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评论 > 正文

史记【关于从《史记》出发】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从历史出发   ◎冯秋子      我喜欢读《史记》,也好读人们写的关于《史记》的文章。这是两个不同的学习认识、领受教益的渠道。从司马迁、从《史记》,试着知觉过往历史,知觉太史公集历史、哲学、军事、经济、民族、地理、外交、文学等诸种厚学于一身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中家之言”,创造性的发现和记述之于后人的不竭意义。阅读,以一己之力去辨晰历史和前人的发现,在此基础上了解一定程度的是非,汲取一己所能体会到的历史、现实的经验教训,以明事理。读别人阅读《史记》的文章,获得的是又一重天地,写作者带着自身独具的阅历经验、素质积蓄、社会背景,呈献出来的读书心得,是历史、社会与生命个体进行摩擦以后再发现、再创造的,铺展出一个真实的人的历史观、价值观以及他的现实着落和诉求,一个人见识和理解的世界、精神,或缺、要求。所谓什么人读出了什么东西,这是我深存兴趣的地方。
  大局布依,律法意识,为政文明,社会德行建设,个人素养保障,战争与和平,困顿与求生,社会根基与历史终场……在我读到的傅建仁先生的八十余篇阅读《史记》的笔记里,突出在上。这一位自觉的阅读者,是政法界人士,有职业的敏锐和深到,撕开迷障、踏进物里,点击在位,责任感和素朴的爱国、爱民思想、法政仁政理念贯穿作品始终。这与他出身职业军人,曾经战争磨砺,身为执政护法专家的背景不无关联。当然,如能慎下结论、少用判断句认识和书写,阅读的空间可能更大,所得可能更多。
  读史,犹如长征。一个人活着,做着维持生活秩序的一份工作,去读史,便是选择了生命的长征。读史,无可避免要去担待历史,将历史的轻重存在心里、放在肩上。读史,知道前人做过什么,没做什么;今人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历史的长短,和个人的长短,由读史者个人的素质决定,它们合适的――文明的位置在哪儿。
  读史,知难。难能可贵在检索和掘进。
  冯秋子:《文艺报》文学评论部主任。
  
   读史在明
  ◎甘以雯
  
  傅剑仁先生的散文,以其从容大气、明达凝练,开篇不久,就紧紧吸引住我,一口气就读了下去,获益匪浅。
  比如,《君德在明》,作者认为君首要明智。战国时,齐威王与魏惠王狩猎。惠王以自己的珍珠,威王以自己得力的大臣为宝贝。闻听对两位大夫截然相反的议论,威王派人实地调查,赐封令百姓安居乐业的即墨大夫,果断处理只会阿谀奉承的阿地大夫。用以告诫臣子们要诚实为官,扎实做事。威王在最大的事的“明”,导致了齐国的强盛。
  又如,对于臣子,一般传统的说法为“臣要忠”。而作者认为,臣最重要的是“公”。在《臣德在公》中,他举了庞涓陷害孙膑最终致使魏国败、范睢陷害白起致使秦国失去一次称霸天下机会的例子,说明一心为公是为臣的最大的德。
  傅剑仁多年从军,从政,有着深刻的生活感悟和宏观的对社会、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以史鉴今,文以载道,深沉宏阔,言简意赅,可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于有着一定阅历和文化素养的读者,尤其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官员,有着深刻的、积极的启示。
  甘以雯:《散文?海外版》主编
  
  坚实的出发点
   ◎王剑冰
  
  傅剑仁先生是有大胸怀的,一般人是不敢触摸《史记》的。但傅剑仁很认真,他认真地读,认真地感受,认真地思考,而后有了认真的笔记,这可是做了一件不小的事情。
  傅剑仁先生做着紧张而繁重的行政工作,他一定是把有限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于史记的研究和文学的创作上来,不求甚解的研究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地步的,而无能为力的文字也不可能使他写出这样的作品。初开始的时候我还会带着某种观念,去看这位行政官员的文字,但读着读着我便被他的文字所感染,所打动,而真正地沉浸在一篇篇作品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从史记出发就是从文学和语言出发,从生命和使命出发,从思想和精神出发,从历史和文明出发。傅剑仁不是一个学者,但从文章的感觉来看,他确是做了一个学者的工作,当然联系着他本人的工作性质。
  我从这些篇章中看出了他的侧重,法理情理,法治人治,在他读史记的感怀中,我更多地看到了那闪烁于文字当中的人文关怀和同时代相对应的人性之光。
  读傅剑仁的文章,更多地是从中得到的启悟与提醒,那是昂扬上升的文气。从史记出发也是从昨天的经验和教训出发,那么哪里是他的前行点呢,傅剑仁给我们的提示很好,只是出发,史记是我们文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最好的出发点。
  傅剑仁给我们带了一个好头,让我们找他看齐,一同出发。
  王剑冰:《散文选刊》主编
  
  一种解读的全新模式
  ◎舒晋瑜
  
  关于个性化解读历史的图书,近几年并不鲜见。在“旧曲翻新阙”的种种诉说中,傅剑仁解读的《史记》,以他军人的严谨与魄力、作家的叙述技巧和耐心、政法专家的使命感与远见,向读者展示了一卷另类的《史记》人生。
  我们总是从历史中渐进地获取智慧或者其他,傅剑仁所做的,是揭开常规思路下《史记》中各类人物的面纱,让我们发现隐藏着的另一幅面孔。在关注历史细节中,傅剑仁通过不断的发现谨慎地提出主张。他并非单纯地继承和认同,相反,他无数次地质疑并反思,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省,寄托自己宏大的抱负。他的作品,主题是凝重严肃的,但基调却并非严肃不可逾越,传达出的是一种当代人的历史观与责任感,时时能让人警醒。
  支撑勇气的是什么?无私;而使之达到无私境地的则是学识。傅剑仁从人性的角度剖析历史,不断地以史为鉴,借以表达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存在的焦虑。在他不动声色的表述中,文字的灵动和历史的厚重相互融合,每篇精悍的论述,都是个性迸发、独立而理性的剖析。如果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意蕴,还是要静下心来读的,从某个角度说,《从出发》可以看作为是一部教科书,无论从政者、从教者还是普通读者,皆可从中获取一种视角,一种丰富,一种别样的诠释。
  如何评判《从出发》这部书可以见仁见智,但是相信这部作品至少提供了一种解读的全新模式。
  我对思想者充满敬意。
  舒晋瑜:《中华读书报》编辑、记者

标签:史记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