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读人,散文

时间:2017-03-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读人,散文

读散文与读人生

主讲人:陈剑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

 

  【何龙】大家早上好,今天的艺术论坛我们请来了陈剑晖教授给我们做题为“读散文与读人生”的讲座。陈教授是华南师范大学特聘一档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全国第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教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现代文学研究会、广东散文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散文文体论》等8部专著,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

我认识陈教授已经有二十几年了,当年我开始学写文艺评论的时候,他已经是鼎鼎有名的文艺评论家,所以他也可以说是我的老师。在散文研究领域,他被公认为是全国前几名的一个评论家。上世纪80年代,他与曾经作客文艺论坛的郭小东,两人多年一起合作写评论。很多合作者最后的结果是分道扬镳,甚至可能成为敌人,也有一些夫妻合作的最后写到离婚了。但是陈剑晖和郭小东两人一起合作写评论,到现在关系还是非常好,他们两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已经是全国著名的评论家了。现在他们两人都还在研究学术,都还在写文章。

今天陈教授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读散文与读生活”。现在报刊杂志上发的文章比较多的文体都是散文,特别是报纸,那么散文跟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掌声有请陈教授,请他来为我们解读。

【陈剑晖】大家周末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来谈谈散文。

  引子: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散文的时代

我们都知道,文学在今天这个时代是不太受重视的,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边缘化。相对来说,散文的情况要好一些,恐怕熟悉散文的人都知道,自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以来,散文便一路走红,甚至还出现了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这样的散文史上的奇观。与散文相比,其他的一些文体在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到了新世纪便逐渐的衰落疲软了,比如诗歌自从朦胧诗以后就越来越萧条,有人甚至说现在写诗的人比读诗的还要多。戏剧在新的世纪更是门可罗雀。小说除了长篇小说之外,其他的诸如中篇啊短篇啊,也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相比之下,散文不仅数量非常多,成几何倍数增长,而且散文家也是越来越多。除了原来写散文的仍在写外,那些原来写小说、写诗的,还有一些学者,现在也纷纷拥到散文领域来一显身手,这样散文的队伍便空前壮大,特别是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散文家,比如说史铁生、韩少功、张承志、王小波、周涛、余秋雨、贾平凹、张炜、王充闾、林非等等,至少可以列举出十几二十个,都是当今非常著名的散文家。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在整个五六十年代,比较著名的散文家,不外乎就是杨朔、秦牧、刘白羽等几位,即所谓的当代散文三大家。不但优秀的散文家非常多,今天好的散文作品也非常多。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贾平凹的《秦腔》、余秋雨的《道士塔》和《这里真安静》等等,可以列出一大串。我认为其中有很多散文作品是可以传到后世的。

有人说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散文的时代。我觉得这种说法基本是可以成立的。一个很有力的佐证是:我看到这么一个消息,说的是北京日报一名记者采访北京大学很著名的教授季羡林。季先生算是国宝级的人物了,他的话应是有份量的。这个记者问季先生:你认为20世纪哪些文学样式可以超越古代?季先生想了一想回答说:我看诗歌不太可能超越古代,不太可能超过李杜。小说呢?恐怕也很难超过四大古典名著。戏剧方面,曹禺的那些戏剧看起来也无法超过《牡丹亭》、《西厢记》。不过季先生认为,散文很有可能超过古代。以上不是季先生原话,只是大意。我觉得大有道理。诸位想想:“五四”时期第一个十年,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散文随笔、思想杂谈、以及以朱自清为代表的抒情散文,以周作人为领袖的聊天式散文,可以说是蔚然大观,形成一个时代的文体。因此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等大家,都一致认为新文学笫一个十年里,散文小品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小说、诗歌和戏剧,这个结论可以说是文学史的定论了。

到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散文又再度复苏繁荣,其成绩在我看来堪与“五四”散文比肩。不但散文题材有很大开拓,表现技巧、语言有很大提高,而且出现了很多新的散文品种,比如“文化大散文”啊,“学者散文”啊,“小女人散文”啊,等等,还有“新媒体散文”“网络散文”,在座何龙先生就特别欣赏新媒体散文,在他主持的《羊城晚报》“花地版”,就发表了大量很贴近生活、观念很新、文笔又很生动活泼,很有生活趣味的新媒体散文。可以说他对新媒体散文的发展繁荣是有贡献的。

上面说到季老先生对20世纪散文有极高评价。我后来把季先生的意见与北京大学著名的教授钱理群、汕头大学特聘教授王富仁讨论。刚才何龙先生说到我这个特聘教授,还要我坦白领多少岗位津贴。其实我这个特聘教授和王富仁那个特聘教授无法比。他是汕头大学花了一百万挖过去的,岗位津贴比我高得多。好了,我们再回到刚才话题。钱、王两位先生也认为季先生的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是符合实际的。认真想来,散文这种文体的确有可能超过古代的散文。当然,是不是真的超过?在座的各位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得出自己的答案。

散文为什么能够在别的文学样式疲软的情况下独领风骚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散文很贴近生活,它跟生活的距离是最近的。所以今天讲座的题目是“读散文与读生活”。我原来确定的不是这样的题目,是比较学术化的,后来考虑到论坛的宗旨,还是要更加贴近大众,贴近社会人生。于是,就改成现在这个题目。

  一、散文与生活有一种契约

在我看来,散文和生活有一种契约。这种契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散文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文体,同时也是最符合今天这个时代的一种文体。我们都知道,散文的题材很广阔,形式也很自由。举凡我们身边的生活,好像吃饭、睡觉、下棋、种花、旅游、思考等等,这些都可以写进散文里。广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个散文大家秦牧,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从柴米油盐、花乌虫 鱼 ,到古今中外,到天上地下,都是他散文的素材。在三十年代有一个散文大家,也是很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他写过很多很好的散文,还写过《京华烟云》这样的长篇小说。林语堂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举凡“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这说明散文的题材非常广阔、非常丰富。再说,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读长篇小说,读诗歌嘛又不太过瘾。这个时候,散文这种文体正好趁虚而入,它十分符合我们现代人的阅读的需求,我们在茶余饭后,如果有一点时间和兴趣,就可以拿一篇一千字的散文来读一读,比如说羊城晚报花地的某一篇散文,读完之后如果有一点感触,得到一点生活的启迪,这就很好了。散文的功用也就达到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散文最适宜表达我们的感情,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感触,都可通过散文表达出来。你要写诗嘛,当然可以,但写诗要很考究,不能随便写。写小说嘛,又要有故事冲突、要有人物塑造,还要讲究叙述的角度,非常麻烦,要求很高。而散文呢,可以现炒现卖,有时一个晚上就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大概是86年吧,我和郭小东教授,就是写过《中国知青部落》,还有《都市迷离》等小说的作者。这些小说在羊城晚报连载过,影响很大。那一年我和郭小东参加一个军外作家代表团到新疆。我们到了阿拉山口的地方,那个地方很荒凉,对面是前苏联兵站。阿拉山口交通不便,生活十分艰苦,平时还有八级大风。甚至半年都看不到一个女人。这对坚守哨所的士兵的精神和心灵都是严酷的考验。他们到底怎样面对这样的生活环境呢?参观哨所后,我马上写了一篇散文《阿拉山口》,写出他们生活的苦闷和心灵的苦闷。后来我们又跑到了唐古拉草原,跟牧民一起聊天,看他们怎么样放牧,晚上牧民就请我们吃羊肉。他们用羊套一下子就把羊套住了,然后用三脚架吊起来,不用一个小时,一只羊的皮就剥的干干净净,而且不流一滴血,太神奇了。晚上我们吃完手抓羊肉,就在草原上看月亮,感觉到草原的月亮特别的明亮、特别圆,跟城市里的月亮完全不同,好像月光会在树叶上跳动,月光好像还有声音,后来我把这种感觉也写下来了。在新疆参观一个月,我写了一组散文,叫《大漠素描》,这一组散文后来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散文选刊》杂志还转载了。

还有一次

读人,散文

,大概是85年清明节前后吧。我和郭小东到海南的黎母山。因为我们两个人都曾经是海南下乡的知青。我们和二个仍坚守在农场的农友一起上山。我们在山上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当时正好是清明节前后,雨淅淅沥沥下一个不停。我们在帐篷里呆了几天,一边听着三毛的《橄榄树》,一边听着雨声,一边回想起当年我们插队时的往事。特别是有一次山洪来了,一个建在河中小岛上的养猪厂被淹没了,十几名知青战友就这样被水冲走,牺牲了。一切都很感伤,当然也浪漫,但绝不是矫惰。后来我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散文,叫《三月黎母山》,发表在天津《散文》杂志上。

我讲这些例子,想说明的是散文不仅很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最能够表达我们的感情,散文就是我们的精神安慰,是我们的家。有时候我跟学生说,散文就像是一个鼓风机,当我们灰心消极,看不到生活希望时,它给我们鼓气,鼓起我们生活的勇气,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散文还是一条河流,它静静的滋润我们的心田。我们可能对文学没有感觉,但是在散文的滋润下,我们的审美触角似乎灵敏了,我们的感情好像更加丰富了。以我个人来说,散文还可以给我带来梦想。如果没有梦想的话,我觉得生活会很苍白、很残缺。我热爱散文、研究散文,主要是因为散文能够给我一个梦想。当然,散文也可以是练笔。它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你经常阅读一些比较经典、比较好的散文,你自己又经常写散文,我相信在不知不觉中,你的写作水平就会提高了。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这是散文贴近生活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我觉得散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文化素养。为什么那么多的白领喜欢余秋雨的散文?因为他们在余秋雨的散文里可以读到很多关于历史方面的文化知识,可以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我觉得这就是他们喜欢余秋雨的原因。还有一些老板,在他客厅豪华的书架里摆上整套余秋雨的书,其实这不仅仅是炫耀,不仅仅是附庸风雅,我想这也是提高文化品位的一种心理需求。

总而言之,散文跟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它的好处是很多的。散文可以说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它最高的境界,按照我的看法,应该是本色、平淡和自由自在。记得法国戏剧家莫里哀有一个戏剧《暴发户》,剧中的主角叫儒尔丹。这位先生虽然赚了钱,但也喜欢附庸风雅,也喜欢散文。他说了一句话,大家猜是什么话,他说,“尼哥,把我的鞋和睡袍拿过来。”旁边一个朋友就说,哎呀,你说的是散文啊,于是这个儒尔丹高兴的不得了,他喊道:“天啊,我说了四十年的散文,竟然还不知道”。当然,莫里哀写的是喜剧,有一点调侃的味道,但这里也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散文和我们的生活是很贴近的,它是最生活化、最自由自在的一种文体。第二,并不是所有的说话都是散文,虽然散文很贴近生活,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的话一不小心就是散文,但是并不是所有说出来的话都是散文。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世界上的散文家就太多了。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虽然散文数量增长很快,但其中很多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文字垃圾。为什么会这样?有一个原因,我想就是一些读者把散文的门槛看得太低了,他们认为只要有一点点艺术的感觉、只要粗通文墨就可以到散文领地里跑马占地,一展身手。我觉得这是对散文的误解。本质上,我认为散文是易写难工的一种文体。尽管它的门槛很低、很容易写,但是要真正写好并不太容易。一个作家一辈子能够写出一两篇好的散文,这就很了不起了,就象史铁生一样,这么有名,主要也就是写了一篇《我与地坛》。朱自清这么有名,大家想一下,他的散文有多少呢?不外就是《荷塘月色》、《背影》,当然还有《匆匆》等,可是这些就等而下之了,就差很远了。前几年有一个叫庄周的批评家说的比较刻薄,他说朱自清在文学史上获得大名,相当于一个彩民用了五块钱中了一个五百万的彩票。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朱自清的文学作品很少,他主要是靠一篇《荷塘月色》在文学史上立足,特别是散文史上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这其实是很取巧,是很合算的。当然这样的批评很刻薄,不过它多少也揭示了部分文学史的事实。

散文和生活的这种水乳交融的契约状态,决定了散文和小说、诗歌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都知道,小说的生命就是虚构,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这是一个常识。小说和散文相比,和生活隔的远一些,而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所以魏晋南北朝的诗人左思说过一段很著名的话,“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这里的“本”与“实”,都是对散文的基本要求。过去的散文作家、评论家一直认为,真实是散文的生命,是不可动摇的原创。像著名的作家周立波在1962年《中国散文特选》序言里写到,真实是散文的生命、散文的基石,离开了真实就没有散文。当代很著名的一位散文家,也是散文理论家林非也认为散文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还有一个散文研究者叫秦晋的,他在《文学评论》发表文章,说如果违背了真实,散文也去虚构,那就是自毁长城。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有一点绝对、有一点机械,是一种比较刻板、僵硬的真实观,我不敢苟同。我认为散文要真正做到原原本本的真实,即生活是怎样的,你的童年是怎样的,要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这是很难做到的,不可能的。理由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有三点。第一,散文写的是个人的经验,散文里表现出的对生活或者世界的认知,它是一种综合经验的体现。个人的体验和个人的亲历是不同的,个人的亲历比如说我今天到了白云山,我明天到了大学城,后天到了西安,我把这个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事无巨细的写出来,这就是个人的亲历。而个人的经验,是对个人亲历的一种综合、整理,已经加入了个人的感情、心理以及对生活的评判。我认为散文它应该表现的不是个人亲历,而是个人的经验,像巴金的《海上日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些作品都是将几天或一段时间的经历进行综合,因此要做到完全的真实是不可能的。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小时候的童年记忆都会产生一种错位,你写童年的那些事都已经产生很大的变形或者变异,这个时候展示的生活真实已不是原来的真实。第三,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文学界出现了大面积的破体现象,即我们通常说的跨文体的写作。比如说汪曾祺的很多小说,其实就带有散文的味道;而史铁生的一些散文,又带有小说的特征,再比如说余秋雨的很多散文里,不仅有小说的虚构,还有戏剧的冲突。这个时候要求散文原原本本把生活展示出来,这其实是苛求。所以,我认为散文应该在真实的基础上有所虚构、有所想像。当然这一种想像和小说的漫无边际的想像是不同的。我将它叫做有限度的虚构。

以上谈的是散文与小说的不同,那么 散文和诗歌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曾经做过一个很精彩的比喻,他说,“诗像是情人,可以专门谈情。散文像是妻子,当然也可以谈情说爱,但是家务太重太杂了,实在难以分身……散文乃走路,诗乃跳舞;散文乃喝水,诗乃饮酒;散文乃说话,诗乃唱歌……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诗,是一切艺术的入场券。”余光中的比较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散文面对的是事实和大地,而诗歌面对的是神祗和天空。我还曾经做过一个比喻,诗歌是文化的高山峡谷,很险峻,而散文是文学的平原。我们都知道,平原很广阔,有绵延不绝的地平线。它有很大的包容性,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文体,同时又延伸出很多新的文体,所以有人说散文是一切文学之母。散文没有像诗歌那样的尖锐、那样的刺激,那样充满想象力。我们投入散文的,不管是作家还是欣赏者,都是一种比较散淡、闲适的心情,是一种像秋天一样从容的、自在的、成熟的韵致,也可以说是一种默默的、无言的常年厮守。正因为这样,诗歌表现的是彼岸的人生,很超脱很遥远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而散文表现的是此岸的人生,就是我们身边随时可以接触到的这样一种人生。

散文与生活的契约,还体现在不管你是写散文还是欣赏散文,你都能获得一种最舒服、最写意的自适心境。我是一个比较自由散淡,也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人。我喜欢得失随缘。无为而治。所以我喜欢写散文,我也喜欢研究散文。可以说,散文已融进我的血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在我的一本专著《散文文体论》的后记里写到,我研究散文,并不是选择了学术,而是选择了一种人生的方式、选择了一种生存的态度。我愿意在散文这一片小小的菜地里把土耕的细一点、把肥撒的多一点,精耕细作,希望能够在这里有一点收获,这就是我人生的理想。我觉得在今天这个很浮躁的时代,大家都比较急功近利的、都很匆匆很局促。这时来读一读散文是非常有好处的。散文能够使我们的心静下来,使我们的生活慢下来,这就是散文的作用,就是它的价值。

这是我要跟大家谈的第一个问题。

  二、散文要俗中有雅、有趣和有味

我们在上面讲到过,散文和生活有一种契约,这就决定了散文家在写作散文时要有一颗俗心。什么是俗心?我觉得俗心就是凡心、平常心、近人情、闲心,并通过这凡心、平常心、近人情和闲心去叙述日常生活的经验。俗心也就是要把姿态放低,散文最忌讳的是高高在上、俯视生活、凌空舞蹈,更拒绝虚假造作、装腔作势。散文为什么要有俗心?因为作家是从土地上长大的,它们跟我们一样都是吃五谷杂粮的,他们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所以作家在写散文的时候要把散文的关怀和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说到底,散文的本质是生活的、世俗的,一个没有世俗心的散文家,我想他是写不好散文的。非常可惜的是过去许多散文家并不太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是像杨朔等当代三大散文家也不太明白这个道理。过去我们读散文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写到登山,肯定要联想到克服困难,一写到天空总离不开凌云壮志,一写到大海就自然是宽广的胸怀,这几乎已经成为过去散文的一种模式了。这种散文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很诗意、很抒情,其实它是远离了散文的本体,是非生活的,矫情的。

与此相反,有一些散文家为什么读者那么喜欢他,为什么他们能够在文学史上长久不衰呢?比如说三十年代的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四十年代的王了一(王力)、钱钟书、张爱玲等等,包括九十年代以后大家很喜欢的王小波,因为他们的散文是世俗的,他们有一颗世俗的心。

我记得张爱玲曾经说过,她说,“散文的文字是从柴米油盐,从肥皂、水和太阳开始的,并从这些日常生活去寻找人生”。这里不知道有没有“张迷”,我们大学里有很多“张迷”,张爱玲的小说的确写的非常好,对人生有一种独到的理解。她的散文也写的很好,我们读张爱玲的散文,觉得她写的都是家长里短、七姑六婆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她一有一篇散文说到她很喜欢住在马路边,听城市的车声,这样觉得跟生活贴的很近,觉得很充实、很实在。她还写她喜欢上街、喜欢自己裁衣服,甚至写到她喜欢闻房间里一点淡淡的霉味,她觉得霉味很有生活的气息,这恐怕就是张爱玲的一种独特感受,是作家的怪癖,但无可否认,这样的散文是生活的、世俗的。因此它们的生命力特别旺盛。

当代散文家王小波也是这样。王小波的散文思考的都是很严肃的问题。诸如自由、民主、健全的理性、智慧的问题,等等。但是王小波的散文又是生活和世俗的。你们读他的散文有没有注意到,像《我们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作品,都是用一种平民的视角来看待人和社会。他的散文里融入了很多他在农村插队时的生活体验、以及农民的生活、农村的一些故事,农民的语言,这些都是他散文的素材,因此他的散文一方面很严肃,很理性;一方面又很世俗,很有生活气息。

在散文的世俗化方面,我特别欣赏的是梁实秋的散文,不知道诸位是不是这样看?三十年代的三个著名散文家,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我最喜欢的就是梁实秋。在我眼中,周作人的散文虽然境界很高,淡中有情致,有苦涩,但是我不喜欢周作人。我觉得他的散文太淡太淡了,没有他那一种生活经历、没有他那样的心境很难感受到他散文的真谛,何况周作人后来变成文抄公,后来他的散文很多都是抄古书,然后再发表几句议论。所以我觉得周作人的文学史地位有一点拔高了,他的成就其实是没有那么高的。林语堂的散文我也很喜欢,知识很丰富,里面有很多幽默、调侃,但是我觉得林语堂的散文喜吹掉书袋,还带有一点英国牛油的味道,所以我个人也不是特别喜欢。我最喜欢的是梁实秋的散文,梁实秋散文的特点就是崇尚个性、追求自然,喜欢闲适的笔调,特别是梁实秋的散文有一种“化俗为雅”,也可以说“化腐朽为神奇”这样一种艺术的功力。梁实秋的散文写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男人》、《女人》、《中年》、《下棋》等等,全部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我们平时都可以接触到的事情,但是这些生活的琐事一经梁实秋的艺术点染和转换,就变得魅力无穷,变得很高雅了。如果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觉得梁实秋的散文就象现在街上女子的百褶裙,粗粗看起来平淡无奇、杂乱无章,但是你慢慢品味,会觉得他的散文有一种内在的力度,花纹其实是很古典、很优雅的,这就是梁实秋的本事。

我这里给大家看看梁实秋《女人》里的一段文字,

“有人说女人喜欢说谎,假如女人所编撰的故事都能抽取版税,便很容易致富。这问题在于什么叫做说谎,若是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小小的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是比较的富于说谎的天才。”

这里把女人的特点点出来了,而且用一种很幽默、很机智的语言来叙述,首先把女人编撰的故事和现代版税制度联系起来,接下来他又展开他的联想能力,用具体例子说明女人是如何爱说谎。比如说女人到商店里买布,本来明明很喜欢这一块布的质地、花色,可是偏偏挑毛病,说这一块布的花色太老、尺寸不够等等,很想买但又故意说的一无是处。再如某位女士没有钱坐轿车,可能她会编造一个理由,哎呀,坐轿车并不好,太憋气、太闷了,又有汽油味,我坐不习惯,等等,举了这样的一些例子之后,梁实秋接下来又讲了一些女人的特点,说女人还有什么一哭二闹三上吊等等,讲了很多缺点,简直把女人贬的一塌糊涂。

但是男人也不要高兴太早,在《男人》这篇散文里,他把男人贬得更加厉害。“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脏!当然,男人当中亦不乏刷洗干净洁身自好的,甚至还有油头粉面衣冠楚楚的。但大体讲来,男人消耗肥皂和水的数量要比较少些。某一男校,对于学生洗澡是强迫的,入浴签名,每周计核,对于不曾入浴的初步惩罚是宣布姓名,最后的断然处置是定期强迫入浴,并派员监视,然而日久玩生,签名簿中尚不无浮冒情事。有些男人,西装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袜子手绢不知随时洗涤,常常日积月累,到处塞藏,等到无可使用时,再从那一堆污垢存货当中拣选比较干净的去应急。有些男人的手绢,拿出来硬像是土灰面制的百果糕,黑糊糊粘成一团,而且内容丰富。男人的一双脚,多半好像是天然的具有泡菜霉干菜再加糖蒜的味道。所谓,‘濯足万里流’是有道理的,小小的一盆水确是是无济于事,然而多少男人却连这一盆水都吝而不用,怕伤元气。两脚既然如此之脏,偏偏有些‘逐臭之夫’喜于脚上藏垢纳污之处往复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为乐!多少男人洗脸都是专洗本部,边疆一概不理,洗脸完毕,手背可以不湿,有的男人是在结婚后才开始刷牙。‘扪虱而谈’的是男人,还有更甚于此者,曾有人当众搔背,结果是从袖口里面摔出一只老鼠!除了不可挽救的脏相之外,男人的脏大概是由于懒。”

写了男人的脏之后,又写了男人的懒和馋,说几天没有吃肉就像是《水浒传》里的李逵一样,嘴巴要淡出鸟来了,还写了男人的自私等等。

梁实秋写这些散文,一方面都很贴近我们的生活,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他又是很雅的,他有丰富的知识,很高的艺术素养,这样他就能左右逢源,既幽默调侃又未失去必要的节制。他是用善意的眼光来看男人女人,因此尽管他把男人女人的人性弱点都写出来了,但我们读后都会发出一种会心的微笑,觉得他写的非常到位。而且他的语言是很通俗的,他的语言来自于生活,非常生活化,但是你慢慢琢磨又觉得这个语言很有味道。我觉得这就是梁实秋散文的独特之处,就是俗中有雅。散文如果仅仅有俗那是不行的,应该是俗中有雅,这才是散文的高格。

俗中有雅还不够,好的散文还应该是俗中有趣。传统的散文观念一直认为散文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叙事,二是要有情,三还要有理。我觉得光有这些还不够,还要加上一个“趣”字。散文要有趣,要写的趣味横生,才能够体现出生活的本色,才能够吸引读者兴趣盎然读下去。

过去我们的散文理论,说老实话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以载道”,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八大家都是如此。当代散文家也深受其害。他们写散文的时候往往是一本正经、板起脸孔,杨朔的散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比如说有一篇《荔枝蜜》,写他去蜂场看蜜蜂,回来之后看到人民公社的社员在插秧,作家就联想到这些人民公社社员就像蜜蜂那样在酿造着生活的蜜。他这样写还不够,还写到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小的蜜蜂。杨朔的《泰山极顶》,先写爬泰山时的看到的景物,写得非常细致精彩。最后登上泰山,早上起了一个大早想去看泰山日出,但是不巧因为天气不好,没有看到泰山自然界的日出,但是他站在泰山极顶看到了齐鲁大平原,看见了人民公社的炼钢高炉,于是,杨朔在散文的结尾兴奋地写到,他虽然没有看到自然界的日出,却看到了一个更加壮丽的日出,看见了人民公社的炼钢高炉。这样散文就获得了“理”的升华,一个高八度的升华。

有一个叫祝勇的散文家,很有才华,也很偏激。他反对体制散文,更反感散文结尾“理”的升华。他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结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蛇足。杨朔等的散文更是在结尾处就激动的嗷嗷叫,霸王硬上弓。当然祝勇的批评不够厚道,甚至有一点哗众取宠,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点出了当今散文存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丰富多彩,是充满趣味的,既然散文最贴近生活,就应该把生活的趣味原原本本地传达出来。在这些方面,三十年代的梁实秋、林语堂,四十年代的钱钟书、王了一,王了一是很著名的语言学家,也叫王力,著有《现代汉语》等专者。在四十年代,他写过很多很精彩的散文,王了一是他的笔名。还有台湾的余光中,香港的董桥,大陆的王小波、贾平凹等,他们的散文都写得充满趣味。余光中写香港沙田生活的《牛蛙记》,就写的妙趣横生。还有《催魂铃》,说现代人发明了电话,却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多少痛苦,写得令人忍笑不禁。还有《我的四个假想敌》,写他的四个女儿长大以后,不断有男孩来骚扰,防不胜防。他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防犯,仍无挤于事。于是他感到养女儿是幸福也是苦恼,写的很有趣味。

王了一的散文更为有趣,我极为喜欢。福建师大有一位著名教授,也是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他曾经是王了一的学生,王了一当时给他们上现代汉语。他说王了一上课很枯燥沉闷、一板一眼,没有什么激情,也不幽默。不过因为他是大学者,学生们对他还是很崇敬。有一次他无意中读到了《龙虫并雕斋琐语》,署名王了一,开始不知道王了一是谁,后来知道王了一就是王力,十分吃惊,从此对对老师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评价。孙绍振先生提到的《龙虫并雕斋琐语》,的确很精彩,里面有很多很好的作品。比如《劝菜》一篇,写了中国人常见的一种生活现象,王了一不仅抓住了这么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生活现象,而且把它们放到了两个极端上展开,一个是中国人极端的客气,很有礼貌、互相谦让,一个是极端的不卫生。王了一这样写到,

“中国有一件事最足以表示合作精神的,就是吃饭。十个或十二个人共一盘菜,共一碗汤。酒席上讲究同时起筷子,同时把菜夹到嘴里去,只差不曾嚼出同一的节奏来。”

王了一在这里首先强调的是筷子的作用,即用沾满了自己唾液的筷子轮番劝来劝去。作品里写到:“有时候,一块‘好菜’被十双筷子传观,周游列国之后,却又物归原主。”这里“传观”这个词用的特别好。王了一把这一种交流叫做“津液交流”,唾液的交流,这样说还不够,又加上一段,

“主人是一个津液丰富的人。他说话除了喷出若干吐沫之外,上齿和下齿之间常有津液像蜘蛛网般弥缝着。入席以后,主人的一双筷子就在这蜘蛛网里冲进冲出,后来他劝我吃菜,也就拿他那一双曾在这蜘蛛网里冲进冲出的筷子,夹了菜,恭恭敬敬地送到我的碟子里。”

王了一的高妙之处并不是把这种生理的刺激推到极致,如果仅仅这样虽有荒诞的喜剧效果,但失去了散文的意义。王了一的高明,在于他很自然地把这种生理的刺激转化为一种精神的调侃。他并没有完全否定劝菜这个事件本身,他说劝菜也是一种美德,牺牲了一点点卫生换来了一种美德,这不应该吗?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把生理的刺激变为一种精神的调侃,散文的美学价值、思想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这就是王了一的散文,它的妙就妙在这里。

我们欣赏散文,如果能这样来理解作品,基本上巳把握住了作品的要旨。但还不够。我们还要进一步把王了一的散文和钱钟书的散文放在一起做比较。我们都知道,钱钟书自从写了《围城》之后就爆得大名,很多的读者都想方设法找这本书看,可以说一时之间洛阳纸贵。其实钱钟书也是很优秀的散文家,他在四十年代写过一部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后来也写过一些散文。钱钟书的散文和王了一的散文都写的很幽默、有趣,但是这两个人的散文其实是不同的。

在我眼中,王了一散文幽默是一种软幽默,而钱钟书是一种硬幽默。王了一宅心仁厚。他是以一种比较宽厚的心态来写散文。他知识丰富、旁推侧引、左右逢源。他的幽默是比较温厚宽容的,往往是点到为止。他还常常自我嘲讽。而钱钟书的幽默是攻击性的,正常和反常、理性和荒谬、严肃与俏皮,在他的散文里熔为一炉。比如,在《围城》里,钱钟书就写到一个关于“真理”的典故。方鸿渐在回国的途中,在船的甲板上遇到了鲍小姐,鲍小姐长的不漂亮,皮肤本来就黑了一点,被太阳一晒,皮肤更显得黑里透红了。不但黑红,鲍小姐还穿得比较暴露,于是钱钟书的幽默天才就得以充分发挥了。他说,我仿佛眼前看到了一个熟食铺,因鲍小姐黑里透红的皮肤,他就联想到了熟肉铺里卖的那些熟肉,这已经够刻薄的了。他又进一步的发挥他的想象,说,不,我看到的不是熟食铺,我看到的是“真理”。为什么呢?因为真理就是赤裸裸的。这样还不善罢甘休,他又说我看到的不是全部的真理,而是局部的真理,因为鲍小姐还没有完全的裸露,只是局部的暴露。钱钟书的幽默就有这样的特点,长驱直入,非得要挖到你人性的痛处才善罢甘休,否则他不会罢手的。

钱钟书还有一篇散文,挖苦一些学者,说他们从事文学研究的专业,但是没有任何的艺术感受力,在进行了一番挖苦之后,说这些学者就像是古代皇帝时代的太监,镇守后宫,虽然整天扎在女人堆里,机会大把,但是没有能力。读完之后,我们不禁会感叹:何其毒也!的确,写的够狠毒的。但这正体现出钱钟书和王了一的不同。钱钟书亳无疑问是个幽默天才,他过于刻薄,他喜欢把人性的弱点挖掘出来,还要踩上一脚,贬低一番,我觉得有时他做得太过了。在我看来,太刻薄的幽默境界并不高。梁实秋、王了一这种温暖、宽厚的幽默品味更高一些。正因如此,我认为钱钟书只是一个优秀的作家,而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不像鲁迅那样伟大,是因为他的心灵结构过于刻薄,不够深沉,也缺乏博大宽广的人生大悲悯。

除了梁实秋、王了一、钱钟书等散文大家外,王小波的散文也别有一番趣味。王小波散文的趣味和王了一的作品不同,主要体现在佯谬与佯庸方面。他是一个很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一个追求健全理性的作家和思想者。但在散文里,他往往表现出一种好像很无知、很天真、很平头老百姓的样子。他的散文喜欢借助于一些典故、传说,或者是插队时一些生活的趣闻,借此来进行他的理性思考。如《椰子树和平等》就是这样的散文。

这篇散文写得有趣,作品探讨的是平等的问题。作者先从他插队时的生活故事写起,再写到诸葛亮当年平叛西南时,看到云南这个地方的人都过得很富足,因为这里有椰子树。四川的人为什么那样辛苦,因为四川不长椰子树。那么如何使这两个地方平等起来呢?把椰子树移到四川去,但是因为土壤、气候的问题,椰子树种不活,这个办法看起来行不通。唯一的办法,为了平等,就把云南的椰子树统统砍掉。他由这个历史的传说,再联系到现实生活,说我们的现实生活处处都在讲平等、讲平均主义。为了达到这个平均,有两个办法,一种是往上拉,一种是往下拉。他说往上拉难度比较大,比如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残缺不全,另一些人又很健康。要把残缺不全的人往上拉变成健康的人,看起来难度很大,但是 , 要把一个健康的人变成残缺的,就非常简单了,拿一根棍子往他脑袋上一敲,这个事情就解决了。

王小波借助历史典故,通过歪理歪推这种导谬术,把严肃的主题和荒谬的比喻联系在一起。加上他采取一种很超脱、很平头老百姓甚至很无知的态度,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理性与佯谬或佯庸相融合而形成的趣味境界。

好的散文除了要俗中有雅和有趣,还要俗中有味。当然散文中味的形成是多方作用的结果,但是散文语言中的味道特别重要。我们知道散文是一种美文,它因为篇幅一般比较短小,所以它的语言要特别的精美,要特别的有味道。如果写散文仅仅要求语言文从字顺,写的很流畅、很准确,甚至说很生动,这是不够的。散文语言一定要有味道才能吸引人。贾平凹的散文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读者?我觉得他的散文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语言非常有味道,他的语言不是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路货。他有一篇散文,写一个摆渡船工,因天寒地冻,河面被冰封住了,船开不了,他就坐在岸边烧起一堆柴火暖暖身子。他写烟,不说烟“升”上来,“冒”起来,而说烟慢慢“长”上来,且“直”而“端”。我们看到这样的文字,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幅非常鲜明的图景,好像烟是一寸一寸的往上来,形象鲜明且有立体感,它使我们联想起古诗里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在我看来,这就是散文的味道。在同一篇散文里,他还写船夫吹笛子,他不说嘴唇“冻僵”了,而说因天冷,嘴唇不再“软和”。“软和”一词很新尖,且有作家生命的感受在里面,跟“冻僵”的语感完全不同,这样一来散文的味道就出来了。再比如说他有一篇写山的散文,他说“两山之间夹出一条细水来”,把山之远、水之细的形态写出来了,有一种动态的感觉,而且非常的准确。贾平凹的散文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总之,我觉得语言的味道是我们在写散文和欣赏散文的时候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三、散文应有生命的投入

好散文还应有生命的投入,即写作者把整个生命摆进生活中。这个生命首先指散文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而后是指这种生命方式是一种直觉感悟的体验,以诗的审美性穿透日常生活的平庸,使散文呈现出超越时空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的古代散文,就有生命投入的传统。如《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庄子《逍遥游》“乘物以游心”,便是一种逍遥自在、超越世俗和生死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个体生命和宇宙生命的一种高度融合,是一种生命的创造和诗性智慧的最高表现。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说的是我们的生存就像是蚍蜉一样短暂,我们的存在就象是大海的一滴水这么渺小。于是,我一边感叹人生的短暂,一边在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不仅如此,苏东坡还幻想邀请神仙一起到太空去遨游,也想跟明月长相守,但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只有把遗恨寄托给秋风,这其中有一种很浓很浓的生命感在里面,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新疆散文作家刘亮程很多散文也有强烈的生命感,比如说《寒风吹彻》:“冬天总是一年一年的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而后整个人生。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还有史铁生《我与地坛》、韩少功《山南水北》。韩少功的《山南水北》不仅是一种心理的记录,他不仅把生活的感受写出来,而且是用整个生命去感受生活的细节,用感官来感受大地、感受草木,感受昆虫等等。

  四、生活中的精神维度

强调散文中应有生活,读散文即读生活,绝不应忽略精神。散文一方面应是写实的,有灵敏的触觉和丰腴的生活细节;一方面又应是务虚的,有精神维度的大追求、大写意。《我与地坛》这个作品我是非常喜欢的,我在给本科生上课的时候,常将这篇作品作为细读的范文。这篇作品也就15000多字吧,我有时候要上八个课时、十个课时。因为这个作品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作者虽然写的是他在风华正茂的年龄突然残废双腿这个事实,但他没有局限于个人的生命创痛。他在地坛冥思苦想,想生的问题、死的问题、写作的问题。他认为人类存在三重困境。第一重困境,人生来就是孤独的,现代人要做到真正的心灵交流是不可能的,这注定人类永远是孤独的。第二重困境,人类的本性就是贪婪的,人生来就是有欲望的,虽然我们不断在创造,但是我们创造的能力赶不上我们欲望的需求,正所谓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就注定了人类永远是痛苦的。第三重困境,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他要走向坟墓,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一介平民,不管你是比尔盖茨还是一个乞丐,最后都是一杯黄土、几缕青烟,这就注定了人类是恐惧的。史铁生在不断的思考这些问题,他把个人的惨痛命运和人类面临的困境交融在一起。他认为人类通过对生命的梦想,通过对生命的感受和追求是可以化解困境的。他在作品里还通过对母爱的深层描写,通过对专一爱情的抒写,通过对差别的思考、对欲望的肯定来探讨精神的问题,所以这一篇作品的确是经典中的经典,是一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都无懈可击的作品。

韩少功《山南水北》也是这样,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展开分析了。

  五、散文为什么离我们远去

散文为什么开始离我们远去呢?的确,今天的散文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技巧进步了,但是精神退步了。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散文的叙述技巧、语言的精致度等都提高了,却缺少对正义、公平、良知的追问,缺少人文的坚守和博大的胸怀,所以说精神上退步了。

散文开始离我们远去的第二个方面,是有太多的散文喜欢在历史的后花园漫步,特别是文化大散文的守写作,可以说是愈演愈烈。去年我去北京参加鲁迅文学奖,我是散文和杂文这一块的终评评委。初评从大量的散文集里选出21部侯评。没想到入围的21部散文集中,居然有7部就是历史文化散文,由此可见文化大散文写作风气之盛。当然,也有写得好的,但更多的是把历史的边角料拼拼凑凑,就成了文化大散文。这当然不行。后来7部历史文化散文全部补淘汰了,一部也没有评上。这表明了评委们的立场和态度。

文化大散文的缺陷,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大、长、全。如李存葆以蟋蟀为题的《国虫》,一写就是三万多字。

二是堆砌史料,盲目崇拜知识,既缺少细节、也缺少心灵的感受。

三是缺乏文学的审美性。比如说有一个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北大的教授,叫张中行,恐怕在座的不少都读过他的作品。我对他的散文一直就不喜欢,总觉得有一股酸腐味,特别是缺少文学的审美性。举例说,他的散文结构很喜欢用首先、其次、再次、又次。或者是其一、其二、其三、其四,这样的结构简直像一篇学术论文嘛,没有任何的审美性和文学性,我想这样的散文是不会有太多人喜欢的。

我觉得当前的散文应该加强现实感。这个现实感当然不是杨朔散文的那种美化生活的现实感,也不是丑陋的生活细节的集中展示的现实感。比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出现的“新散文”,其中一些作家就很喜欢展示丑陋的生活细节,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在场感和个性。记得前年六月份,我在羊城晚报发表过一篇六千字的文章,题目是《新散文是散文的革命还是散文的毒药?》,就是批评新散文的创作倾向的。我觉得“新散文”笔下的现实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现实。我们需要的现实是保持与现实的对话关系,尽量去展示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特别对中国人的生存景况有尖利和深度的触及。总之,我觉得散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相联的,散文要表现出生活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又要带着作者的痛感、心灵感悟和精神上的穿越,只有这样才能够写出不愧于我们的时代,同时又受到读者欢迎的优秀散文。

我今天的讲演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今天陈剑晖教授对散文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实际上我对散文也有一定的研究,而且我到香港做过三次访问学者,基本上都是研究散文。

【陈剑晖】其实何龙的散文研究也是很有成绩的。举一个例子,去年广东《学术研究》主编约我组一组散文研究的文章,主编特意提到何龙,说能不能也请何龙写一篇散文研究文章。为什么呢?因为何龙过去研究过余光中的散文,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主持人】其实我研究的不像陈剑晖教授一样,他研究的非常广泛,而且研究的体系很全。我只是研究我感兴趣的作家。读他全部的书,像今天陈教授举到的例子,我基本上都了解,有几个作家的书还是全读的,如钱钟书、王了一、余光中、梁实秋,当然还有没有介绍到的几个人的书我也是全读的,像台湾和香港的几个作家。对这些作家的散文,我经常都会在书店里、在网上购买,假如买到了我会赠送给一些写稿的作者,我希望能有这样级别的,或者靠近这样级别的作者。如果有这样的散文,我就真的愿意给他一个版面,但是可惜在大部分的学者里,基本上没有人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今天陈教授在理论和实例上对散文讲解的非常好,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现场提问1】放眼国内像陈教授这样专门研究散文的学者可能是不多的。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这是散文的有幸呢,还是不幸?因为一种文体被人研究的越多、越系统、越深刻,好像就越走向衰落。散文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在发展,反而蔚为大观。研究与创作好像是形成了一种反比例的不平衡关系,我想请陈教授解释一下这个现象?陈老师作为散文的研究专家,在研究的时候怎样做到在研究的同时又避免自己成为散文的掘墓人?谢谢。

【陈剑晖】的确正如你所说,在国内现在研究散文的队伍的确没法跟诗歌、小说相比,比较有成就的研究大家那就更少了。我也做过一些工作,其实也做的不多,不过跟其他的人比起来,可能还要好一些,。国内现在有几个地方较集中研究散文:一个是苏州大学范培松教授为首的团队;一个是在福州师大,以孙绍振、汪文顶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中国社科院也有几个人在研究散文,不过总体来说,队伍还不够庞大。这是当今散文研究的状况。

散文为什么研究的比较少呢?我觉得这跟散文这种文体有很大关系。散文是很难研究的。一方面它是文类之母,所有的文体都在这里吸收营养;另外一个方面它又没有边界,什么人都可以来写散文、说散文,但是什么人都说不清楚散文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不像小说、诗歌,都有一些关键词,一些中心的概念,小说还有叙述的模式等等。但是散文没有,很多散文是没有办法诠释的,只有一部分散文,像鲁迅的散文,史铁生的散文需要诠释,所以很多人对散文不知道从何下手。不过我觉得这样的状况既是散文的不幸,也是散文的幸运。因为研究的人相对少了一点,可以使散文的这一片生态环境不至于遭到大面积的破坏。大家知道散文是我们中国的正宗文学,国外散文不像中国这么兴旺发达、历史悠久。国外没有散文这样一种文体,他们较感兴趣的就是戏剧、小说、诗歌。正因为这样,散文受到国外的影响是最少的。散文这么多年来还是保持了自己的审美趣味,自己的美学品格,不像小说、诗歌一下子被破坏的不得了。正因如此,我在研究散文时,一方面尽量保留散文的传统,散文的古典审美趣味,一方面又试图去建立一种散文的话语系统,建立散文的理论大厦。我认为这样做就可以在研究的同时,又避免自己成为散文的掘墓人。

【现场提问2】陈教授您好,请问散文语言的美体现在哪里?

【陈剑晖】散文因为篇幅相对比较短小,不像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动不动几十万字,所以它的语言粗糙一点也没有关系。散文由于短小,语言方面一定要很精致、很优雅,要很有味道。如果散文的语言粗糙了,就像我们吃饭时吃到一粒沙子,马上就会感觉到。散文对语言的要求超过了所有的文体,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散文语言的美是多种多样的,华丽是一种美,像余秋雨很多散文的语言就很华丽,朴素也是一种美,像周作人散文的语言就是非常自然、非常朴素的。还有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散文的语言,是很纯净的,就像在河水里洗过一样,这是更高的境界了。当然散文的语言还要有味道,要能够与作家的情致联系在一起。贾平凹作品语言就是这样。除了很注重动词、形容词之外,他还通过语言的重叠等等构成一种语词。还有鲁迅《秋夜》的语言:窗外有两棵枣树,一棵是枣树,另外一棵还是枣树。大家可以设想,如果有一些中学学生这样写,可能中学老师大笔一挥,不但把后面这一句删掉了,还要加上批语:这样不是更简洁吗?但是这样一改,语言的那种语感、语调就没有了。其实鲁迅是通过对枣树的反复描写,表达他当时的那种苦闷、寂寞、百无聊赖的心境。史铁生《我与地坛》也是这样。当我发现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却是弱智时,他用了这样的转折语言,“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那是一个晴朗但令人心酸的星期天的上午”,相同句式的重复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语境,表现了此时他内心的震惊和绝望。我觉得这才是一种真正高境界的语境。总之,说到底,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的手段,语言也是生活,语言也是一种哲学。语言应该跟作家的心灵、跟作家的情思达到高度的一致,这样才是最高级的语言。

【现场提问3】陈教授,你是如何看待广东的散文创作的?

【陈剑晖】广东有一个比较好的散文传统。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很优秀的散文家,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秦牧,还有黄秋耘、杜埃、林遐、陈残云,等等,大概有十几个吧,在当时来说即便放在全国也是处于前列水平的散文家。在八十年代,我和郭小东写过两篇文章,发表在一个比较权威的刊物《文学评论》上,一篇是论秦牧的,一篇谈岭南散文的,提出岭南散文流派的特点,当时还引起了一场小小的争论。到了八九十年代之后,老的那一辈散文家不怎么写了,不过年轻的一辈也成长了起来了。其代表人物是筱敏,她是广东作协的一个专业散文家。还有林贤治。这两人的散文都追求一种思想性、精神性的东西。他仿的散文在全国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次鲁迅文学奖,筱敏的一部作品集《记忆的形式》入了围,因为里面有一些内容稍微敏感了一些,比如说批判专制、暴政等问题,后来就被拿下来了。其实那一本散文集的思想水准和语言水准完全可以评上鲁迅文学奖,没有被评上非常可惜。筱敏之后还有更年轻的一批广东散文家,比如郑小琼、王十月等,他们主要写打工散文,有十分真切的个人体验,比较贴近我刚才在讲演中讲到的现实性。当然,我觉得他们在精神气方面还是弱了一些。这就是广东散文的一个大概的现状吧,我只能比较粗略的说这些。谢谢。

【主持人】关于散文的探讨,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最后我想说一句,我觉得现在的散文最缺乏的,思想上就不说了,最缺乏的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像钱钟书、王了一、余光中等这些人的优雅和幽默,这方面现在是非常缺乏的。当然,现在在网络上的博客有大量的散文,也有大量的小幽默,像韩寒、王朔等。但是我觉得他们的散文带有一种痞味,缺少一种绅士式的幽默。这是跟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的。

套用刚才陈教授引用史铁生的话:这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星期六的中午。我们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来源:岭南大讲坛

读人,散文

读人生_散文网欢迎光临散文网 读人生读人生2015-08-24 14:42 作者: 0人读过 | 10条评论  |

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当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对于路遥这个人,虽说不是十分了解,但也有些许耳闻,最初是因为《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奖,在老师的指导下也看了一些国内外名著,买来一读,难以自拔。他的书中一字一句虽不华丽多彩,但却有种吸引人的魅力。并不粗俗,但却处处表达准确这几点是我所缺少的,于是又买来人生一气呵成的读完,当时也有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写下,最近又反复读了读,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老人常说“人生是一局棋,步步为营,一步走错全盘皆输。”是的,人的一生需要大起大落,而不是古井无波。就像文中的高加林一样,“从小拼命读书,就为了考出山区;可是没有考上大学却当了民办教师,当稍微有点曙光的时候,生活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成了一个,在静下心来当一个农民并且觉醒了情时候,因为某些机遇,他又可以回到城市里,这是多么可笑的事,当他抛弃一切包括他刚苏醒的去城市,他却被无情的遣送回来了”在这起起落落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让其啼笑皆非的闹剧。这一切怪谁呢?怪高明楼、马战胜?是他们不让高加林当的名办教师,怪他的叔父?不给他走后门?在当时的社会中,总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给这些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人当头一棒,有时却又为了个人利益让他们转运,顺利的让人不敢。高加林就是这里面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就是五六十年代的悲哀。

在这本书中生动地描写了我国五六十年代的,当时有高明楼马战胜这样的小人,还有巧珍黄亚萍这样的痴情,还有高加林这样大起大落的年轻人,作者把每个人都描写的栩栩如生。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性格。

巧珍是个敢于追求爱情的痴情女子,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她并不是简单的农村姑娘,他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感受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强,因而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平常”是的她是一个多情的女子,但也就是正是她的多情,使他的受到了挫折,当读到他们两个分开的那一段时,没有多少惊讶,他们的差距十分明显,如果高加林一直留在农村还好,但他已经去了城市,有这个结果是必然的,只是早晚问题而已。但是还是有些惋惜,这么般配的两个人就这么散了。如果两个人都在坚定些是否结局就会改变?

细细一想,又感觉这个有点可笑,我们可以要求有美丽的公主,高贵的王子,有灰姑娘遇见王子的美丽故事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故事都有完结局。童话就是童话,它不是生活,我们不可能紧靠着一厢情愿就能办成所有的事。生活是残酷的、不留情面的。( 网: )

看完了结局也近黄昏了,信步走走,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有几个老年人沐浴在的光辉里,满头的银发更加的闪耀,表情神圣而又安详。远处的青烟袅袅,影影绰绰,风吹过树叶簌簌作响,连蝉鸣也静下来了。有几片叶子已经枯黄,盘旋着、升腾着,似秋落的蝴蝶,悲惨而又凄凉。

首发散文网:

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04-0504-0509-2709-2309-2309-2308-2408-1101-3112-17读人生的评论 (共 10 条)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问候!祝秋怡!2015-08-24

:谢谢

2015-08-26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 2007-2015

读人,散文

作者: 来源:文章阅读网 时间:2014-10-30 08:58 阅读:

在世,读人是基础,看人是关键,最重要。

一、读人——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的书更难。在中,每个人都是书,每人又都是读者。我们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首歌词是这样的:“明明白白我的心,渴望一份真”。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人了解,被人接受,但事实上最难懂的就是人。

1。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那是人家的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2。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在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没有那种动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时候赞美诗了。在此,你需要静下心来,先反思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了?

3。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达像流淌的一条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的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难的,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他的的回归和自省吧!

4。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不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在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他。因为有人肯分享你丰收的,不管他怀着什么样的,都应该持欢迎的。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5。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深处却充满了,充满了无知与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在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生。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6。读别人,其实也在读自己;在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背后的丑恶,也读背后的狡诈。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读人,是为了做一个真正的人。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读出欢乐,读出。一个大度的人,也必定是一个宽容的人。心胸宽广如海洋,一望无际;气度宽广如天空,蔚蓝无边。天蓝蓝,海蓝蓝,心才灿烂。

二、看人——世界是那样明朗,又是那样幽玄。人生之路既长又短。从某种意义说,的过程很长,自毁的过程很短。走一程,不妨回头看一看,对自己、对都是一个交待。

1。看远:看远之所以重要,是没有远见必犯错误。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远,既是,也是过程,更是境界。目标牵引成长,过程充盈人生,境界提升形象。一个被眼前美景吸引的人,难见山外之山;一个被蝇头小利困扰的人,难睹天外之天。这种人,往往在自我陶醉、自我、自我放纵中自毁前程。

2。看淡: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因此有太多的,更有太多欲望满足不了的。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便不缺少;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就是活得太。看淡,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而是平和与宁静,坦然和安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

三、做人——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人人都要面对的“三天”。过好这“三天”,对人的一生意义十分重大。

1。吃一堑长一智,所谓“是之母”,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一天一月一年过后,一件事办完之后,都要认真回顾总结,养成,以利再战。每人每天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要接触许多人,经历许多事,事办的好不好,效果怎么样,每天只要留心观察,就会随时发现好人好经验,以资借鉴,善于总结是理性人生的表现。通过总结,真理要坚持,错误拙折,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后,就要轻装上阵,不背包袱,永远向前看,不回头走路。该的不放,就会造成终生。

2。把握今天。今天是现在时,正在进行之中。把握今天,就是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好?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要通过调研评估可行性,进行决策,克服盲目性。要通过实施过程,选择好时机、人选与保证措施。大事是这样,小事也是这样;要办其它事,也是这个思维过程。核心是增强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人的一生也只不过弹指一挥间。回顾昨天,总结经验也就收获了一笔财富;把握今天,脚踏实地,就等于了每一个发展机遇;谋划明天,描绘宏图,就等于是展望未来,运筹帷幄。所以,只要能把收获昨天、珍惜今天、谋划明天这“三天”过好,人生可谓无憾矣

标签:写人的散文 小学生读的散文 读人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