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作文 > 正文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探究_体育课准备活动有哪些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准备活动是我们每堂课之前所进行的一些练习,它也是一节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无论任何人在相对安静状态下,不做任何准备活动就进行运动,都会产生不舒服、不适应、兴趣不高和动作不协调等一些反映,导致难以达到教学之目的。因此,无论进行什么运动之前都要认真地做好准备活动。从思想上加以高度重视的同时,通过各种不同练习,提高各器官的活动能力,克服人体各部分机能的惰性,为教学作好准备,缩短人体进入工作状态适应过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还能起到预防伤害事故的作用。同时,准备活动的内容、时间、强度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每位教师对准备活动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不断进行深入的、科学的探讨、实践和创新。
  关键词:准备活动;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的作用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通过肌肉运动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内脏各器官的工作能力得到适度的提高。克服人体惰性及通过各种有目的练习提高人体的体温,减少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加大人体运动的幅度,更快更好提高肌肉的温度。这样,使细胞的代谢过程以较高的速度进行。因为,温度每增加一度细胞的代谢速度增加约13%。在较高的温度中,神经传导活动会更迅速地使你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二)熟悉某项运动新需要的条件反射的动作。如:体操教学、一些蹲撑、坐撑、屈体立撑俯撑、俯卧、仰卧、侧卧、前后波浪、响侧波浪以及难度较大一些的动作。即:支撑、悬垂的摆动、摆倒立和各种类型翻滚,空翻等战术配合。
  (三)使学生各器官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大大增加,肌肉的弹性、速度、力量、灵敏和柔韧性大大提高。肌肉内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养料供给急增。
  (四)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如心脏中血液输出、输入量的增加,肺对气体交换量的提高,呼吸加快加深。促进新陈代谢的加强及旺盛,保证了肌肉的营养供应和废物的排除,从而提高运动能力,达到活动自如。这些作用全实现了,身体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在这种状态(生理上叫“工作状态”)下进行激烈运动,拉伤、损伤等等伤害事故就不会发生。所以,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身体工作能力是随身体准备活动而提高的。同时,也从技术结构上为正式教学做好了准备。准备活动做好了,身体的协调性就会提高,学起技术动作来就快。同时,准备活动的组织、安排、运用得当,有利于缩短工作的适应过程。从而,使人体在正式教学训练和比赛以及健身运动等一开始,就能更快地发挥出最大的工作能力,达到预期目的。
  二、准备活动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分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在教学和运动之前,应根据正式练习的动作特点和不同项目的练习特点,采取不同的准备活动。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应在专门性准备之前进行。其目的是改善整个机体的机能状态,增进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合理兴奋性,加强新陈代谢,提高体温,增强心脏血管和呼吸系统活动能力。这一部分准备活动通常包括:走、跑、跳和一些徒手操练习等。一般性准备活动的作用,在于普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也是提高机体机能的基础。与之衔接的是第二部分即专门性准备活动,是使神经中枢之间建立起精确协调关系。其目的是引起将要参与主要工作运动的相应部分所产生适度的兴奋性。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练习,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不管是结构,还是量及强度等方面,都应与基本练习尽量接近,必须做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并且能给机体以专门性的影响。这样,会缩短工作的适应程度。老师应注意,学生在做完准备活动之后,不要马上就做主要工作,应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其目的是使机体恢复,休息之后机体的能力下一步将出现超补偿阶段。这样,对教学工作更为有利。
  准备活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体操教学的准备活动,开始先由体育委员带领围绕体操馆或操场跑二至三圈。然后,做一些行进间及原地的徒手操,如:上肢、下肢、腰背、肩部、压腿、转体等运动,达到了一般性准备活动的目的。接着进行一些接近专项的练习,如在器械上做支撑、悬垂、摆倒立及弹板或垫上做各种空反(侧、前、后)等。这时,大家的身体各部分都充分活动开了,协调性也相应提高,同时,中枢神经系统保持较高的兴奋性。这样,为正式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但在教学及运动实践中,一般性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重要关系,并没有都能引起每个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有些同学虽然在运动前也做了准备活动,但由于忽视,及重视不足,往往是重视了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以致会造成伤害事故,影响了正式教学。特别应注意,有些同学在课下或业余时间,由于表面上的一时兴奋性高,在没有认真了解动作的基本要领而冒失去练习。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或根本没有做,为了在众人面前来炫耀自己的“勇敢”,上去就练;在疲劳时无目的勉强学习复杂动作等而受伤,严重的影响正常的教学。
  三、准备活动中应如何安排好运动量
  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应根据教材内容、对象和环境特点而定。既取决于正式教学,同时也取决于机能状态和客观外界环境的条件等等。如时间短、动作强度大的剧烈项目的教学,教学准备活动的时间也要相应增加。使身体充分活动开,避免使肌肉韧带突然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突然被拉长而受伤。在天气冷的情况下散热快,机体发热的时间长,生理惰性大,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要加大加快,提高肌肉温度,以免造成肌肉拉伤。注意充分动员和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人体惰性,这样,才能避免受伤。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引起重视: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也同正式教学的原则一样,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小幅度到大幅度。否侧,不但达不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反而,出现受伤事故。在90分钟的课中,准备活动约20分钟左右。学生心跳频率达到约每分钟100-120次,基本上做到身体发热,身体的协调、灵巧度有一定提高就可以了。但也不是绝对的,准备活动运动量的大小,应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对象、环境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内容、分量、手段及方法。
  四、准备活动在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
  准备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很多,有徒手操、器械操,有原地、行进间进行的,也有通过各种游戏来进行趣味的、创新的……。准备活动首先要因人而异。人的神经类型是不同的,容易兴奋的学生就不必做得很多,时间也要短些;其次,因精神状态而异。教学前感觉疲劳,不想动,那就要做些强度大和量大些的练习,充分调动和提高兴奋性。如果兴奋过高了,就进行一些舒缓的活动,给于自己适当的抑制,这种自我调节在教学中特别重要;第三,因身体素质而异。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量度要适度。水平低的,要做得少些,否则体力消耗太大,未到正式教学已经没劲了。这不但丧失了准备活动的意义,而且在准备活动时就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第四应以教学内容和专项内容而异。必须由全面过渡和教学内容及专项紧密结合的活动。如游泳教学,首先陆地做徒手操、柔韧练习之后,一定要到水里练练慢游、速游或转体等,才能正式教学及训练;此外,准备活动还要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不论冷热,标准是身体发热、肌肉、关节暖和活动随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边缘学科的不断发展,其成果也不断被运用到准备活动中来。使准备活动与课的基本内容紧密联系,更为科学。准备活动组织安排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水平。准备活动做的充分得当及其与正式教学的间隔、休息时间的适当掌握,会大大缩短工作的适应过程,使正式教学能更快地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力,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因此,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科学运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时玉英,马成亮.准备活动的原理与方法[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白晋湘,宋加华.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M].民族出版社,2001,(6).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4]朱克辉.体操[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开英,张振.现代中长跑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标签:体育课 探究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