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比大小说课稿

时间:2017-05-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比大小》说课稿2

《比大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高新二小的张海莲。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第三节《比大小》。

一、说教材。

本节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创设了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呈现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先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高一些;然后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首先要看清楚是按从大到小的排列还是从小到大的排列;第3个问题“王平的成绩可能是多少”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小数大小的范围。学好本节知识为后面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简便计算以及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基于对教材、学情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课程标准,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 、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

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本着这一理念,本课教学采用情境创设、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对比发现、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一直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因为自主学习是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是一种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并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因些根据教材内容,本节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比较、总结概括的方法,体现了“先学后教”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预设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说说方法。

26和132 763和768

(设计意图:复习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唤起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探究小数大小的比较做好铺垫。)

2、今天进行“教学能手”大赛,前两位选手的得分已分别是9.87分和9.90分,哪位选手的得分高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而且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二)汇报交流,探究方法

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自主探索,与同桌交流你的方法

(1)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2)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索

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归纳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一是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培养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过度:3号选手的得分是9.96分,你能将这三位选手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吗?

(三)当堂测试,巩固知识。

1、三个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同桌合作,交流方法。

2、4号选手的表现比2号差一些,比1号好一些,4号选手可能得多少分呢?

3、完成课本第11页第7题。

(设计意图:通过由易到难、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加深理解并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情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快乐学习。

课后和爸爸妈妈亲子互动,玩玩猜价钱的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体验学习的快

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比大小

9.90>9.87

9.96>9.90>9.98

整数:比数位,相同时,从高位比起。

小数:先比较整数部分,相同时,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

总之,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学生在真实而富有个性的探索中不仅完成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篇二: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比大小 说课稿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比 大 小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数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比大小(板书)

比大小 这一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该部分是在学生初步学习数一数、比多少、初步认识1-5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学习的。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继续,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这一阶段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和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符合<、>、=的含义,能表示5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本节课的难点是:认识符号<、>、=,理解其含义。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我将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是复习旧知

由于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新知识的学习必须

以旧知识为基础,复习引入的方法,它在许多的数学知识传授中,应用非常广泛。

本节课比大小,主要指5以内的大小比较,采用提问、引导的方法进行回忆学习,说一说,写一写。进而出示本节主视图过渡到第二阶段。

第二环节是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课程标准》倡导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合作学习。它能促使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改善课堂心理氛围,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由图到数,板书出来,引导学生同桌互相用语言表达多少的关系,然后通过猴子、桃子的多少引入数字的大小,会用语言表达数字的大小,引入大于、小于、等于三个词语。在此基础上介绍三种符号,趁机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认读加深印象,然后找学生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让孩子们用同龄的语言更加的深刻记忆。

第三环节是应用拓展、巩固学习

练习可以说是数学学习有效的途径,因此我本着知识性、驱动型和有效性的原则,进行练习。书本中有很多的图画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创设小故事和灵动的语言进行练习,使得课堂气氛热烈、愉快,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使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巩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

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我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且,使学生的知识及时得到内化,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

书本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而看书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我想提问学生,今天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帮助你,想必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回顾这一节课的知识要点,我想这样意义更为深刻。

好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下面我将对第一、第二环节来展开我的微型课。

篇三:比大小说课稿

《比大小》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比大小》。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它们分别是: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比较两个数的多少,要求学生用前面学过的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教材在编排分为两个层次。教师首先应让学生观察“小猴吃水果”的教学情境图,数出小猴的只数和3种水果的个数,然后按一一对应的方法竖着排出来,这种排列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条形统计图的雏形,我们称它为象形统计图。根据象形统计图,抽出以小猴和其中的一种水果为内容的两列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引入关系符号“﹦”“﹥”“﹤”,让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使学生初步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和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注意的是“﹥”和“﹤”学生很容易混淆在一起,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区分。

二、教学目标

新课改的精神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力培养为重。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与结构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情情况,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

2、 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多少。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多少。

突破方法:通过情境演示,使学生正确比较出5以内数的多少。 难点:认识符号“﹥”“﹤”和“=”及含义。

突破方法:通过情境演示,在探究过程中认识三种符号及其含义。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运用情境演示法,通过情境图的演示,让学生理解三种符号及含义。 学法:采用自主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比较数的多少的一般方法。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配乐《小猴子》,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在森林王国里生活着3只可爱的小猴子,有一天,这3只猴子在森林里找(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比大小说课稿)食物,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得出不同回答:桃子,香蕉,梨......

二、新授课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摆,能一眼就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2、 教学“3=3”。

教师:小猴最喜欢吃桃子了。比一比,每只猴子都能吃到一个桃子吗? 教师出示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并汇报:发现了什么。

······

······

教师:通过一一对应地比,我们发现猴子和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在数学中,同样多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3=3,教师教读“3=3”。

3、 教学“3﹥2”。

教师:猴子也喜欢吃香蕉,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出示······

······,让学生观察。

······

学生汇报:猴子数量比香蕉多。

教师归纳:3比2大,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3﹥2,教师教读“3大于2”。

4、 教学“3﹤4”

教师:小猴子也喜欢吃梨,让我们也来比一比吧。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点明:3比4小,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3﹤4,教师教读“3小于4”。

5、区分“﹥”“﹤”和“=”。

教师:“﹥”和“﹤”很相似,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区别它们俩呢?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和“﹤”的开口都是朝着大的数。大于号,开口在左;小于号,开口在右。

5、 游戏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 完成课本第17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大小关系。

2、 完成课本第18-19页练习三的第3题、第6题、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评讲。

四、全课总结

教师: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个别汇报。

本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利用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和符号卡片,使学生认识新符号。

本节课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标签:大小 说课稿 小班数学比大小说课稿 一年级比大小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