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六朝志怪小说对蒲松龄的影响:蒲松龄志怪小说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过程中,深受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文章从思想内容,小说题材,小说构思方法和语言文风四个方面来分析说明六朝志怪小说对蒲松龄小说创作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六朝;志怪小说;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
  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文言短篇小说行将没落之前的辉煌收官之作。这是一部倾注着一个终生追求功名却不可得,而受尽坎坷的老学究的泣血之作。这部小说甫一问世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风行天下,万口传诵。”(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这部小说之所以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当然离不开作者蒲松龄天才式的创作,以及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和政治文化背景。除此之外,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进程促使了这部杰作的问世。毫无疑问,《聊斋志异》的辉煌成就不是空中楼阁,倏忽一下就产生的。它恰恰是来自于蒲松龄对古代文言短篇小说艺术形式及其内容的完美吸收和融合,尔后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其中六朝志怪小说对蒲松龄的影响非常巨大,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着重谈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我们可以看出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幽明录》对他的深刻影响。
  蒲松龄看到了干宝和刘义庆特别善于从民间文学中汲取思想艺术的养料,他也如法炮制,“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坚持不懈的从民间文学中寻找积累资料。他也像六朝志怪小说作家一样,不拘一格的从宗教传说故事中寻找素材,获得灵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聊斋志异》里面虽然关于佛教观念的小说最多,但并不缺乏有关道教的故事以及原始宗教神话传说。这也使得这部著作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姿,小说成就也就非凡了。
  六朝志怪小说家们热衷于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其目的在于“明神道之不诬”。因为当时生产力不发达,人的认识有限,认为鬼神是存在的,记叙这些神鬼故事,在这些作家看来是一种实录。现代小说概念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虚构,六朝的志怪作家坚持实录对于小说创作是一种消极影响,但蒲松龄之所以推崇它的原因是在于它使得一些民间的优良质素得到了保存。
  六朝志怪小说有很多篇的思想内容都具有较强的战斗精神。像著名的《干将莫邪》,小说塑造了眉间尺这样一个不畏暴政,誓死为父复仇的强悍少年形象。《李寄》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智杀蛇妖、为民除害的少女形象。《搜神后记》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农民章苟竟然敢和雷神据理力争,把雷神说的知愧而去。蒲松龄由于自己屡试不第,心中常怀郁闷之情,所以他非常激赏这些反抗行为,自然在《聊斋志异》里面有所体现。比如席方平和地狱大小鬼还有阎王斗了个遍,不屈不挠,终于在二郎神那讨得公道。席方平的气势就和章苟很相像,而商三官与眉间尺在气质上很接近。
  就题材而言,六朝志怪小说和《聊斋志异》也有相似的地方。六朝志怪小说的题材很多与宗教迷信息息相关。统治者提倡宗教迷信以麻痹人民的意志而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但人民却有自己的看法,往往借助改变宗教迷信传说,曲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愿望。基于此,很多六朝志怪小说属于宗教传说,但并没有表现出浓烈的宗教意识,这是无形中被人民的朴素现实愿望化解了。如《列异传》里面谈生的故事就是这样,谈某乃一穷书生,得一贵族女鬼相许,女鬼临走赠以珠袍,被女鬼生前之家购得,遂不顾门第之见,认谈某为婿。这则故事说明了当时普通百姓渴望打破婚姻中门户制度,以及对爱情的向往。这则故事虽然是人鬼之恋,但是对爱情的美好描写,冲淡了人们对鬼神的关注,使得这样的志怪小说更像是普通百姓夫妻的美好爱情生活的展示,神鬼性有意无意被置于现实性之后。蒲松龄很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聊斋志异》里面虽然写鬼的很多,但大部分都“鬼气”不足。《鲁公女》里蒲松龄生动描绘了张于旦和女鬼鲁公女之间热烈真挚的爱情故事,鲁公女接人待物,行为处事和一般世间女子并无两样。《陆判》里的男鬼虽然绿面赤须,面目狰狞,看到他的人莫不毛发倒竖,但其实他却豪爽大度,给人以可亲可敬的印象。
  当然蒲松龄并不是亦步亦趋不知变通地学习六朝志怪小说,他自己也勤奋探索,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化发展。蒲松龄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往往能够发扬光大民间文学里面合理积极的因素,而剔除那些过于离奇,缺乏生活情趣的情节,使小说情节合情合理。
  二
  志怪小说是幻想的艺术,蒲松龄自然是小说创作中幻想的大师了,他的艺术想象力鲜有作家能与之匹敌。作家的艺术想象力无外乎来自于作家所见所闻的多寡和艺术修养的高低。蒲松龄在六朝志怪小说里找到了很多启发想象力的元素。如《小官人》里描写官员出巡一幕,“马大如蛙,人细如指。小仪仗以数是队。一官冠皂纱,着绣?,乘肩舆,纷至沓来出门而去”。用“缩微”法讽刺封建官吏的官僚作风。其艺术表现手法和《搜神记》里“王莽建国四年,池阳有小人景,长一尺余,或乘车,或步行,操持万物,大小各自相称,三日乃止”所用手法并无二致。
  蒲松龄系统的吸收了六朝志怪小说家的构思方法,靠这些他才能创造出一篇篇引人入胜的小说来。第一点就是打破人神之隔。六朝志怪小说已经加强了普通人和神的广泛联系,在魏晋以前只有贵人可以和神相通。《聊斋志异》里面也写了很多普通人和神打交道的故事。如《金永年》,这个商贩八十二岁还无子,神灵念其一生做生意公平待人,赐他一个儿子。第二点就是打破生死之隔。《搜神记》里提到有女子病死,殓尸棺中七天后,居然爬出棺材还向人们描述死后的见闻。蒲松龄的很多创作也是基于这点而发,让故事在幽明两重世界里穿梭。像《聂小倩》、《公孙九娘》、《画皮》等篇,有的写人与鬼的恋情,有的写善与恶的争斗,无不淋漓尽致,光彩夺目。第三点就是打破人兽之隔。《搜神记》里有人马之恋的故事。《聊斋志异》里也有《梦狼》这样的小说,把动物人格化,禽兽也有人性。
  六朝志怪小说家们总是认为自己秉承的是实录精神,所以他们创作的这些小说故事给人以怪而不诞,幻而不虚的感觉。他们在创作中沿袭史传文学的创作特点,写人首先标明其出身,以表明实有其人。蒲松龄也照搬了这种写法,在他的很多人物小说里面开篇也是先介绍人物的籍贯出身。所不同的是,蒲松龄在转化过程中更加讲究,既打破这种间隔的同时,还能保持原来事物的本性,这使得作品充满艺术魅力。
  三
  蒲松龄还吸收了六朝志怪小说的语言艺术风格。六朝志怪小说文风质朴,语言精练简洁。很多小说短小精悍,平易晓畅。蒲松龄用“传奇法以志怪”,叙事婉转含蓄,行文简练。六朝志怪小说也有爱用诗的习惯,而且诗体繁复。句式上分四言诗、五言诗、杂言诗,文体上又分谣谚、卦辞、楚辞体等。蒲松龄的小说也众体兼备,得心应手。
  蒲松龄在小说中用诗也像六朝志怪小说一样,讲究诗体、诗意和人物情节的和谐。像《凤阳士人》中那个所谓“丽人”挑逗士人“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冯镇峦说这曲子有风尘之气,“俗中雅调,似《金瓶梅》中语。非大雅之音也。”他的感觉很正确,因为那个“丽人”其实是个妓女。从中我们看出蒲松龄塑造人物的时候,是很讲究人物身份和语言
  (下转第125页)

标签:说对 影响 蒲松龄 志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