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散文阅读练习

时间:2017-03-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散文阅读练习

敬文

2、小心落叶——唐元峰

3、 鸟的建筑——苇 岸

4、废园外——巴金

5、朱佩弦先生——叶圣陶

6、抚摸乡村——韩卫贤

7、 品 秋——葛玉琴

8、拉萨的黄昏——刘宏伟

9、树下的老人——周国平

10、我的母亲河——赵丽宏

11、秋夜——巴金

12、倾听滴水

13、母 亲——莫言

14、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舒 婷

15、把伤痕当酒窝——许嵩

16、都市歌者——顾连梅

17、进山东——贾平凹

【示例详析】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们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卖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文本解读】  解读一

  今年高考北京卷文学作品阅读,测试文本依然是散文。钟敬文先生《碧云寺的秋色》一文,是一篇带有浓郁北京地域特色的写景记游之作。原作二千八百余字,经删节和改动,测试文本最终长度为一千三百余字。

  文章以“碧云寺的秋色”为题,“秋色”一词颇可玩味,堪称全文之眼。秋之“色”,外在表现为自然的色彩,内在蕴含了作者的心理色彩。这后者——解读作者之心——尤其是阅读须完成的任务。

  全文共9个自然段。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⑴至⑹自然段,写外在之“色”——多彩的秋日之美。第⑺至⑼自然段,写内在之“色”——作者对秋怀有的感情、认识。

  先说“外在之色”。

  第⑴至⑹自然段,以写秋色为目的,作者的具体手段却是写树——通过树的多彩来表现秋的丰富。

  第⑴段为前六段的总起,共4句话:首句的“大林子”及后面三句中三次出现的“树木”,揭示了“由树写秋”的行文逻辑。

  第⑵至⑹段,作者以时间为序,用相当细腻的笔触写碧云寺中各种树色彩的变化:“很少看到黄色或红色的叶子”“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它们都换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作者不厌其祥地描绘树之色,最终是为了写秋之色——“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写树为写秋,写秋则为写“我”。

  再说“内在之色”。

  第⑺至⑼自然段,写“我”对秋的情感。作者是通过对古代诗人的理解和评价来写自己的。

  “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第⑺段)

  “但是,它(夏天)到底不免单调些。”(第⑻段)

  “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第⑻段)

  “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第⑼段)

  “‘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第⑼段)

  ……

  通过这些写心之语,作者的情感态度表现得相当分明,即有别于一些古代诗人“悲秋”的观念,而是盛赞秋的生机和美丽,与古代另一些诗人同路。作者的深刻性在于,他理会到古人“悲秋”的原因:“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同时,他看到了古今在“悲秋”问题上的“不同”与“同”:所谓“不同”,即“‘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意谓人民的苦难已经结束,个人也不会有太多的不幸;所谓“同”,即“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意谓秋的生机、美丽,古人今人都能体会得到,此乃“正常感情”,而“悲秋”则是反常,则是人格、人性扭曲时代的产物。作者的这些认识,尤其是对“古今一也”的认识,并没有完全否定古代,构成了一种辩证统一的看法。

  《碧云寺的秋色》一文,尽管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可参见原文),但经过命题者的删改和加工,对于测试阅读能力来说是较为规范、有效的。层次分明,语脉分明,信息主次分明,对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对秋叶的描写采取了有详有略的技巧,着重描绘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对

  其它树种的叶子则点到即止。

  B、作者对急速换上新装的爬山虎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意在对老柏和松树的“保守”

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批评。

  C、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

自己特别的情调与风格。

  D、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悲秋”之作,从“满山红叶”中见出“离人眼中血”,这与诗

人的生活背景有一定关联。

  E、在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诗人见秋叶而

伤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2、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5分)

  ⑴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⑵作者使用“惊醒”一词,好在哪里?

 

  3、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4、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又有着一脉相连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小心落叶

唐元峰

  (1)落叶是微不足道的。谁能去关注一片落叶呢?只有当它从高高的枝头跌落,那飘荡的曲线,也许会划亮一下你暗淡的目光。

  (2)是的,匆忙劳碌,苦苦奔波,早使我们疲惫不堪,我们甚至不知道每个季节怎样来临,从不留意黄叶如花,装点你消逝的年华;甚至惊诧为什么这样快就下雪了呢,而上一场雪仿佛是上个星期下的吧?

  (3)有一位俄国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每到秋天,莫斯科街心花园里,都挂出一块木牌,这块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字:小心落叶。

  (4)这四个字久久挤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友善的提醒。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辉煌。我看见那些苍绿蓬勃的枝叶,转眼间枯萎,不禁令人深思。

  (5)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翠如水。我徜徉的脚步曾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

  (6)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欢笑是怎样惊散树上的群鸟,是怎样在绿草上滚向无涯的远方,又是怎样感染着蛙鸣和虫唱。我也记得那透明的欢笑,在清澈的河面上欢跳,在悠悠的白云上飘摇……

  (7)但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切,竟被一团浓重的浊气取代了呢?无法回想,我们生命里所有鲜活的枝杈,是怎样颓败的,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呈现着令人伤感的灰暗!

  (8)我在丛林中漫步,树林也由此充满灵性,充满了爱与悲哀,美丽与死亡。在许多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感悟远不如树木来得灵透。瑞士小说家赫曼?黑塞把树木比做兄长,他把居所前后的每棵树都用自己亲人的名字命名,崇敬并爱戴它们。与它们低语,和它们交流,向它们倾诉。他把它们当作朋友、父兄。可见在他无比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他由此在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

  (9)落叶无声,在萧瑟的秋风里,它仍怀有最后一次奋舞的悍勇。当它伏在柔嫩的枝条上,刚刚绽开鹅黄色的初梦时,它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浩渺的长天,悠远的白云;还是嘈杂的市井,被践踏过千百次的小径?融融春光中,那金黄的季节怎样孕育?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准确而缓慢地向它移来?在它离开母体的一瞬间,是平静快乐,还是惆怅郁怀?当它完成生命中仅有的一次飞翔之后,坠入大地无边的怀抱,是否会溅起一次悠远的回声?它在泥土和寒雪的覆盖下,会不会再一次叩响春天的大门,进入那永无穷绝的枯荣?

  (10)小心落叶。

  (11)这充满着善意与博爱的提醒,也许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珍视,一种期望。

  (12)对于这片小小的随风飘舞的落叶,假若你投以生命的关注,那么,你就会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一股震颤就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这片不值一提的落叶实在是你自身的写照。而它却来得比你从容,比你超脱,也比你奔放。面对这小小的一片落叶,你的思绪会被扯向生命的极限,跨越千年,包容万里。

  (13)可否,让我在岁岁深秋里,在你生命的花园里挂出一块木牌:

  (14)小心落叶。

 

  1、在第⑸段中,“无知和错误”指的是什么?(3分)

2、提到赫曼?黑塞用亲人的名字给树木命名的作用是(3分)

 

3、文中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小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7分)

 

4、作者从“落叶”中感悟到了什么?请分条作答。(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鸟的建筑

苇  岸

   ①鸟巢是鸟的建筑。和我们盖房子不同,鸟筑巢不是为定居。鸟只在繁殖期筑巢。

   ②鸟类学家依据鸟巢的位置和性质,把鸟巢分为地面巢、水面巢、洞穴巢、屋宇巢和编织巢等几种类型。

   ③地面巢大多简单、随便,往往仅在地面凹处略敷草物即告完工。这种巢,主要由雉、雁、鸭、鹤等笨拙的大型鸟类所为。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像云雀、百灵、歌鸲、画眉这些名字美丽,叫声动听的玲珑小鸟,也在地面营巢。当然,它们的巢编织得都很精致。这是些疏于林木,常年出没在旷野,为土地处处留下歌声的可爱精灵。在水面营巢的鸟屈指可数,能够列举的如涉禽中善游的骨顶鸡与董鸡。它们借助水生植物搭造的可随水面升降的盘状浮巢,风险最小。洞穴巢包括崖壁洞穴和树干洞穴两种,前者的主人有翠鸟和沙燕;后者居多,如椋鸟、山雀、斑鸠、八哥、鹪鹩及肮脏的戴胜等,都是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弃巢的受益者。如果顺着这个行列数下去,我们还会惊讶地发现鸳鸯。应该指明的是,营树洞巢的鸟,只有攀禽中的啄木鸟,真正具备开凿本领。啄木鸟还有一种英雄秉性,即它从不使用自己往年的旧洞。利用我们的屋宇营巢的鸟(不提麻雀),主要为燕科成员,原因在于它们的泥巢无法在露天筑造。最后说到的编织巢,就是指我们观念上认定的,代表“鸟巢”这一词语本义的,由鸟类中广大的鸣禽在树上(个别在草丛或灌木基部)精心营建的巢。这是那群勤奋的鸟类艺术家呕心沥血的作品,也是我们这篇短文想要谈论的核心。

   ④除涉禽中的鹭,游禽中的鹈鹕和猛禽中部分鹰隼(这是些在树上筑粗陋大巢的鸟)外,编织巢几乎全部为雀形目鸟类所造。它们长于鸣啭,巧于营巢,故根据分类上的说法,我们前面又称它们为鸣禽。雀形目是新鸟亚纲中种数最多的一目,其庞大数量占现代鸟类总体一半以上。

   ⑤编织巢的形态,可说多姿多彩。我们易于见到的杯状巢、碗状巢、盘状巢及瓶状巢,是其中主要的几种。营哪种巢型,与鸟的科属有关。但我愿意相信,它取决于鸟类个体的偏爱与审美因素。因此,这里无规律可循。

   ⑥杯状巢是多数营巢鸟喜爱的一种巢型,像我们熟悉的伯劳、卷尾、柳莺、寿带等夏候鸟,都营此型巢。太平鸟、灰山椒鸟、乌鸫及北红尾鸲等,营碗状巢。树鹨和灰喜鹊的巢很浅,呈盘状。攀雀和棕扇尾莺的巢收口,巢体似瓶。文鸟、黄眉柳莺和“告春鸟”短翅树莺,能够营造顶部具盖,侧面开门的球状巢。更为精巧和高超的,是黄鹂和绣眼鸟的吊篮式悬巢。南方有一种富于传奇色彩的小鸟,会将芭蕉或其他大型树叶卷合,然后在叶缘穿孔,贯以丝线,缝成袋状巢。这种天才的小鸟,鸟类学家就叫它“缝叶莺”。

   ⑦真正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们的视域内最为显著的鸟巢,实际是喜鹊粗糙的球状巢。这种“仰鸣则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禽经》)的民间吉祥鸟,同淳朴的麻雀一道,终年祥和地围绕着我们。特别是在空旷的冬天,它们的巢很像一座座村庄,醒目地坐落在原野高大的树上(每巢都有一定巢距的巢区。个别也有一树双巢现象。在北京的沙河附近,我曾见过一树四巢)。每次看到这些高耸的星罗棋布的“家”,我都很动情,我觉得这是一种世间温暖与平安的象征,是这个季节比雪与太阳升落更优美的景色。

   ⑧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蔑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在过去短暂的一二十年间,每个关注自然和熟知乡村的人,都已亲身感受或目睹了它们前所未有的沧海桑田性的变迁。

 

1、(1)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解释什么是“鸣禽”。(2分)

(2)简要说说第③段第二句加点的“主要”一词在文中的作用。(2分)

2、鸟儿营造哪种巢形和鸟儿的科属有关,为什么作者却“愿意相信,它取决于鸟类个体的偏爱与审美因素”?(4分)

 

3、这是一篇介绍说明鸟类巢居的文章,在行文中却有很多“不科学”的措辞,像“可爱精灵”“勤奋的艺术家”“天才的小鸟”“纯朴的麻雀”等等,作者这样写好吗?为什么?(4分)

 

4、作者在文末说:“每个关注自然和熟知乡村的人,都已亲身感受或目睹了它们前所未有的沧海桑田性的变迁。”有何深刻含义?试将你的“亲身感受”用最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和作者共鸣。(6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11)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第①段中“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又”字写出了作者对小园的留恋,这里是他在战乱中得到慰藉的地方。

   B、“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这句话两次出现,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直接抒发了作者满腔仇恨、满腔愤懑的感情。

   C、这篇文章表现了对年轻生命被扼杀的无限痛惜和对卑劣、凶残的曰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

   D、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曰暴风雨早曰到来的期盼。

   E、本文写少女的死,只拈出一个细节来刻画,不去作平铺直叙的交代,这样写给人印象更为鲜明强烈。

   2、联系上下文,写出对“这样地逃出囚笼”(第⑦段)的理解。(6分)

 

   3、文章第⑩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其作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4、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8分)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朱佩弦先生

叶圣陶

  朱佩弦先生是国立清华大学的教授,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几个中学当教师,也在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教过书。他毕了北京大学的业就当教师,一直没有间断。担任的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

  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教师有所谓“预备”的工夫,他是一向做这个工夫的。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以前总要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提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现出舒适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意了,如果有点儿紧张,眉头皱紧,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得不怎么惬意。他教导学生采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藉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藉语言文字。一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为什么起这样的波澜,写成这样的一篇文字或一本书。这时候,说欣赏也好,说领受也好,总之把作者的东西消化了,化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补益品了。他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主要的宗旨无非如此。我们想,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在手里,如果没有办法对付他,好只好在它那里,与我全不相干。意识跟观点等等固然重要,可是不通过语言文字关,就没法彻底分析意识跟观点等等。不要以为语言文字只是枝节,要知道离开了这些枝节就没有另外的什么大事。

他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到一处地方,无论风俗人情,事态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庙似的“每事问”,有时使旁边的人觉得他问得有点儿土气,不漂亮。在文学研究方面,这种精神使他经常接触书刊论文,经常阅读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这些,而且与这些同其呼吸。依一般见解说,身为大学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经形成的一套,就把这一套传授给弟子,那是份内的事儿。很有些教授就是这么做的,大家也认为他们是行所当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们,也随时受青年们的教育。单就他对于新诗的见解而言,他历年来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今后的方向,是受着一班青年诗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论诗的文字就是证据。

他待人接物极诚恳,与他做朋友的没有不爱他的,分别时深切的相思,会面时亲密地晤叙,不必细说。他在中学任教的时候就和学生亲近,并不是为了什么作用去拉拢学生,是他的教学和态度使学生自然乐意亲近他,与他谈话和玩儿。他在大学里还是如此,学生就是朋友,他哪里肯疏远朋友呢?可是他决不是到处随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责功课是严的,没有理由的要求是决不答应的,当过他的学生的都可以作证明。学生对于好好先生当然不至于有什么恶感,可也不会有太多的好感,尤其不会由敬而生爱。像朱先生那样的教师,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坚强的责任感,这才自然而然成为学生敬爱的对象。

  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非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决不乱写。不惮烦劳的翻检有关的材料。文稿发了出去,发现有些小节目要改动,乃至一个字还欠妥,总要特地写封信去,把它改了过来才满意。

  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他在学校里教的也是这些。“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

  (选自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叶圣陶卷》,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朱佩弦先生认为,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只要不含糊一个字、一句话,就能打通语言文字,就能触及作者的心。

    B、除了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朱佩弦先生还写了不少文篇,阐述打通语言文字才可以从阅读中获得补益的观点。

    C、朱佩弦先生有坚强的责任感,是学生敬爱的教师,他不做“好好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正当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

   D、朱佩弦先生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所以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不是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他决不会乱写。

   E、本文通过记述朱佩弦先生做教师时的一些具体情况,勾勒出一位尽职尽责、乐于合作、亲爱学生、严于律己的教师形象。

   2、朱佩弦先生“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体现在那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3、朱佩弦先生“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他在这两方面的贡献。(6分)

 

   4、关于读书,朱佩弦先生认为打通语言文字是关键,陶渊明则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即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你赞同那一种观点?请结合原文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8分)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抚摸乡村

韩卫贤

   沿着一片南瓜或牵牛花的走向,很容易触痛乡村浅显的心事。一页柴扉,一段炊烟,一记清秀的鸟鸣,一波暗绿的凉意……抚摸乡村我时常滑落于时光的臂膀,被童谣的唢呐和游戏簇拥着,缠绵着。记忆是一个繁体的汉字,抹掉一层斑驳的灰尘,闪现的是原汁原味的光芒,盘根错节,却淋漓尽致。童年的乡村是抒情的,大段大段的情节被我们剪裁成梦的衣裳。在我奔忙的思绪里,古远的乡村更接近于乡村的本意,更具有纯粹的具象。她是那样的透明,像一支夏天的冰棒,一点点热情就能将她溶化;她又是那样的清纯,像处子柔嫩的肌肤,哪怕是轻巧地碰她,都会叫人过而不忘。

   抚摸乡村就是抚摸一段迷人的童话,纷飞的蜻蜓是它无序的线索。这些精致的生灵,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在乡村这本硕大的书页中穿梭,透出和平、悠然的气息。一根竹片和蜘蛛丝构成的网被我们高高的举在手里,欢快地奔跑;一只蜻蜓失落于网上,停止了飞翔的迹象;另一只又失落于网上,它们挣扎着向往自由的样子,颇似我们被束缚在教室、黑板和老师目光下的无奈。于是,我们将它们放飞,再跟着奔跑。整整一个季节,我们的游戏就是奔跑,乡村的概念就是奔跑,仿佛天空中大团大团的云,被自由的风牵引着,广阔地奔跑。最惊险的是遇见蛇,各种各样的蛇。其实它们的神态是友好的,但我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用树枝和石块把它们打死,再悬起来挂在树枝上,企图恐吓那些胆小的同伴。以至来到城里见到人们惊奇而小心地围着卖蛇人指手画脚一脸迷惑的样子,我总会露出不屑的神情。当然,我们还具有在凸凹不平的大地上把陀螺打得飞转把铁环滚得狂奔以及在清澈而深奥的河里像鱼一样穿梭的本领。尽管童年的乡村贫瘠得让我们腹中时常空虚和饥饿,我们还是被玩性硬撑看玩“奏奏什么羊,老倌老奶烤太阳”那种一上一下的跨越式跳跃.把奶奶的炊烟震得猛烈地骇嗽。我们还会用老牛踩出的窑泥,做一个小小的砂锅,嘴里喊着“砂锅砂锅格通洞”,再把手中之物猛烈地摔在地上,听那种清脆的响声。每每抚摸乡村这些童话都会震颤我的指端,重年的乡村是那样的宽容和放纵,任我们把滚烫的火盆在空中舞成一个个红色的圆圈,烧红乡村冬日的凛列。

   半个月亮爬上来,爬上乡村清朗的额头,浮躁的蛙鸣变得深沉起来,唯有秋虫一望无际地开始了狂欢。乡村如一位待嫁的闺女,成熟了,却不透彻;萌动着,却不直白。一些爱情的故事在清凉的夜色里悄无声息地成长着,又被谁家的犬吠泄露了天机,古板的乡村常因此而发脾气,把年关的唢呐声吹得一波三折,哀哀怨怨,犹如月宫里嫦娥的无端诉说。乡村的夜晚,月色和着来自土地深处的虫呜,缓缓地爬上草垛和房顶,挂满童话的房檐。我们偎着苍老的奶奶,坐在菜园里,看月亮披着云彩的轻纱,匆匆地赶路,看深沉的山默默地缓延着,看笼着村庄的土地止不住地成熟,把清冷的月光映出暖暖的色调。四处是大自然的乐音,那么和谐,那么动听,还有我们嘴里吟出的“月亮月亮光光,骑马烧香”之类无序的歌谣,还有我们偶尔玩起的“做大媒,过家家”,与月色中真实的爱情共同构成乡村动人的细节。夜晚的乡村是一幅潮湿的画,轻轻地抚摸,都会惊扰色彩里的人物和事物;夜晚的乡村是一根布满音符的弦,谁的手,谁的手拨动了琴端又悄然垂下。

   抚摸乡村,那无尽的劳动是乡村无尽的血脉。春风被老牛散漫的印迹染得碧绿,清明的雨水临空而降,像叙说不完的豆豆,布谷鸟最后一次梳理柔顺的羽毛,劳动就爬满每一条栅栏,“春天耕地,夏天锄草,秋天收割,冬天积肥”。我们躲在语文课本最抒情的页码下看荷锄的乡村将太阳托起来又放下去,看大滴大滴饱满的汗水把土地浸透又凉干,看老米勒画笔下《播种者》《扶锄者》明快的色彩把世界的乡村照亮,把泥土上的英雄照亮。

    抚摸乡村我不敢挪动轻薄的手臂,每一个简洁的形象都像一个粗糙的老茧,使人疼痛。我无法把单纯而又厚重的乡村轻轻地描述穷尽,就像时光这把挂在土墙上的筛子,总是把乡间最精细的情节漏掉,让我们每次都小心翼翼,每次都激动不已。抚摸乡村,我总是捡拾一片一片飘落的树叶,然后把它们一簇簇地收藏在乡村这条盘杂的宿根下,品味着被物质日益削落的诗意,苦苦守望着记忆中的新绿。

 

1、  文章写了乡村的哪几个方面?突出了乡村怎样的特点?(4分)

 

2、  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以“抚摸乡村”为题的好处。(4分)

 

   4、文中最后一段说,作者“品味着被物质日益削落的诗意”,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这种“诗意”的理解。(6分)

 

 

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品  秋 

葛玉琴

   最爱秋天。也许是因为秋天的明朗,阳光很通透,原野一片暖色调的斑斓,让我感觉很舒服。

   这个秋天是我从未曾有过的闲适。生病后的休养,让我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去细细品味秋天。

   天气晴好的傍晚,我穿戴暖暖地出去散步。在大街小巷缓缓地走,看匆匆的人流,看人们脸上的笑容,都带着夕阳的金黄灿烂。这个时候,我喜欢。①

   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常常去附近的公园走走。天空澄明,秋阳温暖。走在公园树林中,阳光在金黄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上闪烁,小路上铺满了彩叶。轻轻地漫步小路,尤如走进了秋天的盛典。这个时候,我喜欢。②

   这样的时候,让我感觉很踏实很温暖。我知道,这样金碧辉煌的秋天盛典只是秋的谢幕方式,短暂的美丽,一转眼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萧瑟的冬。但我不去想这些。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我现在能够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的秋天。

   此时此刻,我走在秋天的盛典,这样美丽的时节,我没有错过。生命从这里收获,又将从这里启程……我倚着一棵披着华丽叶子的枫树,仿佛成为了秋的孩子。是的,我是秋的孩子,从秋天吸取生命的精华,然后走向一个又一个春天。

   我的肢体接受秋风的爱抚,像一片经过酷暑薰烤、秋霜摧打的叶子,正绽放着最后的美丽,散发着独有的芳香。或许一会儿在风的催促下,会自然坠落。但在落入大地之前,亦将如蝶一般在这个世界进行最后的旅行,以最绚烂的姿势,归于泥土。

   脚下那些刚失去生命的彩叶,在阳光的蒸腾下,散发着清香。细看上去,每一片叶子都不尽相同,但都是温润而美丽,似乎还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呼吸。他们是否还有感知世界的能力?但如果有风,叶子们还可以随风翩跹起舞。或许,他们还在唱歌,阳光下那些金黄旋律,此刻正伴随着我的左右。不会起舞的,只是非叶子的我。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但愿我的坠落,也能如叶子这般从容这般快乐。

   天空很深远,水很清澈。深秋的玉渊潭并没有瘦去,柳却还在忙着,弯着粗壮笨拙的腰,一下子把许多枝条都垂到水中。他想钓什么?不就是一潭秋吗?

   慢慢地走着,就到了野鸭岛。春天那群跟在鸭妈妈后面的毛绒绒的小鸭,已经长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了。经历一个春秋,他们就长大了。又想起露易丝L·海书中所说:“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生的、新鲜的。”树木春天萌生新叶,固然给予世界一片生机;秋天的坠落,却并不让我感觉萧瑟,他们的金黄璀璨温暖着所有的生命,更换来了大树新一轮生命历程。

   树木如此,小野鸭如此,我们人类更是如此。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今天的言行,创造着自己的明天。

   丢弃了过去,才能够开始新的生活,才能够做到真正地爱自己。是啊,已经过去的人和事,丢弃何仿?已是深秋,雪已经在到来的路上。我们不是鸟儿,没有一双寻找温暖世界的翅膀,但是我们都需要一颗安详的心来完成季节的迁徙。

   让我们给自己一个机会,不用远行就能够走进秋天的深处;给秋天一个适宜的高度,让自己不用仰望就能握在手中;给自己一个拥抱,让久违的微笑,伴随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日子。

   然后,在每一个或者温暖或者寒冷的早晨,告诉自己:“你真棒!”“我爱你!”那么,所有的日子都将会美丽着自己的人生。

 

1、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品秋”,请你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从文中品到了什么?(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4分)

 

   2、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的最后一句,两次出现“这个时候,我喜欢”,请你说出这两句中的“这个时候”分别指的是什么时候?(4分)

 

   3、面对一转眼就会消失的秋天,取而代之的将是漫长而萧瑟的冬天,作者为什么不去想这些?(3分)

 

   4、仔细品读文中第七段中划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什么生命的真谛?(4分)

 

 

 

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拉萨的黄昏

刘宏伟

   ①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到过很多的城市,欣赏过无数的美景,或欣喜若狂,或惊叹不已,或黯然感伤,无论哪一种,都带给了我无限的享受。但要提及钟爱,唯有拉萨的黄昏。

   ②我在拉萨的日子,一直住在拉萨晚报社的总编楼。它位于江苏路上,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门前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据说已有超过百年的树龄,旁边有一棵矮小的小桃树,每到夏天,桃树上便会密密麻麻地挂满又脆又甜的小桃子。

   ③我住的小楼,有一扇朝西的窗户,每天傍晚,都能看见血红的夕阳,从我的窗前慢慢滑落。三三两两晚归的人们,穿过金色的余晖,走过我窗前的银杏树。消失在小院旁的一栋高楼里……从我居住的小楼二楼的窗台望出去,夕阳就挂在不远处的檐角后,金色的光芒无力地从远方投射而来,先是将附近的山峦映照出几片暗影,到了跟前,就只剩下一片柔和的昏黄了,为眼前的那片低矮的房屋染上了一层朦胧的光亮。如果你睁大眼睛,仔细地瞧瞧,能清楚地看见夕阳的轮廓,和上面色彩纷呈的光斑。每当此时,我总爱斜身坐在二楼的窗台,任凭几缕穿过浓密的银杏树叶的阳光,温暖地打在我的脸上,静静地看着温顺的夕阳,缓缓地落到远处的屋檐后……

   ④欣赏拉萨城的黄昏,还有另一个无人知晓的绝妙去处。

   ⑤晚饭后,顺着江苏路走一小段。然后沿着解放东路一直前进,就到了拉萨河边。一座拱型的大桥,把桥另一头的荒岛(现在叫仙足岛)与城区连在了一起,桥上随处可见一对对深情相拥的情侣,沐浴着金色的夕阳余晖,对着桥下奔流的拉萨河水,尽情地述说着彼此心中的思念和爱意。

   ⑥除了一所中学和一个度假村外,偌大的岛上很难见到其他人为的建筑痕迹。偶尔会有晚归的藏胞同行,他们总是低着头默默地前行,全身都被霞光染红了,唯有手上的经轮发出金黄的光泽。沿着河边向东,步行十来分钟后,就进入了一片林荫覆盖的山坡,上行二三百米,有一片开阔的平地,在那棵最大的松树前停下来,回转身,就能将河对岸整个拉萨城的轮廓尽收眼底。

   ⑦夕阳血红地挂在西天,余晖笼罩下的拉萨城,弥漫着一片暗红和金色的光晕,与缭绕升腾的暮霭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片神秘的人间密境。远处的拉鲁湿地偶尔泛出一片白光,低矮的建筑从拉萨河边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山峦,稍微宽敞一点儿的街巷里,三三两两的人影在晃动。山峰上终年不化的一圈积雪,如同给山戴上了一顶雪白的帽子。除了河水的流淌,听不见任何声音。眼前的一切,是那样的真实,却又没来由地感到一阵虚无,甚至夹带着几丝恐慌,为内心某个涌动的欲望。

   ⑧这样的时候,最好什么也不要想,就这样安静地坐着,就地随意找个地方。置身这样的风景中,本身已成风景,没有远山与近景的区别。如果你一时还无法安静,也没有关系。看看远处褐色的山,那些寸草不生的砾石直指天堂,把你的思索连同空冥一起投进那些龟裂的缝隙,无论是顷刻的豁然,还是更加绝望,都属于生命最本原的领会。如果此刻,你依然感到有些烦躁,没有关系,回望近前的那些树吧,那些把翠绿和金黄染遍高原的树,在天地间直棱棱地矗着,只为给白云留出一丝飘忽的空间,而任凭风的挑逗和奚落。

   ⑨当你的目光穿透白亮亮的河水后还残留着几缕忧伤,那就伸手摸摸身旁的小草吧,望着那些在粗糙的砾石上匍匐的小叶片,还有零星夹杂在它们中的那些微微昂起头的藤蔓,你会不会觉得能哭、能笑、能自由地行走,已经很幸福?如果你觉得这一切依然与你无关,那就请你用心地听听远处传来的隐隐的钟声吧,还有那些随风飘散的诵经声,再用力地吸一口空气中的湿润,然后闭上眼睛,问一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吧,你就能听见来自灵魂最深处的回答。

   ⑩当夕阳散尽最后一抹金光,踏着残存的几丝暮色,和隐隐吐露的星光,舒一口长气,起身回家。四周一片沉寂,唯有拉萨河水,依然在纵情地吟唱着欢快的歌谣……

  (选自《散文百家》)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①段采用对比的写法引出本文要写的风景——拉萨的黄昏,引人遐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者“总爱斜身坐在二楼的窗台”欣赏拉萨的黄昏,是渴望在这样的黄昏之下能够让生命得到片刻的休憩,不再为生活而疲惫。

   C、文章第⑤段写了桥上一对对深情相拥的情侣,意在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为下文写仙足岛为另一个无人知晓的绝妙去处作铺垫。

   D、作者认为仙足岛是一个绝妙的去处,并非因为仙足岛有多美,而是由于仙足岛尚未开发,平时人少,能够让心灵在这里得到休憩,感受到心灵深处的真实声音。

   E、文章借写拉萨的黄昏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寓情于景,拉萨黄昏的静美,一如作者内心的平静,表现了作者对恬静、淡泊生活的追求。

   2、“欣赏拉萨城的黄昏,还有另一个无人知晓的绝妙去处。”请你谈谈对“还”字的理解并分析第④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文章两处写欣赏拉萨城的黄昏,作者对两处黄昏的感悟有什么不同?

 

 

  4、文章重点描写了荒岛上的黄昏景色,请探究⑦⑧⑨段写景的特点。

 

   

九、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树下的老人

周国平

 

   (1)十年前,画家刘彦把他的好几幅油画带到我家里,像举办一个小型画展似的摆开。他让我从中挑逸一幅。我站在这幅画面前挪不开脚步了。从此以后,这幅画就始终伴随着我,我相信它将一直伴随我走完人生的旅程。

    (2 )我对这幅画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它画得好。刘彦的风景画都画得非常好。可是看见这幅画,我仿佛看见了一种启示,知道了我的人生之路正在通往何处,因此而感到踏实。

    (3) 画面上是一小片树林,那些树是无名的,看不出它们的种属。也许只是一些普通的树吧。在树未之间,可以看见若干未屋、木篱笆、小土路,也都很普通。画的左下方,一个人坐在树下,他的身影与一截未篱笆以及未篱笆前的那一丛灌木几乎融为一体。所有的植物都充满着动感,好像能够看见生命的液汁在其中喷涌、流淌、沸腾,使人不由得想到梵‘高的画风。然而,与梵-高不同的是,画的整体效果却显示为一种肃穆的宁静。刘彦似乎在用这幅画向我们证明,生命的热烈与自然的静谱并不矛盾,让一切生命按照自己的节律自由地生长,结果便是和平。

    (4)树下的那个人是谁?他微低着头,一顶小小的圆沿帽遮住了他的脸,而他身上的那件长袍朴素如农装,宽大如古希腊服。那么,他是一个农夫,抑或是一位哲人?也许两者都是,是一个思考着世界之底蕴的农夫,一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哲人?他坐在那里是在做什么,沉思、回忆、休憩,或者只是在打瞌睡?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便是他置身在尘嚣之外。那尘嚣或者从未到来,或者已被他永远抛在了身后。

    (5) 后来刘彦告诉我,他的这幅画有一个标题,叫‘‘树下的老人”。这就对了,一个老人,不过这个老人不像别的老人那样因为行将死亡而格外恋世或反世。不,他与那个被人恋或反的H 界不再有关系了,他的老境已经自成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尘世的辛劳都已经消逝,- 切超验的追问也都已经平息。他走过了许多沧桑,走到了一棵树下,自己也成了一棵树。现在钠只是和周围的那些树一样,回到了单纯的生命。他不再言说但也不是沉默,他的语言和沉默都汇入了树叶的簌簌声。不错,他是孤独的,看来不像有亲人的陪伴,但这孤独已经无须倾诉.一棵树是用不着向别的树倾诉孤独的。如果说他的^独曾经被切割、挽扰和剥夺,那么现在是完整地收复了。这完整的孤独是充实和圆满,是了无牵挂的归宿.他因此而空灵了,难怪衣帽下空空如也,整个儿只是一种气息,一种流转在万物之中的气息。所以,这里不再有死亡,不再有时间,也不再有老年。

    (6) 也许我的解读完全是误读,那有什么要紧呢?我只是想让刘彦知道,他的风景油画是多么耐人寻味。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种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艺术。他的内在的激情在其中找到了庇护,得以完好无损地呈现为思想,呈现为超越思想的宁静。风景油画属于他的创作的早期阶段,但我不无理由地相信,他迟早将回到这里、犹如那个老人回到树下,犹如一个被迫出外谋生的游子回到自己朝思暮念的家园?

  (选自《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有改动)

   1、 作者为什么“对这幅画情有独钟” ?(4分)

   2、作者在第三段介绍画面内容时为什么要提到梵.高?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3、请简要赏析文章的第四段。(4分)

   4、结合作者对“树下的老人”这幅油画的个性解读,谈谈你对这幅画的理解(6分)

 

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我的母亲河

赵丽宏

人们聚集在江河畔,靠水为生,以水为路。水的流淌,犹如生命繁衍和律动。水的波光,映照着人间的哀乐疾苦。江河犹如母亲,哺养了城市。

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黄浦江雄浑宽阔,穿过城市,流向长江,汇入海洋,这是上海的象征。而苏州河,虽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但她和上海的关系却似乎更为密切。她曲折蜿蜒地流过来,流过月光铺地的沉睡原野,流过炊烟缭绕的宁静乡村,流过兵荒马乱,流过饥馑贫困,流过晚霞和晨雾,流过渔灯和萤火,从荒凉缓缓流向繁华,从远古悠悠流到今天……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在苏州河畔聚集、居住、谋生,大大小小的工厂作坊,犹如蘑菇,在河畔争先恐后滋生。苏州河就像流动的乳汁,滋润着两岸的市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苏州河是一条变幻不定的河。她清澈时,河水黄中泛青,看得见河里的水草,数得清浪中的游鱼。江南的柔美,江北的旷达,都在她沉着的涛声里交汇融和。这样的苏州河,犹如一匹绿色锦缎,飘拂缠绕着城市的胸脯。

 我无法忘记苏州河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我曾在苏州河里游泳,站在高高的桥头跳水,跳出了我的胆大无畏;投入无声的急流中游泳,游出了我的自信沉着。我还记得河上的樯桅和桨橹,船娘摇橹的姿态仪态万方,把艰辛的生计,美化成舞蹈和歌。我还记得离我家不远的苏州河桥头的“天后宫”,一扇圆形的门洞里,隐藏着神秘,隐藏着往日的刀光剑影。据说那里曾是“小刀会”的指挥部,草莽英雄的故事,淹没了妖魔鬼怪的传说。我还记得河边的堆货场,那是孩子们的迷宫和堡垒,热闹紧张的“官兵捉强盗”,将历史风云浓缩成了孩子的漫画。

   少年时,我常常在苏州河畔散步。我曾经幻想自己变成了那些曾在这里名扬天下的海派画家,任伯年、虚谷、吴昌硕,和他们一样,踩着青草覆盖的小路,在鸟语花香中寻觅诗情画意,用流动的河水洗笔,蘸涟涟清波研墨,绘树绘花,绘自由自在的鱼鸟;画山画河,画依山傍水的人物……然而幻想过去,眼帘中的现实,却是浊流汹涌,河上传来小火轮的喧哗,还有弥漫在空气里的腥浊……

   终于有了像童年时一样亲近苏州河的机会。前不久,上海举办了一个讴歌母亲河的诗会,请我当评委。组织诗会的朋友说,请你从近处看看今天的苏州河吧。昔日杂乱的堆货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游船码头。踏着木质的阶梯登上快艇,河上的风景扑面而来。先看水,水是黄色的,黄中泛绿,有透明度。远处水面忽然溅起小小的浪花,浪花中银光一闪,竟然是鱼!没有看清楚是什么鱼,但却是活蹦乱跳的水中精灵。童年在河里游泳的景象,突然又浮现在眼前,40多年前,我在苏州河里游泳,常有小鱼撞击我的身体。现在,这些水中精灵又回来了。河道曲曲折折在闹市中蜿蜒穿行,两岸的风光,也使我惊奇。花圃和树林,为苏州河镶上了绿色花边。河畔那些不知何时造起来的楼房,高高低低,在绿荫中争奇斗艳,它们成了上海人向往的住宅区,因为,有一条古老而年轻的河从它们中间静静流过。

   生活中有一条江河多好,没有江河,土地就会变成沙漠。江河里有清澈的流水多好,江河污染了,生活也会变得浑浊。苏州河,我亲爱的母亲河,我为她正在恢复青春的容颜而欣慰。一条污浊的河流重新恢复清澈,是一个梦想、一个童话,然而这却是发生在我故乡之城的真实故事。

   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写的是“我的母亲河”——苏州河,而作者却在第二段的开头说“上海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黄浦江,一条是苏州河”,并且进一步说黄浦江“是上海的象征”,这显得有点喧宾夺主了。

  B、苏州河见证了上海从贫穷到繁华的过程,为像“我”这样的上海普通百姓带来了许多成长的乐趣,提供了许多生活的便利,所以作者说和黄浦江相比,苏州河与上海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

  C、作者少年时期常常在苏州河畔漫步,曾幻想自己能像吴昌硕等海派画家一样,在苏州河畔寻觅诗情画意,纵情描绘苏州河的美景,这诗意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喜爱和赞美。

   D、本文主要从“我”的视角和“我”的经历来写苏州河,写了苏州河在“我”生命的不同阶段呈现的不同面貌,并拿苏州河的今昔进行对比,主要抒发了“我”对苏州河被污染的痛心之情。

   E、现在的苏州河,不仅有着现代化的码头,而且河水也变得清澈了,两岸栽花种树,生机盎然,楼房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这样的变化让作者感到既惊奇又欣喜。

   2、文章第六段突出描写了一个什么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方面内容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结尾写道:“一个能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

 

十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秋夜

巴金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间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1956年9月

   写作背景:本文写作于1956年9月,正值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诞辰75周年、逝世20周年之际,正值国内社会主义革命面临很多困难之时,正值当时文艺界出现了“文艺干预生活”的讨论,巴金此时发表了批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有见地的文章并受到了批评,感到了压力。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叙述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先写“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再写“把《野草》阖上”,最后写“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以《野草》为线索贯穿全文。

   B、本文是一曲鲁迅精神的赞歌,作者借助梦境便于充分展开想象,表现出强烈而又不同寻常的内心感受。

   C、“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等摘自《野草》,作者精心选择、组合,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

   D、作者把鲁迅先生燃烧的心比作“初升的红日”,又在其中叠印先生“慈祥的脸庞”,崇敬之情至此达到高潮。

   E、“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这句话含蓄的表明作者每读一次鲁迅,就有一次新的发现。

   2、文章描写“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 屋子里灯光黯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3、文章第④段“先生的特殊的东西”是指哪些? 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6分)

   

 4、“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 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加以阐述。(8分)

 

 

十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倾听滴水

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

少年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嗒,滴,嗒,然后,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神的瞬间,在绷紧的心思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察觉的速度攀升。

 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一片沉重的混浊。

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

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你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兴致勃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快速地过去了;稍慢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

  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

 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

  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

  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上演着多少出剧目呢?

  这滴水之舟,究竟能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惟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

 漫步田野,一颗颗露珠正凝于叶尖。无色,无声。

  一忽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光芒四射。

  露珠们开始闪烁不定,窃窃私语,如忽明忽灭的萤火。

  光线慢慢移过来,移过来。在一个恰当的角度,聚集。瞬时,灵犀一点,心领神会,回应着阳光的这滴水珠便折射出炫目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雍容富丽,金碧辉煌,如梦如虹……与平生的素朴纯净形成反差。

  任何生命拥有的色彩它都拥有,一切大红大绿,大喜大悲,都消融其间,默默包涵,而自身却是剔透无比,通体明亮,这是一种何等气度的生存智慧?

 甚至,这一滴水的华美比之一颗罕世的钻石更无价,因其转瞬即逝,而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的绚丽的喧响,因而,美得异常触目惊心,无与伦比。

 或许,这一滴水一生的期待,只为了这瞬间的辉煌?

  此时,谁敢鄙视,谁敢漠视,这一滴水的存在?

  此时,谁还能说,无色与沉默是一种苍白与单调?

 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

 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来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引用了一些著名的诗句,为的是说明人生的短暂、脆弱,而滴水却永恒、坚韧的道理。

   B、本文通过倾听滴水而展开联想,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像小水滴一样的人:外表不张扬,内心却无限充实、丰富。

   C、作者笔下的小水滴,微小与宏大、柔弱与坚韧、平凡朴素与辉煌璀璨和谐统一,令人叹为观止。

   D、文中写太阳的光芒四射,水珠折射出的炫目的颜色,为的是反衬水滴的“无色”,因为只有无色,才能使人的浊心因此而明净。

   E、作者在赞美滴水的精神的同时,也惋惜露珠的“闪烁不定”、“忽明忽灭”,追求的仅是阳光下的瞬间的辉煌。

2、为什么“幻觉中的滴水声响”会让作者“惊悸”?作者为什么说“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3、“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为什么?请分点阐述道理。

 

   4、作者从阳光下水滴的光彩,领悟到了“生存智慧”,这“生存智慧”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并请用自己的语言对此作简要阐述。

 

 

十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母 亲

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③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她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我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⑥老太太的话让我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⑦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⑧ 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⑨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选自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

1、①节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场景的?为什么说这场景是他文学道路的起点?(4分)

 

2、请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人性最低的标准

 

(2)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3、请说说⑤节写以色列老太太一节的作用。(6分)

 

4、 “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为什么会在作者的脑海中翻腾?阅读全文,请探究作者这么说的多种原因。(6分)

 

 

十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

舒 婷

①不经意从一部日本畅销小说里读到:“所谓风流,就是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仿佛此时才觉得聚蚊如雷的市声,汹汹扰扰难以忍受,随即起来关窗。

②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被一支动听的民歌传颂着。老师带孩子们来到河边写生,孩子们问:“老师,河在哪里?”老师流了眼泪。小时候他就在这河边摸鱼扑水练狗爬式,母亲挽着裤管淘米捣衣,河风送着整整一列船队。现在他的学生们看到的仅是一道小泥沟,连芦苇都渴死了。

③天然湖泊也在被迫精简机构,由于地下水位的迅速降低,由于污染,由于填滩盖疗养院;瀑布都有了管教,平时野性全无,被引去耕地发电。上级领导来了,才开闸放松辔头,暂现片刻龙腾虎跃的真身。如此观瀑布,跟看马戏团表演差不多。尤其当你听说,放两个钟头的水,将损失五千块钱,你便觉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银子,因而很是心疼。

④游湖和观瀑毕竟不是日常生活,赞叹罢了,人都回到钢筋水泥的城市迷宫里。浩淼的水,洛妃的水,大禹的水,“细雨轻烟”的水,“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水,水的神话,水的霓裳彩衣,水的冰清玉洁,都被人类一一解构。水的分子式是H20,水源来自四通八达的管道,带着铁锈和漂白粉味儿。矿泉水、纯净水、太空水,水的乱世家族被温温吞吞封存在塑料瓶子里,随人们去旅行。谁敢“拨开青苔喝山泉”呢?哪怕随身带着黄连素片儿。

⑤大清早开了重重铁门,送孩子穿过城市去上学,不觉得缺了什么。夜半应酬或下班回来,半幅裙裾沾了尘灰是有的,但不会被打湿。和情人在马路上散步,如果鞋尖洇潮,不是刚过了一辆洒水车,就是谁家的污水泼到街上来。直到有一天,在菜市场上看到地摊上叫卖的塑料玫瑰,伧俗的染色花瓣上,竟然沾着几粒透明小球。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相信人们还没有完全忘掉这个叫做露珠的小精灵。

⑥永远不会滚动,永远不会干涸,永远不会作“鲛人泣”和“风度欲成津”的廉价塑脂露珠儿!

⑦玫瑰、茉莉、紫罗兰,需要什么香味均可招之即来,因为香精的品种越来越齐全。炎热的南方,人们买门票租棉大衣,参观室内冰雕,用人造雪堆雪人,孩子们以为,南极就是建在公园里的一座冰库。商人懒得精心复制露珠,因为它在工业社会里无从依附。甚至诗人也不再露水蘸笔,生怕读者说他文艺腔,好酸。

⑧什么都可以仿造,就连生命都可以原版克隆。但露水的寂静之味,却是无法模拟无法拼凑的。露珠的凝然和滴落,是日月精华,在荷之上,在芝草之间,寂静悠远。其幽秘其清凉其浓淡深浅,都不是眼睛可以企及,耳朵可以捕捉,嘴唇可以品尝的。

⑨我们可以放弃宫槐、板桥和马蹄声,但损失不起朝露与夜霜、梦想的绿地和传说中的原始森林。在肉体囚囿①灵魂日见干枯的今天,我们怀念露珠的寂静之味,以赎罪的愧疚心情。

  【注】①囚囿:拘禁,局限。

   1、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1) 第②段中说“现在他的学生们看到的仅是一道小泥沟,连芦苇都渴死了”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第③段中说:“天然湖泊也被迫精简机构”,“精简机构”是指什么?“瀑布都有了管教”,“有了管教”是指什么?

 

   2、在第⑨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既怀念露珠的寂静之味,又怀着赎罪的愧疚之情? (4分)

   3、好的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神”指散文的主题、作者的情感,“形”指的是文章的结构、材料,请试从形神两方面对文章加以分析。(6分)

 

 

   4、作者认为今天的我们“肉体囚囿灵魂日见干枯”,你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为什么?(8分)

 

十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把伤痕当酒窝 

许嵩

我伸了一下懒腰,望着窗外阴暗的天。快要下雨了,而此时已近黄昏。

心情不错。是的,我搬家了。

桌前放着一本书,其中的一章,标题赫然是《把伤痕当酒窝》。正当我准备看看这个标题背后的内容时,父亲叫我:出去找一个拾废品的人来,家里正有一堆没用的旧东西。

下了楼,我走在一条极其平凡的街道上。一些高雅人士所鄙薄的低俗人等,全部在这条街上济济一堂,先是五家大排档,然后是一排小吃摊,再过去就是农贸市场。这些人有时的确粗俗,譬如他们的三轮车撞到你却不说对不起只是表情怪异的一笑;譬如你买东西跟他们讨价还价到最后他们会蛮横的说,我不卖了。后来我渐渐想通,前者是因为他们还没学会城里繁琐的礼貌用语,因此他们只能投以抱歉的微笑,但是这一笑遭遇到了城市人翘起的嘴角和傲慢的眼神,所以这个笑容顿时变味;后者更好理解,因为城市人砍下的价格已然超过了他们接受的底线。

一个老人缓缓的从我身边走过。一手牵着条狗,另一只手里搓着健身球,背部倔强的挺直,眼角流露出幽默的笑意。

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这条平凡的街道默默的注视着。

拾破烂的终于在这里被我搜索到。这位老人头发全白,我很少看见如此纯粹的白了,一种慈祥的感觉洋溢在他的脸上。他的身后,悠悠然跟着一个孩子,这是老人的孙子。

天更暗了,一些雨点开始打落在我们的脸上,我们三个默然前行,再也没有说话。

到家了。老人嘱咐孩子等着,然后随我上楼。进门时我发现老人的鞋子很脏,我不希望他将泥土带进我的新家。老人似乎明白,脱下鞋子,赤着脚进来。虽然这时早已立秋,天气转凉。

父亲让他稍坐,便进房里整理废品,只剩我和他孤坐客厅。忽然想起晚上我要上课,便丢下老人自己到房里穿戴整齐。

然后准备出发。我觉得我应该戴上手表。一个中学生的时间,若不珍惜,很容易从指尖溜走。

这时老人已把东西弄好,付了钱,准备走。父亲见外面雨大,便让他稍作歇息。他没推辞,便和父亲随便聊聊。

他的孙子的父母死了。孙子八岁,还没上学。此时,他们还没吃饭。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认为恰恰相反。富裕的家庭能营造不同的环境,所以多样;不幸的家庭总是相似,因为单一。

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在找我的手表。我很不愿意这样想,老人拿了我的手表。因为有两个证据:其一,我记得我的表就放在老人坐的椅子旁边;其二,老人的裤子口袋里露出一截银光闪闪的东西,我想那是我的表带!

我不鄙视穷人,但是穷人要是不知自重,我们也不必怜悯。而且我没有时间等了。想到这儿,我很有风度地说,老人,请还给我,我的手表。

我认为这是我平生说过的最委婉的一句话,能把对他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想他可能只是一时糊涂,顺手牵羊,我们不必大动干戈。

老人看看我,忧伤的沉默。我想他一定为他罪行的败露感到可耻。

然而父亲还没懂得我的意思,竟然问我,你在说什么?我很平静的重复了一遍。

父亲责令我住嘴。然后令我把他的包拿来,我知道事情可能会有点微妙的变化。

打开包,我的手表。原来父亲今天上班时看见我的表不走了,就拿去表店换了一块电池。

我何以那么草率的认为是老人拿了手表呢?我说我不鄙视他们,然而骨子里对他们还是信任不过的。是的,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正当我准备道歉,老人笑了。这种幽默的笑意,似曾相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而笑,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他伸向裤子口袋的手默默的注释。他掏出来了,不是我认为的“表带”,只是一个不锈钢的勺子!

我不知道我的话对他造成了多少伤害。对于一个贫穷的人,最大的侮辱莫过于说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摆脱贫穷。

然而我对他的这种伤害,被他化为了一个笑容。

《把伤痕当酒窝》这篇文章我还没看,但是我已经找到了最好的解释。

雨更加大了,祖孙俩推着车子一路小跑。天空升起了一颗早熟的星星,而那黑夜,也在重重的幕帘后面静静的注视着一切,不忍心走来。

 

1、  根据全文相关文段,说说作者对老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4分)

  2、文章第四自然段,作者说有两个证据证明老人将他的手表占为己有了。请你结合下文,为老人的清白找出两个论据。(4分)

  3、第二自然段“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这条平凡的街道默默地注释着”中与第五自然段“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他伸向裤子口袋的手默默地注释”中的“这种笑意的内涵”意义相同吗?请简要分析。(4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的感染力主要来自于精彩的细节描写,一些词语的运用非常传神。比如“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而笑,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他伸向裤子口袋的手默默地注释。他掏出来了,不是我认为的‘表带’,只是一个不锈钢的勺子!”这里的“笑”“伸”“掏”三个动词,就深刻地刻画了一位大度、憨厚、纯朴、勤劳、善良的老人形象。

  B、作者通过与老人及小孩的接触,对“幸与不幸的关系”有着跟托尔斯泰完全相反的全新的阐释。

  C、这是一篇哲理性非常强的散文。通过“ 表”这个物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意在告诉人们,这个世界穷人不少,但像老人这样能够高擎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

  D、文章的语言朴实无华,照应周到,但也多处暗含对比,如高雅的城里人与低俗人的对比,一般的低俗人与老人的对比。

  E、文章的标题“把伤痕当酒窝”意蕴深刻,鲜明地表现了老人在物质生活贫乏不堪的条件下,依然拥有与众不同的穷人的风骨。他宽容大度,淡看人生,决不贪占别人的便宜,一切困难自己扛。

 十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都市歌者

顾连梅

   近来,每天清晨我都在小鸟清亮的歌唱中醒来。而当我起来忙碌之后,就听不到它的歌声了。小鸟的歌声只属于清晨,属于东升的旭日,微凉的晨风,晶莹的露珠以及晨风中刚刚醒来的花朵,属于一切和它一样喜欢清晨的事物,它只在清晨最新鲜的空气和宁静的世界里歌唱。中午和傍晚听不到它歌唱。它们的歌声不大,甚至有些纤细,有些娇嫩,如果你不留意,你是不会意识到它的歌唱,但歌声里注满了热情和生机,洋溢着对生命的礼赞。是名副其实的都市小小的歌者。我怎会在这样的呼唤中昏睡呢?

   我搬入这个市中心的新村有几个年头了,在今冬以前,我始终没有注意到清晨的都市歌者。今年冬天,江南在持续温暖气候之后,忽然冷起来,断断续续地下了好几场大雪,纷纷扬扬的大雪,令人措手不及,人们被这神话般的大雪迷住了,也被它吓倒了,清晨起床成了大问题。为了上班不迟到,我的闹钟和手机都用来叫早,可我还是迟到了几回。有一天,睡意朦胧的我,忽然听到了一阵叽叽喳喳的鸟鸣,热闹如旷野中的麻雀。起初我还以为自己听岔了:这水泥堆砌的都市哪来的小鸟?是人家的宠物画眉或鹦鹉吧?我起身推开窗子,却望见对面三层楼的屋顶上,洁白的雪花中,聚集着几十只麻雀,它们时而跳跃,时而追逐,时而飞翔,伴随婉转的鸣唱,令我心旷神怡。我有点兴奋,没想到在钢筋水泥成就的城里还有如此鲜活灵动的生命,还有如此自由欢畅的歌声,这群生意盎然的小家伙是从哪儿来的呀?如何就选择这儿做了它们的家?它们欢快的歌声是为了这难得的雪花?抑或雪霁后的丽日朝阳?

   此后,除了天下大雨,我几乎每天睁开眼睛都能听到它们的歌唱,这样开始的早晨常常令我愉快一天。我上班已经很少迟到,小鸟热情的呼唤,比任何闹铃都管用。想来好笑,我作为一个人,却要这样的小动物来叫早,简直匪夷所思。静下来的时候,我一个人会想起这些小家伙,童年的记忆也随之打开。

   我生长在乡村,冬天是麻雀云集屋前檐下的季节,草垛上,电线杆上都有它们的身影和歌声。寒冷的冬日,往往因了小麻雀此起彼伏的歌唱而热闹、丰富,小麻雀的歌声里,温馨弥漫整个村庄。暖暖的阳光下,孩子们总想用各种方式去逮它们,米粒、谷子、芝麻等诱饵,无所不用。但很少能抓住它们,它们太胆小、太敏感,任何轻微的响动足以吓跑它们。偶尔,稻场上却会有一只翅膀尚未长硬的幼雀蹒跚地踯躅,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捕捉住。但大人却觉得幼雀可怜,要求放掉。逃了生的幼雀,往往能一下振翅高飞,追随鸟群远去。而我的心也追随着那小小的身影飞远了。

   在我的童年时代还未结束的时候,我远离了家乡的田野,远离了小鸟歌唱,寄居城市的高楼。时间一长,我渐渐淡忘了童年的乐趣。我已习惯了在汽车的尾气和喧嚣中生活,看惯了灰色天空下蒙满尘埃的树木与花草,听惯了充满伤感和孤寂的流行音乐。像一棵被移植的树在不适合的土地上生长。在城市生活不听音乐,那种远离土地的空虚和孤独无以排遣。我在音乐中流连,在书本中徜徉,企求寻找童年时代的温馨。但现在,那熟稔又陌生的鸟鸣这样不期而至地闯进我的生活,我怎能不感慨良多呢?

   自然,自然界的万物总在我们看不见的深处与我们紧密相联。总会在某个时候突然与我们相遇,让我们体会无以言表的喜悦和感动,让我们突然回到过去,回到童年,回到无比温暖的故乡。一只小小的麻雀,都市里微不足道的歌者,就这样丰厚了我的生活乃至生命。

   1、请从两个方面概括都市歌者“歌声”的主要特点(4分)

   2、“这群生意盎然的小家伙是从哪儿来的呀?如何就选择这儿做了它们的家?它们欢快的歌声是为了这难得的雪花?抑或雪霁后的丽日朝阳?”这一组连续问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3、文章花了不少篇幅来写童年的记忆,这有必要吗?请分别在结构和内容方面谈谈你的看法。(4分)

 

   4、文中说“自然界的万物总在我们看不见的深处与我们紧密相联。”请根据本文内容概括都市歌者小麻雀是怎样和作者“紧密相联的?(6分)

 

 

  十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进山东

贾平凹

  (1)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在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里传来,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现在。

  (2)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了。其实,秦嬴政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举行的,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像和力量。接待我的朋友说:哈,你终于来了!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3)在曲阜,我已经无法觅寻到孔子当年真正生活过的环境。如今以孔庙孔府孔林组合的这个城市,看到的是历朝历代皇帝营造起来的孔家的赫赫然大势。一个文人,身后能达到如此的豪华气派,在整个地球上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了。这是文人的骄傲。但看看孔子的身世,他的生前凄凄惶惶的形状,又让我们文人感到一份心酸。司马迁是这样的,曹雪芹也是这样的,文人都是与富贵无缘,都是生前得不到公正的。在济宁,意外地得知,李白竟也是在济宁住过二十余年啊!遥想在四川参观杜甫草堂,听那里人在说,流离失所的杜甫到成都去拜会的他的一位已经做了大官的昔日朋友,门子却怎么也不传禀,好不容易见着了朋友,朋友正宴请上司,只是冷冷地让他先去客栈里住下好了。杜甫蒙受羞辱,就出城到郊外,仰躺在田埂上对天浩叹。尊诗圣的是因为需要诗圣,做诗圣的只能贫困潦倒。我是多么崇拜英雄豪杰呀,但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孔庙里,我并不感兴趣那些大大小小的皇帝为孔子树立的石碑,独对那面藏书墙钟情,孔老夫子当周之衰则否,属鲁之乱则晦,及秦之暴则废,遇汉之王则兴,乾坤不可久否,日月不可久晦,文籍不可久废啊!

  (4)当我立于藏书墙下留影拍照时,我吟诵的是米芾的赞词: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5)我在泰山上觅寻我的祖先遇雨而避的山崖和古松,遗憾地没有找到这个景点。听导游的人解说,我的祖先毕竟还是登上了山顶,在那里燃起了熊熊大火与天接通,天给了他什么昭示,后人恐怕不可得知。而事实是秦亡后,就在泰山之下,孔庙孔府孔林如皇宫一样矗起而千万年里香火不绝。孔子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吗?泰山就是永远的孔子吗?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我站在拱北石下向北面的峰头上看,我许下了我的宏愿,如果我有了完成夙命的能力和机会,我就要在那个峰头上造一个大庙的。我抚摩着拱北石,我以为这块石头是高贵的,坚强的,是一个拳头,是一个冲天的惊叹号。

  (6)古人讲: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周围的山确实是小的,小的不仅仅是周围的山,也小的是天下。我这时是懂得了当年孔子登山时的心境,也知道了他之所以惶惶如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游说的那一份自信。

  (7)我带回了一块石头,泰山上的石头。过去的皇帝自以为他们是天之骄子,一旦登基了就来泰山封禅的,但有的定都远,他们可以来泰山祀天,也可以自家门前筑一个土丘作为泰山来祀,而我只带回一块石头——泰山石是敢挡的——泰山就永远属于我,给我拔地通天的信仰了。

  (有删改)

  1、简要赏析文章第一段中对“胡琴声”描写的妙处及作用。(4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

(2)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

 

 

   3、文章第5段中说“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请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4分)

(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散文阅读练习)

 

 

   4、结合全文探究一下作者带回泰山石的用意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一、1、【参考答案】A、D

  【评分参考】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试题解析】这题为客观选择题,考察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答案为A、D两项。该题最容易排除的是B、E两项,而C项为强干扰项,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考生误选C项,是没有充分注意到文中的表述。该选项的错误之处在于“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文章中的确写到了有关夏日花园的景色,但只是一笔带过,作者并没有展开描写,所以“具体描述”是错误的。总体而言,这道题考生大多数能拿到满分,还是令人满意的。

2、【参考答案】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3分)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2分)

  【评分参考】①要点一: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要点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②要点一: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要点二: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解析】第18题共5分,分成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相当一部分考生并没有答出要义。我们先来解析第一个问题,题目问文中第三段结尾一句话——“它来得那么神速,将我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结构”一词,它的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理解了文中的脉络,上下文的关系,但有部分考生答成“点明文章中心”、“强调(强化、深化)文章主旨”、“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生动鲜活”、“表明诗人对碧云寺的喜爱、热爱之情”等,都是答非所问,这说明他们没有理解“结构”一词的用义。而该问题的正确答案为两个要点,一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该要点中,答成“转折”作用的是完全错误的;二是要答出“引发了下文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在该要点中,只要考生答成“引领了下文描写秋色”或者是将“秋色”具体到如秋叶颜色的变化、爬山虎颜色的变化、树木(林)换上了“新装”等具体文本分析的表述上,在阅卷过程中,我们都视作答出了该要点。此问较好的答案举例如下:“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照应上文的情景突变,引出下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现出了作者对秋的喜爱。”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题目问问此句中“惊醒”一词的好处在哪里。该题的要点也为两个:一是表明了秋色的突如其来,二是表达了作者对秋色的惊叹。在第一个要点中,只要答出秋色(秋季、季节)的来的快、快速、迅速等的,就算正确。而第二个要点中将惊叹表述成震惊、惊讶、惊醒、感叹、感慨、惊喜等的,也视为正确。而只是答“欢喜”、“愉悦”、“喜爱”的此要点不得分。在阅卷过程中部分同学只是解释了“惊醒”一词的含义,如“吃惊的醒了”、“惊字用的好,就像在浑沌之中,闪过一道光,使天空明亮,使作者本不清楚的季节感变得清楚”等的,是不得分的。此外,还有的考生答成“突出了碧云寺秋色的美丽”、“引起/引发读者往下阅读的冲动”、“使得文章更生动、形象”等空泛、笼统的,也不能得分。此问较好的答案举例如下:“‘惊醒’一词可以从侧面表现叶子颜色变化的‘神速’,与前文呼应;并且表现出了变了颜色后的叶子的艳丽,使人眼前一亮,有‘惊醒’的感觉”。综上所述,这道题的区分度不错,大多数考生能拿到3分。 

3、【参考答案】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2分)第二问: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3分)

  【评分参考】第一问:[要点一]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要点二]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第一问:[要点一]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要点二: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解析】情与景的关系,是写景散文阅读的一个重点。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19小题抓住本文在写景上大量运用色彩描写词语的特点,考查学生对情、景关系的理解;既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又避开了文本多样解读的复杂与麻烦,是一道应该有较好区分度的好题。

  本文题目为《碧云寺的秋色》,文中对秋色的描写可谓五彩斑斓。不算诗词中出现的,仅用来描写秋叶的就有:黄、红、绿、赤、丹、深红、浅红、金黄、柑黄、咖啡、刀锈、墨绿、柿红、朱红、古铜、赭色,以及半黄半绿和半黄半赤。这些表现色彩的词语不光是扣合题目,它们的出现与使用对于表现文章主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树叶缘秋而变色,作者因叶色而有感。文章前一部分叙事写景,树木颜色的变化“惊醒”了作者,原本大同小异而略显单调的绿色变成五颜六色,使得作者从中发现了秋色之美,并由碧云寺的多彩景色而生出 “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的感叹。说明作者认为秋色有夏日所不能替代的另一种美。后半部分联想古人关于秋色秋情的诗句,说明悲情与欢情主要源于其个体审美与生活背景的不同。这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秋叶与人生、秋色与诗情间或类似,或相关的联系。对于本文的主旨,我们尽可以见仁见智,但作者对于秋叶色彩的大量描写,以下两点是十分明确的,一个是从客观表现秋叶的多彩,一个是主观上对这多彩秋色的赞美。因而,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与文章主旨的关系只能是“突出”、“凸显”“凸现”之类。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由于颜色是从视觉角度的描写,那么,只要是从视觉角度出发,写画面,写由此激发联想、想象等都可以。

  学生在作答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表现在对文本的理解上。没有读懂文本或只看局部而忽视了全文;

  二是对试题的要求关注不够。只谈大量色彩描写与文章标题的关系,忽视了题干要求“与主旨”的关系;

  三是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使用不当。比如谈与主旨的关系用“衬托”、“铺垫”“照应”“对比”、“证明”等,或在谈艺术效果时滥用诸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虚实结合”、“富有感染力”等。

  下面为满分答卷。

  ⑴用大量诸如红、黄、绿、朱等描写色彩的词语,表现了碧云寺秋天的多彩与美丽,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与赞叹,起到了突出主旨的作用,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⑵秋原本就是多彩的,红、黄、赤、绿、金五彩斑斓。文章以“秋色”为题,以对秋景的赞美和秋情的思考为主旨,用大量表现色彩的词语,不仅可以生动地表现秋的缤纷、突出秋的美丽,而且可以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让人有秋景如在眼前之感。

  ⑶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使景物色彩化,文章形象化,突现了碧云寺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作者面对美景的感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由此写到古人对多彩秋景的不同情感也让人产生无尽联想。

  ⑷色彩浓烈,可以更好地突出碧云寺秋天的特点;颜色多样可以更具体形象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以秋叶的多种色彩写景状物,扣题的同时也使中心的表现更加鲜明。在表现“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的同时,让我们仿佛面对一幅五颜六色的秋景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

  因为文章题目就是“秋色”,全文主旨就是通过对秋天不同颜色的描写,表现秋所独有的情调与风格,说明秋的多彩能让人能产生不同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多彩秋的赞美之情。所以大量运用色彩词语可以让读者产生一种画面感、色彩感,进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秋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4、【参考答案】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评分参考】要点一: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要点二: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见2008《北京卷考试说明·语文》)方面的能力。所谓“文中重要句子”,可以是形象生动的句子,可以是画龙点睛的句子,可以是意蕴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含蓄委婉甚至隐晦曲折的句子,等等。对文章这类关键句子的准确理解,是中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阅读能力,也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所以,该项能力的考察也在北京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

  题干中明确要求“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也就是要求考生必须扣住文本而绝不能游离文本来答题,要写出针对文本内容的具体解说而不是脱离文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空谈。这样的命题用心,是深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味的——尤其在“架空分析”“伪个性化阅读”式的教风学风仍大有市场的时下。另外,所要解释的句子本身含有较强的辩证性,也就同时考察了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并进而醒示语文教学要注重这方面能力的训练。这些都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只是所选文段有些迂回曲折,所要解释的句子又处在全文思想信息辐射最为丰富的末段,加大了难度,考生的答题情况不太理想——比如“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一语,即迷惑了相当数量的考生。

  【卷面情况】考生答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满意答案

  1.“现在”和“过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相互联系。古代诗人多把秋天作为伤怀感喟的时节,而今人则更注重于欣赏秋天美景,但是并不是所有诗人都伤秋悲秋,也有很多人欣赏喜爱秋色,这就与今人的思想不谋而合,“现在”和“过去”在这一点上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紧扣文本,解说到位)

  2.“现在”和“过去”对立,说明古代与现代是两个不同的时空,古人、今人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古人伤秋,而现代人喜秋,但是两者有“一脉相连的源流”,说明即便生活在不同的时空,其借物感怀而生的情感大抵是相同的,淡去不同的生活背景,古人留下的千古佳句为后人诵读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有了文化的传承,情感的传递,因而“一脉相连”,而对秋色的理解,从古至今,也在传承这对他的喜爱之情,所以现代人的喜秋并非凭空而来。(虽略显繁复,然解说深入全面)

  二)、问题答案

  1.“过去”是由“现在”转变过去的,“现在”终将会变成“过去”。但是,我们的一些观点又或许又是与过去对立的,因为时代在进步,有些不科学的观点终要被推翻。(脱离文本,讲一般社会发展道理)

  2.世界的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但又是有联系的,不断的承载和向前发展的,取其糟粕留其精华,我们的世界才会多姿多彩,不断向前发展,现在社会向前发展,离不开承载过去。(类似答哲学社会学题)

  3.当我们看问题的时候,不能只从一方面去看,我们要从全面的观点看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联系的,一件事情,没有固定的对与错,我们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不同。(由此及彼地提升出一条抽象原理或规律,没有具体针对性)

  4.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对于人生的感悟。“现在”和“过去”所处的环境不同,但都成为历史的一页,我们不能总停留在对“过去”的伤感,而应时刻从“现在”做起,做好“现在的每一刻,从而使以后不会再伤感。(好像在表决心,擦掉眼泪,从现在做起)

  5.夏天跟秋天是对立的,夏天叶子绿绿的,到了秋天叶子由绿变黄、赤、红了,但它们是同一棵树,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颜色上有所差别。(以文中语句比喻描写,固然形象,然等于没有解释)

  6.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象征着过去,而爬山虎则象征着现在。它们共同的变化构成了碧云寺的多彩,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借用文中物象来象征,等于没有解释)。

  从上面这些考生的答案实例中可以看出,那种真正扣住文本,条分缕析地作出平实而科学的解说的优秀答案,真可谓凤毛麟角!而问题答案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严重脱离文本,一类是答案不科学不规范。

二、1、年轻时不懂得岁月无情,不知道珍惜青春,肆意浪费着时光,挥霍着生命。

  2、树木是有灵性的,人类在许多方面对自身感悟还不及树木来得灵透,只有尊重自然,才能从中获得灵感和艺术生命。

  3、关注和思考的意思。第一次借俄国诗人之口引出对落叶的深思,点题;第二次独立为段,强调并收缩上文的议论与抒情,并再次点题;第三次为全文作结,强化主旨,照应前文和题目,引人深思。

  4、①树木有灵②时光易逝③生活中应该从容、超脱、奔放。 

三、1、(1)鸣禽是长于鸣啭,巧于营巢的雀形目鸟类。(或:鸣禽是雀形目鸟类,它们长子鸣啭,巧于营巢。)(定义形式1分,内容1分)(2)“主要”表明“这种巢”绝大多数由大型鸟类所为,但不排除少数玲球小鸟“也在地面营巢”。(1分)用“主要”一词体现了语言表述的准确和严密(起到了准确严密的修饰限制作用)。(1分)

2、这样说将鸟类人格化,放到了和人类平等对话的地位上,(2分)表现了作者对鸟儿代表的自然美的热爱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尊重所有生命体的思想。(2分)

3、这样写好。这些语言多是对鸟儿的修饰形容,并没有影响文章准确传达关于鸟巢的科学信息;这样写使文字生动活泼,增添了趣味性,容易走近读者;(2分)更重要的是它们直接表达出作者对鸟类的喜爱与敬意,传达出作者对生命、自然、社会的独特认识,深化了文章主旨。(2分)

4、(6分)含义:①自然、乡村被破坏是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残酷事实;②唯“利”是图,建设性破坏应该引发人们认真思考:善待自然,等于善待自己。

感受:开放性答案,就“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爱护鸟类动物”诸方面之一谈感想均可。(视内容深浅和语言优劣酌情评分。内容合理,语言通顺即可给满分。)

四、1、c、E。

  (A.没有留恋慰藉的意思;B.花是全文线索;D.没有期盼。)

   2、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而今她离开了囚笼却是在已经成尸体的情况下了,是曰军永远毁掉了她的青春和希望。

   3、(1)敌人的卑劣、少女的惨死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他要控诉抗议,而黑暗、寂寞使他无法倾诉而感到压抑;(2)更是为了能鲜明强烈地表达这种无法抑制的悲愤之情。

  4、(1)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的抒情线索;(2)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照,烘托出浓厚的悲剧色彩;(3)花仍在盛开,少女已惨死,抒发了作者哀伤愤懑的情感。

五、1、 B C

   2、①朱先生一向做上课前的“预备”工夫,授课以前总要揣摩。②教会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欣赏和领受文学作品的方法。③朱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有坚强的责任感。④不囿于自己已经形成的一套,受青年们的教育,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答出3点即可)

   3、①大学毕业后一直担任国文和文学教师,尽职胜任。②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阐明阅读主张。③文学研究方面,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发展方向。④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

    4、第一种情况:①赞同朱佩弦先生的观点。②因为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一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③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种情况:①赞同陶渊明的读书观点。②“不求甚解”同样需要用心读书,只是不死抠字眼。因为读书者摆脱单纯的“咬文嚼字”后,专心致志地刻苦探求,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对问题的实质认识得更加深刻彻底。③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言之成理即可。(答出3点即可)

六、1、①三方面(2分)乡村童年趣事、乡村的夜晚、乡村的劳作。②特点(2分)透明清纯宽容放纵宁静和谐单纯厚重。

   2、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乡村以生命,生动形象地流露对乡村的浓浓爱意。②运用比喻手法,把夜晚的乡村比作待嫁的闺女,传神的写出夜晚乡村的恬静美丽而又萌动勃勃生机。

   3、①结构上:统领并贯穿全文,使文章思路清晰。②内容上:“抚摸”一词,拟人化的手法使乡村的形象变得具体可感,生动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的眷恋。

4、文中的“诗意”是指乡村宁谧和谐而又充满生机,自由自在而又充满童趣,劳作充实而有序,是物质利益充斥每个角落的现代社会的缺失,是作者品味中充满希望的期待。(结合文本3分,联系现实3分)

七、1、(4分)品到了“树木如此,小野鸭如此,我们人类更是如此” ,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今天的言行,创造着自己的明天。丢弃了过去,才能够开始新的生活,才能够做到真正地爱自己。

   2、(4分)第一个“这个时刻”,指的是人们脸上都带着笑容,都带着夕阳的金黄灿烂的时刻;第二个“这个时刻”是指阳光在金黄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上闪烁,小路上铺满了彩叶的时刻。

   3、(3分)因为在作者看来,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现在能够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的秋天。

4、(4分)示例:人的生命和蝴蝶的生命一样的,有着一定的长度,但蝴蝶并未因生命将终而悲伤,而是尽自己的全力,尽管生命将尽,也要在最后时刻展示自己的美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歌舞一次,美丽一次。(结合文本,联系实际)

八、1、DE(A项,没有采用对比的手法;B项,文章没有写到作者为生活而疲惫;C项,不是铺垫,仅是客观描写。)

   2、(1)还,又、更的意思。由上文描写居住的小楼处的黄昏自然过渡到描写荒岛上的黄昏,也突出强调了荒岛上的黄昏,对于作者来说,又是一道迷人的风影。(2)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1)居住处欣赏黄昏,作者感到的是温暖,得到的是享受。(2)荒岛处欣赏黄昏,作者感到的是安静,得到了对生命最本原的领会和聆听灵魂深处的声音。

    4、(1)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西天写到拉萨城,从远处的山写到近处的树、草。(2)以动衬静。如“除了河水的流淌,听不见任何声音”。

九、1、画得好;对自己的人生有启迪。

   2、对比,都能让人看到生命的奔涌沸腾;衬托出刘作品的宁静平和。

   3、设问,白描和类比;对画面中老人的身份、思想、精神进行刻画和猜想,表现出刘作品的耐人寻味的特点。

   4、刘画表面动感热烈,整体却宁静平和;画中的老人是置身于尘嚣之外的哲人;画中的老人孤独而空灵;是耐人寻味的风景油画;作者认为刘作有超越思想的宁静。(任3点)

十、1、AD(A项这样同提二者,单表其一,既显得自然全面,又做了很好的引渡,突出了写作的重点——苏州河,而非“喧宾夺主”。D项“拿苏州河的今昔进行对比,主要抒发了我对苏州河被污染的痛心之情”错误,文中虽有对苏州河遭污染的遗憾,但这不是作者的主要感情。)

2、第六段突出描写了鱼儿跳跃的细节。这样写,说明这里的水已经泛绿透明,侧面表现了治污的成果,表达了作者此时极为欣喜的心情。

3、一是苏州河被污染的情景,一是治理后苏州河的景象。这两方面内容构成了对比。这样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主题更加深刻。

4、这句话是说新时代把人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里说的人们的梦想就是把环境治理好。现在,苏州河过去那种腥浊的景象彻底改变了,这是新时代的成就,作者对新时代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时代精神决定着环境的好坏,人的环保观念与环境好坏关系密切,治理好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我们的美好梦想和迫切愿望,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十一、1、B、D(A项文章是以“梦”为线索的,先写梦时,后写梦醒;C项“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等是作者想象鲁迅活到现在所讲的话;E项所引之句突出表现的是对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

   2、写天空漆黑、房子灯光黯淡是为了反衬“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和燃烧得通红的心。(“反衬”手法2分,内容3分)

   3、坚强、刚毅的个性;沉着、顽强、不屈的战斗性格;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对同志的平易近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注意从文章对鲁迅先生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中分析概括,答对1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4、鲜红,给人以热烈、欢快的感觉。又仿佛是种感召,吸引着众多的人们;透明,也就是毫无保留,坦诚相见,内心所思所想,可以光照日月;光芒四射,既是耀眼夺目,又犹如灯塔,给黑暗中的人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同时,也照出妖魔鬼怪的原形嘴脸,使他们无处藏身。(每点2分)作者以形象、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鲁迅的为人与性格。(2分)

十二、1、DE(D项,写“阳光”是为了让无色的小珠折射出炫目的色彩,“浊心明净”是“倾听滴水之声”的结果。E项,“闪烁不定”、“忽明忽灭”是作者用以描绘阳光下露珠的光彩,并无“惋惜”之意。)

 2、因为:(1)那滴水的声响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2)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因为:滴水的落下,犹如生命在律动。就像我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时的年轻、矫健、朝气蓬勃;中年时的矜持、沉稳;老年时的凝重、庄严、充满睿智。

  3、(1)倾听滴水之声,可以使浊心明净,使人顿悟;

     (2)水滴虽小,但滴水可以穿石;

   (3)水滴能汇聚成奔流的大海;

   (4)滴水之舟不知承载(包涵)多少悲欢、生死。

 4、生存的智慧:“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

   (如果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也可)

   阐述:因为水滴是无色的,所以才能拥有任何生命所拥有的色彩;因为它默默包涵,所以虽然转瞬即逝,却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绚丽的喧响。

十三、1、从视觉、嗅觉、听觉、感觉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2分)。这样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或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分)

  2、(1)是从母亲和父亲、爷爷那儿懂得的标准,即面对饥饿灾难,要忍受,有活下去的勇气、信念;要不屈不挠,有尊严、有骨气地活着。(2分)

  (2)某些本质,指人在严酷的现实中体现的脆弱、丑陋、堕落等,比如害怕死亡、饥饿、困难等;比如失去人的尊严、骨气;像保管员条件稍稍优越时,不懂得尊重别人,侮辱别人的人格和尊严等。(2分)

3、这是宕开一笔,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1分)1、内容上,与我母亲、父亲、爷爷的形象互补,说明无论何时何地,在灾难困苦当中,母亲和普通的人们,都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丰富了内容,突出了主题。(3分)2、让文章结构灵活多变,有迂回,有张力,为下文抒写感受作铺垫。(2分)

 4、一是孕育作用:①女人、母亲像大地孕育万物生命一样,孕育繁衍生命。母亲用野菜支撑这个家。精神上,母亲父亲爷爷,历经苦难,不屈不挠,顽强乐观的精神和信念,对我人生价值标准的确定有着很大的影响。(2分)

  ②母亲与故乡一起,让我体验到了饥饿岁月里真切的生活,孕育了我的文学才华,让我把握到了文学的灵魂,获得了创作的宝贵资源,形成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分)

 二是激励、推动作用。母亲、父亲、祖父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虽历经苦难困厄也不屈不挠、顽强乐观的精神(信念),一直伴随、激励着“我”;这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这种精神信念,又让其作品升华到一个更高境界。2分)。

十四、 1、(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河流干枯的状况,流露出作者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生命的关怀。

(2) 精简机构:湖泊水位降低,面积减缩。有了管教:瀑布被人为地控制,失去了自然之态。

2、露珠是大自然的杰作,其寂静悠远是自然的风致,是不可仿制的,而现在它却远离了社会,因而是令人怀念的;而露珠的消失,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造成的,人类是有罪的,应该感到愧疚。

 3、这篇文章中的“露珠”指的是自然状态下的水,“神”是作者借“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含蓄地告诉人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的呼唤、赞美和怀念之情,从而彰显了人类要关爱自然的主题。

“形”是作者依次列举人类对河流、湖泊、瀑布、生活用水等肆意践踏和破坏的现象,并由此分析露珠消失的真正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结尾部分发表议论,表达对露珠的赞美、怀恋和愧疚之情。

  4、示例一:同意。

   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物质膨胀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空间的萎缩,物质日益充足的同时人类精神家园被挤压,发展与倒退成了一组悖论,因此作者说我们今天“肉体囚囿灵魂日见干枯”是有道理的。

  示例二:不同意。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活动空间大大扩展,物质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们生活的丰裕富足,在物质满足之后,人们必然转而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现在书籍的大量出版和音乐美术等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作者说我们今天“肉体囚囿灵魂日见干枯”是没有道理的。

十五、1、怜悯(同情)→怀疑(猜忌)→内疚(愧疚)→敬佩(敬仰)(事情发生前主要是同情或怜悯,事情发生时就是怀疑(或猜忌)了,事情真相出来后,就有内疚或愧疚心理,再看到老人的微笑。进而产生由衷的敬佩或敬仰之情了。)

  2、①作者的手表已被自己的父亲带到表店,换了电池,现正在父亲的包里;②老人的裤子口袋里放的是银光闪闪的不锈钢勺子。(答案就在文章第五自然段中去找。)

  3、不完全相同。①前一句中“这种笑意的内涵”指老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不畏贫穷,乐观地面对人生的困境,与世无争;⑦后一句中“这种笑意的内涵?指老人面对别人的误解时,诚实地让事实说话,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虽然生活贫穷,但是不失做人的风骨。虽然两种“笑意的内涵”有别,但是总体来讲,后一句“笑意的内涵”是前一句“笑意的内涵”的具体分说之一,存在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

  4、AB(A 项“勤劳”“善良”两个词错,应当删除;B 项应当将“幸与不幸的关系”改成“贫富与家庭的关系”。

十六、1、歌声纤细娇嫩,婉转动听;(2分)自由欢快,充满热情和生机,洋溢对生命的礼赞,(2分)(“纤细碗转”与“热请欢快”是评分关键点。)

   2、连续发问体现了作者在城市里听到小麻雀的歌声后的惊讶、兴奋和激动;(2分)

   一连串的发问是歌者的歌声在作者心灵上荡起的思维涟漪,为下文展开联想写童年记忆,进而突显主旨埋下伏笔。(2分)

   3、有必要,结构上写同年的乐趣,即是对上文我何以如此钟情于小鸟歌声的交待,又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城市生活的空虚、孤独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感慨,使文章思路清晰,承接自然。浑然一体。(2分)

   内容上,童年的记忆让作者会到过,回到无比温暖的故乡,与城市生活的空虚和孤独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深化了主旨。(2分)

   4、都市歌者为作者叫早,带来愉悦和感动;(2分)都市歌者让作者回到童年,回到无比温暖的故乡;(2分)都市歌者丰厚了作者的生活乃至生命。(2分)

十七、1、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胡琴声的悠扬邈远;(2分)用悠扬的琴声引出孔子关于“逝者如斯夫”的慨叹(1分)和下文对孔子的介绍(l分)。

    2、(1)江海可以干涸.乾坤可以倾倒,(1分)可是儒家文化和孔子的精神之光不会消火。(1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替,唯有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精神的之光不息,代代相传。)

    (2)在英雄辈出的动荡年代里,像孔子、杜甫这样的文人是不被重视的。(2分)(像孔子、杜甫等人在动荡的年代里,生活凄凄惶惶,无缘富贵,贫困潦倒,其至蒙受羞辱)

   3、作者认为像孔子、秦始皇那那样胸怀天下、有宏伟抱负、充满自信的人,(3分)还有那些景仰豢山文化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1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要点:作者带泰山石的用意主要有以下三个点;一是泰山石高贵坚强,甚至是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象征;(从第五段中概括)是泰山石是泰山的象征,能够给我自信和拨地通天信仰;(从第七段中概括)三是泰山能够给我带来艺术上的想像和力量。(从第二段中概括)(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现代文阅读与训练系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