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总结 > 正文

积累丰富而为文始饶_丰富多饶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小学低年级更应该从激发学生感官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开始。而这种感知,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认识性的感知,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实践性的感知。这也就是前面所讲的语感的培养。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基础语感具体指的是字词语感、句子语感、节段语感和篇章语感等。而低年级则应侧重于字词语感和句子语感的培养。
  【关 键 词】 诵读;想象;比较;体验
  
  上个世纪20年代夏?尊是我国言及语感的第一人,他曾经指出“一般做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文字应该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之后叶圣陶又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时至今日,随着教育的发展,经过语文教育界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教学者对语感培养进行的深入而广泛的研讨,使我们更加认识到:语感的培养的确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每件事情都通过感官去教授”。小学的语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更应该从激发学生感官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开始。而这种感知,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认识性的感知,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实践性的感知。这也就是前面所讲的语感的培养。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基础语感具体指的是字词语感、句子语感、节段语感和篇章语感等。低年级则应侧重于字词语感和句子语感的培养。而低年级学生的基础语感是从丰富语言的积累入手的。
  
   一、在诵读中积累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犹如一颗颗晶莹美丽的珍珠,都是编者精心编著而成。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精神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是教师选择的言语学习材料,是培养学生语感最先感知的语言材料。它们都是字词规范而准确,句子通顺而优美,节段内容丰富、作用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丰富言语的积累,使学生逐步形成基础语感,为以后的读书通顺,说话流利,写作通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识字1》集中安排了八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进行识字教学和对春天、大自然热爱之情的熏陶。教学一开始,学生就在“春回大地”的美好氛围中展开学习。在“万物复苏”的理解中认识了“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冰雪融化……”等词语。紧接着教师在大好春光的美好氛围中,不断地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大胆地读出美、读出情,很快这些词语学生们就能熟读成诵了。最后鼓励学生在课外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整节课教师把认识字形、理解词义、熏陶感染和语言积累结合了起来,使学生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二、在想象中积累
  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只有把单调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这样才能真切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才容易形成语感。
  一年级下册《识字6》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并积累部分数量词。
  在教学“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一组词语时,要求学生一边诵读词语,一边想象画面。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与想象,将看似独立,实际具有相互关系的词语整合在一起,一幅景色怡人的公园美景便浮现在了脑海中。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贮存在脑海。当学生再次碰到“公园”一词时,头脑中就会出现小溪、石桥、翠竹、飞鸟等图像与美妙的词语,如果需要描述公园时,学生就会通过已经获得的情感和已经内化的优美词语进行具体描绘。这样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获。
  
   三、在比较中积累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文中用词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文中表现力丰富的词语和句子与改动后的句子通过诵读进行比较,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准确性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可以通过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原文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准确等特点,达到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
  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它们的篇章结构相似,每篇课文都安排着写法相同的段落,特别适合运用诵读比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小壁虎分别找到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时,描写三种动物的尾巴动作分别使用了“摇、甩、摆”,这里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为什么它们尾巴的动作不一样?能不能都用‘摇’?”接着替换词语再让学生诵读比较感受发生的变化。很快学生体会到:小动物的尾巴外形不同,功能不同,所以动作也就不同了,改了之后远不如原文准确形象。在这样的比较诵读中,不仅让学生较好地积累了“摇、甩、摆”三个动词,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妙、达意之准确,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在体验在积累
  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总是苍白的。所以说生活体验则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它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体验。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基础语感,也要植根于生活,加强彼此间联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铺设一条有效途径。
  一年级下册的《看电视》,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对他人无私关爱而成就的幸福而美好的家庭。文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非常接近,教学中可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与情感积累,就容易与作者心意相通,非常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如在理解“疲劳”一词时,请学生先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再想象一下妈妈“疲劳”的样子,并用几句话说说。学生凭着生活体验说出了“走路歪歪扭扭”“眼睛睁不开”“头发乱了”“闭着眼睛不说话”等曾经看到的妈妈疲劳的样子。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感内涵有较深的理解,还有效地渗透了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基础语感的培养,主要在于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这里的积累不仅仅是丰富他们言语形式、言语内容的积累,还需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对语言的心理综合反应,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感。
  
  【参考文献】
  [1] 董翱. 小学生基础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培养与评价[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 邓东华.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J]. 魅力中国,2011(10).
  [3] 万建平. 浅谈语感的培养[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2(2).

标签:而为 积累 文始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