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散文语言赏析

时间:2017-03-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散文语言赏析

三、赏析造句的整齐与多变

散文语言的优美除了体现在词语选用美(叠词、修饰性的形容词、拟人化的动词……)、人称变换美(第二人称的换用)、情感渗透美(融情于写景中,情贯串叙事中),还体现在句式多样美(对仗工整的对偶句,流畅匀称的长句,简练精美的短句,回环复沓的句子……)上。赏析这类句式,首先分清句式类型,如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对偶、排比等,其次应分清每一种句式的效果。

例3. 结合原文分析下文语言在句式上的特点及效果。

相关语段: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 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

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

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

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节选自冰心的《笑》

【分析】选文既有精练、严整的排比、对偶,又有自由、活泼的长句、短句。全文基本运用的是主谓句,但又注意施受双方的灵活变化,力避被动句的出现,凡有被动意象的,都巧妙地用精练的动词变被动为主动句,所以突出了活泼轻快的基调,

解题指津:赏析造句的整齐与多变,首先弄懂句式分类,现代汉语的句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大致可做如下的划分。①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②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③根据句子的容量分:长句、短句;④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⑤根据句子成分的位置分:常式句、变式句;⑥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散文语言赏析)面句;⑦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⑧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再结合语境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对应解答每一种句式的效果。

参考答案:⑴本文多用主谓句式,例如“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这里是几个完整的主谓句,中间用逗号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逗开,结构完整,既有短句的轻快,又有句式的工整,整个句式显得活泼、自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⑵多用短句,语言轻快、活泼、流转、自然;⑶文章语言以散句为主,灵活多变。⑷还有本文均是主动句,如第二段中用“隐”、“浸”两个动词变被动句为主动句,语意流畅连贯。

四、鉴赏表达的技巧与效果

高考试题中语言的赏析溶入的鉴赏因素越来越多,由词语的解释、填空进而为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由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辨识进而为评析其使用的原因或表达效果。总之,由文中的“怎样写”的确认逐步位移到“为什么这样写”的评述。而语言表达技巧一般指语言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前应细读所指定的语句,分析语句使用的语言表达技巧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要答好这类题目,仍然要带着问题到文中去,从上下文梳理中,辨析考点所涉及的形式,怎样为表达内容服务,达到什么效果,然后结合头脑中原有的关于考题的文学知识和写作知识,加以条分缕析的理性判断,筛选出答题要点,再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组织文字作答。

例4. 赏析下文画线的文字。

相关语段: 

时光早已远去,那些曾经吹过旷野的风还留在衣带上;描绘的手早已化入尘埃,从他们手底流溢出来的色彩还在;丰美的水草已成荒漠,从那里生长起来的繁荣却留在洞窟里。

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着它在流淌。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那是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

节选自学群的《敦煌》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鉴赏的能力。相关语段语言优美、形象,鉴赏时应先明确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有何效果,这样答案就出来了。另外,修辞方法及效果要使用术语概念,还要结合原文中的作者情感来作答。

解题指津:常见答题形式是运用哪种修辞手法,再从原文举1-2例加以具体分析,并答出写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当然解答这类题必须记住常见的修辞格概念及其效果。像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以上8种为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修辞格),以及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衬托(映衬)等。

参考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五、体味语言的风格及特色

语言风格主要由作者的写作个性、选择的题材类型决定的。不同的体裁也有着不同的风格: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快等风格,议论文(杂文、随笔)主要有幽默诙谐、辛辣、冷峻等风格。从近两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来看,选文大都以散文为主,题材贴近日常生活,我们很容易感受其语言中或幽默、辛辣或自然、质朴或含蓄、深沉等风格特点。

例5. 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相关语段: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问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

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节选自牛汉的《灯笼红》

【分析】解答本题,一是定位,即围绕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方向和观点;二是围绕观点来展开具体分析。本题的题干要求从“语言风格”方面来赏析,而文章的语言主要是曾祖母的叙述语言如“汉子,汉子,快过来!”“你看着,不要让人来。”,还有作者描述曾祖母的语言,如“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 “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这些语言平实自然,没有华丽的修饰,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曾祖母对我的疼爱和我对曾祖母的深深怀念。

解题指津:解答语言风格一类的题,一是要熟悉文学语言的一般风格,如自然淡雅,平和冲淡,苍劲雄健,绚丽浓艳,清婉隽永,含蓄深沉等;二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文中的描写语言或叙述语言或议论语言的特点;三要分析写作事物或景物或人物的特点与语言的关系;最后,分析这种语言风格与作者的感情表达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要叙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爱、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人物形象特征相吻合。

学以致用——边练边思边悟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里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节选自季羡林的《夹竹桃》

1、分析本文语言在句式上的特点及效果。

2、解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中“袭”字含义。

3、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4、结合选文回答作者为什么喜欢夹竹桃?

参考答案:

1、本文运用整齐的短句“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使叙述活泼生动,同时还嵌入一句文言句式,作者用变换句式的方法,把“顾而乐之”突然镶嵌在他的讲述中,表现了自己的兴奋心情。适当地用四字格的语词,如在讲述他们家花之多时,如“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变化亦多。”,不仅体现了语言的起伏变化,还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文章还适时地穿插口语句式,同样也使语言风趣而多变。如“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2、“袭”有主动侵入的意思,在这儿作者是用这一个词形象生动地说明夹竹桃的浓烈花香可以明显地感受到。

3、季羡林的散文朴实自然,亲切平易。适时地穿插口语,语言风趣而多变

4、因为夹竹桃有“韧性”。⑴夹竹桃春、夏、秋三季默默开放、默默的奉献。⑵生命力顽强、坚持不懈。⑶夹竹桃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更像一位勇敢的斗士,与环境抗争,与命运抗争!⑷它还让作者产生许多美妙的幻想。

散文语言赏析

【摘要】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而散文则可以称之为 语言的艺术 ,作家在创作时,一定会用同他的思想感情完全贴切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其思想感情。散文学习中,学生只有透彻了解语言文字所具有的作用和情味,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散文;语言赏析;美感

人称散文为 美文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它的 语言美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 美 ,它像诗话,凝练、优美、含蓄、形象;它又像口语,淡浓都有,自然流畅,琅琅上口。而我们的语文教学,语言的感悟学习也是重要目标。在课堂上,我们应扣住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让学生 品 起来。散文比说明文和议等其他文体更能体现语言的魅力,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增加文笔情趣的重要途径。

根据散文语言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赏析散文语言。

一、在比较中体会散文语言的 本色之美

散文的语言尤以本色为重。我们接触的散文作品都是作家思想、感情、气质、素养和美学趣味的自然表现,他们对事物的观察、感受、选择和评价都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现的。因为好的散文,应该是语言最富有艺术个性,最能体现作家语言风格的本色之作。散文语言的本色之美,我们可以通过 比较 加以体会。

如先秦时代,历史散文《左传》和《战国策》文采各异,前者委婉,辞采极富,而后者纵横驰骋,雄辩恣肆。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相比,它更善于比喻,也更形象。魏晋南北朝的散文绮靡风华,色泽浓丽,讲究雕琢,而只有陶渊明的散文语言清新,独树一帜。唐宋八大家虽都倡导古文,但语言却各具特色。韩愈文从字顺,柳宗元清新秀美,欧阳修婉转多姿,苏轼挥洒自如,而王安石的语言则显得劲峭有力。

现代散文更是如此, 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因此语言的本色之美也更浓。鲁迅和冰心虽同处一个时代,语言风格却迥乎不同。前者 简练的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 ,而后者却如 星珠 和 春水 , 文字是那样清新隽丽,笔调是那样轻俏灵活,充满着画意和深情 ,充满着 母爱 。

再把冰心早期散文《寄小读者》和以后的《三寄小读者》相比,我们也可以发现,她早期的语言 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 ,而以后的虽然保持着温柔婉转的特色,却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即使在一篇之中,也可以有比较的地方。如果我们能结合作品,加以比较就能领略到散文细微处的精妙。

二、在咀嚼中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之美

好的散文,语言里面往往含有一种他特别的 韵味 ,它总是寓丰富的内容于不言之中,造成 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妙境,令读者联想,思考,得到比语言所能传达到的更多的享受和启迪。散文语言的这种含蓄之美,只有深入作品,咀嚼再三,才能品味出来。

如《爱莲说》说的是 花语 ,但细细咀嚼,我们就能品味到 花语 之中暗含着对世间争名夺利者的厌恶。

初读《为了忘却的纪念》,难免感到文章的语言有许多隐晦、曲折之处,既是 纪念 ,怎么又说是 为了忘却 ?既是 悲愤时时来袭击我的心 为什么又想将 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 要将他们忘却了 可如果我们反复咀嚼,却觉得其味无穷,因为我们品味到的是作者极其深沉的爱憎情感。

赏析散文语言的含蓄之美,除了咀嚼文章的这种弦外之音、无言之言、缘外之语以外,还应咀嚼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警句。他们往往是作者将丰富哲理融注到精炼的词语中创造出来的。仔细揣摩,我们能从中获得启迪和美感。

还是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有 原来如此! 蕴含着强烈的复杂的情感:悲痛、愤怒、控诉,感叹号表示出于意外的震惊,满腔怒火和无线悲痛。删节号中隐藏着难以述尽的千言万语,无尽仇恨。

三、在诵咏中感受散文语言的声韵之美

好的散文语言要征服的不仅是读者的眼睛,还包括读者的心灵,因为它所描绘的不只是客观的景物,更是作者的情思。它所抒发的也不只是主观的感受,更是朴实无华的真理。为此,散文作者都很注意把这种意图通过声韵表达出来。

他们往往使散文语言带上一种自然的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并运用一些变化的句式加以协调,以便让读者、听者 循声而得情 ,也就是说从声韵的变化中体味作者的感情,从而引起读者自身感情的波动,与作者产生共鸣。散文语言的这种声韵之美,有时光凭肉眼是觉察不到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深有感受。

诵读的时候要以作品为根据,读出文章的语言节奏,即文句的长短、散整,语势的疾徐、直曲,字音的响沉、抑扬,并调动有关知识,展开想象和联想,争取达到 文若己出 的境界。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不仅具有立体感、朴素美,而且还具有声韵美。如文章多用叠音词(迷迷糊糊、郁郁、曲曲折折、悄悄、田田、阴森森、峭),大大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反复朗读,得到的是多方面的享受。课文的四、五、六段,如能读得纯熟流畅,那么就能体味到文章的美感,欣赏到荷塘月色之美,同时叹服作者精确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从多方面状物绘景的功力,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技巧,以及作者向往高洁、美好事物的情思。

总之,散文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语言品味形式的多样化,建构语言赏析基本思路,让学生的语言赏析从迷蒙走向觉醒、自觉和规范是增进学生语言品味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

标签:散文语言赏析的角度 中考散文语言赏析 散文语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