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国家百态 > 正文

田单攻狄 为士卒倡曰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田单[1]将攻狄[2],往见鲁仲子[3]。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4],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5],修剑拄颐[6],攻狄不能,下垒枯丘[7]。”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8],坐而织蒉,立则丈插[9],为士卒倡[10]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11]!’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12]言,莫[13]环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14],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15]。”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16]。”明日,乃厉气循城[17],立于矢石之所,乃援[18]鼓之,狄人乃下。 (《战国策?齐策广》)。
  注释:
  [1]田单:战国时齐半。燕破齐时,坚守即墨;后用火牛阵击败燕军,恢复七十多城。任齐相,封安平君。安平,今山东淄博市东。
  [2]狄:春秋时长狄所居。故城在今山东高青东南。
  [3]鲁仲子:即鲁仲连,善于计谋划策。
  [4]此即守旨即墨之战。万乘(shèng),万辆兵车,极言其强;乘,一车四马。
  [5]大冠:武冠,军帽。箕,簸器。
  [6]拄颐:(用长剑)撑着腮帮子束手无策的样子。
  [7]此谣讥讽田单恣意享乐不能克狄,使地下垒枯骨成丘。
  [8]即墨:今山东青岛北,即上文所指“五里之城,七里之郭”处。
  [9]蒉:草筐子。插,同“锸”,锹。丈插,扛锹。此指跟士卒一起备战。
  [10]倡:导。率先,带头。
  [11]此句说明在国家濒临灭亡,国人置之死地、无所回归时,田单号台大家冲出一条生路。党,处所。
  [12]若:此。
  [13]莫:没有人,代词,相当于英语“No.one”
  [14]此句说明田单除安平封邑,又加上它东邻夜邑万户以供租赋之奉(夜邑今山东掖县)。淄水在安平西,有游观之乐。渑水出今山东广饶县,流经博兴县。黄金横贯束衣之带钩,极言奢侈。
  [15]本文两个“所以”句,均表原因。
  [16]此句说明田单自己已有决战之心,请先生记住。
  [17]“厉气”指振作自己的精神;“循域”指沿城墙检阅军队,鼓励士气。
  [18]援(fú):举起鼓槌,准备击鼓进军。
  赏析:
  这篇散文,是用精练的笔墨逐层展示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以体现其构思的匠心,并完成其警世的主题的。
  这就是说,我们既要从人物背景历史地理解人物言行与事物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又经从人物行为过程精心地提炼他所提供给后人的历史教训。这也是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赋予读者的任务。
  田单在攻狄之前,前去拜见鲁仲子,应该说是不无谦虚求教之意的。但是,他是背着大破燕国、恢复齐墟的功绩的沉重包袱去接受锦上添花的,容不得你说三道四,更不许你全盘否定。所以,仲子当头泼冷水,田单转身攻狄人。其速战速决,要现颜色给鲁仲子看的心意简直可从他急促的脚步声知道。
  但是,战争的胜负自有它发展的规律,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打了大胜仗,却不研究胜利的根本原因在哪里的人,充其量只沾沾自喜于战术优势而已,如果好胜心切、急躁冒进,不但前次战斗的优势会丧失殆尽,而且此次战斗又会在盲目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田单的始而谦,继而骄,三而惧,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其实,鲁仲子对田单的当头一棒,是从有关田单的诸多信息中经过分析、综合、提炼、总结,才予以有力一击的。可惜田单不屑一听,不告而别。这倒也好,等到田单吃足苦头、百思不解时,变“要我听”为“我要听”时,才听得进去,才听以致用,才从骄而惧,转化为悟而改,改而胜。
  那么,鲁仲子对田单的促膝之谈为什么具有非凡的说服力与深刻的教育意义呢?
  请看根据鲁仲子的分析而制订的“田单两战三阶段战况一览表”。
  
  在这张表中可知,鲁仲子着重分析了以田单为代表的齐方内部精神与物质两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与转化的精况乃是致使战争胜利与僵持的根据所在。那么, 田单两战三阶段的战况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用孟子的话说,齐燕之战是“生于忧患”,齐狄之战前阶段是“死于安乐”,而后阶段则是只有保持忧患意识,才能不为优越的物质条件所诱惑,才能生于安乐,利用安乐而生得更好。――正是这最后一点,这篇散文为后世人敲响了长鸣的警钟。
  我们听到钟声了吗?让我们像田单后阶段那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戒骄戒躁,精益求精。

标签: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