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诗词 > 正文

孔子的诗词

时间:2017-04-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孔子与诗经

孔子与《诗经》

新闻学院新闻学二班

沈闰州

21521045

今日我们言及诗经,便不能不说到孔子。孔子自述:“吾自卫返鲁,而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间公认孔子对于《诗经》这部典籍的保存与传播功不可没,微孔子,则此一部煌煌巨著恐怕早已散逸,我们今日便不得一见了。司马迁在其《史记·孔子世家》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孔子编纂《诗经》的珍贵史料,

孔子的诗词

但其中三千余篇去其重以成诗三百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按孔子自卫返鲁,整理诗经时在鲁哀公十一年冬,距圣人去世仅有四年,而《论语》中孔子却两次说到“《诗》三百”,一次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另一次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这两次论及“诗三百”都在这四年之中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另外,从第二句的语气看,孔子把诵诗三百作为其弟子的必修功课。孔子会在69岁高龄才要求弟子去读《诗》吗?另外《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礼观乐,其中演奏的顺序与《诗经》几乎吻合,此时孔子尚幼,可见《诗经》的大致框架在孔子编纂之前就已经确定,孔子所做的工作,正如其自述,主要是“正乐”,即将在民间传播中被扭曲或被庸俗化的乐曲订正,使之合礼。

孔子作诗经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史料,或者赋予文学或者民俗学方面的研究价值。圣人之所用心,是以诗经来保存先王之道,以传之后世,使之于歌咏之中体味尧舜之道。孟子的这样一段话,可以作为印证:“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同时由这段话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诗经》的重视。

孔子将诗经用于教化,当时诗经的教育自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去分析文学表现手法,或者讨论什么情爱诗传统之类。孔子曾经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的教育,其特殊的功能在于让人掌握语言的精妙与政治辞令的技巧。它同礼乐一道,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孔子还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里面隐含的意思是诵诗说达到的目的是让弟子们能够通晓政治,娴熟地运用外交辞令,游刃有余于春秋乱世之间,以自己的能力说服君王,完成平天下的大业。相反,如果不学《诗》或者学之不精,在外交或者政治场合就难免贻笑大方了。在《左传·哀公二十七年》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外交上以《诗》较量的场面:

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赵孟曰:?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伯有赋《鹑之贲贲》,赵孟曰:?床第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子西赋《黍苗》之四章,

赵孟曰:?寡君在,武何能焉??子产赋《隰桑》,赵孟曰:?武请受其卒章。?子大叔赋《野有蔓草》,赵孟曰:?吾子之惠也。?印段赋《蟋蟀》,赵孟曰:?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公孙段赋《桑扈》,赵孟曰:?‘匪交匪敖’,福将焉往?若保是言也,欲辞福禄,得乎??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叔向曰:?然。已侈!所谓不及五稔者,夫子之谓矣。?文子曰:?其馀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乐以安民,不淫以使之,后亡,不亦可乎??

按《鹑之贲贲》,据考此诗为讽刺卫国宣姜与公子顽偷情而作,偷情之诗,居然在庄严的外交场合大加吟诵,非但无礼,甚至可谓荒淫了。此段正可与《红楼梦》中薛蟠吟的“一个蚊子嗡嗡嗡”相比应,学诗不精的后果自然是贻笑大方。

《诗》的作用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与外交方面,其中接近民间口语的语言和民歌的韵律因其宜于掌握,可以成为学者的入门教材。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所谓周南、召南,即所以发明周公、召公之道者也。盖周公召公以德化民,民风淳朴,故该地民歌所反映的正是上下和睦的景象。其中的生活画面,正是“人伦之始、王道之端”的体现。

另外,《诗经》里面存在着多出对礼的记载,孔子以诗经作为他正礼的依据。《论语·八佾》:三家者以雍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在这里即引用《雍》诗的原句来讥三家的非礼。孔子之所以在《诗》中广收雅颂,其用意很大就是在这里。

前面论证了孔子于诗三百主要只是“正乐”,并未加以大幅的删削,那么孔子对于《诗》,必有所评论,于善恶褒贬之间彰明大义。例如: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也。?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既然郑声是淫声,那么夫子为何将其收入诗经呢?朱熹有言:“圣人删录,取其善者以为法,存其恶者以为戒,无非教者,岂必灭其籍哉?”夫子于诗,并未多有删削修改,正应其自言“述而不作”之义。后人亦继承夫子遗德,作传以代圣人立言,于是《诗》得以延续至今而未散逸,我们今日也得以借以回望周孔时代。

固然我们今天对那个时代的理解不尽相同,但《诗》完整的描摹了那个年代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孔子终其一生致力于克己复礼而终究未竟,却留下了六经与《论语》这些煌煌巨著以存先王之道。若后世果有圣人出,其兴灭国,继绝世亦得有章可循。夫子之用心,可谓良苦矣。

篇二:从孔子说诗看孔子教学

教育随笔

从孔门说诗看孔子教学

《论语》有一段关于孔子和弟子谈论《诗》的记载: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子夏)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子夏所问的诗,前两句原保存在《诗经·卫风 ·硕人》篇①,原诗描述一个美女的形态和神采。子夏长于文学,这几句诗对他来说,应该不难理解,子夏却 要追问这首诗是什么意义(何谓也)。孔子告诉子夏,这诗的意思是说“先打好白底,然后再在上面彩画”( 绘事后素)。子夏由此又推衍出“礼节仪式的重要性不是第一位的”(礼后)的结论。抛开原诗的字面涵义, 探求更深的言外之义,驰骋联想,尽情发挥的解诗方法,在今天大学中文系也未必会得到教师的认可,却得到 孔子的赞许,认为子夏得到读诗的诀窍(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里看出孔子的教学方法的一些特色。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善于启发学生 去独立思考,要学生举一反三,反对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各人的创造性。

师生问答涉及范围相当广泛,讲如何做人(仁),如何

做这(为政),如何对待父母(孝),都是一些大 题目。没有发现孔子如何教学生识文断句的记载,孔不对学生讲授文化启蒙识字的初级课程。孔子以“文、行 、忠、信”为教,都是比较抽象泛的大题目。

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庭前经过,孔子问他学过《诗》没有,又一次孔鲤从庭前经过,孔子问他学过《礼》没 有。孔子不知孔鲤学过什么课程,可见他不参与初级班的教学工作。汉末马融设帐授徒,不亲自为初级班讲授 ,命高年级弟子为低年级弟子讲授。这种办法或来源于孔子,也未可知。 孔子教学方式类似大学的讨论班(西明纳尔或称读书班),而不同于今天大学的课堂讲授,先生讲、学生 听;先生说、学生记。《论语》还记载: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出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孔子以后,孔子的传人孟子也不主张死记书本知识,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 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孔孟开创的借题发挥,多方引伸的学风,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后来汉儒的 “家德”,即所谓学派。《汉书·儒林传》所列的都是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孔门说诗的精神在于即兴阐发,因人因事而异。后来学者扣住诗的一章一句,给以固定的解释、注疏,都 不符合孔子的精神。《诗经》三百篇,孔子提出解释的总原则是“思无邪”。诗经分明有男女相赠答的爱情诗 ,也有男女幽会的描写,不能说它“无邪”。孔子曾明确批评“郑声淫”。淫,当然是“邪”的。孔子的“思 无邪”,指的是孔子对《诗》的诠释原则,阐发诗的微言大义时,即使对那些男女爱情诗,淫奔之诗,也不能 按照原诗的“邪”思去阐发。“像“巧笑倩兮,美目分兮”描写美人的诗句,孔子要联系上“礼仪”这些大道 理,从文句以外阐发出新义。这种解诗法,在当时具有革新意义,是个创举。孔子开创了阐发微言大义的诠释 学。孔门说诗新义,为解诗开了新生面,新义世代相传,形成文字,记录成册,有齐、鲁、韩等众多流派。《 毛传》也是一派。所谓讽刺××,歌诵××,都是诗经的阐发义,诠释学,不能当作诗经的经疏来理解,它本 来不是用来解释诗经的文句的。 北宋的几位诗人(如欧阳修等)和南宋的朱熹,对《诗经》进行重新估价,力求恢复《诗经》的本来面貌 ,取得了不少成绩,他们功劳不可没。但是,我们也应指出,《毛传》说诗,是孔门说诗的正统。这种学风直 到清代王夫之,还恪守不渝。

《毛传》作者比朱熹更接近《诗经》流传的年代。朱熹凭直观,一眼便能看出《诗经》的那些男女爱情诗 ,幽会诗,

而《毛传》作者反而看不懂,这是不可能的。说《毛传》作者有意曲解,也没有根据。《毛传》继 承孔门的传统,它讲的是《诗经》“发挥义”。时代不同,年代隔久了,后人把《诗》的“发挥义”当成《诗 》本有义,与《诗》的原文对不上号,强为解释,就显得支离难通。所谓歌诵××,讽刺××,本来可以因时 、因地、因事而异,不是固定不变的。后人忘记了,或者不理解这种孔门说诗方法,把记录的文字看死了,僵 化了。这样,既不能联系当前发生的“实际”,进行讽刺或歌颂,又无助于了解《诗经》的本来意义。为读者 着想,要求恢复《诗经》的本来面目,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确的,近代学者如闻一多、胡适、郭沫若,沿着 朱熹等人的方向继续探索,利用近代社会学、民族学的成果,把《诗经》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他们对恢复《 诗经》本来面目做出了贡献。

我们也应看到,汉代经学又有汉代的特点,它善于联系实际,发挥微言大义。起过积极的社会作用,后人 忽略古今社会的差别,也没有考虑到古人说经与今人研究《诗经》用意的差别,于是产生汉学与宋学的对立。 “知人论世”,做到并不易。

下注:

① 后一句不见于今本《诗经》,可能孔子所据为另一版本。

篇三:2015年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叶嘉莹)

2. “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

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

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对】 5.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6.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 7.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8.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

9.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对】

10.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对】

11.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

12.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

13.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

14.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对】

15.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 16.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

17. “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 18.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诗经】

19.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对】

20.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错】21. 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

22.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

24.

25.

26.

27.

28.

29.

30. 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对】 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 《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屈原】 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 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 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对】 《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是指预见、遭遇。【对】 31. 《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18.0】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 《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错】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编成的词集是《花间集》。【对】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 韦庄共写了()首《菩萨蛮》。【5.0】 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韦庄】 《花间集》中没有收录南唐词。【对】 南唐词的风格与《花间集》中词的风格相同。【错】 41.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句话出自【礼记】 42.

43.

44. “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对()作品的评价。【冯正中】 南唐作为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中主是指【李景】 冯正中曾官至宰相【对】

46.

47.

48.

49.

50. 《鹊踏枝》词牌名,又名【黄金缕,卷珠帘,一箩金】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是()的词句【冯正中】 中国诗词中“一晌”的意思是指【长久,短暂,A和C】 冯正中的词表现的是官能的感觉。【错】 每一个牌调的平仄声调是不一样的【对】 51. 《摊破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上片是【四句三平韵】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列文人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曹丕】 关于词牌名“浣溪沙”,说法错误的是【只有仄声调】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的妇女注定了是思妇的命运。【对】 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中“东风”呼应的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的【春花】 评价李后主之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大家是【王国维】 苏轼的号是【苏东坡】 《虞美人》整首词前六句两两对比,永恒与无常的对比。【对】 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是有心而为之【错】 61. 被界定为导示未来的词论著作是【人间词话】 62.

63.

64.

65.

66. 《向晚二首》写于()年。【1978】 对李霁野先生描述不正确的是【江苏人】 《向晚二首》中“向晚幽林独自寻”中用“寻”字而不用“行”字是为了押韵。【错】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这句诗出自《隋宫》。【对】 王国维的文学评论受哲学家()的影响。【叔本华,康德】

68.

69.

70. 在王国维18岁时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静庵文集》中大部分是考证的【对】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大欲。【对】 71. “上不似诗,下不类曲”出自()之评论。【李笠翁】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明清时期的代表是【戏曲小说】 王国维认为“写境”是()派【写实】 王国维认为词有了境界,词的格调自然会提高。【对】 文学作品中所造的意境,一定要合乎自然。【对】 最早的词学来源于【宋人笔记】 关于黄山谷的介绍,不正确的是【与苏澈并称“苏黄”】 佛教中认为人有“六根”,包括【身意】 诗词中的境界是依靠外在景物来表现的。【错】 《词选序》的作者是【张惠言】

81. 清代王鹏运所带领的词派是【临桂词派】 82.

83.

84.

85.

86.

87.

8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张惠言所指与“小词”大概相近的是【乐府之音】 小词的妙处是在于它有一种超乎外表语言文字所写的情事以外的意思【对】 《离骚》诗句“众女嫉余之峨眉兮”中“峨眉”指【才德美好的贤士】 曹丕写过的文学专论有【典论.论文】 王国维的“三境界”说,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独绝是因为当时的词中有一定境界。【对】 中国旧诗只是指传统的五七言绝句诗。【错】

90.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著于()年。【1908~1910】 91. 关于燕乐,说法不正确的是【是宋代以来的一种新兴音乐】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王国维认为词可以表达出诗所不能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念。【对】 《花间集》问世于西元九百四十年。【对】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出自【人间词话】 关于秦观,说法不正确的是【别号太虚居士】 《东轩笔记》是由()所作。【魏泰】 《东轩笔记》是由()所作。【对】 诗与词的区别是:词之言长,诗之境阔。【对】 曹丕在《与吴质书》中为()美志不遂而叹息也。【应玚】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词牌名的是【天净沙】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写得女子是【杨贵妃】 欧阳修的《蝶恋花》被收录在《花间集》中【错】 词可以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对】 “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出自【文赋】 “生而愿为之有家,良人者,所以望以终身者也”指的是【女子】 中国古代男子的“三不朽”不包括【立志】 “为政必先放郑声”中“放”指放逐【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司马迁之口。【对】 王国维说南唐后主的词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错】 王国维认为最早将词诗化的文人是【李煜】

标签:孔子 诗词 赞孔子的诗词 描写孔子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