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托福 > 正文

[落红成冢] 落红成阵散文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确如后主词中所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说什么“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又说什么“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却原来不过是一座巨大的葬花冢,红粉窟,埋葬了多少钟灵毓秀的如花红颜?
  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的贾探春,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风,有“气质美如兰,才华卓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的妙玉,有“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且不说那“山中高士晶莹雪”,先不论那“世外仙姝寂寞林”,就是史湘云,这个“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的豁达女子,结局也只落得了个“云散高塘,水涸湘江”……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作者道是有情还无情地以绛珠还泪引㈩故事,好像世事早有定数,“都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告诉我们“不必枉悲伤”。可读者在看过了这些“才自清明志自高”,却“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女子们的悲惨命运后,又怎能不伤心叹惋,感慨在这“幽微灵秀地”的上面原来也只有一片“无可奈何天”!
  全书伊始,那癞头和尚与跛足道士曾点化过甄士隐,说这世间事“好”即是“了”,“了”即是“好”,要想“好”,须是“了”。可到了这般地步,“欠泪的泪已还,欠命的命已尽”,便只余下那一干没福的人儿,既不“好”又不“了”,在这茫茫红尘浮世中苟延残喘,空叹那“树倒猢狲散”后的凄凉冷淡,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
  续书终了,写宝玉剃度出家,在茫茫白雪苍苍荒原上向贾政叩头拜别,然后飘然而去,旁边还有僧道二人和歌曰:“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居兮吾谁与从?渺渺范茫兮归彼大荒。”高鄂给这场千古一梦收了一个仙气十足的尾,只可惜少了人间烟火的无奈与悲凉。
  于是又想起连续剧中的情节。
  黛玉亡故之后至少还有潇湘馆可供宝玉缅怀旧迹感慨物是人非,可贾府被抄后男女主仆一并收入监牢,就是想再回那相思之地追忆旧事前尘也难似登天。而宝玉连惟一可以留作纪念的,当初“秋窗风雨夕”时黛玉赠与的琉璃灯也保全不了,被贾环向狱卒换了干粮。
  ……
  夜幕低垂,水面被花船上的灯火映照得波光粼粼。戴玉的哥儿终于在船上重见了戴麒麟的姐儿,然而一个衣衫褴褛变成了乞丐郎,另一个脂浓粉香沦落到烟花巷,斯情斯景,又怎是――句心如刀割便能尽述的?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造化本是无情物,任它南飞又北飞……
  没有人扶助,没有人引渡,更没有人替他了结尘缘,宝玉必须一个人面对残酷的现状,他难以逃避,也无从逃避。
  这,才是最真实,也最无奈的人生。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掩卷而思。开始时只是觉得遗憾,那些繁复纠葛,那些繁华错落,一幕一幕丛眼前闪过,亦悲亦喜地纠缠不清。慢慢地,心就一点一点地沉了下来,最后,仿佛有一块石头压在那里,挣不脱,逃不开,又像丢了什么东西一样,空落落而又牵得难受。相同的感觉,后来在读其他书时再没有过。
  大梦茫茫终须醒,往昔悠悠无处寻。
  春来花荣,春去花谢,在这一荣一谢之间,旧事已然成烟。
  不过还是有些痕迹的。落英缤纷,残红满地,最后堆积成冢,用苍白的,残存的美丽,昭示着曾经如锦的繁华。
  耳畔,隐隐有笛声响起,无限怅惘低徊……
  后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憾长。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作为曹雪芹的呕心沥血之作,《红楼梦》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
  小学时初读《红搂梦》,然而时至今日,仍不敢说自己究竟读懂了多少,于是避开思想性,也不谈它深厚的内涵,只以一个学生的身份,说说自己阅读《红楼梦》时的种种感受。
  评委点评:
  不错,但太掉在里边了,失去了客观视野。
  ――余秋雨
  记忆力好,文笔好,有特色。
  ――贾平凹
  能将这么多古诗文组织到一篇还算完整的文章中,实属不易。
  ――谢有顺
  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让人赞叹,思想的成熟,文笔的老练都是很难得的。
  ――高经纬
  熟读红楼自成一家之言。
  ――张可伦
  你把《红楼梦》认真地读了,也认真地思量过了,还有你的记忆那么的好。坚持下去,必有成果。
  ――吴克敬
  把《红楼梦》读得这么熟,默写出这么多诗词,又能组织在一篇文章里,又有自己的感受,真是不容易。
  ――顾振彪
  熟读红楼,颇有才情。引文多了,若少一些,文章会更舒服。
  ――程永新

标签: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