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说说大全 > 正文

“信息沟”原理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防火沟 原理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何为“信息沟”   在日常生活的交谈过程中,谈话者需要有话可说,听话者或觉得话中有新鲜的内容,值得一听;或觉得有疑问,听完之后,了解到原来不曾知晓的事情,这种新鲜的内容我们称之为信息。新鲜的内容越多,信息量就越大。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互通信息便是交际。交际的目的是疏通二者之间的信息沟 (information gap)。英国学者迈克尔•斯旺 (Michael Swan)指出,“信息沟”是当代语言教学法的一个基本思想。只有在人们掌握信息方面存在差距时,才有必要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这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就是交际。如果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另一个人不知道,那么,他们两人之间便存在信息沟。信息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和动力。谈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如无信息沟,厌倦情绪很容易产生。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听话者不能获得信息。在外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中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判别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判别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厌倦情绪的根源――缺乏“信息沟”
  下面,不妨根据信息沟的基本原理,看看外语教学中几种常见的现象。
  1、用外语复述课文是过去常用而至今仍有人袭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解释完课文内容和语言“难点”之后,请一位或几位学生复述课文。因为复述意味重复课文的内容,所以听者与复述者之间不存在信息沟。在有限的课时内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要求学生用语言去表达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不说的东西,复述者会感到是一种负担,无话找话说,缺乏动力,听者也会觉得枯燥无味,浪费宝贵的时间。复述这种方法,充其量是为学生提供一次语言操作的机会。
  2、外语教材的编写方法与使用也是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的原因之一。教师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往往解释一些学生已理解的课文内容和已学会的语言表达法,令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难道能完全归咎于教师的语言水平不高,责怪学生不想学习吗?问题的关键在于:该教材很少提供信息沟,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又缺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信息沟。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外语的主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一旦获得动机并发生作用,就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大大地促进学习。而要激发个体的动机并使之发生作用,应使个体产生获取信息的需要。这种需要引发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内驱力。好在近年来我国在外语教材编写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新教材的使用和随之而来的教学改革,大大减轻了学生对英语课的厌倦情绪。教师一反过去的传统做法,强调课后复习,不鼓励课前预习。这样做,必然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教师不必为教材内容的贫乏而苦恼。学生只要愿学,总有可学的新东西。
  3、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也是学生厌倦情绪的一个原因。要使学生对外语保持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学习动力,教师首先得考虑如何在课堂上建立信息沟。而要建立信息沟,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语言水平,使教学有的放矢。但要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接触到新材料、新课文,但因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光靠讲课是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的。所讲授的内容对一部分学生也许存在信息沟,对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是老生常谈。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一久,学生自然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厌倦,学习外语的兴趣受到压抑而逐渐消失。如果反过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讨论,形式多样,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在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语言水平,教师仅起引导和督促作用,创造机会,在学生中建立起使用语言的信息沟,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些,我们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不应该老是放不下,觉得不讲够便未完成教学任务,未尽到教师的职责。我们应该懂得,课堂不是教师利用讲台练习口语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场所。学生每节课下来,应有新体会,新提高,有一种满足感。
  三、创造“信息沟”的几点思考
  以上几例,反映了外语教学中信息沟与厌倦情绪之间的关系。当然,厌倦情绪的产生还与其它因素(例如学习动力)有关。但是一般来说,课堂上出现厌倦情绪,往往是因为信息沟不存在或信息沟很小。如果教师注意到这个问题,课前备课时有意识地想一想如何创造信息沟,课后问一问自己是否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沟,那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厌倦心理便可以得到缓解。下面就创造“信息沟”谈几点想法:
  1、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因为学生一般都喜欢寻求自己感兴趣的新知识以满足求知欲,所以,自学便为学生提供了机会去自动建立信息沟。课程安排上应尽可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学,尽量减少那些质量不高而对学生帮助甚微的课程,切忌搞花架子。不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就谈不上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更不利于优秀学生拔尖。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学习各阶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时间的比例,制定严格的教学要求,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提供“信息沟”。提供信息沟的方法很多,基本做法是:模拟现实生活中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只为一部分学生提供信息,而使另一部分学生知道这些信息;或使两部分学生知道不同的信息,然后让他们互通有无。在做语言运用练习的时候教师仍需创造信息沟,让学生有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到有内容可说,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3、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设置“信息沟”。外语教学中的“信息沟”是人为的、有计划的、具有一定目标指向的。如果运用恰当,将极大地激发和保持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力和兴趣。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积极提供一些信息沟外,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设置信息沟。例如:课外组织一些有趣、实效的竞赛活动,如朗读、演讲、书信、歌唱等。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即锻炼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避免课堂教学与社会需要脱节,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 。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使学生单纯地掌握英语的语言形式。英语课程改革也要求英语教师把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培养,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只有在真实的言语交际过程中才能为人们最有效地掌握,而真实的言语交际是建立在“信息沟”基础之上的。没有“信息沟”,就不可能有真实的言语交际。在外语教学中就要求我们运用“信息沟”的原理,尽可能把所学语言用之于真实的(或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的)交际目的。它可以用在外语教学的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听说、写作、测试、教材编写等方面。如果能根据信息沟的原理为上述各方面的教学编阅练习,设计教学手段,那无疑是对外语教学的一大贡献。
  

标签:原理 外语 教学中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