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茶与禅散文

时间:2017-03-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浅谈林清玄的“茶道”

>林清玄是台湾人。有人说,他的作品意境“清明”,声音“玄妙”。读他的文字,我仿佛捧着一杯清茶,时时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暗香,看完之后会有澄净与善良的感觉。近读其新书《平常茶非常道》(河北教育出版社),与他一起进入那富有禅意的世界,以他的散文净化自己的心灵,让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平常茶非常道》是一本禅茶文化的散文集。在书中,作者畅谈如何品评各地的好茶、昂贵的茶、便宜的茶以及自制的各种茶饮料;如何与有缘的人喝茶,与知味的人对饮。谈到该书的写作缘起,作者说:“喝茶是很平常的事,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做,可是关于茶道的问题常常被忽略。我写这本书就是想说,虽然喝茶平常,里面却有深意。”多年喝茶,作者慢慢从茶道中悟出了生活之道。在他看来,每天的生活其实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的茶更有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这正如他在《大茶壶与小茶壶》中所写:“一个能在泡茶时专心的人,工作也会专心。因此,泡茶给人喝是一种很好的供养,并不是卑微的事。摆在我们眼前的小茶壶,可以为三五知己而倾注,如果我们能尽心地去爱朋友、体贴朋友,泡起人生的这把大茶壶就容易得多了。”此刻,清雅的文字,浅显的表达,古典的意境,佛禅的睿智,这便是林清玄散文带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

作者是个很懂得生活情趣的人,在他的文字中,从不直白傲慢地告诉你该这样,不能那样。他往往讲述一段小小的故事,(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可能感人,也可能很平常,但是字字珠玑,其中蕴涵着大智慧。比如他在《龙井问茶》中说:“茶,是为了友谊而存在世间的;最好的茶,则是为了知味的人存在世间;我们到处找茶品茶,不也是渴望着与知味的人对饮吗?”他注意用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感悟独特,见解深刻。他很睿智,却不故作高深;他也豁达,从不矫揉造作;他很淡雅,无一般文人的酸腐。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身心的放松。对于喝茶与喝酒之辨,作者有自己的看法。在《茶歌与酒诗》中,他提出茶与酒的情意与境界显然不同,我国传统诗歌里面酒与茶的地位悬殊,全唐诗几乎是酒气冲天,

茶则很少受到歌颂。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酒本来就是催情剂,在情绪激化的时候,诗人当然会即席写下诗篇。茶则反之,茶是清凉帖,在心平气和下,好像更适于无言。二是酒被认为是琼浆玉液,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茶则是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又有什么好写呢?所以,作者说:“喝茶的时候你的细胞越来越小,喝酒的时候你的细胞越来越大。所以,喝茶的人都是彬彬有礼,喝酒的人多狂放不羁。”由此,作者悟出:一定要有朋友来跟你分享好茶跟好酒,它的意义才会成立。

读罢全书,感觉作者的文字,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人的内心是否从容。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读作者的文字,会感到自己并没有失去纯真和激情,并没有为走了曲折的人生之路而悔恨,相反,仍然拥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怯懦,不逃避,勇敢面对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或许,这就是本书给读者带来的真正魅力和价值所在吧。

信息来源:海峡茶学港

篇二:第十章茶与文学艺术

t">茶与文学艺术,是指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以茶为主题而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包含了作品中的主题不一定是茶,但是有歌咏茶或描写茶的优美片段,都可视为与茶有关的文学艺术。具体地讲,就是所有和茶有关的茶诗词、茶散文、茶楹联、茶小说、茶戏曲、茶音乐、茶歌舞??等等。

第一节 茶与诗词

中国最早的茶诗大概就是晋代左思的《娇女诗》了: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执素,口齿自清历。

有姊字惠芳,眉目粲(音灿)如画。

弛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倏(音书)忽数百适;

止为茶荈据,吹嘘对鼎历。

脂赋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沈水碧。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家喻户晓,咏茶诗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等名句。 李白也写过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之见,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从唐代以后茶诗随着茶文化的兴盛而层出不穷,陆羽的好友释皎然在他的茶诗中首次提出了“茶道”一词,卢仝以一首“七碗茶歌”奠定了他在茶坛的亚圣地位。历史上爱茶的诗人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如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大诗人。

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近500首。其中著名的茶诗,有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皎然(生卒年不详)是唐代湖州妙喜寺的和尚,俗姓谢,是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陆羽的好友,比陆羽年长十多岁,有诗僧之称,写了许多诗,其中反映与陆羽交往的诗有好几首,如

《九日与陆处士饮茶》等。

饮茶歌,歌是古体诗的一种,其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可用七言,五言,杂言。音节,格律比较自由,不受局限,一首诗可长可短。诮,是戏说的意思。崔石是一位地方长官,使君就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首诗中的几句是非常经典的,常被后人传诵。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涤昏寐,就是把昏昏欲睡之意荡涤干净。这两句是说,饮了第一碗茶,把睡意全驱散了,觉得全身心和整个天地都神情爽朗。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清我神,就是令我神清,气爽。飞雨洒轻尘,意思是飘飘洒洒的细雨消除了尘埃。非常清净,与心神相吻合。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得道,就是可以得升仙成佛之道。苦心破烦恼,是说苦心修炼,以求破除尘世间的烦恼,以便得以超升。喝了第三碗就不用苦心修炼了,完全可以达到这种意境。虽然有些夸张,但说明了茶的确具有这种功效。

诗的最后两句是“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意思是说只有茶道可以使人保持真率的本性,但茶道不是常人可以掌握的,只有来自仙境的人才能得到如此的感觉。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就是神仙。全而真,保全你的真实本性之意。这两句很重要。茶学家们论证茶道起源时经常引用,以此为证,被认为是“茶道”一词在中国的首次出现,并说明自唐代陆羽皎然时期就出现了茶道,所以说茶道是日本最早创立的观点是错误的,日本不是创立了茶道,而是将中国的茶道引进到日本并加以发展的。唐朝有许多日本的和尚来到中国留学,他们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后来,荣西和尚两次来中国,回去时带走了中国的茶种,茶树和陆羽的《茶经》手抄本,逐渐在日本兴起了茶道。

还有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首诗名气很大,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卢仝因此而得到了茶中的“亚圣”的尊称。诗中除了“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句被人们广为传诵外,最重要的就是下面的“七碗茶”歌了,“七碗茶”歌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这首诗写了一连气喝了七碗茶的感受,每一碗都有不同的感觉,是一个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的升华过程。“一碗喉吻润”,是物质享受,只是起到了解(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茶与禅散文)渴润嗓的作用。“两碗破孤闷”,看似直浅,实际含义很深刻,一语道出了封建统治时代知识分子的愤世嫉俗,深感压抑的心情。“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喝了第三碗茶,会使人才思枯竭的人千思百虑,写出五千卷的诗文来,这比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还有气魄。“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看起来轻松,实际上说明了卢仝满腹忧患,但通过喝茶,使心中的不平化为乌有,这就使喝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饮茶解忧,比借酒浇愁要好,借酒浇愁愁更愁。“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是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的感觉,第七碗则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要从现实生活中飞翔到理想的仙境中去,整个身心得到净化和升华。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喝完七碗茶后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笔锋一转,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他想到了那些辛勤的采茶人,“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巓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这是在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的疾苦。所以说,卢仝的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评价极高,甚至认为是在陆羽之后,唐代文人对中国茶文化的又一巨大贡献,奠定了卢仝在茶中亚圣的地位。

另外,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山泉煎茶有怀》(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等等,也都是唐代著名的茶诗。

如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唐代的茶诗还有很多,如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

诗僧齐已《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宋代,大诗人苏轼是爱茶的代表人物。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精通茶道,不但善于品茶、烹茶,还亲自栽种过茶。对烹茶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平常饮茶时爱用一种石铫,铫就是壶。他为此作咏石铫诗一首:“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在苏东坡看来,烹煮泉水用铜质的壶有腥气,铁质的壶容易苦涩,唯有石质的壶最好,水开滚烫后壶柄还凉,说明隔热性能好。在宜兴还设计过一种提梁紫砂壶,被后人称为东坡壶,流行至今。苏轼的咏茶诗词流传千古。像“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情”等名句就出自这位才子。请看他写的茶诗一首《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音容)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再看另外一首《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范仲淹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散文《岳阳楼记》名闻天下,他还写过一首在茶文化史上与卢仝《饮茶歌》具同等地位的茶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章岷是范仲淹同事。

“斗茶”又称为“*战”,是一套品评、鉴别茶叶优劣的办法,它最先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宋代贡茶的基地在福建建安的北苑,斗茶也盛于此。而后经蔡襄的介绍,朝中上下相偕效法比斗,成为一时风尚。每年到了新茶上市时节,茶农们竞相比试各自的新茶,评优论劣,争新斗奇,竞争激烈。范仲淹的《斗茶歌》,对当时盛行的斗茶活

动,做了很精彩生动的描述: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末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诗的内容分三部分。首先写这些斗茶的生长环境及采制过程,并点出建茶的悠久历史:“武夷仙人从古栽。”中间部分描写热烈的斗茶场面,斗茶包括斗味和斗香,比赛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所以茶的品第高低,都有公正的评价。因此,胜利者很得意,失败者觉得很耻辱。结尾多处用典,衬托茶的神奇功效,把对茶的赞美推向了高潮。认为茶胜过任何美酒、仙药,啜饮后能飘然升天。

第二节 茶与散文

中国是散文大国,散文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的茶文化能够流传至今,散文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从晋代杜育的《荈赋》开始,中国古代留下大量茶散文,古代散文的概念是广泛的,凡是韵文以外的作品都可以称为散文。《茶经》、《大观茶论》等等,说是茶书,其实不过几千字,而且语言流畅,优美,说它是散文也可以。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的《中国散文选》就收录了陆羽《茶经》中的篇章。《大观茶论》也是,语言生动、形象、充分展示了茶的美好,如:“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至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对于今天品茶所追求的开阔胸襟、心境平和、淡泊高洁、雅致宁静等精神享受仍然还有很大的影响。唐代王敷的《茶酒论》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茶与酒的对话,究竟是茶的功劳大还是酒的影响大,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最后是水出面调和:从今以后,切须和同。酒店发富,茶坊不

穷。长为兄弟,须得始终。宋代苏东坡的《叶嘉传》,也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茶。还有元代杨维桢的《煮茶梦记》、明代田艺衡的《煮泉小品》、张岱的《陶庵梦忆》里的《闵老子茶》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茶散文。

古代茶散文举例:

晋代时,有一首重要的茶赋,就是杜育的《荈赋》:

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 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苏轼在《叶嘉传》中塑造了一个胸怀大志,威武不屈,敢于直谏,忠心报国的叶嘉形象。叶嘉,“少植节操”,“容貌如铁,资质刚劲”,“研味经史,志图挺立”,“风味恬淡,清白可爱”,“有济世之才”,“竭力许国,不为身计”,可谓德才兼备。

《叶嘉传》通篇没有一个“茶”字,但细读之下,茶却又无处不在,其中的茶文化内涵丰厚。苏轼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虚实结合等写作技巧,对茶史、茶的采摘和制造、茶的品质、茶的功效、茶法,特别是对宋代福建建安龙团凤饼贡茶的历史和采摘、制造,宋代典型的饮茶法——点茶法有着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叶嘉其实是苏轼自身的人格写照,更是茶人精神的象征。《叶嘉传》是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和丰富的茶文化知识的结合的产物,是茶文学中的一篇奇文杰作。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记:“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赵佶《大观茶论》称茶“冲淡闲洁”,茶味淡泊,故称“其味恬淡”。蔡襄《茶录》认为“茶色贵白”,“建州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大观茶录》亦记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点茶之色以纯白、青白为佳,故称其“清白可爱”。茶可养生祛病,利国利民,故称其“有济世之才”。 太平盛世,不仅人得以尽其才,茶作为草木之灵者,也能为世人所用。正如他的诗句所言:道德方今喜造兴,万邦从化本天成。

还有元代杨维桢的《煮茶梦记》、明代田艺衡的《煮泉小品》、张岱的《陶庵梦忆》里的《闵老子茶》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茶散文。到了现代,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的散文中都写过茶。

当代茶散文的书籍出版了许多。如《清风集》《爱茶者说》《茶之趣》《一壶天地小如瓜》、《品出五湖烟月味》《天心月在杯中圆》《清香四溢的柔软时光》《煎茶日记》《茶人茶话》《煮茶与品茗》《文人品茗录》等等,收录了许多作家和茶人的茶散文。

在当代作家中,很多人都写过茶散文,而且不止一篇。我们从以上介绍的茶散文选集中可以读到。老舍、冰心、秦牧等老一辈作家都写过茶散文。李国文、叶文玲、陆文夫、贾平凹、张抗抗等这些我们熟悉的中青年作家也都写过茶散文。他们品茶之意并不在茶,而在于人生的感悟,通过品茶来感悟人生百味。

作家写茶散文有自己的优势,有比较高的写作技巧,主题思想突出,结构布局严谨。虽然他们很多人茶瘾很大,为提神喝很浓的茶,而且能够经常喝到好茶,但他们有很多人并不太懂茶。喝茶不太讲究,鲁迅就说他喝茶没有什么细腻、敏锐的感觉,喝两角一两的好茶和两角一斤的粗茶味觉差不多。梁实秋在《喝茶》中说:“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

篇三:茶禅一体 德智双修

>卢祺义

为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上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上海最近正在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这与当代茶文化界和佛教界共同倡导的茶禅文化“正、雅、清、和”的内在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社会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契合的。因此,深入探讨茶禅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茶禅一体、德智双修的角度加以简述,以求教于方家。

茶禅结合,形成于唐代中期。中唐时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茶风、禅风均大盛。十分因缘巧合的是,这一时期,两位圣贤大德的先后出现,为真正意义上的茶禅文化奠定了基石。一是南宗禅的创立者慧能(638~713),据说他曾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得到五祖弘忍的赞许,并因此密授法衣,成为禅宗六祖。慧能禅法的总纲领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提出人人都有佛性,因而所谓解脱,即是对自我心性的证悟。这种由直显心性开启“顿悟”的修行法门,因融合儒、道学说而趋于本土文化,开创了佛教禅宗大力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一是被誉为“茶圣”的陆羽(733~804),其所著世界第一部伟大茶学著作《茶经》,不仅颂扬茶是“嘉木”、“醍醐”、“甘露”并把茶之源、具、造、器、煮、饮、出写得明白规范,还首次提出茶事中“精行俭德”的人格追求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倡导了以茶养廉示俭的茶人之德,对时人特别是文人学士的以茶修德提供了范本,例如韦应物(737~789)在《喜园中茶生》一诗中所吟“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喜随众草长,得于幽人言” 等句,通过赞茶之纯洁和功效,比喻人品的高洁、高雅,也希望以茶来培育自己不图名利、勤劳廉政的道德情操;而著名诗僧皎然(704~785)则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感悟到:“一饮涤昏寐,情来郎爽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佛教与茶饮源远流长,魏晋甚至更早以前,茶就已成为我国僧徒修行时常用的饮料。中唐时期茶饮普及大江南北,是与南宗禅的传播和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相伴相生的。僧人们在寂静的环境中坐禅与饮茶都有一定关联,如茶的提神功效有助于“调睡眠”;适应禅僧集体生活而形成的寺院茶宴、茶礼也逐渐融入寺院生活之中。“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行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餐,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等众多历史记载都证实了两位贤达的至功大德。而随着茶与禅的关系日趋密切,也为世人特别是知识阶层提供了德智双修的方便之门。

中唐时期的文人大多都是爱茶之人,而禅宗重视现世的内心自我解脱,尤其注意从日常生活的微小事中得到启示和从大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得超悟。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只须顿悟不须坐禅的简易成佛了道的自由方式,成为人们特别是文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他们趋之若骛地到寺院中去和禅僧结为知己,把歌云唱水,喝茶论禅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让悠远的钟声带走他们的烦恼。”(寇丹《论陆羽的“西江水”》)因此,茶禅一体、德智双修,似乎成为唐代文化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如“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唐·钱起

《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该诗描写作者与佛徒郎上人在长孙家一边品茶,一边谈玄理、论诗文的情景;“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唐·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写晚春参加佛寺的茶会,通篇不见“茶”字,却渗透着茶境禅意;“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唐·元稹《茶》),则是以宝塔体诗的形式道出茶与诗客、僧家有着天然的缘分。至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宾??欲知药乳清冷味,须是眠山跂山人”(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瓯茶??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唐·白居易《食后》)、“晚眠随客醉,夜坐学僧禅??茶将野水煎。人生知此味,独恨少因缘。”(唐·姚合《宿友人山居》)、“野客偷煎茗,山僧惜静床。三禅不要问,孤月在中央。”(唐·章孝标《方山寺松下泉》)等众多诗文,更多的是文人茶禅一体、德智双修后的禅悟境界。

唐宋以降,由于饮茶有助于参禅悟道而成为寺院不可或缺的物品,佛教对茶的认识从物质层面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僧侣发现了茶与禅在精神本质上有相似之处,如茶汤的清谈洁静、苦后回甘等特性,契合佛教提倡的寂静淡泊的人生态度,经一代代高僧的提炼发挥后,终于形成茶禅一味的理念。世人引用较多的“吃茶去”公案,说得是唐从谂禅师(778~897),常住赵州观音寺,据《五灯会元》记载:有僧到赵州,从谂法师问僧:“还曾到这里摩?”僧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对此公案,后人多有发挥,大都认为:“吃茶去”之所以成为禅林法语,就是“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悟道方式。“平常心是道”,茶禅一味,道就寓于吃茶的日常生活之中。“茶禅一味”把茶与禅等同,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智慧境界,历代许多文人深得个中滋味,不仅把茶禅文化作为德智双修的妙门,甚至作为生存智慧之一。中国传统文人的总体特征,即儒家思想入世,积极向上,企求治国平天下,而遭遇不幸、不顺或苦闷忧愁时,总是依赖佛、道、茶来解脱、化解而走向看淡、通达。以人们熟知的宋· 苏轼(1037~1101)为例:在他宦海沉浮一生中,茶始终是润泽人生的甘露,修身养性的法门,写有近百首茶诗词和千古奇文《叶嘉传》。他在元丰二年(1079)4月任湖州知州时,与友人共游苏州惠山,得到泉水烹茶的快乐、满足后,赋有《游惠山》一诗:“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此刻,他沉湎在“一饱万想灭”之茶禅境界的情感旨趣中;而在绍圣四年(1097)被迫流放到海南岛后最艰苦的岁月里,却又写出了其最奇最好的的茶诗《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这首茶诗问世以后,得到了他身后许多文人的赞美,如宋·杨万里《诚斋诗话》中由衷地赞道:“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但“实际上,此诗之奇更在于境界之奇,一种能引人入禅的境界,一种能让人在淡淡的伤感中回味人生的无奈的境界,一种能让人走向通达和看淡一切的境界。”(施由明《述论茶与苏轼的生命历程》)此时,茶心禅意则成为他心灵的慰籍、精神的依赖和苦闷的解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近10多年来,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领引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主建设等各方面更

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经30多年持续发展,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国家逐渐强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提高的盛世。盛世兴茶风,也兴禅风。以上海茶文化为例:经过20多年的持续健康发展,已形成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社区茶艺、茶业职业培训、“当代茶圣”吴觉农纪念馆等五大文化品牌;上海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已从1983年的135克逐渐上升到2010年的1200克,学茶爱茶的市民越来越多,以“茶艺”待客已成为时尚和民俗;2010年又举全国茶人之力,借“中国茶走进世博会联合国馆”之机,广泛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茶与茶文化,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作出贡献。笔者曾连续具体筹办10多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主题论坛和征文等多项活动,编辑过多本茶论文集和茶散文集,过目的茶文成百上千,其中不乏茶趣禅韵、德智俱备的美文,深感已有许多文人延续曾一度中断的茶禅一体、德智双修的文化传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茶禅文化作为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如文学评论家毛时安在《茶的联想》一文中说到:“禅宗,把实存的世界记着‘水中花、镜中月’,以表明世界存在的虚幻,茶倒真正是‘水中花’。在它们离开了茶树苍老的滋润过它们生命的枝干之后,它们几乎是毫无选择也没有犹豫地跳进了滚烫的开水之中。正是在100℃的沸点上,它们灿烂成了‘水中花’。可惜,这种极度的生命的美丽,是那么的转瞬即逝,那么快的人老珠黄地成了昨日黄花??”(《海客谈茶》 2003年3月 上海出版印刷公司电脑制版 2003年3月);茶文化学者寇丹在《轻烟漫雨聊绿茶》一文中,当谈到茶喝淡了、最后成为一堆茶渣时说:“看着它们不必失落,更不必悲哀,那是它们把该奉献的都彻底地付出了。和人比,只是茶展现得快一点罢了。古人称:‘天人合一’,时尚叫:‘返朴归真’,佛门弟子称‘无碍’,政治术语就叫‘无私奉献’了??我想:‘茶碗团圆如明月,欲知西北即东南’。”(《文人品茗录》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年4月 )类似的茶禅美文真是不胜枚举。而佛门的再度兴盛和禅文化的兴起,则是人所共知的。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上海各大寺院在内的众多寺院,以“普世”的精神创新修行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信众参与佛事。湖北黄梅四祖寺净慧大和尚针对现代人在选择信仰和修行法门时一般会有追求简单、休闲和生活化的倾向,提倡并实践“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已有20年,他在“生活禅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一点感想”一文中说道:“为了凸显生活禅的入世精神,从而将佛法更好地融入现实生活,提出了‘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是做人的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是做事的八字方针。这二八方针,对于现代这个物欲横流、诚信缺失的时代,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湖北黄梅寺《正觉》2011年第三期)“生活禅”的理念和实践在社会上反响甚大,已有许多寺院参与实践或借鉴创新。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国内转型发展时期及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效应,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诚信度下降、价值取向不正等,已成为整个社会集中关注的重大问题,许多作假作伪和贪腐等现象已到了人神共愤、天地难容的程度。为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议精神,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最近特别指出:“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体现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决定一个城市的创造活力,没有文化的凝聚和支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就失去了智力基础和动力源泉;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社会转型、矛盾突出、利益多元的背景下,文化是社会的凝聚剂,缺乏文化支撑、精神引领的社会,就不会有和谐和安定;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是市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

程度后,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不会有更高意义上的民生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在中共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三个“越来越认识到”,凸显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而提出“茶禅一体、德智双修”命题的本意,即是欲在通过继承、光大传统茶禅文化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德智修行的一条便捷途径,从而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尽微薄之力。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茶禅文化已成为茶、禅界的热议话题之一,许多有识之士已将禅茶文化“正、雅、清、和”的内在精神和“生活禅”倡导的“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做事八字方针有机结合在一起,作为现代茶禅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我觉得,要发展创新当代茶禅文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上海,一是要继续倡导“不抽烟、少喝酒、多饮茶、饮好茶”,吸引更多市民以茶养生修德、健康生活;二是茶文化界和佛教界加强合作,通过研讨、交流、推广,争取打造出适合都市大众能够接受的一条德智修行的新途径,上海市茶叶学会和佛教协会通过上海桃林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玉佛禅寺联合筹办2012年上海禅茶文化论坛,即是开了一个好头;三是各大寺院应加强茶禅文化软硬件建设,如恢复、创新寺院茶礼、茶规等,把“茶”作为信众进寺后能感受到的茶心禅意,上海龙华寺已辟有专门的小茶馆(茶铺),这当然很好,但还远远不够;四是文化教育界应特别关注茶禅文化,因为历史上文人群体一直是茶禅文化的主体,当代通过教育的普及,广义的文人群体占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人浮躁、焦虑的心多了安一个安放处,失落的灵魂能够找回来,“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能够认同,那对社会的和谐、道德的建设是非常有益的。

2011年12月8日

标签:散文 禅茶一味散文 散文茶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