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通知 > 正文

【关注“中等生”的心理问题】 最准的15道心理测试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长期以来,在学生思想教育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架,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这种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背离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勤思考,善观察,给予他们热情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问题,疏导其不良心理,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中等生;心理问题;疏导
  
  在学生思想教育上,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架,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这部分“中等生” 长期缺乏教师应有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培养,在集体生活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大都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这种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背离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勤思考,善观察,给与他们热情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问题,疏导其不良心理,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
  一、“中等生”概念
  “中等生” 的概念,教师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但其内涵与外延却好像很少有人去分析,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其词义本身揭示的内涵来说,就是指在学生前进的队伍中处在中间的学生。显而易见,这个“中等生”、“尖子生”以及“后进生”的差别,是教师们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划分时是以学习成绩为绝对的标准,这种人为的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 的成绩的中等,使教师给与的关注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长期如此,必然给“中等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中等生”的心理问题
  人的心理的形成受到环境、教育、遗传素质与后天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条件,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取决于学校生活中的教师、主体自己和学生群体。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中等生” 每个人的心理特征也各有其特点。
  消极心理特征表现:在情绪方面,他们的心态一般比较平和。大部分“中等生”起初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但当教师忽视对他们的关注时,学习和工作的热情逐渐减弱,进而不良的、消极的心境产生。在意志方面,由于不愉快的心境,将使其做事缺乏自信,无法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不能朝气蓬勃地奋勇前进,从而会降低活动效率,也难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做事会瞻前顾后,缺少果断性。在能力方面,由于消极的情绪和做事的优柔寡断,使所做之事往往成少败多。这必将更加动摇其做事的信心,导致工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得缓慢,总觉做事不如别人做得完美。在性格方面,由于以上种种情况,长久下去,使其性格更加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善交际。遇到问题时,主要靠冥思苦想,自问自答。
  积极心理特征表现:“中等生”一般心细,善于察颜观色,他们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很懂事,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不惹麻烦,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三、“中等生” 心理问题的疏导
  首先是老师要学会欣赏学生、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理解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鼓励和热切的期待。给予“中等生”与其他学生同等的关注。关注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纳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表扬给予肯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全班表扬,也可以在周记中私下表扬;发现他们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得好”。点点滴滴,都使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产生对教师的依恋与信赖,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
  其次,要让学生寻找自信的支点,正确认识自我。可以开展“找优点”的活动。让学生找自己的优点,找别人的优点,了解自己也有闪光点,从而增强自信心。引导学生虚心听取父母、师长、同学的劝告,发扬优点长处,纠正缺点短处,避免对自己做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使学生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以正确的定位参与竞争。
  自信是成功的产儿,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越容易获得。不断争取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记录,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尤其重要。教师可以在班集体中,每月安排一节课来组织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劳动技术竞赛、书画展览、体育技能竞赛、小知识竞赛、课文评议、热点分析、小制作、小设计竞赛以及特长展示等,提供不同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自己。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在学生的热情参与和感召下,胆怯的学生也可经常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某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提前让他们做准备。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成功的表现自己,创造成功的记录,逐步建立信心。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选准目标,使目标与个人的能力相符,不好高骛远,要量力而行,积小胜为大胜。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态度,以平静自如的心情投入竞赛活动。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明白,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勇敢行动,就可以获得成功。
  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人――通过教育的开展,将一个自然状态的人塑造成一个社会状态的人,将一个混沌未开的自然人塑造成一个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给“中等生”予高度的关注。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何况“中等生”是学生群体中量最大、人最多的部分。多数人的发展均是不理想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因此关注“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疏导,是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标签:心理问题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