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设问句 > 正文

关于植物的设问句

时间:2017-03-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四年级试卷

t">一、 基础知识41分

1、根据读音写字组词4分

Zhi()气()慧 ( )向才()

yu( )快 ()是 剩() 鲤()

2、读句子,写词语。8分

蟋蟀从来不肯sui yu er an(),谨慎选择住宅;猫是贪玩又jin zhi( ),

性格有些古怪;颐和园的排云殿真是jin bi hui huang( );hu feng huan

yu( )的20世纪创造了一个个伟大的奇迹。

3、选出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词语()1分

A、梨树 果树 植物 树木 B、植物 果树 树木 梨树

C、植物 树木 果树 梨树 D、树木 果树 梨树 植物

4、下面各组词,同一类的是( )组。1分

A.工人 农民 解放军 青年 学生

B.苹果 梨 柿子 西红柿 香蕉

C.轮船 汽艇 军舰 货轮 游艇

D.迎春花 丁香花 牡丹 绢花 菊花

5、用数字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最恰当的是( )组。1分

( )鸣惊人 ( )湖( )海 ( )万火急

( )上( )下( )心( )意( )神无主

A.一、十、七、八、五、四、三、二、六

B.一、五、四、七、八、十、三、二、六

C.一、五、四、十、三、二、六、七、八

D.一、五、四、十、七、八、三、二、六

6、下面各组词语中,表示人物神态的是()组。1分

A.全神贯注 垂头丧气 满不在乎 忍饥挨饿

B.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胆大妄为 安然无恙

C.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垂头丧气 面如土色

D.全神贯注 迫在眉睫 提心吊胆 依依不舍

7、“好高鹜远”中的“好”字的意思是( )。1分

A.优点多 B.友爱 C.很 D.爱、喜欢

8、被誉为“东方之珠”的是下列哪座城市()

关于植物的设问句

1分

A、上海 B、南京 C、香港 D、澳门

9、“清风明月本无价,进水遥山皆有情”描写的是名胜( )1分

①山东济南大明湖 ②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③江苏苏州沧浪亭

10、“盛”(shènɡ)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① 兴旺;②丰,华美;③ 热烈,大

规模的;④深厚。 “盛开”“盛会”“盛情”“盛装”四个词中,“盛”字的意思

依次是( )1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 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1、苦笑 暗笑傻笑 冷笑 假笑哈哈大笑(只能用一次)。6分

A.无拘无束纵情的笑。 ( )

B.不愉快而勉强做出的笑。( )

C.藏在心里不公开的笑。 ( )

D.无意义的一味的笑。( )

E.轻蔑讽刺或无可奈何的笑。( )

F.故意做出的,不真实的笑。 ( )

12、教室里真安静。(改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改为设问句)2分

------------------------------------------------------------------------------------

14、照样子写句子。 例: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用

上带点词写一句话。)2分

-----------------------------------------------------------------------------

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是 的意思。诗中的“黄鹤楼”在 ------

。后两句诗是 -------------------------------------------- ----,(3)分

16、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千古传颂的送别诗。( )

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指架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一座大桥,交通便利了。

( )

3、“理所当然”中“当”的读音是“dāng”,“战车千乘”中“乘”的读音是“sh

èng ”。( )

4、三支浆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这 是一个比喻句。()

三、口语交际3分

新年到了,你自己动手做了一张贺卡送给老师。送贺卡时,你会对老师都说了些

什么?

————————————————————————————— ------

------------------------------------------------------------------------------------------

三、快乐阅读(10+16)分

(一)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

----------------------------------------------------------------------------------------------------

的劳动人民来。单看着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

---------------

车,没有起重机,就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 划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

2、 那些动词说明已经来到了长城?

―――――――――――――――――――3分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 表示无数,包含了作者无数的感 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突出了长城

------- ----------------------------

的长,与文章开头一万三千多里 相呼应, 才字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

---------------- -------

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 之情。5分

----------------------------- -

( 二)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菇可供药

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

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自古至今,为

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残雪还没有消融时,

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

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

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

精神吗?

1. 给下面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2分

息:A 呼吸时进出的气 B 停止 C 消息 息息相关( ) 自强不息( )

2.这篇短文分别写了竹子的 、两个方面。竹子全身都是宝,

竹竿可以用来做 、 ;竹皮可以用来 ;

竹沥和竹菇可供 ;竹笋不仅,而且 。(8)

3.“岁寒三友”是指、 、。 3分

4.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改为: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2分

改为:。

5.用“ ”划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1分

四、开心作文。30分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被家长或其他人误解的时候?有没有特别开心的时

候?这些都可以用书信方式向你的好朋友诉说。请你以“xxx,我想对你说”为主

题写一封信,注意书信的格式。30分

题目:那一次,我 了。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笑”、“哭”、

“乐”、“傻”等,然后把事情按顺序写一写,注意突出重点内容。

篇二:说明文设问

【考点概要】

1.整体感知,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

2.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顺序,理清作者思路。

3.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4.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要考点】

1.填空、简答成为主流题型,开放性试题开始登上舞台并成为亮点。

2.强调语言品析。说明文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语言特色:准确、简洁、此外,在对文艺性

的说明文考查中,涉及到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设问、排比、对偶、拟人等。阅读时要

注意把握其目的不在于抒发感情,而在于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解题方法指导】

做说明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步:粗读文章

所谓粗读,就是指通读文章,整体感知。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找中心句、明确要点、

搜集文章的信息,准确把握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所用的说明方法等内容。对文章有个

初步的理解与认识,这将为下一步做题打好基础。第二步:精读文章

是指在粗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具体要求:

1.明确说明中心: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对说明中心的概

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2.理清顺序:文章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

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

用逻辑顺序。

重点讲解——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a先总说后分说:《核舟记》

全文;b先主要后次要;c先原因后结果;d由现象到本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e由性能

到功用;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体到局部:《核舟记》第2段。注意问题:?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空间顺序:有表示

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

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但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如打比方: 形象生动;列数字:

3.体会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是说明语言的特点。 第三步:回读文章联系试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回读文章。力争回答问题时,语言要简明,条理要清楚,

信息提取要恰当。要注意如下几点:

1.学会筛选信息。以阅读试题为依据,从整体着眼,明确筛选整理的目的,确定展开筛

选整理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

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

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方能获得。

2.借助语法知识。以现代汉语语法为依据,来解答阅读的实际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汉语语法中讲到的语意的轻重、使用范围的大小、搭配是否恰当、感情色彩是否合乎要求

等等,都可以用来辅助答题。

3.应对探究题型。一般来说,命题人会把知识拓展,考查考生广泛的阅读能力。这就要

求我们在平时就要养成积累的习惯,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回答此类问题要紧扣文

章的重点字、词、句、段,甚至要结合全篇,确定与题目相关的内容来答题。另外,回答此

种类型的题目要有条理,合乎语言习惯。

【说明文答题方法补充】

1)开头叙事的作用。说明文开头概括叙述事例,有什么作用呢?不外乎三种:一是用这

个事例引出文章说明的对象;二是用这个事例具体说明文章说明的事物或道理;三是用这个

事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及答题的思路。 下定义:说明科学、准确、严密、精练。答题思路是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举

例子:说明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答题思路是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了??,

让读者很容易理解。

列数字:说明科学、准确、具体,让读者信服。答题思路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

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打比方:说明生动、形象。 分类别:说明条理清晰。答题思路是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作比较: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答题思路是运用作比较的说

明方法,突出

3)语言准确性的答题套路。这个考点有几种不同的考查形式:

1) 在句子中标注出体现语言准确的词语。 如:2003年中考14题: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写

在下面,并用着重号标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词语 答案示例:在如此高盐度中,几乎不能有任何生物生存 ..

2) 把“××”句子中“××”词语删去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如:2005年非实验区中考11题:文章第③段中(小麦抽穗时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

易引起赤霉病)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 答案示例:不能去掉。因为“容

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容易”体现了说明文(意思对即可)

3) 把“××”词换成“××”词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如:2004年非实验区12题:第⑦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

(⑦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难度又增加了一些。 答案示例:不可以(1分)。森

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1分);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

体,使温室效应消失(1分)。(意思对即可) 地震学和蟾蜍谁最可靠 (刘念龙)班级 姓名 ①5月12日,汶川,来自脚下的悸动震撼了人们心灵。悲

痛中,我们不禁要想:如果能早一天知道多好!一张“蛤蟆过街”的图片引发了人们的争论

——我们是否忽略了大自然的预告?②但是,这真的是预告吗?③生活中流传着一些得到广泛认同却并不一定站得住脚的理论,我们称之为“传统智慧”。

例如,动物是地震前兆的使者,人们相信动物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超能力。蛇类的红外感应

器、穴居动物对震动极其敏感、许多大型动物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独特能力??随着都市人

日益疏离自然和生命,一种对自然力的崇拜开始回潮,甚至开始派生出神秘主义色彩。 ④正如提供了这种“超能力”证据一样,科学同时也为动物的预报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

当地壳板块间积蓄的能量超出承受力时,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就会发生地震。由形变

产生的电磁变化等现象是地震的微观前兆,而这些微观现象可能导致动物行为、地下水异常

等宏观现象。

⑤研究者对地震前兆的兴趣具有鲜明的文化差异:有关地光、地下水及动物行为异常的

研究,大多来自东方;而西方则更偏向于对微观前兆的数据分析。按照大英百科的说法,地

震学家所知的动物行为异常多为轶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⑥宏观前兆之所以容易吸引大众眼球,部分归因于人们对确定性的渴求。当心理压力过

大时,我们倾向于在事物间寻找关联,这让我们感到未来尚可操控。监听微观前兆需要特定

设备,而描述宏观前兆只需一双眼睛和充分的想象力。 ⑦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人们总结了震前的动物异常行为,其中却不见蟾蜍的身影,而唐

山地震前骚动不安的鸡只老鼠,此次却毫无动静。当几十里外的绵竹蟾蜍分舵大举行动时,

震中汶川的蛤蟆却按兵不动,反倒与千里之外的江苏遥相呼应。对此,不知“传统智慧”作

何解释?难道蟾蜍都是“遥感主义者”,距离越远,反倒对地震愈发敏感?⑧从2005年至今,在重庆、成都、长春、唐山、江苏等地记录在案的“蟾蜍游街”事件

多达十余起,除了让人感到新鲜或心里发毛外,并没有哪一次指向一场实质的大地震。倒是

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给我们提示了另一种可能——除了山东、长春等北方城市发生于7月份

之后,其他事件都集中在4、5月份,难道气候原因不应该优先考虑吗?毕竟大地震是小概率

事件,就像我们绝不会把打喷嚏归因于双色球开出大奖。⑨你可以相信动物的灵感,做足震前准备;但也请相信,只有科学的决策、判断和手段,

才能尽量减轻灾情,度过灾难。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预报成功的海城大地震,基于的是对前

震的分析,而不是那些惊慌失措的动物。敬畏自然是必须的,但不应该以对科学的非理性排

斥为代价——因为,正是科学告诉我们应该敬畏自然。 1 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 对于地震前兆的研究,宏观前兆研究和微观前兆研究的不同点是什么?(3分) 3 第七段和第八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4 第四段中的加点词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给地球戴上面纱 班级 姓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些都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最近,在千奇百怪的解决全球

变暖的方案中,又多了一种怪异的方案,科学家打算给地球戴上“面纱”。②一个名叫鲍尔〃克鲁琛的荷兰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向大气层发射一些硫磺微粒,

让它们把太阳光反射回去。无独有偶,若干年以前,一个叫泰勒的美国人也提出过类似的方

案,他建议在空中撒上100万吨铝和硫的粉末,这样可以使日照减少1%,完全可以抵消掉地

球的温室效应。你可别以为这两个人都是妄想狂,前者是199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后

者则是美国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被称为“氢弹之父”! ④除了火山喷发造成的危害之外,吸引科学家目光的是,这次喷发竟然造成次年地球平

均气温下降了0.5℃。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一个原因是,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和天然气

混合成的云雾漂浮在赤道地区上空,像是给地球套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面纱,里面的微粒把一

部分太阳光反射了回去,使阳光不能把全部热量照到地球上。另一个原因是,烟雾不仅降低

了太阳光直射的强度,还增加了地球上反射光的强度。而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变化可以提

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这是由于随着直射阳光的减少,散射阳光增加了,散射光产生

的阴影更少,因此植物叶子接受到的阳光反而更多了,这足以补偿光线强度的降低。这样植

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就得到提高,可以更多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⑤克鲁琛和泰勒认为,我们虽然不能随意操控火山的喷发,但是可以用人工的方法来制

造这样的“粒子面纱”。他们建议利用飞行于13千米高的飞机或者美国海军的大炮,将一些

硫磺微粒送入地球大气层中的平流层。这些微粒将在大气中停留2年左右,而大约6个月时

间,地球温度就有望得到降低。⑥但克鲁琛同时也向我们提出警告:大量的硫磺颗粒停留空中有可能会对大气层造成严

重的后果,或许会加剧对臭氧层的破坏。因此在对结果做出可靠的预测之前,科学家们还是

应该谨慎从事。未来科技的发展,也许可以找到替代硫磺颗粒的粒子,既降低全球的温度,

又不破坏臭氧层。

1 题目中的“面纱”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2 第②段为什么要特意交代克鲁琛和泰勒的身份?(3分) 3 第③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4 第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5 第⑥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沙漠明珠”珠光渐暗 班级 姓名为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这颗“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②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提供的水文实测资料表明,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2

2.3亩,最大水深为7.5米;1986年水域面积为13.3亩,最大水深1.2米;目前水域面

积只有9亩,最大水深仅1米左右。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明泉23日举行的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

研讨会上说,月牙泉是敦煌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

分,月牙泉接受着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敦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月牙泉水位也随之下降。

④地处中国西北的敦煌曾长期依靠疏勒河、党河等河流的上游来水补给地下水,上世纪

50年代以来,随着上游水库的修建,这些河流相继出现断流,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补给来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需水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每年要抽取4000多万方地下水,造成地

下水超采严重。

⑤为了保住月牙泉,现在每年需要回灌500余万立方米的河水。尽管如此,根据测量表

明,水位每年还在以15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⑥专家认为,从长远来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使敦煌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是解决月

牙泉水位下降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考虑进行跨流域调水,以进一步缓解敦

煌水源短缺的局面。

⑦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以南约5公里处,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流沙与泉相隔仅有数十米。

这里地处亚洲中部的大沙漠之中,年均降水量在4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高达2480多毫米。

在这种极端干旱和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月牙泉却能保持数千年不干涸,这更增添了她的

神奇。

1 对本文的标题,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2 第①段中提到的“人为因素”,从全文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3 第⑦段中“约5公里”、“数十米”、“40毫米左右”、“2480多毫米”说明本文语言有什

么特点?(4分) 4 月牙泉身处沙漠而能数千年不干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5 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给我们的关键信息。(4分) 6根据你的感受,说说文中第②段的表达作用。(2分)

7 如果请你结合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在第⑤段的段末补写一句话,你写的内容是:(2分)8 月牙泉身处沙漠而能数千年不干涸,请根据本文内容阐释其原因。(2分) 篇二: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说明文标题

一、【命题方式】一般有几种类似问法: ① 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② 文章为什么以“******”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③ 你认为文章的标题好在哪里? ④ 如果将本文的标题改为“******”,有什么不同?⑤标题的含义:分析具体含义,有的还要答出表达情感,尤其是形象 生动的说明文。⑥

给文章拟标题。

★ 【解题指导】 根据对标题作用的理解,考生在拟定文章标 题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a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小标题概括的部分内容); b理解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主旨;c找文章的线索,包括核心人物、核心物件、核心事件等; d注意文章开头、结尾中点明主旨的句子;e说明文注意过渡句、每段的中心句、关键词; f标题语言力求简洁、生动、新颖;

二、说明文的标题一般有两个作用:

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有些题目只有说明对象),揭示

说明内容。

2、表达上,运用了xx,(具体分析其作用。) 套话:以此为题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吸引读者的原因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化用诗句、成语等,生动、新颖、别致。

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词语、符号)设置

悬念。

话题新鲜奇特,超出人们认知常识。

?注意事项:

① 一篇文章的标题不一定能涵盖所有这四个作用,所以在答题的时候,切记不要盲目罗

列,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 答题时,不要只简单地罗列四句作用,而应该联系具体的说明内容,以及标题运用的

手法进行分析,否则只有空洞的套话,会导致严重失分。

三、实战演习

2009年济南中考试题《津津有味嚼“薄膜”》

【例题】本文以“津津有味嚼‘薄膜’”为题目,有什么作用?(3分)作文库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

【题目解析】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可食用薄膜。 首先,明确说明对象,

以免答题时表达有误或有缺失。此文通过标题,我们了解到说明对象可能是“可以嚼的薄膜”,

篇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子练习

txt">一、照样子写句子。

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像??像??”写比喻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学着用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用比较的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把”字句: “被”字句:

5.伽利略是位年轻的数学家。伽利略敢于向亚利士多德这位权威挑战。(用恰当

的关联词把下列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

(1)虽然小钱不幸得了白血病,

(2) ,真是巧合!

7.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姑娘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修改病句。

1.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

2.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

4.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体育运动。

5. 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

6.妈妈总爱回忆过去的往事。

7.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和一篇作文。

8.春天的兰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9. 我们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称号。

10. 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11. 同学们都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三、扩句。

1.河水流过桥洞。

2.我们读书。

3.风吹小树。

4.我们来到沙滩上。

5.阳光照在他的脸上。

四、缩句。

1.活泼可爱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大苹果。

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肉。

3.他家院子前后栽满了青翠的竹子。

4.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5.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6.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7.王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8.在那茫茫的大海上飘着的是一艘银灰色的军舰。

9. 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10.他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五、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让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3、春天来了。

4、百灵鸟在树枝叫。

5、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6.、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7、桃花开了。

8、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

9.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八、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

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

3.三月的清晨,天空中总弥漫着薄雾。

4.月亮升起来了,照在湖面上。

5.迷路的小黑虫左冲右撞。

6.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

九、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孩子竟有如此的胸怀。(改为反问句)。

难道有谁想到,一个孩子竟有如此的胸怀吗?

2.中国的孩子怎么会缺少生活乐趣呢?(改为陈述句)。

中国的孩子不会缺少生活乐趣。

3.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改为设问句)

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现代科学技术!

4.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缩句)

.恐龙的一支变成了鸟儿。

5.小小的植物种子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缩句)

植物种子有变化,有用途。

6.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有很多用武之地。(缩句)

乘客有用武之地。

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之句子练习(转载)2011年12月05日 星期一 下午 8:32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练习

1、 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少先队员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在原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2、姐姐最爱看电影和音乐。

3、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

4、黑色的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5、同学们都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6、李亮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因此成绩提高的很快。

7、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

8、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9、我们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称号。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以文明用语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别人说的话不能全都相信。(变换词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变换词序,句意

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吹绿了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扩句

1、北京是首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冲向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象铭刻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升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旗飘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缩句

1、狡猾的敌人封锁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2、一头吸河水的老象深深地陷进了厚厚的淤泥里。

3、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4、湛蓝的天空中翱翔着几只雄鹰。

5、这是一部叫人看过之后就不会忘却的影片。

6、观众的目光一齐注视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7、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8、计谋高明的诸葛亮用巧妙的方法借到了十万多枝箭。

六、用关联词语填空

1、张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交通事故。

3、()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4、这件衣服()漂亮()显得很大方。

七、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们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我们上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

2、周总理离开了我们。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张敏坚持般炼身体。张敏长得很结实。

八、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夜空的繁星,仿佛碧玉盘中撒满的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给下面句子加标点符号。

1多么好的一个孩子 只在 短短的几分钟里 短短的一段路上 她就做了

几件好事 那么 在一天 一年 一生中她能做多少好事呢

标签:问句 植物 设问句 问句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