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亲情作文 > 正文

我曾经只是个孩子|我只是个孩子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安徒生在《月亮看见了》中写道:“远离了童真,也就远离了艺术。”   当若干年之后的我,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读完安徒生的这本《月亮看见了》时,不免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强光照射后的眩晕:
  太过冷峻的直白,太过真实的残酷,却依然哀而不怨,悲而不伤……
  在《月亮看见了》一书中,作者用一位背井离乡的穷画家作第一人称,讲述了月亮一夜一夜对他叙述的故事和所见所闻,每一个事件仿佛都是对整个社会每一个角落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通过月亮,看到了河边为爱人深夜祈祷的女子,她用平凡简单的感情点亮了天使的提灯;看到了一个因为钻进鸡舍而被父亲指责为调皮任性的小女孩的哭泣,可她的初衷竟只是想亲亲鸡妈妈;看到了城市中落魄妓女曾经也是个亲吻怀中布娃娃的天真烂漫的孩子,哪怕当时布娃娃的脸已经损坏;看到了爱斯基摩人像孩童般满足地生活,超越了一切身外之物带来的快乐,却早已在轮回中参透了生死;看到了一个四岁小女孩得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新衣服后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如果那些小狗看见我穿得这么漂亮,心里会想什么呢?”那么可爱的问题,请注意,是可爱,绝不是幼稚……
  我已经很难想像一个单纯把这本书当作“童话”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想法,毕竟,当我聆听完了整整33天的故事后,感到了一种寂寞的喧嚣。月亮用平静的口吻向我们叙述了这个如月光般冷清的世界的一个又一个夜晚,夹杂着无奈与悲凉、美好与渴望。这种从心底里蔓延出去的反省,总是让我不禁一遍遍质问自己的灵魂――什么是最质朴的感情?我们还有机会犯天真的错误吗?我们能承受永恒的代价吗?什么是满足?什么是平凡的喜悦?当我们长大后,为什么总在指斥别人的虚伪的同时自己也因循着?幸福为什么要被分享才完满?越寂寞越喧嚣,越喧嚣越寂寞……
  其实,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做出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大人们关注着,只要我们有一点点的过错与反常,就会被他们所纠正,因此,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去想孰是孰非时就已经默默地接受了成人的世界,我们被告知将面对一个复杂的社会,我们必须学会有城府,装深沉,不要很容易地被别人看透;必须说话经过大脑,然后删除一些也许是对的但不应该说的话,就好比看到一丝不挂的皇帝必须赞美他的新衣;我们必须结交高贵或者比我们优秀的人,鄙弃那些也许更真实更适合自己的朋友,并且美其名曰:“这不是攀高,是想让自己近朱者赤。”我们必须必须必须……渐渐地,我们不再是单纯的孩子,我们的脑子里充斥了太多成人化的东西。我们远离了童真,我们开始沉沦,我们开始玩世不恭,我们开始无病呻吟,我们开始开始开始……再后来,就真的“脱胎换骨”成了大人,整天讨论着无关痛痒的问题,整天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脑子里却不安分地做着突然成为暴发户的白日梦,整天搞着自己所谓的“艺术”,实则只是一些使一些庸人乐此不疲而产生共鸣的无聊消遣,我们整天整天整天……我们忘了真正的英雄因奇迹而不朽,我们忘了真正的幸福因平凡而永恒,我们忘了真正的笑容被埋葬在很久很久的童年,我们忘了真正的艺术需要童真的陪衬,我们忘了忘了忘了……
  曾经听到过一首歌,叫做《单纯的孩子》:如果他是个单纯的孩子/那就让他单纯一辈子/如果他是个善良的孩子/那就让他善良一辈子/不要教他太多事/不要说他太多不是/不要让你的无知惊动他的心思/不要让他变得聪明而失去灵魂/我曾经是个单纯的孩子/我多么希望单纯一辈子/为何我懂这么多事/为何我懂这么多不是/我多么希望永远不懂得这些以前不懂的事/我曾经只是个孩子/我想永远活得像个孩子……
  或许,当记忆和童真都不复存在时,当复杂的心早已无法体味单纯的喜悦时,当我们只会用自得其乐来掩饰内心的空虚与可怜时,只有岁月在冷漠地体味着苍凉。又或许,当艺术成熟了,却远离了童真,那么它也许比被忘却更加可悲。童真,可能只是我们希求的一种回归的感动,可它似乎,一旦失去,就不再回来。想着想着,眼泪掉下来……
  (指导老师:吴俊)
  文学社指导老师简介:杜亚群,上海市市北中学一级教师。负责校报《溯光》多年,指导学生获奖20余人次。2000年《溯光》获全国校刊、校报评比一等奖,2001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学生明星社团。发表教学经验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课改书籍的编写。

标签:是个 孩子 我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