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检讨书 > 正文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提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反对填鸭式教学,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智慧的源泉,兴趣是学生学习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愉快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数学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呢?我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意义,激发兴趣
  有许多学生问我:“老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处?那些公式、法则、证明在我们生活中几乎用不到。”好像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学生产生数学无用的想法,那么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逐渐消失。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地位及作用。首先,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作为其基础的数学休戚相关。数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环境科学、自然资源模拟、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其次,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必须要有更多更强的数学能力作为普通职业的准备。例如,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收集与处理,做出恰当的抉择;在生产经营中,要考虑成本、利润、贷款、资金、收益等问题,缺乏相关的数学知识寸步难行。最后,学习数学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可以使思维变得更有条理、更开阔、更灵活、更有创造性;学习数学可以使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二、创新教学,培养兴趣
  我国著名学者朱熹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的注意力常常被兴趣所左右,没有兴趣,一定不乐学。因为强迫他们在无意趣、无快乐、无愿望的情况下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厌学。而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变得持久,想象力变得丰富,思维变得活跃,记忆变得牢固,情绪变得高涨。为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导入引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看来,一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它关系着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好的导入语,可以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新天地,同时还能愉悦身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导入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声音、图像的听觉和视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讲《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节时,可以先播放一段《梁祝》音乐,同时配以蝴蝶翩飞的图片,随后教师解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双飞化碟是一个美好的民间传说。蝴蝶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有一对漂亮的翅膀,那么蝴蝶的一对翅膀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吧。”通过图片展示、解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兴趣也就随之而来,这样就能比较轻松地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讲故事、做实验、设悬念、提疑点等形式引入,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使他们满怀兴趣地主动去寻找答案,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但具体到每节课,应因课而宜,不可千篇一律,否则,学生会感到厌烦。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法导入,都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
  2、学中激趣
  所谓学中激趣,指的是如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的学生,自制力大都比较差,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容易被兴趣所左右,这就要求教师选择学生喜欢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兴趣集中在本课的学习上而不旁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时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展开与折叠》一课,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个四棱柱、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四棱柱的一些特点,这比教师制作、演示讲解的效果好。另外,通过亲手制作,这三种几何体的展开图会深深记在学生心中,对于以后解决侧面积、表面积、最短路径等问题,学生更容易理解。凡是学生能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能包办,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从而会更加喜欢数学。
  3、课后享趣
  很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单调的学科,其实,数学有悠久的历史,有著名的科学家,有有趣的小故事…… 内容十分丰富。数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并爱上数学,从而投入更大的热情去学习数学。因此,我总是会见缝插针地向学生讲述一些数学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一些数学家及国际数学奖,介绍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小常识,或者说几个数学小笑话。例如“勾股定理――千古第一定理”、“中国:数学史最长的国家”、“熊庆来科学救国”、“华罗庚数学奖”、“什么是条形码”等等,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和小常识,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发展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培养能力,提高兴趣
  数学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会分析问题,能够顺利解决问题,他的兴趣就会日益浓厚;如果在问题面前总是束手无策,则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方面,学会思考。思考本身就充满了乐趣,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启动学生的思维之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经过思考,找出了问题的答案时,兴奋便溢于言表。这种兴奋不仅在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贯穿于整个思考的过程。这种从思考中体验到的愉快情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学会运用。人们常说“学以致用”,如果学而不用,还不如不学。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学完一次函数及图像后,我展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电信公司对手机收费有两种方式,A类收费:每部手机每月必须交月租费20元,另外,每通话一分钟,收费0.2元;B类收费:没有月租费,但每通话一分钟,收费0.6元,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类收费方式?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情景数学化,可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对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十分重要。
  以上是我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尝试,虽然成效不是立竿见影,理论也还不够系统化,但是,坚持这样做下去,并不断反思,不断完善,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学习数学被动的现状肯定会得到越来越大的改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师怎么上课》 王敏勤编著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我们就这样实施新课程》 李湘蓉 薛根生 佘同生编 科学出版社

标签:浅谈 学生学习 激发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