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关于孤独的哲理书或散文集,随笔

时间:2017-04-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季羡林的人生哲学读书笔记

读了郭林生编著的《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一书,收获颇多,这本书共十讲,阐述了季羡林老先生安身立命、做人处世、治学态度、家庭伦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哲学思想,对我们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安身立命,要从修养自身开始,做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对他人要有恻隐之心,要始终将仁爱存于心间,要心存善念,勤奋好学,要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要学会以礼待人,要遵守社会公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知之明、谦虚、仁爱、礼貌、善良、拼搏奋进等等这些良好的品格,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要学会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的存世哲学。在人生的道路上,失去也好,得到也罢,必须持有正确的处世态度,才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要诚信做人,学会宽容,虚怀若谷,要从容镇定、处变不惊,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要善于听取逆耳忠言,要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学会适应环境。人只有学会了水的存世哲学,该曲折蜿蜒时就曲折蜿蜒,该坚持的时候就坚持,该后退的时候就后退,不能迁就的时候就奋起,那么人必能适应社会,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伟大宏图。

要在处处皆有剑影刀光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学会三缄其口、宠辱不惊,正确对待世态炎凉,正确看待得意与失意,谨防两面三刀的小人,有难得糊涂的情怀。做人都要经历人世间的各种磨难,要想没有事态变迁之快,有追之不及的感觉,若不想为之而无比痛苦,唯有淡视,才能为三界内匿藏的剑影刀光所不动。

要看清人生种种奢望,仿如镜花水月。人世间有名利、金钱、虚妄、缺憾等各种虚幻的镜像,要看清,不能深陷其中。要用旁观者的情怀做当局者,不为一时的表象迷惑;在生活中要克制贪欲,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对名利应该保持平常心,为学者应该遵守吾日三省吾身的谦恭与真诚;要正确看待人生的缺憾,淡看得失,珍惜短暂岁月,填补人生方圆的缺口;在自然万物中生存,要对自然表示尊重,适量索取,享受生活,安然度日。要走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迷惘之局,为自己找到一个理想之地,潇洒地活。

要有身似浮云心似海的坦荡境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清湛似水,不动如山,心似浮云,纤尘不染,身如大海,坦荡自然的境界,是快乐之道。在做人上,有时忍耐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艺术;老马再无识途日,应变得须变;要潇洒看待当年勇,不受过去羁绊,恬淡自如生活,是勇者中的智者所为;在风风雨雨的人生中,心如明镜、意如止水的境界值得我们去追求;在做事上,要做到尽人事,知天命,身似浮云无羁绊,心如大海宽无垠;长命百岁的不二法门是养身不如养心。

要学会珍惜时间。时间匆匆如流水,拦得住一时,拦不住一世。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又不尽相同。它的脚步从每一个人身边走过,千千万万的人却不曾注意过,然而回过头来再想挽留,却为时已晚。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有一寸光阴不可轻,才不致让弹指间的光阴变得索然无味。我们不能惶惶终日,要让每一天都充实起来,用尽全力,勿令手闲。多活一天,就一定要有所收获,把所得到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创造出更多价值,这才是一种最好的生死观。做人做事要懂得留得青山春不改,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道理,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要懂得为自己负责。要懂得时间是宝贵的生命,是无法替代的至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时间用金钱买不来,只能靠自己争取。

应当将季老的人生八鉴引以为人生之鉴。实话实说,无须掩饰,言为心声,此乃谦;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物,此乃仁;不提风华,不畏老矣,闲且适之,此乃勇;事理广达,怀纳万物,厌弃自封,此乃容;不贪富贵,不屑逢迎,心明意净,此乃厚;不求沽名,不奢捷径,刚直不悔,此乃真;莫守成规,莫陷陋习,心存乾坤,此乃泰;孝顺恭敬,诚心正意,不求愚守,此乃德。通过学习以上人生八鉴,要掌握好谦虚与虚伪的距离,做到谦虚而不虚伪;要谨防绝顶聪明绝顶痴,留心赔了夫人又折兵;要留意阿谀奉承的小人和不齿曲意逢迎的君子;做人不沽名钓誉,做事不求终南捷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愤世嫉俗,也不要自我封闭或固步自封;要走出固执这个人生的围城,要学会区分道德中的珍珠和糟粕。

篇二:必读书全集-哲学笔记

规律是现象中 A A持久的东西 B僵死的东西 C变动的东西

A B C

发展和运动是 C A 绝对的 B 相对的 C 有条件的

非本质的东西是 C A稳定的 B易逝的 C贫乏的

在赫拉克利特那里,一切都是 C A 存在 B 生成 C 非存在

对马克思来说,商品交换是资本注意社会的 A A 全貌 B 细胞 C 枝节

不仅是对立的统一,而且是 B A 向自己过度 B 向自己的对立面过度 C 想其他事物过度

马克思将实践标准引入认识论,是和谁接近的 A A 费尔巴哈 B 康德 C 黑格尔 在一定的条件下 A A 普遍是个别,个别是普遍 B 普遍是普遍,个别是个别 C 普遍和个别无关系

事物的辩证法创造 C A 观念的辩证法 B 思维的的辩证法 C 逻辑的辩证法

每个事物都是和其他 B A 每个过程相联系 B 每个事物相联系 C 每个部分或总体相联系

事物是 C A 对立 B 统一 C 对立面的总和统一

不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能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这句话是 A A 正确的

B 错误的 C 部分正确

一切是通过什么连成一体的? A A中介 B精神 C物质

在费尔巴哈那里,“在我们之外的存在”意味着 B A是不以人为转移的 B是不以人的思维为转移的 C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是 B A从实践到抽象的思维再到生动的直观 B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 C从实践到生动的直观再到抽象的思维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的发展为 A A脱离了实践的绝对 B脱离了物质,自然,神化了的绝对 C脱离的实际的绝对

莱布尼兹哲学的基本原则的单子 A A能动的,活动的 B僵死的,静止的 C非个体的 唯物主义的逻辑,认识论和辩证法 B A是不同的东西 B是同一个东西 C是不同但有联系的东西

“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这观点是 A A正确 B错误 C不确定

辩证法的否定是一种 C 纯粹的否定 B纯粹的肯定 C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规律是 C A本质的关系 B现象的关系 C事物的关系

事物的运动是 A A外力推动的运动 B自己的运动 C盲目的没有因由的运动

在黑格尔看来。逻辑是关于什么的学说? C A关于思维外在形式 B关于内容 C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其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规律

形而上学否定运动是自己的运动,就会将运动的动力归结为 C A客体 B上帝和主体 C虚无

人是通过什么永远的接近自然界 A A抽象,概念,规律和科学的世界图景等 B实践 C逻辑

谁“证明了逻辑形式和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B 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列宁指出:人的意志不仅反映世界,并且 A A创造客观世界 B改造客观世界 C破坏客观世界

人以什么证明自己的观念,概念,知识和科学的正确性 A实践 B理性 C逻辑

人的认识是 C A直线 曲线 C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自在”等于潜在,就是 C A不完善 B内在的东西 C尚未发展,尚未展开

在莱布尼兹那里,“单子”是 C A物质实体 B原子 C特种的灵魂

黑格尔把认识看作 A一串圆圈 B一个因果链条 C一个普遍联系之网

逻辑学和认识论是 A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完全相反的

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的区别 A是无条件的 B不是无条件的 C是确切不移的 人能否完全把握,反映或描绘全部自然界,即它的“直接整体” A A不能 B能 C不确(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关于孤独的哲理书或散文集,随笔)定

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A A对立面的统一 B减少和增加 C重复

黑格尔在概念辩证法中天才地猜到了 C A客观辩证法 B事物的辩证法 C自然辩证法

从任何一个命题来说,都已经含有这样的辩证法 C A个别就个别 B一般就是一般 C个别就是一般

在黑格尔那里,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是,自由 B A排斥必然性 B内在包含有必然性,以必然性位前提 C和必然性毫无关系

他物是自己的他物,这就是说是 C A向自己的对立面发展 B向自己发展 C向外在于自己的事物发展

思想史就是 C A认识论史 B语言史 C人类实践史

在康德那里,限制理性是为了 B A更好的实践 B回到感性 C巩固信仰

绝对与相对,有限与无限等于 C A同一个世界的全部 B同一个世界的阶段 C同一个世界的部分,阶段

黑格尔的辩证法属于 A A客观辩证法 B概念辩证法 C精神辩证法

在任何一个命题中,都可以发现辩证法 B A个别要素的萌芽 B用一切要素的萌芽 C一些要素的萌芽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不仅因为它具有普遍性的品质,而且 B A现实性的品格 B直接现实性的品质 C直接必然性品质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这个观点 A A正确 B错误 C不确定 在黑格尔《逻辑学》这本最唯心主义的著作中 B A唯心主义最多,而唯物主义最少 B唯心主义最少,而唯物主义最多 C都是唯心主义,而没有唯物主义

黑格尔主张“自在之物”是 A A不可知的 B可知的 C部分可知的

篇三:弗洛伊德心理哲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阅读书目《弗洛伊德心理哲学》

作者:弗洛伊德

译:杨绍刚等

出版社及出版日期:九州出版社出版 2013年11月

序言部分

弗洛伊德简介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的心理学理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甚至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因为它主要是作为一种精神病的治疗方法的理论。

弗洛伊德对生命总的看法

生命的叫喊是从和爱欲的斗争中发出的,毋庸置疑,快乐原则在同力比多一即把这种障碍引入生命过程中的一种力量一的斗争中是作为一种指南为本我服务的。

意识与潜意识

弗洛伊德早期把人的精神生活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意识的作用是排除那些原始的、兽性的本能的欲望,是不重要的;潜意识部分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深层基础,其中隐藏着各种永不停歇的本能冲动和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对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致人的全部行为起决定作用。

心理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包含了所有的原始的遗传本能和欲望,其中最根本的是性欲冲动,即所谓的性力(力比多),它为各种本能冲动、欲望提供力量,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和源泉。自我:代表理性和判断,既要满足本我的要求,也要使之符合现实,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但自我不能脱离本我,它不仅依靠本我,而且依靠本我提供的力量来活动。超我,代表对本我的道德限制即良知,与本我处于对立的地位,它不仅使得本我推迟得到满足,而且使之不能得到满足,它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在一般情况下本我,自我,超我处于平衡状态,而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失调就是人的一切行为失常的根源。

人类文明的来源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宗教戒律,道德规范等都是对人的性本能的一种节制而产生的,而一切科学和文学艺术都是出于人的性本能的冲动的升华,当人的性欲受到压抑,无法满足时,便转向其他渠道去发泄,这种转移正是一切人类文明的来源。

梦的解析

儿童的梦:

一、 为了解析儿童的梦,我们不需要任何分析,也不需要质疑做梦

的小孩,关于他的生活我们可以略知一二,在每一个实例上,这些梦都可以用前一天发生的经验来解释,因为,梦就是心灵中对前日经验的反应。

二、 儿童的梦是他对目前经验的一种反应,例如,他感到遗憾,渴

望,或者不会满足的愿望,就会做梦。儿童借梦以直接满足这个愿望,丝毫无所掩饰。

三、 梦的功能,做梦是心理刺激的反应,梦的价值在使兴奋得到相

当程度的发泄,以消灭其刺激而继续睡眠。所以,梦不是睡眠的干扰者,而是睡眠的保护人,使其不受干扰的影响。我们原以为没有梦睡眠会更深,但是这个结论是错的,因为没有梦,睡眠将不可能,我们睡得好,是因为有梦。梦原本不会使我们稍微受到干扰,然而正如警察把扰乱治安者驱逐时,有时会不免放一下枪。

四、 满足愿望是梦的主要通性。(1)梦的功用在于睡眠;(2)梦

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所引起,一要睡眠以保持安定,一要满足心理的刺激。(3)梦是富有意义的心理活动。(4)梦有两个主要特性,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经验。

五、除了儿童的梦和幼儿的梦之外,其他所有的梦都不免多有伪装,不易解释。我们认为这些梦也属于满足愿望的梦,但是一时也敢立即加以肯定;我们也不能由梦的显意其所引起的心理刺激;或证明它们和其他的梦相似,也努力想消灭或者解除这刺激。

标签:散文集 哲理 随笔 散文午夜孤独随笔 林清玄哲理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