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作文 > 正文

[多思善导,让学生自读自感和自悟]多思善疑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领悟。”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这些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改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多思善导,充分调动学生自读、自感、自悟。
  一、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就会带来疲倦。”如此看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氛围。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精华内容,通过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信息技术等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鲜明的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的微波,对新课的学习便会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中彩那天》时,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的第一幅插图,然后选取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大声朗读,之后引导:“父亲中了一辆汽车,为什么却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学生们求知心切,马上带着问题读起来……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语文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引导儿童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要把自己制造的教学任务强加给学生,而要努力创设问题的氛围和环境,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课堂。
  1.培养学生收集问题的习惯。新课前,让学生结合本课导学单充分阅读课文,并要求每人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写在导学单的问题栏内,并由组长挑选整理,在课堂上提交研究讨论,让学生养成学前先有疑问的良好习惯。
  2.发现问题要鼓励。在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让学生积极去学,勇于探索,只要能发现问题,不管是对是错,老师要坚持始终尊重学生,以肯定为主。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即使问得不好,也不能随意批评,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表情动作,而是表扬学生的勇气,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教师宽容的态度,才能保证学生提问习惯的逐渐形成。
  3.捕捉问题要有价值。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角度、生活经历等不同,学生的提问难免参差不齐,有的是浅层次的,有的甚至与课文的内容沾不上边。教师要通过点拨,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诱导学生大胆地围绕文中题目、标点,文中内容,包括重点词句、人物言行等内容质疑,提升问题的价值,让学生在质疑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读句“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后,鼓励学生就此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1)此时此刻,邱少云是怎么做的?(2)他是怎么想的?(3)他旁边的战友是怎么想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除了表扬学生提问的勇气外,不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提问,逐一研究它们,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值得研究。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1)、(3)课文中都已交代清楚了,只需读课文便能知道答案,从而确定问题(2)为值得深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步形成提问习惯后,教师的任务便转化为引导学生提出有集中性,即能涵盖课文全部内容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细读探究,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成功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惊喜,也能使人由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每个人都想品尝成功的喜悦。学生初读课文时已读出了问题,这时,他们情绪高涨,求知欲旺盛,探究的心情迫切。教师要适时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组织他们对读出来的问题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探究研讨,释疑解惑。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疑难进行梳理,对不同层次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生活积累能自己读懂的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自读自得”;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理解不深刻、不全面的分析、概括、理解和表达方面的问题,教师以灵活、自然、巧妙、恰当的方式进行诱导、点拨、启发、示范。如导语描述促悟、想象情境感悟,强化诵读体悟;对实在难于理解的深奥句段,教师借助现代媒体铲坡架桥,并借助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探索性尝试练习,尝试练习后关键的地方教师进行“畅讲”。这里的“畅讲”实际上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使学生印象更深。细读探究的过程,始终是在积极的民主的氛围中尝试探索。教师不再是手持“指挥捧”呵斥学生的“指挥官”,而是一个指点迷津的引路人,一个有序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在指路人的指导下不断地自学自练,自读自悟,不断地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求知能力,不断地养成刻苦求索的优良品质。把学生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
  四、引导学生泛读积累,让学生不断拓展创新
  “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用教材教,不只是教教材,学生用教材学,也并不只是学教材,要开辟学生学习渠道,让学生博览有字书和无字书,即从阅读中去积累,从生活中去感悟,从体验中去内化,因此,我们启发学生去图书馆、阅览室阅读,指导学生进商场、工厂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赏游玩,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既把课内的知识学以致用,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一只封闭的圆环,而是一条开放的螺旋上升的曲线。我们除了在课内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外,还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语文学习的天地。让学生在学科活动中对学习方法进行巩固提高,同时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知识反作用于语文课堂学习,使课内的语言文字训练更加扎实有效。
  总之,我们要放眼未来,面向世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觉地去开发知识的沃土,去探索、去发现,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我们要面向全体,针对学生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地发展。

标签:学生 多思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