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通讯稿 > 正文

第六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高中组金奖再次空缺暴露出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弊病: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8月4日,从“第六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决赛现场传来一个消息:这项由《美文》杂志社、扬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和扬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少年写作重要赛事,继上届大赛高中组金奖空缺之后,本届高中组金奖再度空缺。
  难道从本届参赛的20多万名高中选手中,就真的遴选不出一篇令人满意的文章?
  是的。8月3日在扬州决赛现场,27位高中生交出的答卷中,没有一篇让评委会感到十分出色。本届大赛评委会阵容强大,成员有贾平凹(著名作家)、顾振彪(中学语文教育专家、国家中学语文教材总编辑)、余秋雨(著名学者)、叶兆言(著名作家)、范小青(著名作家)、王尧(著名学者、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潘耀明(香港《明报》总编辑)、许福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等16位文化界、新闻界人士。评委们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也是严格的。
  
  本届决赛的命题得到一致赞扬
  
  本届参加现场比赛的27名高中生,是从全球20多万名参赛选手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他们都是地区的尖子,曾在各种作文大赛中获奖,非常有实力。可是他们为什么都没能折桂呢?
  请看本届大赛的题目,命题人是著名学者余秋雨:
  
  高中组
  根据下述情景,以“致我的前辈”为话题作文。
  在翻检家里的老照片时突然发现了一帧发黄的小照片非常像我,便拿着去问爸爸。爸爸说:“这是我的祖父(或祖母),连我也没有见过。”我盯着这帧小照片看了很久,相隔那么遥远,外貌那么相近,真是奇怪。终于,我决定对这位前辈说点话。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全文不少于1000字。
  ③不得抄袭。
  题目公布出来后,所有评委都予以赞扬,很多随学生前来的指导教师和家长也都叫好。评委们认为此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考验,同时又具有开阔的空间,便于学生任意驰骋,充分发挥才能。
  参加本届大赛的初中生也是20多万名,遴选出的决赛选手为18人。初中组的题目更打动人些,命题人也是余秋雨:
  
  初中组
  根据下述情景,以“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你”为话题作文。
  班级里一个特别活跃的女同学突然沉默了,集体活动时还躲着大家,一问,原来她的父母亲离婚了。我好几次走近前想安慰她几句,但刚要开口又不知说什么话好。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全文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
  这个题目更加切近学生们的生活,直抵心灵,可以激发出他们贴心的现实生活感受,同时启发他们对离婚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亦能旁及其他社会问题。同样,空间很大,又能调动感情,是有话可说,有文可作的。
  现场决赛海外组的题目是由香港《明报》总编潘耀明命题的,潘同时也是著名作家,笔名彦火:
  
  初中组
  人的性格每个人都不同,这就是所谓个性。韦小宝的身上有许多中国人普遍的优点与缺点,但韦小宝当然并不是中国人的典型。民族性是一种广泛的观念,而韦小宝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一个人。
  ――金庸《韦小宝这小家伙》
  请写你熟悉的一个人,题为《×××这家伙》,记得突出个性。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全文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
  高中组
  我特别喜欢卞之琳的《鱼化石》。意喻往日之我已非今日之我。我们仍珍惜雪泥上的鸿爪,不过是一种纪念。鱼化石的时候,鱼已非原来的鱼,石也非原来的石了。留下的只是凝固了的旷古的怀念。恍如一阕久远的古琴,悄怆、幽异、诡秘,笔意隽永、丰圆──一种凄美寒骨之情,跃然纸上。
  ――彦火《过去时间留下的影子》
  请用你的印象写一篇《我难忘的往事》。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全文不少于1000字。
  ③不得抄袭。
  这两个命题切合海外华文教育及学生心理,既现代、时尚,又在内心深处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也是别出心裁的好命题。
  据本次大赛负责人、《美文》杂志社副主编穆涛介绍,从2002年开始的“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每年一届,出题人有顾振彪、陈忠实、余华、阿来以及本届的余秋雨、潘耀明,甚至还有当年胜利返航的航天英雄聂海胜、费俊龙,题目普遍反应良好。大赛越来越受到教育界、新闻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参赛者从第一届的8万余名到本届的40万余名,人数逐渐攀升,总共有高达133万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来的中学生参加了这项写作大赛,影响可谓大矣。前5届大赛的获奖者,陆续有人考入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及北京电影学院,现在他们当中,有的在北京当上文字编辑,有的在北大和复旦读硕士、博士,还有的远赴美、法、德、意等留学深造。
  大赛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大赛评委召集人、著名作家、《美文》杂志主编贾平凹说:“我们举办大赛的目的,是提高华人少年的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最基本的三个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这是我一直强调的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潘耀明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许福吉说:“近年来东南亚的华文教育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华文在欧美国家的第三、四代华裔子女中也濒临断代,这是我们来参加‘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的主要动因,我们衷心期望动员更多的海外选手参赛,来达到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目的。”
  
  评选过程中没有悬念
  
  8月3日下午,在扬州广播电视台的决赛现场,评委会开始工作。先进行的是初中组的评选,很幸运,一篇优秀作文脱颖而出,毫无异议地得到所有评委的一致肯定,用贾平凹的话说:“好作品会跳出来的。”
  这篇作文题为《幸福的旁边》,开篇即精彩,巧妙地引用“鱼的记忆只有7秒”的说法,暗喻出“忘却旧的不幸,期待新天地的幸福”这一“安慰”的主题。不仅如此,还独具匠心的地运用“7秒”、“7天”、“7年”作为全篇文章的支架,结构出一篇首尾呼应的文章。本届大赛评委、《散文海外版》主编甘以雯的评语是:“构思成熟,立意深刻,显示出文学的素养和才华。”初中组的其他文章也都不错,呈现出的共同特点是:切题,情感真挚饱满,文字简洁干净,能把一件事完整地描写出来,有的还具有哲理的提升等等。评委们对此感到满意,纷纷表示:看到今天华文少年的写作水平达到如此高度,有些震惊,更多喜悦!
  不过进入高中组的评选后,评委会的氛围逐渐变得凝重起来。随着一篇又一篇作文的阅读,评委们越来越感到困惑不解,不但期待中的精彩文章没有出现,而且大部分文章(比例高达60%!)没有正确理解命题就仓促成文,还有一部分干脆就跑了题。最后,经过反复斟酌协商,由命题人余秋雨一锤定音:本届大赛高中组金奖还是空缺,因为这些作文都没有搭建基本的写作思维。
  从表面上看,这题目似乎是有点难。但只要稍加思索,即可拨开层层“迷雾”直抵本质。其实,题目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跟未见过面的太祖父(母)说点话。这太容易了,跟他们说点什么不行呢?比如讲讲今天的时代――社会的、家庭的、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环保的、教育的、时尚的、娱乐的……可是,参赛者却被“绕”进去了,很多篇文章惊人的一致,即把写作重点放在大段地描述太祖父(母)当年的生活,他们怎样艰辛地农耕等等,只有一两篇文章把力气用在了今天。
  范小青说:我感到参赛学生的脑子里是乱的。按说这些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都是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如果认真地审题,是完全可以用很简洁的手法,本本真真地把文章写清楚、写好的。但是他们没有消化,硬塞进了很多自己并不熟悉的内容,所以有些片断是相当好的,也是有语言的才华,就是看不到全篇,缺乏真实的自我。是否他们平时看的范文太多了?
  顾振彪说:这恐怕是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缺陷。新课程教材改革后,主要强调让学生说自己的话,不限主题,不限文体,自由写作,跟命题沾点边就行。这从主流上是对的,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但也忽视了另一方面,应用文得不到重视了。致使学生走向另一极端,作文写得越来越空泛,华丽的词句多,议论多,扎实的描写少,具体事情写不清楚,基本功下降了。尤其突出的弊病是出现了大量事先准备的范文,考试时匆忙搬上去,甚至抄袭现象也出现了。本次大赛这么大量的跑题,恐怕就是其表现出来的恶果。
  经顾先生提醒,其他评委们也注意到此问题。还有一个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即在本次参赛的6名新加坡选手中,不论初中组还是高中组,无一跑题;同时还可以清晰地看出来,那6篇文章都不是事先准备的文字,而是现场写出来的。
  作文,作文,本是一门抒发心灵的快乐课程,用叶兆言的话说,“应该提倡快乐写作,让孩子们吐露心声”,可是现在却变成了精心准备的数篇、数十篇应付考试和比赛的“范文”。进入考场,这些“范文”仓促组合,囫囵成篇,题目“碰”对了的,“组合”没什么大纰漏的,算是运气,可以拿到高分,一好百好;题目没有猜中的,就不知道怎么写了,连正常水平也发挥不出来,一败涂地,一失足成千古恨。
  
  弊病之深层根源在哪里?
  
  弊病似乎找到了――又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贾平凹用愤世嫉俗的方式表达了他的郁闷:“要是我当教育部长,就不让娃学习了。为啥,娃们的压力太大了,从4岁幼儿园上小班起就开始了,整天被逼着做功课,比成人们可苦多了。娃们为啥追星,上网打游戏?就是压力太大承受不了了。”
  贾平凹还说:“为啥每届大赛初中组都比高中组成绩好?恐怕就是初中时压力小,还能被允许看看电视,关心关心社会上的事情。上了高中,只被关在门里学习,啥也不知道了,你让娃们能写出什么来?”
  应试,应试,谁也脱离不了的“厄运”,谁也无法跨过的“深沟”,谁能逃过它的“魔爪”?不过,这也许是有失公正的说法。是不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叶兆言就说:“我不认为应试有大的问题。从本质上,我是赞成高考制度的,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方法比高考更好;我也不否认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学老师们都是非常敬业的,甚至比大学教师更辛苦、更努力。我认为更大的问题是全社会对语文学习的轻视。”
  本届大赛评委、江苏省姜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张振邦说:“高考和美文没有冲突,评委们的标准也是老师们的标准。这次大赛的6名高中组评委奖中,我们学校有两个学生获奖,这跟他们平时大量读书、细致观察生活的积累有关。较好的学生们都具备语言的基本能力,我对他们的指导有两条:①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把主题性的思想提炼出来,运用技巧去表现。②华美的词语应该让位于真情实感,学会把生活中的独特发现细致地表达出来。归根结底,高考肯定的也是这样的好文章。”
  本届大赛评委王尧说:“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都实行考试制度,高考都有压力,应试是不可能消失的问题。我觉得我们的危机是综合性的,涉及到转型后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比如当下中国文化背景被淡化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过去一个人没上大学可以自修,不在学校不等于没有文化,但现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似乎没有了。又如,今天的语文课本越来越被作为一种技术分析来讲解,情商的诸多因素如亲情、友情、敬老爱幼、尊敬他人、敬畏祖先和自然等等都土崩瓦解;就连语文老师也被格式化的背景限定了,好似商业操作上的高规格复制。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上讲,这是非常令人忧虑的。”
  著名学者余秋雨也直言不讳地批评说:“近年华文写作进入务虚,假、大、空,无数形容词、成语汇成了滚滚滔滔的激流。这不是方向,尤其中学生作文,应以质朴的文字作为主干,以质朴的写作作为主干,用质朴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把心情写出来,这是最主要的。”他还告诫说:“写作不是职业,是人生技能;文学不是职业,是素质。有文学信仰和素质是幸福。有些获奖同学立志终身文学写作是错误的选择,文学应该是一种职业的涵养和补充。”
  以上这些话,真切地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华文文学、华文教育以及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深切思考。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深刻的识见和警示,不仅是对学生们的,也是对家长和教师的,更是对全社会的提醒和启迪。
  据悉,第六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组委会已对外界宣布,鉴于本届大赛高中组缺少比较突出的作品,评委会会同命题人余秋雨反复斟酌,决定保留本届大赛高中组金奖奖金、奖杯,并自2007年8月3日起至2008年7月31日,面向全球华人少年写作者公开征集该奖项作品,征稿结束后再邀请专家评出该奖。
  写作,是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机会,永远留给踏踏实实努力的人。
  
  原载2007年8月6日《光明日报》

标签:高中 弊病 金奖 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