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三年级日记 > 正文

【幻想文学,游走在梦想的世界里】梦想三国免费观看50集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范 卿 刘 涛 水芫 余 谦      2007年10月,哈利波特系列的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圣》中文版本将要正式在全国各个书店上架,到现在为止,《哈利?波特》系列的销量在全球已累计达3亿多。购买《哈利?波特》的读者从学生到成人不一而足。我们不得不感叹幻想文学魔力之大!
  我们无法找到此类文学的源头,但是,它们以巨大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我们。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弗兰克?鲍姆的《绿野仙踪》、巴里的《小飞侠》、托尔金的《魔戒》、C.S.路易斯的《纳尼亚王国传奇》、J.K罗琳的《哈利?波特》……无不充满奇思妙想,让人神往。
  假如你看到了爱丽丝梦中的兔子洞,或者站在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上,又或者是钻进了通往纳尼亚世界的衣橱,甚至是遇见一场神奇的龙卷风,你会不会兴奋地跳起来?是的,这样你就可以进入到那个幻想世界,骑着扫把坐着飞龙挥动魔杖跟拿着水晶球的女巫搏斗。在伊甸园般的奇幻世界里,你是否也会像彼得?潘一样不想长大,永远守护着自己的梦幻岛?
  你是幻想文学的铁杆粉丝吗?如果现在你还对幻想文学知之甚少,那么好吧,就是现在,请跟随着我们的脚步,开始在幻想文学里游弋吧!
  
  Part 1 我的幻想世界
  梦游的爱丽丝
  刘涛
  
  三月兔惬意地坐在有扶手的大椅子里,目光狡黠地说“嘿,爱丽丝,让我们来猜谜语吧:为什么乌鸦会像课桌?”
  没错,荒谬得让人不知所物,这就是爱丽丝的梦境。
  她跟随着穿礼服的白兔先生,掉进了井一般深的兔子洞里,在接近地球中心的地方,她来到了奇异的梦境世界。
  在这里,所有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无厘头地进行着。
  接下来,就是被人熟知的情节,爱丽丝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吃了会使人变大的魔法点心,因此毁掉了白兔先生的公馆。闯祸的她在逃跑的途中遇见了喜欢骗人的柴郡猫,会变魔术的三月兔,还有总是胡言乱语的睡鼠。
  讲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爱丽丝经过的皇家花园,以及她在那儿看到可笑的一幕,三名园丁正在争吵着要把白玫瑰染红,他们说,不然的话,女王会砍掉他们的脑袋。就在此时,被一群威风凛凛的纸牌士兵簇拥着的红桃王后隆重地出场,并且毫无来由得让爱丽丝砍掉他们的脑袋。
  故事的最后,王后不断地屠杀无辜,让假海龟和鹰头兽带着爱丽丝去参加审判,当王后宣布先定罪后裁决,并大叫着砍掉爱丽丝的脑袋时,爱丽丝猛地一挥手,全副纸牌升到了空中。
  梦境由此中断,她回到了现实世界。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并不是一本复杂的书,可奇怪的是,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仿佛丧失了思维,被文字牵引着在眼前变换着各种布景。
  曾经有评论说,在时代背景和当时英国宫廷与宗教主权对抗的政治因素影响下,卡罗尔也将社会面貌影射进情节中,社会的杂乱无章,像小丑一样滑稽的傀儡官职人员,残暴成性的独裁统治者,以及莫须有的审判和罪名。
  可童话终究是童话,它是脱离现实而存在的世界,不论后人是如何评价卡罗尔和他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他最初的构想和他赋予故事的含义都已经无法得知。
  因为爱丽丝的梦境是属于孩子们的,它的魔法宁静得与世无争,不允许被染上任何肮脏和罪恶。
  梦理专家史蒂芬?拉伯奇在学术界提出过“清明之梦”的理论,其意思就是“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的梦”。那么,爱丽丝与她的奇境是被卡罗尔创造出来的,还是卡罗尔在梦中遇见了奇境里的爱丽丝?这一切是被他刻意地建造,还是童心未泯的他,在梦里,将潜意识里的秘密花园挖掘出来呢?
  不难看出,卡罗尔的心还是像孩子一样,能够幻想出光怪陆离的世界,奇形怪状会说话的动物,装做一本正经却丢三落四的公爵夫人,用长嘴鸟当作球杆的槌球比赛,由渡渡鸟提议的所有参赛者都能得奖的赛跑……
  这是爱丽丝的魔力,专门赠予那些内心天真纯洁的孩子,还有和孩子一样心灵澄澈的人们,来创造一个又一个美好神奇的梦境。与众不同的是,爱丽丝的魔法礼物没有实体,她在无形中把种子埋在梦里,任其缓慢地成长。
  我们忘了刚看到这个故事时的惊奇,也忘了年幼时的梦中,怪兽还有糖果做的房子。它们都在梦里真实地存在着。
  也许某一天,我们在梦里可以遇见爱丽丝的魔法,被它引领至一切都使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奇境。三月兔会坐在交错纵横的树枝上俯下身来打招呼:“嘿,又一个爱丽丝。”
  
  情绪碎片
  水芫
  
  看《魔戒》已是一年前的事了。不管是书还是电影,全不是因为兴趣,只是想好好地看本书而已。
  一部书看过很久之后会在心里留下什么印象,大概既是检验了书的质量,也是检验了读书的人的质量。很惭愧,如今我仅存的记忆中,除了大概的故事之外,所剩无几。由此看来,这部人人皆为称赞的神话史诗,也就是被我看了个热闹而已,看书的目的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这样的读者质量也许真的不怎么样。
  果然,力量悬殊的我和《魔戒》对阵起来,是不怎么轻松的。如果要让我津津乐道地谈甘道夫的神力,弗洛多的圣洁,山姆的忠实,布鲁姆的丑陋,阿拉贡的英武,我甚至是记不起来什么细节的,因为所有的书最终在我脑海里所留下的痕迹,都是一种情绪,而不是分成不同线路,而又相互缠绕的千回百转的情节。
  那么《魔戒》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呢?人人各不相同吧,对于我,就是一种沉重的赎罪的情绪。电影上映的时候,打出的口号是“西方的《西游记》”,但看过之后就发现,其实就像是东方和西方一样,相距甚远。《西游记》的取经路上,虽也是经历了众多苦难和考验,但他最终的目的是“取”,是以磨炼自己,来寻求自我的提升――也就是成佛所需的功德。而《魔戒》却是自始至终,通过层层关卡和折磨,只为将拥有无限力量的“魔戒”毁灭。这也是看过《西游记》之后会感到皆大欢喜,而看过《魔戒》只会感到如释重负的原因。
  作为神话,所有的一切都具有象征意义是必然的,《魔戒》中来自各个物种的合作和争斗,两肋插刀,死去活来,千万的死尸和毁灭的废墟,都只不过存在于某个人的内心,如果说是一部神话史诗,不如说是一幅灵魂的画卷。
  如果说佛经是“得道”的“道”,那么魔戒便是“赎罪”的“罪”,这种“罪”被具体化而成为“欲望”,人人都有,却又时常被压抑,那难得保持的平衡,脆弱的如同枯黄的落叶,一点尘埃,便使他粉身碎骨。“道”是只掌握在如来佛祖,也就是一小部分修得境界的人的手里,所以去取经的人总是比别人有追求的,总会受到各方的礼遇;而“罪”却是人人都有,时时都有,平常得并不被大多数人所感觉到,以至于弗洛多为了销毁魔戒几乎丧命,回来不过是做回了原来的自己,也许这就是赎罪的真正意义,洗脱罪孽,显露真我,只是想除去尘垢,而不是穿上金装。
  不知道为什么古今中外为何总把“恶”和“魔”联系在一起,就如《魔戒》中代表“恶”的指环拥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那么究竟是因为邪恶而具备了魔力呢,还是因为它那不可抗拒的魔力才是一种真正的“恶”?如果是后者,那么紧接着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可抗拒”是“恶”的?是不是因为人类无法掌控而生出的恐惧?也许,这已经不是《魔戒》所要向我们解释的问题。
  我们那(包括所有物种)模糊而深邃的灵魂,如电影里那宏大而绵长的深林景色一样,在这样广阔未知的天地中,只能被我们抓住那一点能被我们认知和掌握的部分。就像弗洛多被指引着走的那崎岖艰险的路,我们对自我的探索和把握,也是摸索着前行,欲得而不知从何处可得,欲躲却不晓往何方可躲。
  《魔戒》给了我们被毁灭的恐惧,也给了我们被拯救的一丝希望,但仅仅是保得平安,就要付出如此的代价!有人说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因而热爱生活不是真正的爱,看到它的阴暗、丑陋,受够它的折磨和欺辱而仍然爱它,才是真正的爱。托尔金正是如此,古堡的阴森,敌人的恐怖,欲望的迷幻,残忍的杀戮,满眼望去都是令人绝望的气味,偏偏不失时机地,会有英雄像雨后的晴天一样一准儿到来,而这时来一首歌儿吧:
   破疑惑,穿黑暗,向光明,
   拔长剑,阳光中引吭歌,
   希望重燃,献出己身;
   超越死亡,征服恐惧,消弭末日,
   克服失落,征服生命,永恒的荣光!
  也许,这才是《魔戒》的主题,要毁灭的是自我,要征服的还是自我,只是将“我”所不能控的毁灭,而达到征服“我”的目的。
  这里又可以感受到与《西游记》的感情上的不同,《西游记》中对自我的提升,寄托于神明的赠与或者说施舍,等待着别人能够给我一条得到升天的法子,而这样的赠与,需要的代价就是我们的服从和隐忍,不管是如来佛祖、真主安拉或者上帝耶稣,要求的不过如此。而在《魔戒》中,没有谁可以拯救谁,没有现成的通往自由祥和的路,所以,不管霍比特人、人类、精灵还是树胡,都要依靠自我的努力才能达成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魔戒》又似乎与一般的神话不同,这其中没有“神话”,没有“神”,有的只是变形了的“人”,他们有非凡的能力,但这样的能力对所有人来说都平等,没有谁会像如来佛祖一样单凭自己的意念就能一手遮天的,没有绝对权利,没有谁被考验,谁被拯救。自己对自己的救赎,谁又能说是神话?倒可以说是像史诗一般的寓言。
  现在,畅销书被改为电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神话寓言最不易于改拍成为电影。一则神话本身吸引人的是读者所想象出的那一部分,被实像化了以后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缺少了想象,魅力就被局限在了银幕之上;二则古老的语言文字的韵味,托尔金自创的各异族类的语言的神秘,时而低沉时而激昂的歌谣,也被包裹了个严实,品尝不出白纸黑字所独有的厚重和悠远。
  有空的时候再读一遍吧,就当作好好地看本书而已。
  
  光明的世界
  余谦
  
  J.K.罗琳是一个有心的人,她塑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光明唯有穿越过最沉重的乌云才能照耀着大地。我们都要相信,纵使世界再如何的黑暗,终有一天,英雄会带领着我们冲出绝望。
  哈利?波特这一系列的书中,始终有一样东西贯穿着全文,那就是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挣扎。换句话说,就是英雄和恶魔的角斗。不同于中式的小说,西方的小说大都不会只有一个主角,而众多的主角中又有一个尤为重要,他扮演的角色是领袖、是所有人的精神支柱。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重要的人,却和恶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世界被漆黑如夜幕的邪恶笼罩的时候,伏地魔,这个让所有人都胆战心惊的恶魔竟然会因为最古老的关于爱的咒语,被光明所击退。于是,黑暗在一瞬间被驱散,所有人都欢呼着庆祝,没有人发现他们的小英雄,刚出生的哈利已经失去了父母。他的母亲,用自己最大的力量保护了他,那是这个世界上最圣洁的,爱。
  我想,罗琳一直试图告诉我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原始的那一份感动。无论是友情、亲情抑或是爱情,这都将是人生中永远闪耀着的光明。
  哈利的一大幸运是他遇见了两个生死与共的好朋友,罗恩和赫敏。他们两个一直都用自己的体温去给予哈利温暖,即使是在最后的斗争中,这两个人也不曾离开哈利的左右。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这两本书中,他们三个人一同向我们敞开了魔法世界的大门。面对那些隐秘未知的事物,他们或许犹豫过,却不曾退缩。
  许多人都认为哈利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的运气,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哈利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从伏地魔的手下逃脱。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想在这两本书里面,罗琳想要表达出的信念更多的是探索和勇敢。
  当然,在少年们探索梦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成长,最后枝繁叶茂地长成擎天大树。
  故事进行到第三本,出现了一个小高潮,那就是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的成功越狱。作为唯一能体谅哈利的亲人,小天狼星给予哈利的安慰并不逊色于哈利的父母。
  在十三年前,哈利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用尽自己的生命为哈利吟唱古老的保护咒,在十年后,小天狼星为了与哈利见面,不惜孤身越狱。
  他们都是爱哈利的。他们都将见证哈利逐渐成熟、勇敢、机智,最后独当一面。
  到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和他的朋友们都迎来了情窦初开的年龄。故事的情节从这一集开始变得曲折紧凑,而哈利,也终于和伏地魔正面交锋了。在许多心理描写的衬托下,我们不难看出哈利有过惧怕,有过挣扎,但他最终仍是勇敢地拿起了魔杖,对抗邪恶的侵入。
  即使面对的是所有人都惧怕的大恶魔,哈利依然没有退缩过。
  哈利的另外一大幸运,是他所遇到的友善的长辈们。
  系列书的后三本,矛盾一下子就被摆到了台面,所有肮脏的、黑暗的事物都毫不掩饰地展露出自己丑恶的嘴脸。在这三本书里,罗琳的手法逐渐趋向于电影效果,让人目不暇接。应该庆幸的是,在这许多的事件中,那些友善的长辈们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哈利的身后。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去照亮哈利内心的阴影处。
  哈利知道伏地魔可以通过古老保护咒建立起的神秘感应来操控自己的思想,可是他更加知道,自己从来就不是单身一人孤军奋战,所以他可以坚韧地去面对这样的事实,然后再克服它。
  不得不说在这里,全文的主脉都被激发了,那就是善与恶的挣扎还有人和人之间割舍不下的感动。
  这是罗琳贯穿始终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无论我们在哪里,无论我们面对着怎样黑暗的一片天空,但只要我们坚信光明的存在,就一定会有阳光穿越过乌云,降临。
  
  Part 2 书香四溢
  
  科技,为人类创造了福音;幻想,将人类带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奇幻小说的出现,让现实中迷惘的我们多了几分渴望、几分希冀。奇幻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智慧之门,引领人们走向了新的天地,让心与神在自由中徜徉。然而,是谁最先将奇幻小说推上了发展的道路?又是谁最先摘取了世界奇幻大奖“雨果奖”、“星云奖”和“世界奇幻奖”的桂冠……
  
  飞走的暗礁
  儒勒?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
  19世纪法国作家、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1863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主要代表作有《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机器岛》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等,作品被译成了多国语言。他开创了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也受到其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
  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关于这个东西的出现,许多航海日志所记下的事实,(如这个东西或这个生物的形状,在它运动时的难以估计的速度,它转移的惊人力量,它那种像是天生的特殊本领等等)大致是相同的。如果这东西是鲸鱼类动物,那么它的体积大大超过了生物学家曾经加以分类的鲸鱼。居维埃?拉色别德、杜梅里、卡特法日,这些生物学家一一除非看见过,也就是说,除非这些科学家本人的眼睛看见过――是不承认有这样一种怪物存在的。
  把多次观察的结果折中一下来看――一方面丢开那些过低的估计,即这个东西只有二百英尺长,同时也不接受过于夸张的言论,即它有一英里宽,三英里长,――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奇怪的生物,如果真是存在的话,它的体积是大大超过鱼类学家所承认的体积的。这东西既然存在,而事实本身又是不可否认的,那么,由于人类好奇的心理,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个怪物的出现会在全世界引起怎样的骚动。至于说这是荒唐无稽之谈,那是决不会有人同意的。
  因为,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一布纳希汽船公司的喜金孙总督号,在澳大利亚海岸东边五英里,碰见了这个游动的巨大物体。巴克船长起初还以为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暗礁,他正要测定它的位置的时候,突然这个不可解释的物体喷出两道水柱,哗的一声射到空中一百五十英尺高。这么说,除非这座暗礁上边有间歇喷泉,不然的话,喜金孙总督号面前的东西,就是还没有人知道的一种海中哺乳类动物,它还从鼻孔中喷出有气泡的水柱呢。
  同年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尔哥郎号,在太平洋上也碰到这样的事。喜金孙总督号看见这怪物以后三天,克利斯托巴尔哥郎号在相距七百里的地方也看见了它,由此可知,这个奇特的鲸鱼类动物能以惊人的速度从这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十五天以后,在离上面说的地点有两千里远的地方,国营轮船公司的海尔维地亚号和皇家邮船公司的山农号,在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大西洋海面上相遇的时候,在北纬42度15分、西经60度35分的地方,同时看到了这个大怪物。根据两船同时观察得到的结果,估计这只哺乳动物的长度至少有三百五十多英尺(约一百零六米),因为山农号和海尔维地亚号两船连起来,都还比它短,两船从头至尾只有一百米长。可是,最长的鲸鱼,像常常出没于阿留申群岛的久阑马克岛和翁居里克岛附近海面的那些鲸鱼,也只不过是五十六米,而比这再长的,从来就没有过。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评]凡尔纳的惊人之处不仅因为他能写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而是他在那个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成功地塑造出了鹦鹉螺号潜水艇。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凡尔纳小说中描写的大同小异,这种让人惊叹的预见力,成为凡尔纳小说的特色。
  
  被毁灭的人(节选)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美国科幻小说大师,现代科幻小说的缔造者之一,1953年以《被毁灭的人》成为首届“雨果奖”得主,对美国科幻小说的走向产生过深远影响。1942年,他加入DC动画公司,参与了“超人”和“蝙蝠侠”两大超级动画英雄的创造。另有著作《被肢解的人》、《计算机联系》和《群星,我的归宿》等。
  
  “为了最后筛选,每个求职者要花我十分钟。”人事主管对一个助理厉声道,“每小时六人,每天四十八人。被我最后打发走的人一定要低于百分之三十五,否则我就是在浪费时间,这就意味着你正在浪费帝王公司的时间。我受雇于帝王,并不是为了刷掉那些一看就不合适的人。这是你的工作,把它干好。”他转向赖克,学究气地点点头,“早上好,赖克先生。”
  “布罗尼究竟是什么玩意儿?”赖克问。
  “赖克先生,首先,背景:超感行会中大约有十万名三级超感师。一个三级超感师可以探查到有意识的大脑活动――可以发现对象正在思考的是什么问题。三级超感师是最低等的心灵感应者。帝王公司安全部门的大部分职位都由三级人士担任,我们雇用了超过五百名……”
  “这些他都知道,每个人都知道,说到点子上,废话篓子!”
  “我会的。如果可能的话,请允许我用我自己的方式阐述这个问题。除此之外,行会中大约有一万名二级超感师。”人事部主管冷冷地继续说,“他们是像我这样的专家,可以穿透头脑意识表层,发现前意识。大多数二级超感师从事专业领域的工作:物理学家、律师、工程师、教育者、经济学者、建筑师,诸如此类。”
  “全都要花大价钱。”赖克咆哮道,“为什么不呢?我们出售独特的服务,帝王公司认同这个事实。目前,帝王雇用了一百多名二级超感师。”
  “你到底能不能开门见山?”
  “最后,行会中只有不到一千名一级超感师,一级专家能够进行深度透思,穿过意识表层和前意识层,直达无意识层,也就是大脑的最底层。原始的基本欲求以及类似的东西。很自然,这些人担负着最重要的工作。比如泰特、哥阿特、金斯、莫塞勒这种分析师从事教育或专门的医学治疗;像林肯?鲍威尔这样的犯罪学家则在警方精神侦查部工作……还有政治分析家、政府谈判代表、内阁特别顾问,等等。迄今为止,帝王实业与资源有限公司还从来没有机会聘请到一位一级超感师。”
  “接着说。”赖克哼哼道。
  “现在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赖克先生。我相信公司也许可以请到布罗尼。简单地说……”
  “你总算要简单地说了,我求之不得。”
  “简单地说,赖克先生,帝王要雇用许多超感人才,我建议公司成立一个专门的超感人事部,由一位像布罗尼那样的一级超感师领导,专门从事面试心灵感应者的工作。”
  
  [评]小说讲述了超能侦探鲍维尔为寻找一件诡异的杀人案件的真相,踏上为死者复仇之路的悬念推理故事。作品表现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被定位成现代科幻小说中的经典。
  
  进步报告之十
  丹尼尔?凯斯
  
  丹尼尔?凯斯
  美国人。1959年,中篇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荣获“雨果奖”;1966年,同名长篇小说获得首届“星云奖”,1968年改编成著名电影《查理》。《第五位莎莉》、《24个比利》等作品已纷纷被改编成舞台剧与电影。
  
  4月21日
  我还是没去厂里。我叫房东费利恩太太打电话告诉多尼根先生说我病了。费利恩太太用一种十分古怪的眼光看着我,这段时间她看上去有些怕我。
  我想我得弄清楚为什么别人笑话我。我想了许多。觉得是因为我太笨的缘故,笨得以至于不知道自己在做傻事。人们总是嘲笑那些不会像他们一样做事情的傻瓜。
  现在我知道我每天都正在变得聪明起来。我知道怎样用标点,拼写也正确。我想把字典里所有的生字、难字全查出来,并且记住它们。我还在大量阅读,齐妮安说我的阅读速度非常的快。有时我理解了我在读的东西,并且记住了。许多次我闭上眼睛回想读过的某一页,所有的东西都像图片一样再现出来。
  除了历史、地理和算术,齐妮安小姐还叫我开始学几门外语。斯特劳斯大夫给了我更多的带子,供我在睡觉的时候播放。我尚弄不清楚潜意识和意识是如何运作的,但斯特劳斯大夫叫我别操那份心。他要我保证一周后我开始修大学课程时不涉猎任何有关心理学的书籍,直到他允许我看为止。
  今天我感觉好多了,但是我还是对那些因为我不聪明而老是嘲笑、戏弄我的人感到有些恼火。当我变得像斯特劳斯许诺的那样聪明,智商值有68乘以3的时候,我就能同常人一样。人们就会喜欢我、友好地待我了。
  我不清楚何之所谓智商。耐缪尔大夫说智商是用来衡量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的,就像药店里用来称重量的秤一样。但是斯特劳斯大夫与他分歧很大,在他看来智商根本不是用来衡量智力高低的,智商只能表明你能达到多少聪明,就像量杯外壁的刻度,只有你把东西装进量杯后才能使其具有实在意义。
  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给我做智力测试的,研究阿尔杰农的布尔特,他说两位大夫全错了。(他是在我保证不把他说的话告诉两位大夫后才说的)布尔特说智商能衡量包括你已学会的一些东西在内的许多不同的东西,不过这根本没什么意思。
  我还是没弄懂智商这东西,只知道我的智商值很快就要超过200了。我不想说什么东西,但如果他们也不知道智商是什么、来自哪里,我就不明白他们会有发言权。我弄不清楚他们是怎么知道你的智商是多少的。
  耐缪尔大夫说明天我得做一次罗夏测试看是怎么一回事。我想知道那是啥玩意儿。
  (节选自《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评]小说讲述了一个智障男人接受作为实验品的手术,从弱智变为天才,再回归到笨蛋的故事。融入了他对人性看法的转变和种种心情转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刻和细腻的笔调,使它无数次被搬上各国舞台和银幕。
  
  女巫与幻兽(节选)
  派翠西亚?麦奇莉普
  
  派翠西亚?麦奇莉普
  美国人,专职作家,尤以奇幻小说知名,亦写作成人与青少年小说。1975年以《女巫与幻兽》获得首届世界奇幻奖(世界科幻最高奖),后《丰饶与陌异》、《风中竖琴手》、《冬日玫瑰》分别获科幻大奖。
  
  ――“我不怕人,他们都是傻瓜。”
  “哦,孩子,但他们在爱恨之时就可能强大无比。你父亲,他以前跟你说话时有没有给你取名字?”
  “我是悉贝,但是你不用问也知道。”
  那双灰眼微微一眯:“哦,是啊,我的鸟到处都是……但是用来称呼的名字,和持有人最终给予的名字还是不同。你知道的,我的名字叫玛耶嘉,那小孩的名字呢?你愿意把那名字送给我当礼物吗?”
  
  ――“如果我需要你,我会召唤。”
  他松开她的手,微微一笑:“那我会来。”
  “但是我可能不会,反正,如果我要你来,我可以召唤你,你别无选择一定要来。”
  柯伦叹了口气,耐心说道:“我愿意来,这样就有所区别了。”
  “有吗?”悉贝因微笑而眯起了眼,“柯伦,回到生活的世界吧,那才是你所属之地,我可以照顾我自己。”
  “或许吧。”他收拢手里的缰绳,将坐骑转向蜿蜒而下的路上,接着回头看她,眼睛里是清澈的山色。
  “但是有一天你会发现,有人愿意在你召唤时过来有多好。”
  
  ――“我需要你……”悉贝说。
  “你更需要洛克和熙尼斯。悉贝,我不懂你玩的游戏,你以为如果我了解你,就会怕你?不爱你了吗?”
  “对,”她低语,“就像你现在一样。”
  柯伦突然攫住她,摇晃她,弄痛她。“不是这样的!你以为爱是什么?像鸟一样,每逢风吹草动就心惊的东西吗?你可以飞离我,高飞到黑暗里,但无论多远,你都会看到我永远在你下面,面向你。我的心就在你心中。那晚我以自己的名字把心给了你,你就是珍藏那颗心或任其枯萎而死的守护人。我不了解你,我气你,我受伤又无助,但我如果失去你,就没有什么能填满我空洞的痛楚,你的名字会在我内心回响。”他松开悉贝,她张大眼睛望着他,发丝飘过脸庞。
  
  [评]本书在一九七五年获得世界“奇幻奖”,派翠西亚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及层层叠叠的叙述技巧,让故事充满了悬疑、魔法、冒险的气氛,也带着温馨浪漫的气息。笔调轻快简洁,建构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奇幻世界,阅读之际,总让人猜不出下一步是什么,会出现哪一只幻兽?“富丽与堂皇”是本书的特色,读者由此走进一座缤纷绚烂的奇幻城堡。
  
  part 3 光影王国
  
  随着幻想小说的兴盛,幻想类的电影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它们依托于当前科技又超越于当前科技,是人类艺术幻想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折射出人类对未来科技与生活的一种理念。从早期的探索走向成熟再到高科技时代,每个时期人类都创作了经典的幻想类影视大片,让大众在惊喜之余对宇宙、战争、生态和人生展开了深深的思索。
  
  20世纪初……
  1902年梅里斯推出了《月球之旅》,被誉为科幻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之后表现太空旅行的内容在科幻影片中层出不穷,经久不衰。
  1926年,德国电影界推出了默片时代最伟大的科幻巨片《大都会》,这部影片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科幻艺术领域,被视为二十世纪十大影片之一。
  
  二战以后……
  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1898年创作了经典科幻小说《星际战争》,1953年派拉蒙公司推出的据该小说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空前成功。
  1954年,日本东宝公司创造的《哥斯拉》以核反应造成的突变为背景,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突变怪物形象。使观众联想到战争的恐怖。
  
  20世纪90年代以后……
  1977年,《星球大战》的上映在美国重新掀起科幻片的高潮。《星球大战》的一炮走红不仅捧起了制片人卢卡斯,而且开创了科幻电影与最新高科技相结合的新时代。此后几十年里,星战系列片常演不衰。
  2001年12月10日,由英国文学巨匠托尔金的史诗三部曲《魔戒》改编的好莱坞魔幻大片《指环王》在美国首次上演,创造了“电脑+胶片”的奇迹,这部影片获得了第74届奥斯卡大奖的揭晓,获得13项提名、摘取4项奖项,并从此开创了一个魔法电影的时代。

标签:游走 幻想 梦想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