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亲情作文 > 正文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

时间:2017-03-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感悟亲情主题作文教学设计

xt">捕捉生活线索诗化亲情体验

——感悟亲情作文教学说课杨 慧

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在合著的《阅读与写作》中说到:“写作素材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的素材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写作的课程目标也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可见,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是文学家和语文教育专家的共识。就初中生而言,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丰富生活,感悟生活,就应该指导他们写好最熟悉的、最动情的亲情,怀着真挚的感情去观察、体味生活,感悟亲情。

一、明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

“感悟亲情”作文教学既是写作技法点拨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梳理生活、摄取生活、感悟生活、交流生活的过程。这就要求本次作文教学要把写作技能训练和人文素养教育和谐的统一起来。

因此,本次作文指导课明确了三维教学目标。一是情感目标,能发现亲情,理解亲情,学会感恩。二是能力目标,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提取素材;学会相互点评作文,交流亲情。三是知识目标,了解写作线索及其作用,并学会选取有独特视角的写作线索,发现亲情;运用典型线索展现生活细节,表达亲情;从典型线索中诗化生活,感悟亲情;学会列写作提纲并根据提纲完成作文。

为了更好的落实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习一种实在的、易于掌握的写作方法,本次作文指导课以“活动引导,训练升格,提纲契领,循序渐进”为教法,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通过写作训练升格学生作文,通过列写作提纲,循序渐进的掌握学习方法。

二、简说教学过程,介绍学习方法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捕捉素材,抓住线索。

首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观察到的家庭生活中感动的人、事或物。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素材的展示,提取了丰富的生活线索。如妈妈的手、妈妈的眼睛、妈妈的脚印、妈妈的唠叨;爸爸的鼾声、爸爸的额头、爸爸的背影、爸爸的手腕;奶奶的叮咛、爷爷的拐杖、弟弟的玻璃球、姐姐的发卡;那把伞、那封家书、那辆单车、那条小路、那座石桥等等。通过生活素材提取写作线索,让学生明白平凡的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线索这个道理。

然后,以“手”这个平常的线索为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独特的写作角度。此时,学生开始梳理生活了,选取了许多独特的角度。如妈妈勤劳能干的手;爸爸维持生计的手;妈妈那双为我缝衣钉扣的巧手;爸爸给我施以惩罚的手;妈妈那双结满厚茧的手;爸爸那双把我举得老高老高的有力的大手;妈妈那双为我轻轻摇着蒲扇的清凉的手;爸爸那双抚摩过“我”后脑勺的温暖的手等等。生活中一双双平常的手竟在学生的发言中显得格外亲切,格外感人。通过归纳学生的发言,让学生明白同一个线索,表现的角度其实也很丰富。

同样是以“手”为线索写父亲,可以写出父亲的苦难悲情,也可以也出父亲的勤劳能干;可以写出父亲的严厉苛求,也可以写出父亲的平实朴素;可以写出慈父深情,也可以写严父之爱。最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体验选定一个有独特视角的写作线索,列写作提纲,然后相互交流。

总之,第一个教学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琐事中,学会捕捉有独特视角的写作线索,并能根据线索梳理生活,初步列出写作提纲。

活动二,定格瞬间,展现细节。

学生作文往往忽视了细节。其实,细节描写最能感动人、感染人。

1.赏析《背影》中描写父亲的细节片段,明确“细节描写”的概念。

幻灯展示《背影》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并提问:从这段细节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学生找出文中的描写父亲的外貌细节和动作细节细加品味后,教师小结:透过这两处看似平淡质朴的细节描写,我们看到一个家道艰难、年老多病的老父亲对儿子真挚而又深沉的爱。这就是人称“一滴水中的太阳”的细节描写。幻灯展示“细节描写”概念。

细节描写就是在作文创作中,把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语言、动作、表情、物件、景色等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2.感受动作细节的独特魅力

细节描写是包括对表现人物和情节有特殊作用的细微语言、动作、表情、物件、景色等环节进行准确、细致、生动的描写。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中的动作细节描写,朱自清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这段就是动作细节描写。成功的动作细节可以使你笔下的人物“立起来”、“活起来”。让我们走进动作细节的百花园,感受其独特魅力。

幻灯展示经典的动作细节描写: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座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

——曹雪芹《红楼梦》

(老师把动作细节用红色凸显出来,力求在视觉上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师生共同讨论这几处经典的动作细节描写的妙处,并明确其各自在人物形象塑造中不同的侧重点。

如鲁迅写“阿长”:“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一动作细节刻画出一个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的阿长,它的作用侧重于表现人物性格

而刘姥姥的“掸掸”和一“溜”、一“蹭”,活画出一个乡下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初到荣府大门前的局促不安的心理,着重刻画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心理。

教师小结:

不同的动作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时各自有不同的侧重,有的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的主要表现人物的身体状况;有的则是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有的侧重传递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心理或情感。

幻灯呈现“动作细节描写”的概念。

动作细节描写:即细致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体状况、身份、地位、心理、习惯、情感等等。

3.要求学生对片段一进行改写,定格细化“父亲挥手送别”这一瞬间。有学生这样写道:父亲挥手送我时,他那双在田里劳动过大半辈子的手,布满了沧桑的岁月痕迹,在风中微微抖动着,终于父亲的手艰难的举了起来,在空中划出一道最美的弧线——爱的弧线。我也展示了自己修改后的文字:

将走的时候,母亲和姐姐出来相送,父亲腿脚不方便,我便没有让他出来。我在车里坐定,朝着窗外的人挥手,就在这时候,我看见不远处的山坡上,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出来了。风很大,父亲倚在墙角,也正向我们告别,他吃力地想抬起被病痛折磨的手臂,没起来,又试了一下,还是没起来,这时车启动了,当我向那山坡上扫去最后一眼的时候,父亲的手臂已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最美的弧线——爱的弧线。

通过修改后表达效果的变化,让学生明白写亲情类作文就是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最典型的细节,精心打造,做到细微处见亲情。对于亲友在关爱瞬间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要作详细生动地刻画。最后学生根据活动一完成的写作提纲,定格细化自己生活中的某个瞬间。

总之,第二个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在细节写作的片段训练中,感受细节描写的作用,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细化写作提纲。

活动三,诗化体验,抒写感悟。

祈求的手

在德国纽伦堡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18个孩子。光是为了糊口,一家之主、当金匠的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干上18个小时——或者在他的作坊,或者替他的邻居打零工。

尽管家境如此困苦,但家中年长的两兄弟都梦想当艺术家。不过他们很清楚,父亲在经济上绝无能力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送到艺术学院去学习。 经过夜晚床头无数次的私议之后,他们最后议定掷硬币——输者要到附近下矿四年,用他的收入供给到纽伦堡上学的兄弟;而胜利者则在纽伦堡就学四年,然后用他卖出的作品收入支持他的兄弟上学。

在一个星期天,他们掷了钱币。阿尔勃赢了,于是他离家到纽伦堡上学,而艾伯特则下到危险的矿井,以便在今后四年资助他的兄弟。

阿尔勃在学院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铜版画、木刻、油画远远超越了他的教授的成就。到毕业的时候,他的收入已经相当可观。

当年轻的画家回到村子时,全家人在草坪上祝贺他衣锦还乡。音乐和笑声伴随着这顿长长的值得纪念的会餐。吃完饭,阿尔勃从首席上起身向他亲

爱的兄弟敬酒,因为他多年来的牺牲使自己得以实现理想:“现在,艾伯特,我受到祝福的兄弟,应该倒过来了。你可以去纽伦堡实现你的梦,而我应该照顾你。”

大家都把企盼的目光转向餐桌的另一端,艾伯特坐在那里,泪水从他苍白的脸颊流下,他连连摇着低下去的头,呜咽着再三重复:“不??不??”最后,艾伯特起身擦干脸上的泪水,低头瞥了瞥长桌前那些挚爱的面孔,把手举到额前,柔声说:“不,兄弟,我不能去纽伦堡了。这对我来说已经太迟了。看??看一看四年的矿工生活使我的手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每跟指骨都至少遭到一次骨折,而且近来我的右手被关节炎折磨的甚至不能握住酒杯来回敬你的祝词,更不要说用笔、用画刷在羊皮纸或者画布上画出精致的线条。不,兄弟??对我来讲这太迟了。” 为了报答艾伯特所做的牺牲,阿尔勃苦心画下了兄弟那双饱经磨难的手,细细的手指伸向天空。他把这幅动人心弦的画简单地命名为《手》,整个世界几乎立即被他的杰作折服,把他那幅爱的贡品重新命名为《祈求的手》。当你看见大画家阿尔勃.丢勒这幅动人的作品时,请多花一秒钟看一看。它会提醒你,没有人——永远也不会有人能独自取得成功。

亲情总是那样充满着诗意。只有诗意的解读,我们才能真正的读懂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亲情。 活动三主要通过片断二和片段三的比较阅读,感受不同风格的抒情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和议论与抒情相结合。最后学生任选片段中不同风格的两个例句进行仿句训练,让学生选用不同方式抒情手法来诗化生活体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写作提纲。

总之,第三个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明白诗化生活表达亲情感悟,能更加生动的展现感人至深的动情亮点,起到点化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

活动四,平台展示,作品交流。

结合本节课堂学习,进一步完善写作提纲,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亲情类作文。然后将写好的作文上传到班级博客相应的四个栏目中去——“父爱永恒”、“母爱情深”、“兄弟姐妹”、“难忘亲情”。最后,结合本次作文指导课的相关知识,在博客流言板上相互点评作文。此外,经学生同意后,还可授权家长访客浏览点评。

三、阐述创意说明,反思教学过程

我认为本设计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设计的实用性、教学流程的简洁性、训练手法的丰富性、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其中,有几个比较有创意的地方,值得一提:

第一,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与生活四者之间的对话。学生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表达生活,而经典范文为这种表达提供的可以借鉴的方法。因此,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表达生活,我提取了《背影》、《台阶》等几篇教材文本的共同点——“用视角独特的生活线索表达生活情感”来设计本课。本次作文教学指导的学法就是源于对教材文本的归纳总结。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总之,教师通过借鉴文本观察生活的方法设计教学,更好的帮助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掌握采撷生活浪花的本领。

篇二:感悟亲情教学设计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充分感受和体悟亲情。

2、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亲情。

二、教学重点:亲情类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课前准备:读几篇感人的文章,初步感受亲情。亲情文章“链接”:

1. 散文《背影》(朱自清);

2. 散文《荷叶母亲》(冰心);

3. 散文《我与地坛》(史铁生);

4. 小说《一碗阳春面》(日本·栗良平);

5. 散文《孝心无价》(毕淑敏);

6. 散文《一壶“救命水”》(杨格,《读者》,2003.9);

7. 散文《血色母爱》(佚名,《时文选粹》第四辑)

8. 散文《一袋父母心》(马相才,《时文选粹》第五辑)

五、教学过程:

(二)听一听:

播放韩红的《天亮了》,同时屏幕显示歌词: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也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这是一个夜晚,天上宿星点点,我在梦里看见我的妈妈,一个人在世上要学会坚强。你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在音乐声中介绍故事背景:看过去年3·15晚会的人们可能都还记得,晚会最开始的那首歌

——《天亮了》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潘天奇和妈妈贺燕雯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潘子灏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这个壮举也许是出于父亲、母亲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一种爱,也许??,潘子灏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三)读一读: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去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楞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四)说一说:(此环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短文中的人和事使你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吧:快乐的、伤心的、愧疚的、感激的??或许这个人使你念念不忘,或许这件事使你刻骨铭心,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1)请举手的同学回答。

(2)教师小结:当你想起这个人的时候,你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默契,在这最近的空间中,心与心最容易产生撞击。刚才从同学的叙事过程中,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含义——感动。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感动,曾经使我们感动的那一刻,可能来自于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我的外婆??这份感情往往凝系在一个情感的核上,我们把这情感的核叫“动情点”。同学们写时,也一定要选取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画面。

(五)议一议:

如何让作文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学生讨论总结。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多媒体显示相关名言:

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

②“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冰心

篇二:《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案例

ass="txt">【话题展示】

亲情,就是妈妈那声声唠叨,就是爸爸那深深凝视,就是一家人相视一笑。

亲情,是一根无形的线,永远牵引着我们的心;

亲情,是一句轻声的问候,传达的是无尽的思念;

亲情,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思想健康,主题积极向上,要能反映生活中的真情真爱。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600字左右。

【写作指津】

亲情,就像阳光一样充溢着我们的生活,就像雨露一样滋润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可是你感受到阳光、雨露的气息了吗?

所以写亲情就像写阳光、雨露这些最平常的、每天都可感可触的事物一样,可写的东西似乎很多,却又常常一时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点写起,以点带面

我们可以写生活中的小细节,从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声叮咛写起,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一个小故事写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抓住了生活的细节就是抓住了生活的本质,就是抓住了生活的典型。你看,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爬月台买桔子是生活的细节吧,但在朱自清的笔下却把父爱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二、从真出发,以情感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要求我们带着真情从生活中选材,带着真情去尽情抒写亲情。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感动人。那些所谓的写作技巧在真情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虚假雕饰。邹韬奋先生的《我的母亲》一文语言朴实,结构简单,但是就是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同学们,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感人的片段吧。拿起你的笔尽情抒写吧。

【设题理由】

中考作文越来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

2009年贵州遵义市“我读懂了。”、湖北随州市“面对的关爱”、江苏盐城市的“心灵的脚步”等作文题都属于这种类型的作文题。

关注生活,关注自我,为主线的作文题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宠儿。亲情无疑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认识亲情,感受亲情,我们才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才会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引导、鼓励学生写亲情可以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

但在众多的作文题中直接指向亲情的并不多见。亲情,我们每天都在感受,都在触摸,以此为题不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吗?不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热情吗?

因此,我大胆预测“亲情”类作文题会在2010年中考作文中得以体现。作为2010年的考生你准备好了吗?

爱的细节在屋檐下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课案例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至爱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

课前准备:

读几篇感人的文章,初步感受亲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人是情感动物,亲情是人类中至真至美至上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至爱亲人,感受屋檐下爱的点点滴滴。

(二)说话练习,理解亲情

师:平日,老师习惯把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记下来,借此机会我把它献给大家(幻灯片)我们一起读读:(师生读)

亲情是在我饥肠辘辘时母亲端上的一碗蛋炒饭

亲情是在我犯错时父亲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的手掌

亲情是在父母疲惫时我双手奉上的一盏清心的茶

师:对呀,亲情往往凝聚在一些细小的事物中,在生活里你一定也有爱的点滴积累,你能否也说几句让我们听听?

学生说。

(三)捕捉细节体味亲情,

1、师:从大家的回答中可看出大家对亲情的理解已非常深刻,其实在广告、电影电视,现实生活中经常有感人的场面,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请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想想其中哪些话,哪些动作让你感动,或者哪些情节触动你的心弦,让你想起了什么。

(放录象1表现亲情的一则广告。2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片段3歌曲《天亮了》师旁白: 大家即将听到的这首歌是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可是谁知道这动人的歌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那是1999年10月,在贵州的一个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儿子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

欣赏结束,好,谁来说说?

学生说感受

师:录象中的特写镜头:妈妈的微笑,小女孩的痛哭等情景就是我们说爱的细节。大家真的

非常善于捕捉。我为大家感到自豪。

2、其实我们的生活虽没有影片中的故事那样轰轰烈烈,但我们知道亲情是生活中的细节,只要我们细细品味,爱就时时溢满我们的心房,现在让我们来说说自己的感人故事吧。

学生说

师:听大家说了那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我也不禁想起我的妈妈,想起她病体垂危,痛苦坚忍的模样,想起她在生命的最后还在操心懵懂无知的我。那时母亲已住院一个多星期,这期间我竟不曾想到要去看看她,直至开学。推开病房门,一眼就见妈妈紧闭着双眼静静地躺在那里,身子越发消瘦,鼻孔里塞着两根塑料管,微张着嘴,喘着气,胸脯一动一动的。平日那虽然体弱,但是终日忙里忙外,似乎不知累的妈妈却变成了这个模样!我泪如泉涌。妈妈听到我的声音睁开眼,伸出枯瘦如枝的手示意我坐下,妈妈又指指桌上,吃力地说:“别哭,孩子,那有个苹果,你最喜欢吃的,很甜,吃吧。”一听这话我失声痛哭。妈妈拍拍我的手说:“别怕,

感悟亲情作文指导

没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妈妈,妈妈躺几天就会好起来的。家里我的枕头下有一百元钱,是我特意留给你作学费的,这地方不好呆,早点回去吧。”我真的走出了病房,离开了母亲,却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是与母亲的最后诀别。当我再看到我的母亲,她已不能和我说话。妈妈,再也没有你于寒冷的冬天为我熨暖冰冷的被窝;再也没有你为我重新盖好被我踢掉的被子;再也没有你于每天清晨来到我的床前俯下身拍拍我的脸颊温柔的叫唤:“孩子,该起床了,妈已烧好早饭了。”??妈妈,我再也听不到你的唠叨,你的鼓励,你的嘘寒问暖,你为何不等我完成学业,达成你的心愿就离我而去呢?!枕头下,那张似乎还留有你体温的一百元还静静地躺在那里,可它竟变成了您留给我的最后遗物。我一头扑向妈妈,抱着她冰冷的身子大哭起来??

(四)感受亲情,欣赏细节

我想现在大家应该非常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那怎样才能把这细腻的亲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呢?让我们阅读几篇精彩的片段看看能否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发到大家手上的材料有三个片段,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看看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让我们也为之动容的?同桌之间可相互讨论。(《爱的细节》片段,《秋天的怀念》片段,《母爱如粥》片段)

学生说师整理板书:

寻找细腻的亲情:真情实感

细致地描绘亲情:人物描写:语言 行动 神态 心理??

叙述:抒情语言

大家说的都很在理,确确实实,任何好的文章都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而这些情感又往往凝聚在一些细小的东西中,只要情真,情实,情细,相信我们的故事也一定能感动别人。(幻灯片)

(五)表现亲情,描写细节

现在赶快拿起笔记下最感人的一幕吧!

学生写作

佳作展示师生点评

(六)归纳总结,布置作文(幻灯片)

大家写得真是棒极了,请大家课后对你刚才写的或补充或扩展,整理成文。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对于亲情我们要经常用心去体味,用行动去回报,用笔去表达! 教学反思:

1、“文以情感人”,要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能感动人,首先得让学生自己感动。有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以情促写,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因此,在教学时我自始至终都注重对学

生情感的激发。借助观看录象,听感人故事,欣赏精彩片段等多种方法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到至爱亲情。

2、表现亲情,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生活中的细节,认为家庭活动太平常,以至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因此,我确定以“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作为此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唤醒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其达到情不自禁、跃跃欲试的状态,让他们对亲情的表达有了更多的情感投入后,更加地注重对细节的描写。

3、由于第一次上如此规模的课不免紧张,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并不十分理想,也由于自己,课堂的点评不是很到位,真的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读书去学习了。

附阅读材料:

爱的细节

假期作业多,我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很晚了也不愿意上床睡觉,又磨磨蹭蹭翻翻杂志,听听cd,直到困得睁不开眼了才睡觉。因为睡得晚,早晨理所当然地就起来晚了。几乎每天都是如此,直到开学临近。那天我爸无意间对我妈说:这下好了,孩子开学我又可以按正常的点上班了,不用每天早走半个钟头了。我没听懂爸爸的话,便问他:你上班早晚跟我开不开学有什么关系呀?爸爸说,你还不知道呢,自从你放假之后,你妈妈看你每天写作业写到那么晚,想让你早晨多睡一会儿。本来我比你妈上班的时间晚半个钟头,可是为了让咱家的门少响一次,你妈让我每天提前半个钟头走,这不就把两声门响压缩成一声门响了吗?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北海指北京的北海公园。〕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

母爱如粥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每天都和她的儿子聊天,她给他讲一些他小时侯的故事: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游泳被虾刺伤了屁股赤着脚丫蹿到树上吃桑葚被毛毛虫咬得浑身疙瘩,林林总总,他都已经忘了的事情,她总是记忆犹心,如数家珍。

她每天总是会利用一大部分时间来给他熬粥。用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颗一颗精心挑选。如果偶尔一不小心手指沾起了两颗,她会将它们重新放进米堆,重新挑选。她把那些米们洗得纯粹而有洁净,然后放进一只棕色瓦罐,倒上沉淀过的泉水,用柴火慢慢熬,火不能太猛,否则粥会受热不均匀。她把火儿侍侯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熬一罐粥,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一边晃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也变凉了。她微笑着用汤匙喂给儿子吃,可是儿子闭着眼睛,漠然地拒绝了她。她并不生气,微笑如昔。

第二天,继续拣米,熬粥,吹冷,并且接受拒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指已经变得粗糙而又迟钝,她摇晃的脑袋已经白法丛生,她的力气也大不如从前往往是粥冷到一半时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必须借助扇子来完成下一半的降温。可是儿子依然冷漠着拒绝她。她一直微笑着,始终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这种热情与冷漠的对峙持续了八年零七十三天,第八年零七十四天,她正和他儿子讲着他小时侯的故事,儿子突然睁开眼睛,不大清晰的说了声:“妈妈,我要和粥。”她顿时泪如雨下——那是他自从医生宣布脑死亡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医生说,像他这样的情况,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机会。

篇三:感悟亲情作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家庭,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感悟真情。

2、引导学生说自己身边真实的故事,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习有创意地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语文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创设情境,调动情绪,激发灵感。

2、学生听说读写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表达生活中的亲情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父爱母爱,体会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回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说自己身边真实的故事,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习有创意地表达。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播放歌手刘和刚《父亲》,创设情境

一、导入: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

二、学生说说有关“亲情”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亲情的极致。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当今物欲横流,亲情的博大和温馨又是何等的重要。

三、教师提问,说说什么是亲情?学生发言

(最好用排比句或比喻句)

师诉;亲情,顾名思义就是亲人的情义,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关爱,是父爱,是母爱,是手足之情,血脉之情,是长者对幼者的疼爱。没有亲情的呵护,人生就多了一份孤独和寂寞。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亲情,体会真爱。

1.同学们,我们阅读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请打开《新阅读与作文》的第8页 之前老师布置过预习,下面哪位同学愿意展示自己的风采给我们读一遍

三.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 围绕父亲的两次笑,研读课文

概括文章内容

问。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生答

1、 父亲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文中的语言回答,并划出来。[出示: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

小结:按照常理,心脏被洞穿的人,会当场毙命,而这位父亲却多活了三天[板书:多活三天],并且微笑着面对他的女儿,面对人生。

2、 快速浏览课文,父亲笑了几次?

3、 理解第一次笑。

(1)[出示: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父亲摔倒时,刀子插在他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发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儿,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自由读,从这两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学习)

(2)你从父亲的笑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爱]

(3)指导朗读。

5、 理解第二次笑。

(1)[出示: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的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自由读。给“刻”换词,为什么这里用“刻”,而不用其他的词呢?(父亲在这刻下的仅仅是个吻吗?)

2)抵达前,父亲还为女儿做了什么?[出示: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3)父亲做这一切时真的是“照常”、“一切如常”吗?(不是)生述说理由。

(4、 从这两次笑中,你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板书:??] 伟大

四、 深入理解,回归整体。

标签:作文 亲情 感悟 感悟亲情作文600字 关于感悟亲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