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2单元数学日记

时间:2017-05-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课时配套练习题

2.1轴对称再认识

一、填一填

1、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这条虚线所在的直线叫作( )。

2、

先试着画一画它们的对称轴,再填空。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3、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大量运用了()的方法。

二、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打“√” ,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三、下面的英文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篇二:2014年新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每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这单元,感受自己最成功的一课时是截取商的近似值,之所以有良好感觉,主要是新理念,活课堂,多创新,多思维的作用,在此具体就不展开,因为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需要反思过去,成就未来。

每次上课总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内容总是完不成,比其他老师要慢半拍;;平时作业有学生总也会出现拖拉现象;作业正确率不高;计算性错误屡错屡犯;对于简便计算中除法分配率的运用总有学生不明白,总会有人出现把减号改写成除号;对于单位的换算这一单元知识涉及较少,学生遇到时出现错误百出的情况。

1、把一部分口算练习放在课堂加上对答案,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对于此涉及本人觉得还是有其必要性,这样的竞赛性口算练习可增强学生口算能力;

2、知识性内容讲的过多;(多些体验,少些灌输)

3、课堂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应使用多种形式)

4、作业一开始没有全部抓住,有松懈;(正在改善中)

5、对于作业质量没有严抓,使学生感到作业对错无所谓,错了改一下也很快;(正在实行新的措施,改善作业质量,拒收不合格产品)

第二单元《轴对称与平移》

本单元主要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会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由于在生活中有很多对称、平移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实现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一、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轴对称等现象。“轴对称图形”中的剪纸和折纸撕纸,平移中升旗、房子的平移等等,使学生感受到平移与轴对称图形变换就在自己身边,图形变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应用。

二、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平移、对称,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或对称图形。在课中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画一画”“做一做”等,这样在“做中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体验图形变换的特征,提高动手能力,而且为学生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像提供了平台。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明显感到学生爱学数学了,学习气氛也浓了,学习效果也好起来了,再一

次证明了“学习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素材,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做数学。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主要采用的小组或同桌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因为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知识,而且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有些知识就必须由教师来教学,很直白的告诉学生,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能让学生去探索发现的,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在让学生去交流时一定要明确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很困难,因为很多学生都会无序的去找,这样就造成遗漏。

一、“自然数的定义”让我困惑。

老教材里只说像1,2,3,4,5,6......这样的数叫自然数,而新教材则把0也放进去了,接下去又说研究(零除外的)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让我有点搞不清楚.又如书上什么地方都没出现素数的说法了,试卷联系上却有了,要不是新老教材都教过,对什么是素数可要去大查一番了.

二、为什么本册书上在讲“倍数与因数”的时候不提整除。

我的头脑也许还受以前书的影响,我认为说到“倍数与因数”必须要谈到整除,似乎只有谈到了整除,才有资格说到“倍数与因数”,但是我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也没体会到书上在这里不提整除到底好处在哪儿。

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通过小组活动、操作实践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只有经常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其成因,才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应该说,课堂上每一个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是比较清晰的。在推导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的参与度是很高的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作为老师尽量不要代替学生说出来。在课堂上也能从操作、比较到发现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公式。但是,课后发现,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记得很牢,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却表达不清。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让学生探索的,教师尽量少干预,使学生通过动手剪拼、猜想面积公式、对比归纳转化前后的情况,最后抽象出面积公式。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所谓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孩子对此了解很浅显,现在再学,基本上是从头再来。有个别孩

子连分子分母都混淆,做练习出错率很高。简单总结了一下,发现主要问题有:第一,分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很多孩子容易被题目里的具体数量所迷惑,比如:把25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到的苹果数量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如果孩子深刻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应该知道苹果的总个数并不是必要条件,即使去掉题目里的25,也不影响题目的解答。第二,分数的出现使很多孩子头脑中原有的错误思维定势受到冲击。通过低年级的数学学习,很多孩子认为除法就是用一个"大数"除以一个"小数",在解决问题时不去分析数量关系,而是根据数的大小去猜测如何列式。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原有的思路不再适用,列式出错明显增多。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除了要进行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还要根据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尤其是要引导孩子多联系实际生活,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帮助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避免单调、枯燥、生硬的知识灌输,真正让孩子学到"有用的数学"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1、引入复习。在一开始课的引入,老师创设了一个抽奖的情境,让学生猜一猜,礼盒里有什么。从而引出、复习五种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出示一组组合图形,提问:这种图形叫什么图形,从而引出今节课的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接着让学生说出这些组合图形是有哪些基本图形构成的。这部分内容只是复习引入新课,所以时间控制在5分钟。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由学生合作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肯定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我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发现理解掌握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和策略。所以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学生思考理解把简单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已经学过图形的方法,明确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路。本节课教学过程也说明,学生在理解发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时,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手段,分析探索组合图形,在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找出隐含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七单元《可能性》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使用了尽可能自制的教具,在教学中引起了学生极大的积极性,让全班同学都有乐于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北师大五年级上册2单元数学日记)的体验。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让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抓住了教学重点。让大部分学生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正确理解并会“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在描述可能性,判断公平性,特别是设计公平游戏规则等方面仍有不少困难,这需要加强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逻辑判断以及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篇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数的世界

掌握知识点:1、自然数与整数;2、倍数与因数;3、质数和合数;4、奇数和偶数;

5、2,3,5的倍数的特征。

:0、1、2、3、4、5、6?? 整数

一、整数自然数 负数:-1、-2、-3、-4、-5、-6??

①按照奇偶性特点,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1、3、5、7、9)

自然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末尾是:0、2、4、6、8)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②按照因数的个数,我们可以把自然数分为:

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其他因数(最小的质数是2,2是质数

里面唯一的偶数) 自然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有其他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判断:

1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2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3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奇数。()

4 质数和质数相乘,结果是合数。()

5 一个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6 一个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填空:三个连续质数的和是87,这三个质数分别是( )( )( )

二、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它最大的因数。

注意: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填空:12÷4=( ),其中,我们说:()和()是()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一个数它最大的因数是12,这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一个数它最小的倍数是36,这个数是( )。

判断:

1 、0.8÷2=0.4,0.8是2和0.4的倍数,2和0.4是0.8的因数。( )

2、 8÷2=4,8是倍数,4和2是因数。 ( )

3、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一个数的因数大。( )

三、2、3、5的倍数的特征:

①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即2的倍数都是偶数)。

②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③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注意:①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个位上为0。

②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

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

③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个位上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

数的数。

④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个位上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的数。

填空:

一、用0、1、5组成符合要求是三位数

1、能被2整除的数:

2、能被3整除的数:

3、能被5整除的数:

4、能同时被2、3整除的数:

5、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

6、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

7、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

二、①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

②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

三、判断:

1 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奇数。()

2 个位上是3、6、9的数,可以被3整除。( )

3 能被6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

易错反思笔记:

第二单元 图形的面积(一)

掌握知识点:1借助方格纸,正确通过割补、估算的方法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懂得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3会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

面积。

4会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5会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

一、 三角形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底 底 高底

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

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或S =1ah 2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

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判断: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三角形的面积由它的底和高决定,和它的形状无关。()

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相同,它们的面积一定相同。()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同,它们的底和高一定相同。()

一、计算:

1、 有一块三角形的草地,底是12m,高是14m,这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2、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米,底是3m,求高是几米?

3、 有一个停车场原来的形状是梯形,为扩大停车面积,将它扩建为一个长方形的停车场(如

下图)。扩建后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二、平行四边形

从平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

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ah

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判断:

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正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发生变化。()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越大,面积就越大。()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越大,面积就越大。()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越大,面积就越大。()

三、梯形

从梯形的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

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梯形有无数条高)

底 高 底

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

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 (a+b)h÷2或1(a+b)h 2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

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易错反思笔记:

第三单元 分数

掌握知识点:1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区分;2 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

3 除法与分数的联系;4 分数加减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5 分数的约分;6 分数的大小比较;7设X方程。

一、 分数的再认识

1123真分数(分子<分母、、、等) 2434分数

3359假分数(分子=分母 或者 分子>分母、、、,?) 2344分子大于分母的假分数,都可以写成带分数。

假分数

带分数

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如21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4

注意:①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②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二、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不为0)。 除数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①知道这个关系可以让我们把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

练习:将下面几个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

3÷12= 4÷8= 6÷24=5÷25=

②把假分数化为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做分母。

如:12÷7=125=177

③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两种)

a) 把带分数分成整数与真分数的和的形式,把整数化成用真分数的分母作分母的假

分数,再加上原来的真分数,就可以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

如:211819= 2+=?= 44444

119想:2×4+1=9,所以2= 444b) 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如:2

标签:上册 五年级 北师大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课件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