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远征军小说 [远征,三个青年人的自述]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旅行社新开发了一个旅游项目,叫做“忆往昔峥嵘岁月,重走长征路”,刚上市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不光是赢得了怀旧人士的好评,更引起了一些青年人的浓厚兴趣,首发团就吸引了三个青年人。回来后,这三个青年人一起开通了一个叫“远征”的博客,在这上面公布了一些旅途的所思所想。
  
  青年A
  
  说老实话,和大多数叛逆青年一样,我对长征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这次旅行自然也不是我的本意。爷爷是个老红军,他一直希望能重走那段长征路,可是他年纪大了,为了替老人还愿,所以我报了名――在我看来应该唱Rap,跳街舞的年代,我踏上了“怀旧之旅”。一路上,爷爷比我还兴奋,不停地打着我的手机,关切地询问我们抵达了哪里,再怀念一下曾经走过的路。开始时,我兴趣索然,只是在不停地抱怨天气,抱怨崎岖的山路,还有这不知哪年哪月才走完的征途。
  直到那一天,电话里,我告诉爷爷我们已经行至大渡河了,爷爷突然像个孩子般在电话那头叫嚷道:“大渡河了呀!70年了,想当年,我过大渡河时还比你小几岁呢!这一晃都……”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当年大渡河一役,很是惨烈,死了多少人呐!河水都染红了……”这时,耳畔传来了导游的解说:“这儿就是‘大渡桥横铁索寒’描绘的大渡河了,当年大渡河水深流急,为了抢占上游的泸定桥,红军死伤惨重……”电话那头,爷爷回忆道:“就在大渡河,如果不是战友拉了我一把,我恐怕就……只可惜,战友却……多年轻啊!”
  搁下电话,望着依旧汹涌澎湃的大渡河水,不知道当年它吞噬了多少年轻的生命。河水一如既往,当年那条铁索桥早已踪影全无,70多年过去了,很多都改变了,惟一不变的是这曾经的战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向后人诉说曾经的生死搏斗。
  我问自己:我从何而来?向何处去?为何要来这里?
  内心回答了自己:我来自今天,探访昨天烈士曾走过的路,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曾经被他们的鲜血染红过;我在寻找英雄们的足迹,将他们的事迹再次从厚厚的尘土中挖掘出,昭示给后人。
  
  青年B
  
  两年前,我作为××大学的交流生来到了大陆,重走长征路可以说是我的心愿。爷爷曾经是国民党将领,小时候常听爷爷讲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战事,虽然政见不同,在爷爷生前,对于共产党在长征中表现出的惊人毅力表示敬佩,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好机会,我自然不会放弃。
  同行的还有一个大陆的青年,听说他的爷爷是个老长征,巧还真巧,国共将领的后代在他们打得死去活来的长征路上相逢,可这一次,我们不用再拼个你死我活了,反而成了旅途的伙伴。
  虽然山路已经修过,但还是不大好走;虽然河上已有石桥架着,但湍急的河水还是让人胆战心惊,更别提70多年前了!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爷爷一直都说红军真的很令人敬佩。过了大渡河,我们来到了雪山的领地,同行的一位老人说到:“想当年,为了过雪山,冻死了多少人呵!今天爬不动了。”另一位打趣道:“你想爬还没得爬呢!”虽然没有攀过雪山,但我还是为它的高耸入云而震撼,雪山的成年积雪不知埋葬了多少勇士的骸骨,当年错误的“攘外必先安内”开启了这条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长征路漫漫,且又崎岖,中国人只有吸取教训,或许海峡两岸才可能统一,这海峡统一之路又何尝不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当年的错误,难道还要重蹈覆辙?!真希望所有中国人――无论政见如何,都来走一走这条长征路,或许,只有这样,统一才会真正有起色!当年爷爷曾多么渴望再次踏上大陆,终究遗憾终生,今天虽然我能走在长征路途上,但看到两岸关系又落入低谷,作为同样是中国人的我,又何尝不心痛!我相信,统一之路或许坎坷,但终将会像这长征路一样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青年C
  
  我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在中国留学已有四年,这次是在人们诧异的目光中踏上远征之路的。
  为什么要走这条长征路,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但我绝不是一时兴起。小时候就听说过我们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而中国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后来稍稍大了些,看了许多美国记者在中国三、四十年代采访的实录,令我对这片土地心驰神往,而重走长征路,恐怕对于我一个外国人而言,是了解中国历史的一大捷径吧!
  中国红军为了取得胜利,跋涉二万五千里,这对大多数美国青年而言,是多么不可思议。我们的生活太优越了,虽然很多人看来,美国青年极其坚强,这或许多多少少受了作家们的影响,事实上,外在的“勇敢”掩盖不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内在脆弱,很多时候我们太容易被挫折击败了――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途,离二万五千里有着极大的距离,我感到了人类的渺小,同时,也感到了人类意志的强大,或许这就是信念!一路上导游一直用“柳暗花明又一村”来鼓励我们坚持下去――这句话,我的中文老师曾告诉过我,恐怕当年的将士们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吧。
  无论是当代的美国青年还是中国青年,我们都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大多数时候我们是软弱的;走过了长征路,回头再看,或许自己也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就像人生,只要永远不放弃,无论如何,坏到透顶了,就只有变好了,引用美国名著《飘》中的一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就是新的一天)!
  
  博客的最后写道
  
  重走长征路,让我们三个不同地域文化的青年人走到了一起,一起探索这条曾经的征途――是英雄的脚印也罢;是海峡统一的启示也罢;亦或是人生的真谛,长征路不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财富,而是整个人类的瑰宝。远征的路途或许曾是坎坷的,但过个几十年,终究会平坦――走的人多了,自然就走出了“路”。
  (指导老师:钱美丽)
  
  点评:
  作者以“博言”形式表述,结构新颖,有特色,三个不同身份的自述者,从三个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对于重走长征的心灵体验,颇具匠心。文字也干净,是篇好文章。(朱增泉)

标签:远征 青年人 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