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排比句 > 正文

学历不代表教养_读书文化代表了深圳的教养和格调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采访对象: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著名作家 深圳市中学生文联首席顾问   采访地点:深圳――北京(电话连线)   采访时间:2006年9月17日
  
  问:您曾经举行过为期10天的“纯美阅读”演讲会,表示,如今的孩子阅读严重失衡,阅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希望能改变这样的现状。您认为这种破坏或者说失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这要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现在小孩的读书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小孩大部分时间是在网上,他们并不读书,或者读书的时间很少。尽管小学、中学的学习任务非常重,但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的,有时候一本书看起来也是很快的。中国孩子的读书量不够,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即使读书了,读的也是没什么价值的,就是说不值得一读的书在小孩手上流传太多了。我所说的阅读生态失衡就是指这个。世界上有好多好书,这些书并没有到小孩手上。而流行的书比较多,这些书,依我看,好书是不多的。为什么我在很多场合讲要读经典?阅读经典非常重要,因为有这么一个现实: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就是活70到80岁,医学发达了也就是百十来岁,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书,怎么办?就有一批人对书进行分析,进行辨别,哪些书是有价值的,一代一代的专家就敲定了一批书。这些专家在敲定这些书的时候不是凭着他们自己的兴趣,而首先是看这些书在岁月里有没有流传下来。我以为这些书是一个人阅读的大头,人生最主要的是要阅读经典。什么叫经典?意大利作家卡维诺说:“我正在阅读的书不叫经典,我又一次阅读的书才可能成为经典。”那么现在小孩手里的书大部分属于“正在阅读”,我不是说这些书不要看,它们也是需要看的,但这些书里好的东西不多。具体一点讲,就是在一种快乐思想的传播下,小孩手里拿的书大部分是搞笑的,好玩的书,我并不是一味地反对,但我想这些书在整个阅读量里面不应该占太大的比例。
  问: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读书与成长的故事吗?
  答:现在的小孩有那么多书可读,我那时候没那么多书读的。我读小学的时候,哪有现在那么多书啊。当时我父亲是校长,他在学校有个书柜,我小时候看的所有的书大都在那个书柜里。也就那么多。那书柜里的书还是帮了我很大的忙,在那样一个没书的年代,能有这些书用来阅读,虽然在今天看来那些书质量并不好,但是在没书可读的情况下它给我提供了书籍,对我后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我家里还有一柜子书,我父亲是个爱书的人,这柜子里有《红楼梦》,鲁迅的一些作品,不是全集,是单本,还有一些很奇怪的书,是他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我记得一本文艺理论的书。大厚本,文艺理论的资料,我小时候觉得那本书很奇怪,但还是看了。里面什么人物描写啊。景色描写啊,提供了一些经典作品的范例,那个对我的作用是很大的。
  问:现在有一种提法叫“亲子阅读”,您怎么看?
  答:我想这不一定是在中学生阶段,小学生用这种方式更好。他们和家长可以互相交流,营造一种家庭氛围。到了中学,这种形式就不是多么重要了,因为到了中学的时候阅读已经比较独立了。我一再提倡在阅读方面要有个性。
  问:您认为应该如何处理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的关系?
  答: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在纸质阅读上,因为网络上没什么好东西,我不是在贬低网络,网络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纸质上,很多网络写手在网上发表了文章不是还要找出版社出书嘛?网络上的大部分都是垃圾,在我看来,没什么意思。
  问:您是国内对中学生阅读和写作有着最深度介入的作家,请您为我们中学生阅读提一点建议好么?
  答:其实前面那个问题就算是建议了。阅读经典,阅读我刚才所说的具有那些特质的书。另外,书要看得多,不看到一定的量上是没用的。
  问:您之前为80后的作家写过序,也非常支持80后的发展,你最喜欢哪一个80后作家?
  答:其实我很难说究竟喜欢哪一个。我想小孩自己能写东西总是好事,我们的国家那么大,出了几个小孩写东西也不必大惊小怪.也是很正常的事,只要是他们写出来的作品我都喜欢,但我喜欢也不是把他们看成是作家。我还是把他们看成是少年写作,他以后能不能成为作家,要靠自己的努力,命运的安排等等。一个人要成为作家有很多因素,不是写几本书就能成为作家的。
  问:您的作品《红瓦》中那个小男孩的原型是否就是您?
  答:我的许多作品都有点自传性质的,那个男孩的一些东西可能是跟我有关。

标签:教养 深圳 格调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