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评课稿 > 正文

悯农评课稿

时间:2017-04-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悯农(二)说课稿

《悯农(二)》微课创作说明

如东县双甸镇双南小学李华

教材分析

《悯农(二)》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悯农》组诗中的第二首,入选苏教版小学年级语文下册“勤劳篇”主题单元。诗歌通俗易懂,意在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育学生尊敬劳动者。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尊敬劳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设计理念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低年级的诗歌教学应从朗读体会入手,反复咀嚼、品味、朗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引领学生以读促悟,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运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学习。

2、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基本教学过程:

1.知诗人

向学生介绍本课两首古诗原题就叫《悯农》。《悯农》是其中的第二首,都

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同时强调李绅是我们无锡人,他的诗很有名气。

2.解诗题

学《悯农》这首古诗前先弄懂诗题“悯农”的意思。

3.明诗意

难点的突破:诗句意思的理解,我配以图片及语言讲解,帮助学生明白诗意。对中心思想的理解,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当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够大概说出意思就行了。

4.诵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我采用多种形式读,以及古诗新唱等方法,帮助学生朗读感悟、熟读成诵。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勤,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时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受其中。说到动情处,我配乐吟唱,出示画面,加上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也入情入境,充分地体会诗句的意思,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诗人的感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应多给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练读,并且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这样做既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学生也就能熟读成诵了。

篇二:诵读评课 Microsoft Word 文档

说起古诗文教学,我一直很茫然,视之为畏途,因为自己的文学修养尤其是古文底蕴太浅,想想短短的一首诗或几十字的词,怎能演绎出丰厚的内容呢?对文本的解读尚很肤浅,又怎能引领学生感悟古诗文无穷的魅力呢?幸好特级教师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下面我就以自己粗浅的所得来汇报一下吧。

先谈谈文本解读

对于文本,目标定位不同,教师的文化底蕴不同,对文本就有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的解读。在古诗文教学中,讲究文本的组合,以一篇带多篇。在把握文本的时候,不能仅停留在一首诗歌,一首词上,而要把一首诗,一首词当成一片树叶,放入整个诗人,放入有同一感情色彩的诗群大树当中。所以,备课时老师不仅要读透诗词,还要了解诗人,他的代表作,他的诗风,写作的背景等等。(1)诗中有诗,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王自文老师融合得非常地自然。

课例1:王老师教完《独坐敬亭山》后,问:这是个怎样的李白?

生:孤独的李白

师:李白呀李白,你并不孤独,你还记得故乡的亲人吗?

学生背《静夜诗》

师:李白呀,你并不孤独,你还记得你的朋友吗?

学生又背《赠汪伦》

师:李白呀,你不孤独,寄情山水,还记得庐山的瀑布吗?

学生又背《望庐山瀑布》

师:你不孤独,几千年后,我们还在诵读你的诗篇———

学生再次诵读《独坐敬亭山》

这样,借不同的诗句理解了乡愁满怀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有情有义的李白,对诗人的认识就丰满了,全面了。每讲到一幅画面老师就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欣赏,品读:锄豆让你想到了什么?送他一首《锄禾》。织鸡笼,谁在织?为什么织呢?剥莲蓬又让你想起了什么画面?想起了什么诗句?带着你的想象读,读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界。“谈家话”老夫妇说的是什么?画面中还有什么?是什么把这些画面连接起来的?(溪水) 再让学生听流水本课教学分为“李白是仙”和“李白是人”两课时进行,以《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独坐敬亭山》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为切入点,以较强的故事性和情境性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感悟古诗文语言的味道,感受诗仙李白的人格魅力。故孙老师在总结中指出:“李白是仙,他浪漫、豪放;李白是人,他孤独、思乡??”将一个“情”字内化为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孙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师们边看边赞叹不已。他风度翩翩,光彩照人,出众的才华,动情的朗读以及诙谐的语言,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让人感觉阵阵的“仙”气扑面而来。潇洒而不失严谨,整堂课引人入胜,拨人情弦,所有听课的教师都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艺术洗礼。我听完孙老师的课后我佩服、自愧不如,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孙老师那样行云流水般地上课??

通过这段时间的听课、评课,让我更加相信古诗教学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日后再来“反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表达琅琅上口。因为“读”是语言实践练习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

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

课内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然后,用同桌互读、抽生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读准字音没有,是怎样来读古诗的。这一环节,教师可相机适当范读。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

(二)熟读古诗、自悟自得

我很赞同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不求甚解”的提法。因为你的解释会让学生认为是标准答案,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当然教师要教会学生这首古诗的节奏。如教学《咏鹅》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节奏来理解诗意,如:曲项/向/天/歌。“曲项”指鹅的脖子,“向”指向着,“天”指天空,“歌”指鹅的叫声。只有反复诵读。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如在《山行》中,有的提出 “石径”是指什么,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教师顺势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从而达到自悟自得。

(三)适度讲解、诵读体会

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讲解《悯农》的“悯”时,教师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讲解,悯有哀怜的意思,还作忧愁解释。作者李绅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了宰相,但他对生活在下层的老百姓还是很同情的,因此在他的不少诗歌中都不同程度的流露出这种关心百姓的感情,这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再以诵读方式来体会古文声韵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就能读得(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悯农评课稿)声情并茂了。

(四)展开想象、悟意明理

根据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进入古诗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登鹳雀楼》,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悟意明理,再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或者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段话写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五)适当延伸、拓展诵读

如果我们的学生不知道李白、杜甫??从来没有读过、听过三字经、唐诗、宋词,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人们常说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文章就会放出光彩。因此,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如教学《枫桥夜泊》做总结时,可以提示学生:我们所学的《山行》也是写景的诗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又表达了诗人此时特殊的思想感情。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数不尽的名山大川,还有许多像这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的诗文正等着你们去诵读呢!这样自然就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当然指导学生诵读古诗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积累,并改进自己的做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篇三:粒粒皆辛苦说课稿

《粒粒皆辛苦》说课稿

【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粮食来的真不容易”这一课时在于通过课堂师生互动和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了解水稻、小麦、高粱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激发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体会粮食来这不易,从而养成要惜粮的习惯。

学情分析:珍惜粮食不仅是一种意识,还是一种品德。我校地处市区,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我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对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不是很了解,不明白粮食是怎么来的?有一部分孩子在生活中存在浪费食物的现象,不明白世界上还有不少的儿童在挨饿。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孩子们能够尊重劳动人民、体会粮食来这不易,从而养成要惜粮的习惯。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了解水稻、小麦、高粱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2)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如讨论交流、资料调查、讲故事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通过体验交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学习难点: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视频《粮食的生产过程》,古诗《悯农》。

学生准备:

1、实物:稻谷、玉米、红薯、黄豆、土豆等。

2、收集有关粮食的资料(图片和文字)。

【教学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讨论交流、资料调查、讲故事观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遵循“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通过探索、活动、调查、讨论、辨别等教学方法去感受、体会、领悟粮食来的真

不容易。本课通过激趣导入、活动体验、联系生活,指导行动、实践延伸这四个步骤,分层逐步地实现教学目的。

一、生活性。本课的设计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源泉,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入手,突出了粮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展示大量现实生活中浪费粮食的场景让学生从中感悟,以提高爱惜粮食的意识。从而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活动性。本课设计的内容突出活动性,如活动:插秧、课前搜集资料、汇报、小组讨论等。旨在引发活动的兴趣,并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得知识。

三、主体性。在这次的设计中大量需要儿童通过自主观察,体验、独立思考,使儿童的学习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讲解,而主要通过其自主的活动来体会粮食来这不易,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四、开放性。我还十分重视培养儿童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寻求家长与社会的配合,通过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大米的生产过程及爱惜粮食的资料,拓宽课堂活动的领域,使课内活动向课外延伸。

总体上,本课设计意在充分地体现了学生为主的探究性学习的新教育理念与策略来力求实现课堂教学教学目的与课堂教学效益。

【活动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认识几种主要的粮食

(1)、猜谜语:(1)、水里生来水里长, 小时绿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白饭喷鼻香。(打一粮食作物:水稻)

(2)、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 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打一粮食作物:玉米)

(2)、实物展示几种粮食:花生、小麦、稻谷、玉米、红薯、黄豆。 师:猜完谜语 ,我们接着来,认识的就热情地跟它打打招呼,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3)了解其丰富的用途。(全班介绍交流)

花生:大家好,我是花生,又叫长生果,我的营养价值可高了。我的种子可以炒制、油炸或做花生糖、花生酥等糖果糕点,还可以制花生酱。我还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簌痰喘等症。我的叶子、壳、油等,都可以作为药用。可以说我的浑身都是宝。

玉米:大家好,我是玉米。我的用途可多了,我可以做成多种玉米食品,如玉米饼,玉米粥,玉米膨化食品等,另外我还是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大米:大家好,我是大米。我的主要用途是饭食。另外我的米粒磨成粉后,可制各种粉条、汤圆、米粉糕、年糕等,并可制各种饼干,各种点心。工业上我还可制酒精、营养剂、淀粉、葡萄糖。

红薯:大家好,我又称甘薯、番薯、山芋等。我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我可以蒸着吃、烤着吃,还可做成薯片。此外,我还有多种保健作用—— 有抗癌作用、有益于心脏、预防肺气肿、抗糖尿病作用。

大豆:大家好,我是大豆。我除了直接食用外,所生出的产品种类也相当丰富,经由加工,可分为传统大豆加工食品、大豆油及大豆蛋白等三大类产品。大豆蛋白是制作素食食品、调味料和饲料的來源。大豆油除了做为价廉物美的食用油脂外,还可开发附加价值甚高的副产品,如大豆卵磷脂、维他命E等供为食品或医药品,并能转化成柴油提供新的能源來源。

小麦:大家好,我是小麦。我磨成面粉后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我的秆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二)、活动体验

1、了解大米由来,内化粮食来之不易的观念

(1)、粮食有这么多用途,知道是怎么来得吗?结合生活经验跟同学介绍。并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以前播种粮食的方法和现在播种粮食方法的不同。

(2)、全班介绍交流。(在小稻秧的成长中,农民伯伯都要为小稻秧的成长提供哪些帮助?)

(3)、听一粒米的自述。

播放一粒米的故事: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小一粒米,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告诉你们:首先农民伯伯提前把地翻好,挖好水渠,打好田埂,把我从千千万万的种子中挑选出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农民伯伯把我和我的伙伴播撒到了农田里。几天后,我钻出了泥土,长出了新芽,变成了一株秧苗。当我长到象一支铅笔那么高的时候,农民伯伯把我和我的伙伴们拔出来,捆成一把一把的,再把我和我的伙伴们一株一株、整整齐齐地插进水田,瞧:他们弯着腰,弓着背,从早忙到晚。然后农民伯伯非常周到地照顾我,一次次地给我施肥、除草、治虫、保水,让我茁壮成长。当秋天来临时,我成熟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看:农民伯伯拿着镰刀在地里一颗一颗地收割,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接着他们把成捆的稻谷在脱粒机上一转,我就变成了一粒粒谷子,跳进了箩筐。然后,在宽敞干净有风的地方晾晒,扬去稻屑,倒进碾米机的漏斗里,经过碾米机的加工,我们脱下

了硬硬的外衣,露出了雪白的皮肤。哈哈!我——就变成了一粒米。(相关课件配合)

(4)、观看视频:小麦的生长过程

(5)、听了一粒米的故事和观看了小麦的生长过程。你有什么感受呢?

(6)、小结板书:可见我们今天学习的粮食来得真不容易啊。

2、游戏体验,激发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1)、体验游戏,插秧活动。请一人当小农夫代表。

(2)、游戏活动。

讲解活动要求。

看着这位小农夫插秧,并模仿着一同做插秧的动作。

听老师口令,插秧活动开始。

全班体验。

(3)、谈插秧的感受。

(4)、小结激情。

农民伯伯这么辛苦地种粮食,此刻你最想跟他们说一句什么话?

(三)、联系生活,辨析导行

1、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地懂得爱惜粮食,在我们身边还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浪费粮食的现象。(看书)请大家对以上小朋友的这些行为评一评,说说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

2、来看这样一组数据。(课件)如果全国每人节约一粒米,合起来够100个贫苦的小朋友吃一年多呢!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正处于饥饿状态。

4、看完图片后,请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怎么爱惜粮食、避免浪费呢?(交流并板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5、诵读儿歌,内化认知。

孩子们说的真好,为了奖励你们,我要送给大家一首小儿歌,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多读,多宣传。

6、小结。

“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之不易,需要经过许多人、许多时间的辛苦劳动才能获得。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板书:人人有责)

【板书设计】:

粒粒皆辛苦

尊重劳动爱惜粮食

标签:评课 悯农的意思 悯农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