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启事 > 正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浅谈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感召力的字眼,创新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灵魂。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结合实际的教学,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需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应该从问题意识着手。只有学生能“问”、会“问”,才有创新的可能。所以,仔细研究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营造一种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后进生。卸下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问。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几乎没有给学生“问”的机会,导致学生不爱问、不想问。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如执教《鸟的天堂》时,“我”认为那是许多棵榕树,“我”的朋友有的认为是一棵,有的认为是两棵。究竟是几棵呢?学生心中便有了疑问。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学生主动读文,找到相关句子,进行体会、感悟,便很快弄明白“这真是一株大树”的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解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结构,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提问题、解决问题等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以能向对手提有价值的问题为荣,找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培养能力,使学生善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而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1、找题眼。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学生问:①圆明园曾经是什么样的?②怎样被毁的?③为什么会被毁?这一系列问题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抓中心词句。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3、揭矛盾。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竭动力。
   4、比好坏。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兴趣的部分。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除了上面的,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价值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四、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从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把课内外连成一个整体,主动自觉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引导得当,学生的问题意识会逐步增强,并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成长的对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标签:培养学生 浅谈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