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实习报告 > 正文

翠华山实习报告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实习报告

西部自然地理实习之旅

学院 : 城环学院班级 :地理科学1102 姓名 :赵振斌学号 : 1155010205

指导教师 : 卫华王淑琴田庆春

西部山水——天地之美

实习时间:2013年8月11号——8月25日

实习路线:临汾——西安(翠华山地质公园)——杨陵(水土保持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兰州(九州台、寒区旱区环境研究所、刘家峡、丙灵寺)——青海湖——中卫(沙坡头)——银川(宁夏博物馆、地质博物馆)

指导老师:卫华 王淑琴 田庆春 实习工具:地质罗盘

实习目的:通过此次西部之旅,能够把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和课堂外实地自然景观结合起来,获得理论和实际能力相结合,能够更好的转化为我们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提高我们运用知识的综合实际能力。具体表现为我们了解和掌握了我国不同地域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区域系统规律。并能够使我们掌握一些野外自然地理研究方的工作方法,了解野外地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培养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地理事业的思想。 实习内容:1.野外地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定位、定向、记录) 2.掌握部门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地质、地貌、水文、植物、土壤、气候等)

3.了解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非地带性)

4.掌握我国自然地域地质构造单元基本特征。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地垒、地堑、地层间的各种接触关系。

前言

8月11号晚上我们起程了,在之后的半个月里我们将辗转4个省份,开始我们的西部实习之旅,之前我们在书本是学的沙漠、戈壁滩、湖泊、大山,还有西部淳朴的民族风格、乡土风情,这里给我一种很神秘的美感,并具有强大吸引力,是多么的期待能够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丽。

西部地区的纬度位置是35°N以北,106°E以西,海陆位置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该地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第一站 古都——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

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中-

天水

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843.46万人,户籍人口781.67万人。

西安小吃:羊肉泡馍、凉皮 钟鼓楼

实习地点:翠华山国际地质公园

1. 翠华山简绍: 陕西翠华山质公园位于市长安县,山的一条支独秀”和“中博物馆”著

山崩国家地陕西省西安是秦岭终南脉。以“终南国地质地貌称。

翠华山旅

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山崩地质遗迹。总面积29平方公里,山崩总体积约3亿立方米,目前在保护中初步开发1.5平方公里。翠华山山崩地貌类型之全,保护之完整典型,为国内罕见,堪称“山崩地质博物馆”,在研究秦岭和关中平原形成历史及山崩地质作用类型上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是历代帝王祭祀神仙和游乐避暑之所。池南的太乙殿,是旧时遇旱祈雨之所。更有吕公洞、黄龙洞,池北的冰洞、风洞、八仙洞等颇有盛名。冰洞在盛夏仍坚冰垂凌,风洞则四季寒风飕飕砭人肌骨。冰洞东南有飞流瀑布,形容壮观。古许多庙宇,诸如老君行宫等。位于池西的山崩遗迹,由巨大花抵而成,进入洞中,人,顿觉凉爽。冰洞相依而成,虽夏亦有季阴冷刺骨,寒气逼

直下的代曾建庵、圣母风洞,为岗岩相凉风袭由巨石坚冰,四人。池东

南 有龙涎窝,东北有老君庵、金花洞、玉案峰等名胜,这里风景优美,清雅幽静,为西安远郊夏日避暑,游览胜地。 1992年批为“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1997年推荐入“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

篇二:陕西自然实习报告

陕西自然地理综合实

习报告

姓 名: 王士华专 业: 地理科学

班 级: 2010级教本3班 学 号: 20102613642 指导老师: 杜国云 孔祥生

何福红

2012年8月25日

目录

前言

实习地点1:咸阳师范学院 实习地点2:口镇

实习地点3:咸阳乾县大北沟

实习地点4:张家山

实习地点5:咸阳历史博物馆

实习地点6:南五台国家森林公园实习地点7: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实习结束语

冶峪河 水土保持所 泾惠渠

引言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翠华山实习报告

、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野外实践。

一、 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叙述。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实习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我们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12年7月18日至2012年7月24日

三、 实习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按实习的先后顺序,实习的地点依次为:口镇、冶峪河;乾县大北沟、水土保持所;张家山、泾惠渠;咸阳博物馆;南五台;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

四、实习工具

罗盘,卷尺,GPS,地质锤,植物标本夹等。

四、 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七大奇迹。 当今的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 4 -35′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

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08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 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汉江等。北山山脉、南山山脉(即秦岭)横断陕西,将全省分为三部分。境内最高峰为秦岭主峰太白山,秦岭的华山、终南山、骊山、五台山(南五台)、翠华山都久负盛名。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红碱淖。 当今的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内陆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35′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内蒙古8个省、市、区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2008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

五、 实习路线

咸阳师范学院

篇三:野外实习报告

西北地区野外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本概况

前言

1.1 实习时间

2014年8月7日至2014年8月21日,历时14天。

1.2 实习地点(路线)

临汾→西安→杨凌→西安→嘉峪关→敦煌→德令哈→西宁→兰州→银川→太原→临汾

1.3 实习目的

1,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让我们更好的掌握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的最好方法,让理论联系实际。

2,了解实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景观的构成与基本特征,深入认识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3,通过对实习区域自然、地质地貌、人文等要素的观察,培养我们发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锻炼意志。

1.4 实习人员

2012级地理科学系全体学生以及郭太平和王淑琴两位指导老师。

1.5 实习准备

召开实习动员会;查询、检索实习沿线和主要实习地区有关实习内容;认真阅读《西北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践实习手册》;准备一些野外实习必备的急救药品等。

1.6概况:

中国西北干旱区系指 35°N 以北,106°E 以西的内陆干旱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中国总土地面积的 24.5%,区域内共114县市,土地总面积219.05万平方千米,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和祖国的西北边疆。 西北五省地区的习惯说法,具体包括: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际上“西北五省”是“西北三省二区”的习惯说法。西北五省一说源自1949—1953年国家设立的六大行政区之一的西北行政区,一直沿用至今。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递减(注:

陕西秦岭以南地区即陕南属于亚热带气候)。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包括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关中盆地(渭河平原)和秦巴山地等。

主要城市:西安、 兰州 、天水、 乌鲁木齐、喀什、 银川、 西宁、 宝鸡、延安、石嘴山,克拉玛依等。

自然景观(从东到西):耕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高原。

二实习内容

概况:

1、 部门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地概、气候、地质、地貌、水文、植物、土壤等)

2、 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地带性、非地带性)

3、 地理环境距离衰减规律(位置特征、影响、距离衰减)

4、 地理环境区域系统规律(地理边界、自然区划)

5、 自然地理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影响(人——地关系)

6、 我国自然地域(地质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实习区域分析:自然条件、经济特征、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站:杨凌(杨凌高新技术园区)

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

杨凌,是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高新技术示范区,包括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树木园等,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专题性农业博物馆组群。

7

第二站:西安站(翠华山)

翠华山旅游景区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处秦岭北麓,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属温带季风气候。翠华山旅游景区有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

翠华山崩形成的各种特殊地貌在中国十分罕见,因而被地学工作者誉为:“山崩天然博物馆。"

崩塌——条件

1岩土类型 岩、土是产生崩塌的物质条件。一般而言,各类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同类型,所形成崩塌的规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坚硬的各类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类的碳酸盐岩、石英砂岩、砂砾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质黄土、结构密实的黄土等形成规模较大的崩塌,页岩、泥灰岩等互层岩石及松散土层等往往以小型坠落和剥落为主。

2地质构造 各种构造面,如节理、裂隙面、岩层界面、断层等,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崩塌的形成提供脱离母体(山体)的边界条件。坡体中裂隙越发育,越易产生崩塌,与坡体延伸方向近于平行的陡倾构造面,最有利于崩塌的形成。

3地形地貌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及各种山坡、铁路、公路边坡、工程建筑物边坡及其各类人工边坡都是有利崩塌产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 45 度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三个条件,又统称地质条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条件。

? 1.自然景观

1.1奇洞——冰洞与风洞

崩塌地貌: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的现象,它广泛出现在山坡,河湖岸及海岸上,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

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

1.2奇景——残风断崖

翠花峰是山崩破坏最严重的两座小峰。翠花峰周围耸立着一座座山崩后留下的残峰。翠华山的悬崖峭壁几乎随处可见。

1.3奇峰——堰塞湖

天池堰塞湖。山崩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

第三站:嘉峪关

嘉峪关是长城的西端起点,坐标为东经98°17′、北纬39°47′,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是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现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截至2010年,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

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

第三站:敦煌(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

敦煌,甘肃省酒泉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3.1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如彩塑和壁画的尊像,释迦牟尼的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各类经变画,众多的佛教东传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