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说明文 > 正文

关于鄜州的说明文

时间:2017-04-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09-12福州质检&中考阅读

让垃圾照亮世界

杨先碧

①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工业和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目前,全球年产垃圾近 500 亿吨,人均年产垃圾约 8 吨,听起来很吓人吧!不过,这其中还包括一大部分工业垃圾。美国每年的城市生活垃圾近 3 亿吨,工业垃圾 20 多亿吨。而曾经具有“垃圾王国”之称的日本更是吓人,小小的岛国年产各类垃圾3亿多吨。

② 目前,全球有 1 000 多处垃圾焚烧发电站,仅仅在日本就有200多个垃圾焚烧发电站,总发电能力近 1 000 兆瓦。日本政府预计,到 2010 年垃圾发电能力将达到 5 000 兆瓦,这个发电量可为 500 万户家庭提供照明用电,是个不小的数目。

③ 城市里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农村也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所谓农业垃圾,就是废弃的稻草、玉米秆和麦秸等。以前农民们把这些废弃农作物的茎叶直接烧在地里作草木灰肥料,但是直接焚烧会污染空气。我国曾发生好几起农民在田里擅自焚烧麦秸而影响飞机航线的事件,影响航线的原因是焚烧麦秸对大气的污染太大,让飞行员辨不清方向。如果能收购这些农作物垃圾去焚烧发电,将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④ 除了焚烧可以发电,其实,用微生物处理垃圾也是可以发电的,其发电的原理是微生物在处理垃圾时可以产生沼气。

⑤首先是要挖一个巨大的相对密闭的垃圾沼气田,让微生物在里面分解垃圾,产生沼气。1 吨生活垃圾可以产生 400 m3 左右的沼气,利用这些沼气进行发电,所发的电可以并入电网供人们使用。利用垃圾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的技术比较成熟,而且投资少,使用方便。目前,全球已有 500多座沼气田发电厂。据科学家预测,到 2010 年全球垃圾掩埋场的沼气发电的潜能可达 9 000 兆瓦。

⑥ 目前,垃圾发电发展缓慢,主要原因还是环境污染问题。焚烧发电会产生一些有毒废气,有毒废气的产生也是燃烧不够完全的缘故。2006 年日本推广一种超级垃圾发电技术,采用新型汽熔炉,将炉温升到 500 ℃,炉内压强增高到 9.8 兆帕,发电效率也由过去的 10%提高为 30%左右,最高时可达 36%,有毒废气排放量降到 0.5%以内,低于国际规定标准。

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科学家完全可以把垃圾处理成电线中的电流。到了那时,垃圾发电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起来,或许我们到郊区就不会再看到巨大的垃圾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将变得越来越美好。

16.选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当前利用垃圾发电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利用微生物进行发电的原理又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第③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第⑥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19.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科学,请你选用文中具体的句子来阐释这一说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让垃圾变废为宝,造福人类,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人行动起来,做一个环保使者。请围绕“环保”这个主题设计一则富有感染力的宣传用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型H1N1流感

①2009 年4 月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并且迅速向全球蔓延,已经有超过40个国家发现感染病例,跨了几大洲。我国出现了第二代(由输入性而感染的病例称为第二代)病例,到目前为止确诊病例超过40000 例。世卫组织也把危险等级提高到了最高级6 级,可见甲型HINl流感有较强的传染性。

②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1至7天,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秋冬季属高发期,且全年可传播。其季节性不强,不像一般的流感有很强的季节性。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比较明显的症状为感染后病情发展更快,突然发烧到38℃以上。 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甚至引起严重疾病,例如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以致死亡。

③越是年轻、体质强壮的人,身体时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甲型H1N1流感一旦侵犯这样的人,其人体的免疫细胞就会迅速释放,这是因为免疫功能旺盛,一下子释放太多,就会破坏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平衡状态,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当然也应注意对老人和儿童的防治。

④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传播。因此,只要我们从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入手,就可能预防病毒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甲型H1N1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食品是安全的。如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即可杀死细菌和病毒。这说明用高温也可消灭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有效的甲型疫苗也已研制成功。甲型H1N1流感还可以使用达菲或中药进行控制和治疗。

⑤此可见,甲型HlNl流感疫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我国卫生部长陈竺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上指出:"我相信,用科学的卫生知识武装民众,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这一疫情,应该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他强调,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相互帮助,分享知识,携手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16、阅读全文,说说甲型HlNl流感有哪些明显的特征?(3分)

17、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分析其作用。(4分)

说明方法()作用:

说明方法()作用:

18、第④段"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材料链接]

据福建省卫生厅通报,从3 月22 日至4月4 日,我省报告新增甲流确诊病例12 例,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流感哨点检测结果显示,甲流病例占流感病例的比例为3.28% ,与3月8日至3月21日的统计数据相比,又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

——摘自2010年4月7 《海峡都市报》

19、链接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证明短文中的哪一句话? 面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防范措施?请简要回答。(4分)

11年质检(说明文)

城市里坊建筑的活化石

①里坊制度曾经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千百年不变的稳定格局。它像巨大躯

体中的一个个细胞组织,运转着城市的生命律动。历史的沧桑巨变,不少城市的

里坊建筑荡然无存,人们只有在尘封的古籍中想象其风貌。然而,在喧嚣的现代

都市群落中却有这样的“独一处”——福州三坊七巷保留了下来。

②三坊七巷始于唐末五代,历经千年,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坊巷格局;但三坊

七巷并非一朝而就,而是逐渐完善的。南宋梁克家的《三山志》已提到了三坊七

巷中的三坊六巷。清中叶林枫的《榕城考古略》谓,"俗有三坊七巷之名"。民国

初年,郭白阳《竹间续话》亦云:"会城内有'三坊七巷'之称,皆绪绅第宅所在也。"

③三坊七巷的形制,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

或直呼为"非"字形。其实,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

脉、向西生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

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卷、塔巷、黄

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面积虽不大,却被世人

称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其间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九处,分别是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小黄楼、水榭戏台、二梅书屋、林聪彝故居、陈承裘故

居、欧阳氏花厅。

④如果以单体建筑而言,三坊七巷中的建筑也许并不起眼。论规模,它不如

执商界牛耳之徽商徽派建筑;论体量,它不如山西晋商大院,更无法与江南世家

大族的府邸相较;但它有它的优势、它的神韵和它的品位。它是特定地域文化的..

产物,也是福州历史文脉传承不绝的标志性的象征物。

⑤从建筑的平面布局来看,坊巷内的数百座明清古建筑多是数座毗邻,每座

又是多进院落。其基本形态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形制。由于居于城市的中心,为了与周边窄长坊巷格局相对应,三坊七巷古建筑大多以高耸前冲的马头墙来分

隔围护而形成高墙深院、重门达落的形制。主座庭院、厅堂、居室与侧座的花厅、书房、假山园林相互辉映;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

榕树,形成古朴典雅、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街区。

⑥从室内空间看,三坊七巷中的许多大厝布局严谨,院落相连,中轴对称,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

体。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

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而长的优质坚硬木材。并用减柱的办法,使得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

建筑中,都极为少见。

⑦三坊七巷古建筑的外部特征也有独到之处。江南古建筑中,绝大多数是呈

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山墙,唯独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墙

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闽地特色。

(选自《三坊七巷的千年回眸》,有改动)

14."以文解文"是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第③段加点的"形制"与第②段

中的""一词意思相同;第④段加点的"府邸"与第②段中的" "一

词意思相同。(2分)

15.本文第2段主要介绍三坊七巷□□□□的特点;③——⑦主要介绍三

坊七巷□□□□的特点。(4分)

16.本文第④段运用 和。(5分)

17.本文用"鱼骨与鱼刺"等形容三坊七巷的形制,大体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请

简要说说它们总体上与三坊七巷形制的异同。(4分)

相似点:

不同点:

12年质检(说明文)

恐龙自述:请人类朋友记取我们的死亡教训

胡玉梅

我是怎么死的?究竟是病死,还是老死的,或是被我的敌人永川龙偷袭成功而死的??

这些都不重要,关键问题是,我们马门溪龙已经集体灭绝了。

因为骨骼和脖子的问题,在没有进入老年之前,我们马门溪龙大多数都会患骨质增生

和"高血压"病。而且,我们这些吃素的恐龙,常常会遭到食肉恐龙永川龙的突然袭击。别看

永川龙个头比我们小,但是它身手敏捷,因此,常常乘我们不备就来偷袭。我对这家伙是特

别防备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走到哪里都拼命甩尾巴的原因。一旦遇到了永川龙,就发挥"尾

鞭"功,左右甩动尾巴把它们赶走。

但也有同伴死在永川龙口下,永川龙的血盆大口绝非浪得虚名。

我是怎么死的? 那是我在一次喝水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失足掉进深渊里了,再也没上

来。而后火山喷发,席卷而来的火山灰,让我的身体和灼热的熔岩融为了一体,以至于1.4

亿年后,我被人类再次发现,并以化石的形态出现。

我们家族是怎么灭绝的呢? 事实上,我们恐龙的后代是鸟,你看到飞翔的鸟了吧,那

是我们其中一种恐龙演变的。

至于我们是怎么灭绝的,现在人类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我

们又没有冬眠的习惯,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寒冷,我们就慢慢死

去,消失了。还有的说,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为

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

比如,地球上的哺乳动物越来越多,它们经常偷吃恐龙蛋,使恐龙渐渐灭绝;突然流行的传

染病,使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龙??

大家多少都说到了问题的一点,不管是什么原因,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我们

的消失和环境恶化分不开。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副研究员张玉光就研究发现,我们的骨头里放

射性元素铀超级高,另外,骨骼内所含的砷(砒霜)、铀、铬等有毒元素超高,而可以解毒的

元素锌含量则超低。要知道,我们身体内的大量毒素不断堆积,无法排解,只好等死??

恶劣的环境,让我们马门溪龙就这么集体消失了。这对你们人类是一个警告。我听说,

最近又发生了什么漏油事件、污染事件,唉,如果你们人类不珍惜环境,也许有一天也会变

成化石。那时候,人类的化石也会被展览在商场的大厅里,供来来往往的其他生物参观,参

观者会指着你们的骨头说:"快看哪,这就是传说中的人类。"人就是长成那个样子的。他们

是怎么死的? 要好好研究!"

(选自《现代快报2010 -07 -12)

14.请分点概述马门溪龙种群灭绝的另外四种说法,,每点不超过个字。(8分) .....15....

(1) (2)

(3) (4)

(5)环境恶化导致其体内毒素堆积

15.本文题为《恐龙自述:请人类朋友记取我们的死亡教训》,请简要说说人类究竟要记取怎样的教训?(2分)

10年中考(说明文)

今天你“低碳”了吗

戎戒

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石油240万一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一l50万吨。再以去年夏季提倡的调高空调温度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仅北京就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的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单纯的数字只能说明集腋成裘的效益,广泛的宣传发动则会激发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回顾2009年“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我国民众表现出空前的关注与支持。在2009年3月28日晚20:30_-21:30。诸多夜景工程绚烂的灯光瞬间熄灭,突然的漆黑与静谧却更让人感到美丽与震撼,也展示出广大民众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无声的支持。也许这一活动所节约的能源无法精确统计,但由此而产生的宣传示范效应却远远大于单纯的数字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④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市民普及低碳生活的科技知识,倡导公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妓励“公交优先”,推广示范节能和斯能源汽车;少开私家车,完善试点城区自行车租借服务体系;编制“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低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奋节俭的优良品质,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对地球家园的关心与爱护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正是低碳生活的价值所在。

⑤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l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采汽车减少l700克(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关于鄜州的说明文)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体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摘自《科学与文化》2010年第3期)

篇二:科顺老师2010年福州市中考语文学科试卷评介报告

2010年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

2010年福州市中考语文命题继续依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福建省2010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和《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招生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稳中求新”的原则,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又加强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既体现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中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凸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做到“学科特点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结构科学简约、难易程度适中”,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现根据计算机阅卷系统提供的成绩数据综合梳理,对试卷内容、结构、答题情况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卷的优点和不足

(一)突出“双基”检测,注重素养考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今年的试题充分体现了重视基础、强化积累、考查素养的命题思想。如“注音、字形、词语选用、修改病句、默写、名著阅读”等考点都是对基础知识与语言积累的考查,阅读板块中的“字词理解”、“句子翻译”、“整体感知”、“句子品析”、“阅读体验”等多层面地考查学生的素养。试题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但又不是简单、机械地考查名词术语和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考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尤其注重在学习、生活情境中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重视人文关怀,关注社会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10年福州市中考试卷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注重强化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使试卷透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比如:卷首友情提示;画横线提醒考生要仔细审题。“积累运用”第7题“针对一种或多种观点点评”,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阅读选文《藏在木桩中的椅子》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人生体验。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试题,缓和了学生紧张的心情,激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思维。

同时,试题注意紧扣时代脉搏,发挥材料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去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事。试题涉及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三坊七巷”、“支援玉树” 、“低碳生活”等 内容,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的事件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相结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

(三)体现课改理念,融合三维目标

引导教与学,注重学习方法,体现教与学的过程,试卷中第7题“对多种人生观的点

评”、第20题“点评加点的词”、第21题的“谈阅读启示”,都较好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渗透人文精神,倡导个性表达。

今年语文中考试题进一步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功能,试题内容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使考试与育人有机结合,处处体现出关爱、信任、鼓励和帮助。

作文试题是命题作文,以“导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温馨亲切的提示,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在尝试中成长”,既无审题障碍,又有审题要求,鼓励考生写真情实感,倡导个性表达。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写作所提出的两个基本要求的精神——“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五)选文文体值得商榷,考点设置有待完善。

现代文阅读的两篇选文,文体比较模糊,事理说明文应以介绍相关知识为主,《今天你“低碳”了吗》一文,从内容看,介绍了“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比较接近事理说明文,而从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看,却在倡导人们要“低碳生活”,比较接近议论文。由于文体模糊,给学生的答题带来一定的障碍。《藏在本桩中的椅子》一文,由一个故事加上联想、议论构成,故事的叙述似乎是为了引发后文的议论,那么写作目的到底是通过写人叙事表达对生活的认识感悟,还是借助叙述故事来引发议论,略显文体不够规范。

在考点设置方面,第7题要求学生“针对一种或多种人生观加以点评”,不如让学生“选择一种人生观加以点评”,因为100字左右对三种人生观一一点评,很难深入,不易深刻。第14、15两题均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考点重复。

二、试卷结构分析

全卷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为两卷,共22小题,第Ⅰ卷选择题,15分,5小题,第Ⅱ卷非选择题,135分,三大题17小。第Ⅱ卷中,积累与运用分值为26分(默写12分,语言运用5分,名著9分),阅读49分(文言文阅读18分,现代文阅读31分),作文60分。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及题量,各个水平层次的占分比例见“语文命题双向细表”。

2010年福州市初中学业考试命题规范细目表

三、答题分析

表一:总体成绩统计

1.福州市区及八县“平均分、及格率”统计数据

上表统计数据表明,“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均略低于往年;“高分率”偏低;“0分人数”则高于往年;多数考生分数集中在100分—129.5分三个分数段(占61.8%)。

表二:各模块成绩统计

上表统计数据表明,“文言文阅读”得分率最高,“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最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费时最多而收效最小,不得不引起关注,引发深思。

(二)答卷情况简析 第Ⅰ卷选择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设五个考点,主要检测语文基础尤其是字词积累状况,得分率71.19%,难度偏大(预估难度7.6%)。

1、第1题“注音”。得分率74.4%,其中选择A、C、D三个错项的考生比例分别为:8.24%、7.35%、7.60%。三个错项中的“诣(zhǐ)”、“汲(xī)”、“惬(xīá)”均属“易混易错”字,应注意纠正学生“读半边音”的不良习惯。

2、第2题“字形”。得分率53.07%,在选择题中得分率最低。错选C项的考生最多,占19.51%,错选D项的考生也占13.04%,可见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必须引起重视。

3、第3题“词语运用”(词义理解)。得分率84.23%,在选择题中得分率最高。在语境中,“凑成”与“构成”、“异由同工”与“同心协力”区别明显,学生容易辨析。

4、第4题“语病辨识”。得分率70.23%。错选B项的学生最多,占12.01%,错选A项的学生也占9.61%。A、B两项的病句类型都是“成分残缺”,可见,“语法知识不考不教”已经导致学生语法知识薄弱甚至空白的不良后果。

第5题“文言词义”。得分率74.13%。本题涉及词语多,覆盖知识广,考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性活用”、“一词多义”等语言常识,错选B项的学生最多,占9.31%,因此要加强古今词义辨析的教学。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语言积累运用板块。

1.第6题默写。本小题共12分,平均分为8.28,得分率为69%。

完全空白的虽较少,但错别字太多,答错位置的也较多,往往张冠李戴。错别字较多的句子如:思而不学则贻、五十里弘番塞外身(或“生”)、无思(或“私”)竹之乱耳、病树千头万木村、黄梅时节佳佳雨、清草池塘处处洼、对饮成三人、蜡烛成灰泪死(或“使”)干。而第(8)小题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有些学生写俗语。

2.第7题语言的实际运用。本小题共5分,平均分为2.25,得分率为45%。(全卷最低)。 第7题中的(1)题是填写10字以内的一句话,但有较多学生答题时不按要求,字数往往超出10个字,这样就得不到分了。第(2)题是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且要针对上文中一种或多种人生观进行点评。大多数学生能结合材料进行议论,但也有部分学生完全脱离材料,还有一部分学生似蜻蜓点水,只点出三种人类型,没展开议论。

本题含金量高,最能捡测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尤其是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而得分率为全卷最低,可见今后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任重道远。

3.第8题名著阅读。 本题满分9分,平均分为5.94分,得分率为66%,其中第(3)小题答题最差,得分率仅59%。

优卷分析

A.概述故事情节时,尊重原著;人物、地点明确;事件完整,回答过程中能注意起因、经过和结果,内容充实;表述顺畅。

篇三:语文修辞,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象征、夸张、对比……

先说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作用:

(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其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衬托)的作用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的作用是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表达方式:

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

再说表达方式: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作用:令读者了解故事情节、人物等各方面。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

作用:渲染气氛,调动读者积极性,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表达抒发作者情感,渲染气氛,服务于文章主旨,深化主题。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作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环境,状物的细节等,从而细化文章或状物,助于更好地深刻了解。

表现手法: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

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表现手法: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

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衬托 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亿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抑扬

标签:的说 明文 鄜州读音 鄜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