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教学设计 > 正文

如风 魏晋如风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扬帆文学社    扬帆文学社创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创建最早的学生文学社团。该社立足于高一、二年级,面向全校,本着“扶植文学青年,提高写作水平”的原则,以“发挥聪明才智,弘扬亮丽个性”为宗旨,以“打造学校一流社团”为目标。该文学社拥有自己的社刊――《扬帆》,四十八个版面选载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优秀文章,给社员及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练笔的机会和展示才艺的舞台。
  
  有关魏晋的词汇中都少不了一个字――“风”,风流、风度、风神、风情、风姿……魏晋如风。
  魏晋,是一个常被人们所遗忘的历史暗角。在它之前,是汉,人们津津乐道于项羽刘邦的楚汉争霸,津津乐道于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乱世之局;在它之后,是隋唐,大唐盛世裹挟着如酒如歌的诗意,令人如痴如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人们似乎习惯于从某个时代独特的文学作品及文学风格去接近、深入和定义这个时代。仿佛这样文化才更有流动性与传承性,文学才更富有韵律,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而魏晋则不同,很难找到某种文学载体去准确地代表这样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年代。
  也许只有魏晋人物才能诠释魏晋的不同一般。
  如果用颜色去形容魏晋,那只能是青墨色的。本来是混沌昏黑的年代,因为魏晋人物的存在而晕出了墨色,泛起了高山流水的青清。他们点亮了魏晋,使魏晋有了值得为后人所追忆、追溯的价值。
  “能称得上真风流的只有‘魏晋人物晚唐诗’”,余秋雨先生写道。
  “魏晋是一个大插曲”易中天先生写道。
  这些风一般的名士,如风般不羁,却又如风般短暂。
  从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邺下集团”,到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从包括陆机、左思在内的“金谷二十四友”,到包括沈约、谢?在内的“竟陵八友”,张衡、谢灵云、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刘勰、祖冲之、郦道元……长长的名单。所以,魏晋尽管黑混却不缺少光亮。他们如风,一股接着一股,定期集体地风起云涌,在乌云密布的天空吹出一曲彩虹。
  魏晋如风,沉稳坚实的季风。
  恰如阮籍“人生譬朝露”的比喻。他们宁可瞬间燃尽光华,瞬息释放光华,也不愿窒息于腐烂之中;他们宁为华丽的流星,让每颗粒子都光彩夺目,也不愿做亘古死寂的行星。他们执着地坚持人生的意义是生活而非苟活。
  王粲一生颇爱驴叫,在他的追悼会上举坐驴鸣来吊念他。
  阮籍常常独驾木车无方向地游荡,遇穷路则号啕大哭,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纯粹地为三百斛美酒而主动去做步兵校尉,赢得了“阮步兵”的称号;母亲去世,却醉卧酒坊小媳妇脚边;照旧喝酒吃肉,对前来吊丧的人翻着白眼。
  朝权贵钟会率领车队隆重地拜访嵇康,嵇康却视而不见,旁若无人地打铁;挚友山涛推荐他当官,他却立即写下了名为《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绝交信;临刑前,居然有心思弹奏《广陵散》,只为《广陵散》不能流传而死不瞑目。
  这些都与当时的礼法背道而驰,让当时的人们大为不解,其实,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想活得真实和自在一点。
  魏晋如风,诗意淡雅的清风。
  想起美男子潘安,做河阳县令期间,一个小小县城,在他的管理下充满了“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的风光。就连他处理民事纠纷的方式也是那般诗意。遇到有人打架斗殴,他便给原告一个尖底水桶,给被告一根扁担,一条井绳,让他们去花园里提水浇花。这样一来,两人不得不一起合作。一段时间后,望着满院的春红夏柳,彩蝶翩翩,怒气无影无踪,又如往常一样称兄道弟,又怎会再对薄公堂呢?
  想起“竹林七贤”携酒卧竹林,酒中浮绿叶,杯上泼笔墨的日子。
  想起王羲之等四十一人聚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光景,“流觞曲水,一觞一咏”间,《兰亭集序》,“兰亭诗派”、“兰亭诗风”即谈笑而出。
  想起陶渊明的“戴月荷锄归”,想起“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浪漫,想起“采菊东篱下”的人淡如菊。
  想起“夜中不能寐,起坐弹明琴”。
  想起“凭轩栏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想起……
  魏晋诗人鲍照的一句诗“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是所有魏晋名士的内心写照:处乱世之中,黑暗之下,为光明的信念,为恪守心中空灵的净土,他们醉舞,他们吟唱,他们长啸。
  魏晋是遥远的绝响。遥远,不是水平距离的遥远,而是竖直高度的遥远,是能对比出我们所习惯的一切平庸的遥远;绝,是空前绝后,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响,亦有“流响出疏桐”的浪漫,亦有“?崖转石万壑雷”的磅礴。
  魏晋如风,轻轻,吹动我襟……

标签:魏晋 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