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舌尖上的散文

时间:2017-03-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舌尖上的散文

作者: 来源:文章阅读网 时间:2014-02-08 15:07 阅读: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吧!别样的年味,让我、憧憬、期待。

这里没有了往年家里的那么多忙碌。家乡过年最注重吃,从腊月二十镇上的年集开始后,就要开始忙碌准备食材。到过年家家都要准备带有地方色彩的“臊子、肘花、带鱼块、麻辣鸡块等”多种美食。小时候最期待的是过年,简单原因——吃好吃的、挣压岁钱。这样的节奏伴随着我长大。

“妈,今年你就随便准备点,不让自己太劳累了。去年就因为太累感冒都住了好几天医院。”“没事,就累那么两三天,再说过年不就是个吃啊!只有吃好了大家开心的才有年味呀!就是你今年回不来,吃不上最爱吃的臊子面了,你在那边要吃好,睡好…”。听着慈祥的关心话语,我的心暖暖的。我知道母亲特别累,因为家里的亲戚特别多,每年都需要准备大量的美食。春节前的那几天,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这些年因为油烟吸的太多使她容易感冒,身体越来越不好,但是固执的母亲从来不听我的劝解,每年总是这样的忙碌着,为过年准备着大量的美食。

每当看着大家高兴的吃着饺子、臊子面,小欢乐的领着压岁钱时。我觉得或许就是因为母亲的忙碌,家的年味,在母亲的臊子面中得到了挽留,在母亲可口的饭菜下被升华。

如今家的年味在工作与距离中慢慢消散,入口的饺子了专属于母亲的那种味道,但是也具有了别样的滋味。远离家的我们给予了饺子的味道、祝福的味道、与义务的味道。别样的滋味让我们了别样的年味,我们因为品味它,我们才懂得了、了好多好多……

年味,或许就是我们一年的工作累了、困了,回到家或在聚在一起去寻找最初的的港湾,去停靠那里,在哪里吃、喝、玩对自己压抑的一种释放,去寻找最原始能给我们带来的东西,从其中去品味……

舌尖上的散文

舌尖上的记忆_散文网欢迎光临散文网 舌尖上的记忆舌尖上的记忆2015-03-13 14:43 作者: 0人读过 | 9条评论  |

如果说舌尖上的来自于美食的滋养,那么留存于我个人心中最深的便是对于美食的,那是大山的味道、的味道、乡情的味道、也是我小时候的味道。————题记

我喜欢、时代在大山深处的每一道关于美味的记忆,这些美味的制作,没有考究的食材,全是自给自足的庄稼地里长起来的五谷杂粮,就地取材,没有复杂的制作工序,即使在田野地头,捡几根干枯的树枝,就能烤出色泽金黄味道诱人的玉米和土豆,也无需精湛的厨艺,全部经由勤劳的双手,也许是因为那时候物质极度匮乏,所以才会在拥有之后回味无穷。

大山里的天,来得很晚,许多地方都已烂漫了,才为大山涂上一点浅浅的鹅黄,当枝头有了一抹新绿时,我就开始榆钱钱的时节快快来临,似剪刀的,先把垂柳的枝条梳理成黄绿色的丝带,再把桃杏树满枝的花蕾吹开,而后,榆钱钱才开始在满眼的绿叶间打包绽放,最后才把槐花拨弄的满树飘香,这个季节,顽皮的我经常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踢着一种叫沙娃娃砾石,边跑边唱,把书包斜肩而挎,腾出双手折几条柳枝,当驻足门前看大门紧锁时,便会转身拔腿跑到窑洞睑畔上的那棵榆树上,折几枝榆钱钱,而后回坐在大门口的石墩上,头戴一顶柳枝环,手握一把榆钱钱,嘴里塞满生榆钱,等啊等,盼啊盼,盼赶集的母亲快回家。等到母亲回到家时,我已经捋了满满的一书包榆钱钱,母亲用它和集市上刚买来的新鲜的猪香油,为我们一家人准备午餐,先把榆钱钱洗净至于盆里,搅合一些面粉,比例嘛,应该有四比一,然后上笼屉蒸,只填一些柴火就足够火候,当锅盖的缝隙里冒气后,在锅里稍作停留就算熟了,然后把切碎的翠绿白嫩的青葱放入花椒、盐等调料和猪香油炒在一起,把榆钱钱倒进去和在一起,每人盛上满满的一碗,就是一顿色香味午餐,同样的做法也适用于洋槐花,记得那时,我端着饭碗,一出门就没了人影,去左邻右舍溜一圈,一碗饭才舍得下肚呢。

初,属于山里人青黄不接的季节,但水丰润,田地里的庄稼吸天地日月之精华,万绿蓬勃,青苗茁壮,成熟的庄稼较少,大山深处的乡人把地皮菜作为美食,顾名思义,它长在地皮表面,适合在阴凉潮湿的地方生长,形状像木耳,味道也颇为相似,只是比木耳软、嫩,没有木耳那么筋道,我至今不明白它属于菌类还是藻类,只有在下过雨后的草丛里才能找到,母亲会把捡来的地皮菜晾干,封存好,拿它做汤、和黄瓜丝做凉拌菜、做凉粉的调汤,但在我的印象中,最好的吃法是地皮菜和西葫芦做成的素馅儿包子。因为它生长在泥土里,随身携带了大量的尘土,食用时,必须把干过的地皮菜一遍遍的洗过,直到洗净为止,用开水过一下,滤干水分,和盐沥过水份的西葫芦丝一起剁碎,加入油盐葱姜沫,调和即可成馅儿,和小麦粉制作成包子,既是自家调剂生活的美食也是尚待客人的佳肴。

是庄稼人最富有的季节,田地里的农作物,到了成熟的季节,硕果累累,食材丰富,美食数不胜数,有煮毛豆、玉米、南瓜等等,让我至今都唇齿留香的是烧土豆和玉米棒子,还有节自制的月饼,秋忙时,朴实的乡亲,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就地应付午餐,捡一些干枯的树枝,在田间地头燃柴薪烧地瓜、土豆和玉米棒子,朴实的父老乡亲坐在火堆旁边食边唠,吃一口皮黄瓤嫩的烧土豆,就一口萝卜腌制的酸菜,时而抬头瞅一眼天空飘逸的白云,时而低头瞧瞧一旁收获的土豆,张家长、李家短,张三家的庄稼长得最好,李四家的收成也不错,就是家的总是不及别人的好,唠嗑的主题常能验证那句谚语,“庄稼别人的好,自家的好”、、、不远处,三五成群的秋收人,也在解决自家的午餐,燃起一堆一堆柴火,一缕缕青烟、一丝丝烧烤的香味、一阵阵欢快的笑声,隔梁、间沟飘过来,夹杂着风的味道、土的味道、山的味道和乡情的味道。

中秋节到了,小时候也不知道中秋节是团圆节,反正大人小孩天天在一起,我就掐指数着八月十五的到来,家家户户自制月饼,成了孩子们翘首的期盼,没有烤箱、没有烤炉都不要紧,们在自家的大铁锅里,燃些柴火以便更好的控制火候,同样能烤出香甜的月饼,记得,那时做月饼,除了小麦粉、红糖、芝麻和黄油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辅料,如玫瑰酱、花生仁、葵花仁等都没有,也没有发酵粉之类的添加剂,但有雕工粗糙的木质饼模,里面刷上些黄油,把包好糖馅儿的面团放进去,用手掌一摁,在面案上用力磕一下,一个成形的月饼就出模了,也用不了多大时间,锅底摆满了图案单一的月饼,开灶膛,燃柴火,开始烤制,一下午功夫,母亲就把这个中秋节的月饼做好了,这时,若你在村子里溜达一圈,每户人家的院子里都飘着月饼的香味。( 网: )

那时北方的天很冷,没有现在的气候暖和,食物贫乏,尤其是吃不到新鲜蔬菜,于是人们想出一个办法,就在入冬之前,把大量西红柿弄碎装在玻璃瓶子里,在蒸锅里加热,然后塞上橡皮密封塞或瓶盖密封,就可保存在了,家家户户会储存好多瓶,到了冬天做汤加进去或做面条卤子,非常好吃。我喜欢这种食物,有时光打开瓶子直接喝都不觉得酸。农闲的,乡人们闲不住,他们会和野兔斗智斗勇,白日里侦察好野兔们的必经之路,到傍晚就用细铁丝圈出一些比兔子头稍大的一些环,拴在木桩上,兔子快速穿过时,就进入圈套,拖着树杈或木桩跑步不了多远,铁丝越勒越紧,气息奄奄,最后跑不动了,就这样活蹦乱跳的一只野兔就惨遭捕杀了。记得每到冬天,村里的娃娃、小伙、大人们都会拾掇网具,成群结伙,选地势找沟道,想方设法的套兔子,那时小小少年的弟弟,也会偶尔跟着村里的套兔子队伍,套几只肥硕的兔子到家,母亲用简单普通的料理方法,把肉剁成小块,用冷水浸泡足够的时间,把血水沥尽,血色的兔肉变得泽粉嫩,用鸡蛋和面粉搅成糊状包裹,然后用油炸成金黄色,上锅蒸熟,这种烹饪法称之为酥肉,就这样把它变成我们的盘中餐,而且,多年后酥兔肉已成为我舌尖上最美的记忆。

光阴荏苒,变迁,我与童年、少年、渐行渐远,这些记忆中的美食,也有机会、有条件重新品尝过,但已无法找回彼时的味道 ,甚至很难称其为美食了,它们只能成为我舌尖上的记忆,成为我小时候的味道,成为大山深处家的味道,成为时间的味道,在逝去的时光中,和着故土、掺着乡情、搅合着念旧 、贫乏和勤俭混合成一种或滋味或情怀,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底。

首发散文网:

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03-1306-2506-0804-2503-1903-1803-1803-1802-2011-14舌尖上的记忆的评论 (共 9 条) 推荐阅读并说 光阴荏苒,岁月变迁,我与童年、少年、青年渐行渐远,这些记忆中的美食......2015-03-13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2015-03-14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2015-03-14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并推荐阅读2015-03-14

:欣赏佳作,新春快乐。

2015-03-15

:欣赏佳作,喜欢,赞!!

2015-03-15

:欣赏,赞,推荐阅读!

2015-03-15

:欣赏,赞!

2015-03-15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 2007-2015

舌尖上的散文

span "https://sanwenzx.com/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D6%D0%" target="_blank">中国》热播,在文娱圈中掀起了 舌尖 热,人们在舌尖上品中国,在舌尖上回味民族的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除了通过影像记录来体味饮食中包含的文化和人文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在、灵动的中来感受中国人饮食的风情、习俗、文化心理情结。

说起有关介绍美食或描写美食的图书,从古至今,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不在少数,而我所了解的和阅读的几本美食著作,都曾给我留下深刻的。

文艺出版社前年曾出版《中国饮食》(席坤著)一书。翻阅该书,有 上古饮食 、 夏商周饮食 、 春秋战国饮食 、 秦汉魏晋南北朝饮食 等章节,可见它是以历史为线索,来考察我们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书中的内容既有历史感,也充满知识性,其中 饮食为生人之本 、 孔子话饮食 、 齐民要术 、 饮膳正要 等,需要好好看看。读过此书,可以了解中国是 吃文化 最悠久的国家,很早我们就有 礼乐文化始于食 、 民以食为天 的观念,而且,我们的民族饮食囊括了技艺、营养、礼仪等多方面文化,仅仅在菜肴上便形成了 观色、品香、尝味、赏形 的饮食。《中国饮食》中,运用笔法生动有趣,包含丰富的,阅读此书可说是完成了一次中国饮食的饕餮之旅。

与《中国饮食》类似的图书,还可翻阅一下《美食中国》(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韩欣主编)。说这两本书 类似 ,是因《美食中国》中也有 远古的中国饮食 、 夏商周的饮食文化 、 春秋战国的饮食 、 秦汉三国的饮食 等这样的内容介绍,但此书在编撰结构上,却是以顺序为经,以各个民族及地方特色饮食为纬,来详细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各民族、各阶层的饮食状况和饮食习俗,其中也穿插了许多饮食小知识,可以让我们比较详尽地了解汉族以及其他地方的饮食习俗、饮食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饮食文化精髓。另外,这本《美食中国》,可以和上面介绍的《中国饮食》结合阅读,互相补充,相互印证,感悟和收获会颇多。

在此,还要提一下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朱伟著的《考吃》。这本书以笔记的形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各地的风味饮食进行了考证和诠释。比如书中第一部分,考证了我们百姓居家常用的油盐酱醋的来历;第二部分考证了 馒头 、 面条 、 粽子 、 米线 、 馄饨 等饮食形式的种类、演变和发展;其他部分考证了 豆腐 、 面筋 、 皮蛋 、 腊八粥 、 满汉全席 等食物。在掌握大量文献典籍的基础上,进行引证、辨析和梳理,将饮食、民俗以及更加宽阔的俗文化史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内容材料翔实,学术佐证严谨,而且因笔记文体的轻松随意,没有历史知识介绍的刻板,不失浓厚的文化旨趣,全书内容构成 中国食史 自成一家的一个版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饮食文化可为代表。而说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则不能不说说中国文人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作为大家和美食家的梁实秋,恐怕无人不晓,尤其他的《雅舍谈吃》,迷倒众多爱书人。是的,在这本书中,他笔下的老北京的汤包、爆肚儿、酸中带馊

舌尖上的散文

腐的怪味的豆汁儿、酸梅汤、冰糖葫芦等,读过让人难以忘怀,似乎舌尖上也沾满了这些美食的味道。因此有读者如此赞道:梁实秋的吃是文人式和书房式的,而这种 吃 ,其实也是 痴 ,其故国之痴,乡里之痴,传统之痴,都在举箸投笔间了。前几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梁实秋谈吃》。这本书收录的梁实秋谈吃的散文,除了《雅舍谈吃》中的57篇,还找到梁在其他地方发表的36篇,共计93篇,是目前梁实秋谈吃的最全读本。《梁实秋谈吃》不是食谱,也非教人烹饪,更不是解析营养,而是一位家不忘、不忘故旧,藉一饮一啄,写其当年的体会,我们在其文字,体会其中,不仅了解了中国吃文化的精雅细致,更觉唇齿留香,物我交融,愉悦陶然。

我保存了几本周作人的散文集子,他的几篇关于绍兴的糕干、糯米食、白果、水红菱、黄菱肉、酒的,曾咏读再三。山东画报出版社曾出版他的《知堂谈吃》。周作人写了很多关于饮食的美文,是否他的趣味专在饮食?他在《北京的茶食》中说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在《喝茶》中说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可见他对待饮食的文化观念,艺术的趣味,的超然态度。这本书选编者钟叔河先生评论周作人: 谈吃也好,听谈吃也好,重要的并不在吃,而在于谈吃亦即对待之生活时的那种气质和风度。

可谓肯綮之言。

在中国文坛,汪曾祺被公认为当代中最后一位风雅独殊的文人美食家。他的谈吃的散文,令人爱不释手。北方文艺出版社的《汪曾祺谈吃》,甫一出版,即受到读者的喜爱。《汪曾祺谈吃》中,共收录了散文47篇。他给读者写他的饮食喜好:拌菠菜、拌萝卜丝、炒包谷、拌豆腐、韭菜花、香椿、过桥米线、马铃薯、面茶等等,几乎都是日常饮食、家常饭菜和平民食物,这怎不令读者产生情感和审美的共鸣呢?难怪金庸如此赞誉,汪曾祺是 满口噙香中国味的 。

文人美食家,古代有苏东坡、李笠翁、袁枚等,现代除以上介绍,另有丰子恺、沈从文、陆文夫、邓友梅等。在我们的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这些中国文人不仅担负着对饮食文化的记录、传播和弘扬作用,而且,他们还用十分个性化的文学,来介绍、描摹、书写他们舌尖上的美食,其中渗透着对饮食的感悟、情味和诗意,而阅读这些关于美食的著作,不仅让我们知晓他们哪些饮食,更让我们于他们对饮食中包含的人情物理的洞察、文化感怀和人文哲思。

韩少功说得好: 如果说美食,如今有几个人还会去从沈从文、汪曾祺他们的散文随笔中领略?也许,许多人觉得还不如看看眼下火爆的《舌尖上的中国》更活色生香 所以,我们不该认真品读一下这些中国文人的美食华章吗?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标签:舌尖上的记忆散文 散文舌尖上的蒸丸子 舌尖上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