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格言 > 正文

冷山 概览_《冷山》:触摸生命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美利坚的版图上并没有一个叫做 Cold Mountain的地方,哪怕是原著中叙述的那么一个南方小镇,我们也找不到,所以可以这么认为:冷山是虚构的,原著《冷山》也是虚构的,那么影片《冷山》自然也是虚构的。不过不要紧,虚构是好莱坞惯用的伎俩,在那个造梦工厂里,没有什么是真实的。
  但是别着急,绝大多数小说和电影,都会把现实融入虚幻中。比如《冷山》,它会让你觉得被一只手触到了生命,有些痛。
  聪明的人,会在影片开头那段水波荡漾的画面中意识到这是一部非凡的影片,因为作为背景音的是一段女性饱含着沧桑的呢喃――那会让观众为接下来的炮火喧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然后,很自然地,我们会在南北战争的硝烟中看到一幕幕的死亡,有怒吼着的,有惨叫着的,有哭号着的,有微笑着的,而更多的则是无声的――他们还来不及发出声音就失去了生命――或者说,他们已经累了,懒得跟这个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生命的结束并不总是发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有时候发生在静谧的乡间,发生在一个年轻的女子身边,发生在一个年迈的老人身上。艾达的父亲死了,死在一个飘着雨的午后,导演没有用象征剪辑水准的“并列蒙太奇”,也没有用象征艺术表达水准的“长镜头”,而是最普通、最平铺直叙的剪辑方式――导演明格拉要告诉我们:死亡,这蕴涵着复杂意味的生命之结束,其形式可以非常普通,以至于也可以悄无声息。
  一个生命的结束对于这个生命的意义要比它周围的生命们来得轻多了。当老人在雨中闭上双眼的时候,她的女儿除了流泪;没有别的办法――当然她更不希望“let the rain come down and wash away my tear”,因为现在的她需要眼泪,需要这种液体来证明她自己的生命依然存在――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时代,失去门已的生命比为另一个生命叹息要简单得多。
  生命并不是为了结束而诞生的,而是为了不断地改变,改变它原来的面貌。艾达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家里所有的男人,在那样一个社会里,这样的女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我想此时她该痛恨父亲对她的淑女教育,她本来可以像其他妇女那样下田干活――像她们一样在男人全上战场的日子里活下去。但是她不行,因为她什么都不会――她可以设计鲜艳美丽的服装,但不能把它们制作成实物;她可以弹美妙悦耳的钢琴曲,却不会杀死一只歌唱的鸡――也就是说,她可以让生命绚烂,但无法让它安全地存在下去。
  不知道艾达有没有看到《智慧书》,但她却遵从了它的教诲:“为了生存,不要拘泥于繁文缛节”。于是,她的生命开始改变,如同千千万万个生命在面对生存的抉择时所必须做出的改变。这时候,“复现式蒙太奇”帮了明格拉大忙,一个个相同的镜头不断复现,往昔以及未来就在这种镜头的复现中过去,又到来。明格拉似乎在说:“往复,微妙的改变,再往复,更微妙的改变,最后――看吧,这就是生命的蜕变。”
  树林里的几声枪响又结束了几条生命,艾达拥在英曼身上,她的怀里拥着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她的身体里怀着一个即将到来的生命。于是,在英曼的鲜血里,孕育了导演明格拉在本片中最经典的一个安排――描绘冷山镇风景的长镜头,伴随着这个优美长镜头的是新生命的诞生。
  旧的生命逝去了,腐朽的生命蜕变了,新的生命诞生了。英曼最终回到了冷山,并且在他最爱的人身边安然地去了――观影人的心中隐隐作痛,旋即又有一股温情升腾。是的,这是真实的温情,没有虚幻。
  孤独的生命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爱人的身边。爱人――一个即使你所抱有的信念已经破灭,却仍能成为生命最后守护的人,家园――一个即使你所信仰的天堂已然崩塌,仍然能为你修复生命的美好国度。

标签:触摸 生命 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