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情书大全 > 正文

转换内审职能,推动中小企业内控建设:中小企业内控案例最新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通过转换内部审计职能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避免各种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是本文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概念及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组织经营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信性以及对有关法律、规章制度的遵循性,由组织的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现的过程。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主要是管理层的责任,但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共同来承担这一责任。
  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初期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组织结构简单,所有业务由企业主管直接控制,这时的企业面对市场,表现出灵活高效的经营优势,但当其业务规模扩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却显现出了诸多缺点:管理粗放、职能部门职责不清,预算弹性过大,组织法律意识淡薄,偏好投机取巧……如何改变组织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的局面,提高自身的抵御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是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题。
  二、内部审计是改变中小企业内控现状的关键
  中小企业规模有限,财力、人力有限,强化内部控制,必然增加管理成本、降低企业运转效率。寻求内控成本与内控效果最大投入产出比,通过不断校正原有控制系统,以最小改变赢得内控制度的最大完善性与实用性,并保证其长期有效运转,是推动中小企业内控建设的关键所在。
  三、转换内部审计职能,推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1、内部审计概念及范围
  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建立在组织内部的独立的评价职能,其主要目的是评价组织控制以确保揭露组织潜在风险和有效果、效率和经济地达到组织的目标和目的。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对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能及在完成指定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效果所进行的检查和评价。
  2、内部审计在推动中小企业内控建设中的作用
  (1)识别风险,确定内部控制关键点。
  内部审计从评估组织内部控制入手,在企业生产、销售、采购、财务、基建、信息系统等方面查找管理漏洞,分析风险因素,识别并防范风险,确定组织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以最小代价纠正企业组织行为中的偏差,为企业增值。
  (2)全面系统地测试、评价内控系统适当性、有效性,校正强化内部控制系统。
  内审部门通过评价内控系统本身是否合理、是否适用于企业,以及企业内控系统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存在无效运行状况,来不断反馈校正强化企业内控系统。
  企业其他营运与管理部门也会测试、评价部门内部控制并加以改进,但因为营运、管理部门同时也是内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者,因此他们的评价不如内审部门客观,也不如内审部门全面,因为内部审计不仅是站在某个部门立场,而是站在整个组织的立场对整个组织的内控发表意见。
  3、转换内审职能,加快中小企业内控建设
  目前内部审计在推动中小企业内控建设方面的最主要障碍在于内审职能自身的转变:中小企业内审职能尚未从传统的事后监督职能转变为以风险评估为导向的独立评价职能。
  (1)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有利于内审职能转换。
  很多中小企业未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内审职能归属于财务部、法律事务部门、党政监察部门等行政管理部门之下。将内审职能归于财务部以下是基于将企业内部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业绩考量与业务数据的准确可靠、组织资产的安全保障作为内审主要内容;将内审职能归于法律部门之下是基于将企业业务的合法合规性及防错、制止舞弊行为作为内审主要内容;将内审职能归于纪检监察部门之下的则多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其思路与将内审职能归于法律事务部门之下是同一考虑。未设立独立内审部门的中小企业在推动内部控制建设深度与广度上受到较大制约。
  在深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被要求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聘用外部董事,设立独立内部审计部门,批准内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内审部门工作日程、费用预算等,即内审部门的管理职责归属审计委员会。这无疑是一种保障内审独立性、提升客观性的最好方式,从体制上保证了内审职能从事后监督转向管理内控评价。
  (2)内审职能转变,需要中小企业内审人员素质有较大提高。
  目前中小企业内审工作人员大都只具备财务知识,专业背景单一,对内部管理控制缺乏了解,在这样的人员素质背景下,将内审职能从传统的报表审计,查错防弊转变为对整个管理内控系统发表意见,有一定难度。
  转变内审职能,首先需要提高原有内审人员素质,同时引入不同专业背景人员,如法律、信息系统、工程等专业人员,充实内审人员队伍。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缺乏,内控审计可采用临时项目小组模式,内审小组核心成员与最终评价人员由内审部门专职审计人员担任,同时引入行政或运营部门的其他专业背景人员,共同对某个业务范围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3)推动内控建设、转变内审职能需要避免两个误区。
  ①越俎代庖,内审人员直接参与内控制度的制定或对内控制度的实现负责。
  ②刻板僵化,内审人员忽视企业本身的切实发展目标和需要,将工作重点仅放在现有内控制度的遵循性测试上。
  多样化的顾客需求和频繁变化的市场要求企业的方向和内容及时调整,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未来的控制和风险变化做出有价值的预测,将控制评价、测试与风险评估连接起来,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与管理风险。
  综上所述,为了正确地推动中小企业内控建设,引导中小企业良性发展,内部审计应从风险评估开始,通过评价组织控制,最终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标。这将是中小企业现有内部审计工作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李孟明)
  

标签:职能 内控 中小企业 内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