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励志 > 正文

[俄国封建晚期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的原因探析]俄国推翻封建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俄国封建晚期,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经济区域专门化逐渐形成,城乡逐渐分离,国内市场逐步形成,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显著。货币代役祖的实行使俄国所有农民都在某种程度上被卷入商品经济中,再加上交通运输业的进步,这一切都促使农民加强了与市场的联系。但是由于俄国封建因素的限制,这一时期农民与市场联系的程度还非常有限。
  关键词:俄国;封建晚期;农民;市场
  中图分类号:K51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2)01-0043-04
  俄国封建晚期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显著,农民与市场联系不断加强,这种现象是当时俄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此时俄国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的原因,可以窥视出俄国封建晚期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农奴制的危机程度及农奴制对社会经济进步的阻碍。从总体上看,俄国封建晚期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劳动分工逐步加强
  俄国封建晚期,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经济区域专门化逐渐形成,城乡分离,这一切都促进了农民与市场联系的加强。18世纪中叶以后,俄国各个地区逐渐形成了明显的社会分工。俄国中部黑土区和伏尔加河中游地区成为俄国的粮仓,乌克兰是俄国的另一个粮仓,并且饲养大量牲畜。以纺织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俄国中部非黑土区。这些巨型经济专门化区域毫无疑问促进了俄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刺激了农民参与商品生产及贸易的积极性。
  从种植业角度看:18世纪80年代俄国中部黑土区平均每年有约400万切特维奇的商品粮,伏尔加河中游商品粮每年达300万切特维奇。而中部非黑土区粮食严重不足,这里须引进外来粮食。19世纪初俄国农业商品率在粮食总产量的9%~12%之间,19世纪50年代欧俄平均每年产粮2.1亿切特维奇,农业商品率占粮食总产量的18%,大约提高了2倍。俄国的西部地区生产大麻和亚麻,产品主要用于本国工业,也有一些远销国外。1758-1762年平均每年从这里运出67.1万普特亚麻。1793-1795年每年大约运销126.1万普特亚麻。种植大麻最多的省份是奥尔罗夫省,这里1758-1762年平均每年运销200多万普特大麻纤维,1793-1795年平均每年大约运销30多万普特。其他地区商品性大麻纤维生产意义不大。蔬菜的商品化主要集中在中部非黑土区,最突出的是莫斯科。这里18世纪就形成了蔬菜栽培中心,19世纪前半期这里大型蔬菜栽培基地绵延几俄里,农民种植的蔬菜主要用于出售。雅罗斯拉夫省的罗斯托夫县农民商品性蔬菜生产也很突出,这里19世纪30年代每年运销3000~4000普特豌豆,50年代为1万~1.5万普特;菊苣相应为4万及8万~12万普特。种瓜业主要集中在伏尔加河中游以及小俄罗斯省。从19世纪40年代起,商品性马铃薯种植业集中在中部非黑土区。
  从畜牧业角度看:饲养业在俄国中部黑土区广泛存在,这里在封建晚期每年出售牲畜及畜牧产品总价值约为60万卢布,相当于农业产品的20%。俄国的哥萨克、边疆地区的其他民族特别是巴什基尔人在畜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里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已经采用了雇佣的方式。畜牧业产品主要是从南部向北方市场流动,从活畜到畜肉、脂油、毛皮、皮革、毛等商品。卡希拉市场是当时牲畜贸易的最大中间市场。商人从小俄罗斯和南俄各省将牲畜赶到这里,然后这里的商人将牲畜转卖到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每年赶到卡希拉的活牲畜达1.6万头。根据A.P.沃伦佐夫的材料,18世纪80年代每年经过奥伦堡和特罗伊茨克转运的马达4 000匹,羊为15万一35.5万只。卡尔梅克人出售牲畜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每年有1.3万头有角牲畜(价值大约13万卢布)、1.3万匹以上的马(价值13万卢布)和6.5万只羊(价值7万卢布)被出售。
  从手工业角度看:俄国封建晚期城市发展显著,兴起了许多新的城镇。1811年、1825年和1856年,俄国城市分别为620、647和701座。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在大小企业集中的欧俄中部黑土区,手工工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劳动力,这就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这里农民手工业最繁荣,几乎每个村子的农民都兼从事手工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在农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在大工业村农业则退居次要地位,有极少数村庄的农民甚至完全不从事农业。在所有的工业部门中纺织业最发达,其中粗麻布及夏布的生产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18世纪70-80年代,特维尔省农民每年生产2300万俄尺粗麻布,其中一半用于销售;雅罗斯拉夫省仅罗斯托夫每年运往市场的粗麻布就有3000多万俄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图拉省每年运往其他地区的粗麻布有1000万俄尺,当地销售的数量大致与此相同。19世纪前半期,农民生产的夏布、粗麻布产量大增。19世纪中期雅罗斯拉夫省农民生产粗麻布商品15000万俄尺;科斯特罗马省生产的粗麻布及夏布,有600万~800万俄尺用于销售。呢绒生产的数量也非常可观。1810年左右图拉省农民每年生产呢绒100多万俄尺。这一时期,矿石冶炼生产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最大的中心为下哥罗德省的巴甫洛夫。18世纪末它包括九个村庄,每年生产6500普特钢材,有323名钳工。农民在家中工作,每年生产约90万把锁、2.4万把直刀或折刀、1.2万把剪刀及约3000杆火枪,这些产品总价值保守估计约为24万卢布。与中部工业区诸省相比较,其他地区的农民非农业活动作用不大。中部工业区农民从事的手工业活动具有全俄意义,其产量远远超过当地需求的数额,这是社会劳动分工深化的重要体现。
  二、政府调整税收和贸易政策
  俄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实行货币代役租,其普及的速度非常快。货币代役租的实行极大地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俄国封建晚期,地主农民主要缴纳劳役租和货币代役租,国家农民主要缴纳货币代役租。劳役制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基本上没有离开村庄的机会。代役租制农民有较多的自由,在完成代役租的条件下有可能经过村社和行政机关的同意,进城务工经商。所以,这一时期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主要是缴纳代役租的地主农民和国家农民。1826-1859年国家下发的农民打工身份证(期限为半年到3年)的数量从75.6万份增到127万份,增加了将近1倍。还有大部分打工者持短期身份证(期限为l~4个月),不包括在上述统计数字之内。至于包括长短期两种打工身份证的资料,仅有1854-1856年几个大工业和农业省份的统计材料。5个工业省(卡卢加、科斯特罗马、莫斯科、特维尔、雅罗斯拉夫)平均每年发放(长期打工)身份证32.65万份;发放短期打工身份证43.81万份。4个农业省(沃罗涅日、斯莫林、哈尔科夫、梁赞)平均每年发放(长期打工)身份证8.87万份,短期 打工身份证16.3l万份。由此可见,欧俄地区农奴制废除前,打工农民有330万~350万人。1766年俄国13个省――阿尔汉格尔斯克、彼得堡、诺夫哥罗德、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沃洛涅日、沃洛格达、下哥罗德、喀山、阿斯特拉罕、奥伦堡、西伯利亚及伊尔库特省,共有商人18.9万人,其中经商农民约为1375人,1830-1852年经商农民的数量增长了1.9倍;1852年申明资本的商人中,经商农民为7450人。所以,国家农民和缴纳代役租的地主农民数量的增长是这一时期农民大量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的主要原因。
  货币代役租的广泛实行使所有农民(国家农民、地主农民、皇室农民)在某种程度上都与市场发生了联系。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换回货币,以缴纳货币租税和购买生活必需品,这已经成为农民经济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认为俄国封建晚期市场上农业商品率的提高是因为农民生活状况好,卖掉的是剩余粮食,那就错了。当时农民生活异常困苦,手中几乎没有任何积蓄,粮食收获后,要还债,要完赋,要解决所有急迫的需要。于是,打下粮食就要卖,价格被压低也要卖,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每年春夏之交,不多的旧粮吃完,新粮还不能收获,为了活命,又只好借钱甚至借高利贷去买粮,所以农民属于被迫走向市场。
  俄国政府关于贸易的一些政策改善了农民的贸易环境。1753年12月12日法令宣布,自1754年4月起取消国内关税。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税境界线的取消,形成统一国内市场的最后障碍就清除了。1775年的《自由贵族书》宣布工商业自由,允许“一切人创办各种作坊并生产各种各样的手工业品”。彼得法令及以后的法令(特别是1775年的关税章程)规定农民可以从事商业活动。1762年政府声明允许自由将粮食出售到国外。18世纪60年代政府取消了一些商品的专卖权(烟草、亚麻子、树脂、脂油等),允许农民在城市开商业店铺,彼得堡从1798年,莫斯科从1799年开始实行有关法令。1812年政府公告全国,在所有城市推行这个法令。所有这一切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俄国农民商品生产及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政策上的条件。
  三、交通运输业的逐步完善
  农民与市场联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交通运输。运输成本、道路状况直接影响农业产品市场化的效果。与西方国家相比,农奴制俄国的交通运输状况一直比较落后,但在封建晚期交通运输业与以前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对农民与市场联系逐渐加强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俄国北部和中部省份,畜力运输占主要地位。冬季使用雪橇,是交通最便利的季节。在俄国南部,陆路运输是非常困难的。秋季和春季道路泥泞,商品运输极为不便。夏季农业居民劳动繁忙,无暇从事运输活动。
  俄国封建晚期,河流是国家主要的运输干线。俄国河流纵横,水路总长度达十多万俄里,通航的几乎占1/3。欧俄可通航的河流数量就达60条,包括伏尔加河、卡马河、丘索瓦亚河、维亚特卡河、韦特卢加河、苏拉河、奥卡河、北德维纳河、西德维纳河、莫斯科河、莫克沙河、茨纳河、克利亚济马河、舍克斯纳河、维捷格拉河、斯维里河、莫洛加河、夏西河、特韦尔察河、姆斯塔河、沃尔霍夫河、涅瓦河、苏霍纳河、涅曼河、第聂伯河、顿河、德涅斯特河等等。这些河流因俄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步而逐渐开始连接起来。连接伏尔加河和波罗的海区域的上沃洛茨克、马林斯基和季赫温运河;将第聂伯河与维斯拉河、西德维纳河和涅曼河连接起来的第聂伯一布加奇、别列津斯卡亚、奥金运河等等。水路贸易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到了夏季河流的水量都比较丰富,而冬季有些河流则处于冰冻期,如伏尔加河流域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深厚。河面封冻,上游冰期长达140天,中下游在90~100天。河流在冬季处于冰冻期,决定了贸易活动的季节性。冬季贸易活动萧条,为数不多的贸易活动多集中在温暖的南部地区。而夏季贸易活动频繁,货运量比较集中,运送货物的船只在水路上川流不息。二是水路经过的河流众多,每条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速不同,且有些河流还有浅滩和石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运输工具(主要是独木船)的排水量不能过大,还得便于拆卸和搬运,以利于渡过石滩地区。由此,水路贸易运量普遍很小,无法与海路贸易的运量相匹敌。
  再看公路建设:18世纪末至1825年俄国共铺设公路367俄里;1825-1861年共有公路8515俄里,其中5 456俄里是改革前20年内铺设的。因此,19世纪40~50年代俄国铺设公路的速度比世纪初期快得多。到改革前,公路的总长度约为9000俄里。公路建设主要围绕三个城市――彼得堡、莫斯科和华沙展开。莫斯科和彼得堡之间的公路为658俄里,1834年竣工。在国家的其他地区公路建设得非常少,中部黑土区只有一条公路。
  铁路建设在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遭到一些官员的反对。最激烈的反对者是财政大臣康克林和交通大臣托尔。尽管如此,铁路建设在改革前还是开始了。1838年开始铺设彼得堡到皇村之间的铁路,长25俄里。此后铺设的铁路如下:华沙一维也纳(1848年)、彼得堡一莫斯科(1851年)、彼得堡一华沙(1859年)。到1861年,俄国铺设的铁路总长度约为1500俄里。这个数字与同期英国的1.5万俄里、德国的1万俄里相比是非常少的,但对于俄国来说却是史无前例的,是交通领域中的一大飞跃。
  四、结语
  俄国封建晚期,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但是封建农奴制及其相关制度却阻碍了农民与市场联系的步伐。例如俄国的基层组织村社、身份证制度以及连环保制度。村社既是民间的民主组织,又是官方的基层行政单位。村社的平均机制和社会规范限制了农民的分化,使村社能够长久地保持相对稳定。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地主和村社都严格将农民控制在土地上,以生产出更多的财富,供他们消费。在中部黑土区,农业是地主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行业,他们获得收入的最好方式是将农民控制在土地上为其耕种,所以地主对农民外出打工控制得最为严厉。在中部工业区,农民广泛从事手工业,所以地主为增加收入,有时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和经商。但从总体上看,当时俄国是农业国家,从事农业生产是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职业,所以地主和村社都力图最大限度地控制农民外出,以保证地主和村社的收入。可以说,农村基层组织村社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
  俄国的身份证制度也限制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俄国关于农民外出打工、移居城市和办理身份证制度的规定非常繁琐。农民和市民只有“为了各种活计和工作养活自己”方能得到身份证。获准外出的人应随身携带身份证,外出归来应到警察局注册。“任何人没有居住证和身份证不得暂时离开自己的定居地。”离开居住地30俄里以上者须持身份证,身份证有效期不超过五年。无身份证者等同于逃兵,应被扣留以便查清身份或者裁定其去服役。所以身份证制度严重束缚了农民打工和经商的自由,限制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
  连环保制度是俄国政府农村政策的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国家赋税收入,维护村社和宗法制度,防止农民的分化,兼有政治和经济目的。它与限制农民自由迁移的身份证制度有密切联系。这种纳税方法使农民没有自己的权利。村社依靠连环保制度管理所有成员的纳税行为,并以能否及时纳税作为发放身份证的前提,众多农民因不能按时纳税而得不到外出打工经商的身份证。
  综上所述,俄国封建晚期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专门化的发展、城乡的分离、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加强。但由于俄国封建晚期身份证制度及连环保制度等封建枷锁的存在,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还很有限。
  [责任编辑:白晓光]

标签:俄国 探析 晚期 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