵魂的主宰和统领。没有情和理,人、事、景、

物就无所依附,表现在文章中,就是中心不够明确突出。情和理决定着文章的选材。选择什么材料依据表现什么中心而定。同时它还决定着材料

的剪裁和叙述的详略。与中心有关的要详写,与中心无关的,但与情节发展有关的要略写,

与中心无关也与情节发展无关的不写。 依靠理性思维从生活形象中概括抽象出情和理。比如标题是“老师的目光”,那么你就依

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概括出老师的目光在不同的情景下具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是慈爱祥的,

有时是严厉的,有时是鼓励的,有时是责备的。把这些方面分别补以具体的事例就行了。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到理发思维,再由理性思维到形象思维的过程。首先由题

目联想到生活画面,这是形象思维。然后通过理性思维对这些画面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找到

其中包含的意文章就完成了。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是不是要加些议论抒情,没有硬性的要求,

因为情和理已经表现记叙材料之中了。形象大于思想,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能根据自己的经

验对形象进行再造,这样一万个观众的心目中就有了一万个哈姆雷特。记叙文是表现而不是

直白的说明。但在应试作文中往往要在记叙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议论抒情,这样就使文章的

篇三:写景状物文章

写景状物文写作

人常谓“寄情山水”,生活离不开风景,写文章同样如此。

无论是写人记事、随笔、小品文,甚至小说、诗歌、戏剧中都要写景状物,景物描摹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景物可以触发、寄托情思,可以渲染气氛、交代环境。 那么,如何寄情其中呢?

一、为什么要写景物

(一)景物触发情思

【例】宁静与清幽——《故都的秋》

故都有着一种宁静,秋天尤其如此。生命从宁静中来,终须归于清幽。然而,喧嚣红尘使宁静变成了明日黄花,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人心的浮躁。享受宁静与清幽,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动的时刻,就是享受

灵魂的安详。一片落叶,一丝阳光,都会使你感受到生命深处悄悄蔓延开来的美好。

(二)借景寄托情思

【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整折戏崔莺莺主唱,由三个场面构成:长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时。随着戏剧场面的转换,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风景画面,让一个个描绘秋景的组合意象融人了戏曲空间。读者欣赏优美的唱词,如同陪同剧中人在如画的风景中行进,进入了

一种诗化的境界。

(三)景物渲染气氛鲁迅《祝福》

<祝福》结尾段描写与开头的场景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的祝福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封建礼教杀人本质的揭露。

(四)景物交代环境

【例】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 什么都睡着。 ——鲁迅《药》 开头时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这些描写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也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再如结尾一段通过景物描写也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时令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

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婉转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坟场的悲凉气氛,就更增强了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死者祭奠,而是白发老人为年轻的死者上坟的悲哀。而篇末对乌鸦的描写,不但烘托了气氛,而且还借助乌鸦表现了母亲不理解儿子的悲哀。当时夏四奶奶看到花环时,竟以为是“天”的旨意,她希望乌鸦飞上坟顶来证实,但乌鸦却“箭也似的飞走了”,只留下母亲的悲哀!

二、写什么样的景物

(一)实景与虚景

景:指由人所遇、所见、想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图像。它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生活的再现,是承载主旨的形象。包括实景(眼前之景)与虚景(想象之景)。《沁园春 。长沙》《赤壁赋》

(二)自然之景、人文之景与人格之景

1.自然之景

我们笔下的自然之景要能够做到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入其境,心向往之的效果。让人不自觉地徜徉其中去欣赏。

自然之景

欣赏《荷塘月色》

《故都的秋》《牡丹的拒绝》

《清塘荷韵》延伸高考《张家界》

2.人文之景

我们笔下的人文之景要能够容纳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要能够展现出作者历史文化底蕴,能够体现作者对民族精神民族命运的关切和探索。

人文之景倾听《都江堰》《道士塔》

3.人格之景

我们笔下的人格之景要能够抓住景物特征并予以人格化塑造,此时的景往往超越了客观景物所具有的内涵而显示出更为抽象的象征义,通常要表现人类积极高尚的精神品格,以此对读者产生震撼力。

人格之景共情《都江堰》 延伸《司马祠》《雅舍》

(三)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景

三、怎样写好景物

(一)选好景,抓特征

1.景物要真实真正要做到抓住景物特征,将景物独有的特色和个性展现出来吸引读者,则是:

第一步:学会观察。

观察不是单纯地去看、去寻找,而要把自己融到观察对象里去,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品尝,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融进去,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从而获得对景物的

深入理解。有了这样的观察,写作时就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加以描写。(如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就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绘声绘色,描形摹状,让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具有立体感,构成了宁静、朦胧、淡雅的意境,具有令人陶醉的美感。)

2.选择当地特有的景物

《我与地坛》

3.捕捉与自己人生体验相近的景物特征

《雨巷》延伸《泥泞》

(二)观景写景应有序

1.基本顺序

①定点换景

指作者的立足点不变,而从不同角度描绘不同方位景物的写作方法。

好处:描写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人以如临其境、如在目前的感觉。

《雨中登泰山》

②定景换点

指作者的立足点、观察点不断改变,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描写同一景物的写作方法。 好处:可以使描写的景物既见整体,又现细部;使读者对景物获得完整的印象。它给人以立体感,从而更准确丰富地再现事物的面貌和揭示事物的本质。 《空中楼阁》

③移步换景

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下来。

好处:常常是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心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往往内容丰富,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有很强的感染力。 《绿》《荷塘月色》

2.其他顺序

①由感受最深的景入笔晕染开来

②以情感为线索串联景物

③在抒情的大背景中点染几处景物

(三)景物与思考结合,景物与情感融会

1. 景物与思考的结合

【例】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思考】请大家挑选出其中写景物的语句。

2.景物与情感的融合

就是把情与理结合起来,通过议论揭示道理,来抒发感情。它不仅是“情与理”的结合,也是议论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的结合,即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动人。能产生“幼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双重效果。

应用此法应注意:

A、注重真情实感

要把自己对生活的爱心,对社会、对他人、对人生的热心融入到观察的对象中,用情感致词锻炼,情为事而生,理随情而发。抒情不作无病之呻吟,说理不作空洞的呐喊。

B、找准感悟点与动情点

感悟点和动情点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层面,都是指对所体验对象感受最深的一点,因这一点勾起的喜悦,敬佩,热受忧郁、鄙视、厌恶等情绪是情感体验的层次,由此可以引起人们的主观思考,去审视、去辨别、去评判,并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次。

【例】苦闷与追求——《荷塘月色》

在那个铁屋子一样的时代,像朱自清一样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不在。人们感到苦闷,是由于自我被压抑。因为尝试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充满追求的生活富有了崭新的意义。苦闷的人总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寻找,在寻找中追求。四处行走,四处寻找,毕生追求:或许,这就是生命的一种

表现形式!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

2.景物与理的融合

寓情于理的基本要求是:情由叙述描写而发,理由情而生,在写作时,应做到情与理的自然融合,不能让理游离于情之外单独说理,理是情的升华,不是强行装上说理的尾巴。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只是一种地衣啊!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难看、气味潮腐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这情形很难与美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孤立的现象本身,在那一个时刻的情形;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沙漠里,很难下一场雨。没有雨水,它就不能完成生命的周期。于是,它就等待,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降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它就急忙舒展自己的枝桠,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等积蓄的雨水没有了,它就又一次收缩起来,等待 下一场降雨。

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龙应台《沙漠玫瑰》

标签:写景 随笔 冬天 随笔冬天写景的600字 高中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