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作文 > 正文

对赌协议,一场理性与投机的博弈,投资没有「免费午餐」|对赌协议范本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对于投资界,对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一个过时的话题,因为对赌可能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投资「戏码」。尽管对赌条款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和激励管理层,但最终却使中国公司的高管们在遥不可及的目标面前选择了铤而走险,虚报财务数据;或使公司背上沉重的债务,陷入现金流吃紧等不可预知的困境;而原本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为目的的投资者,为拿到更多的股权和利益,陷入两难。
  
  双赢?双输?
  
  2012年3月14日,腾讯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公司业绩公布会上首次交代与投行「对赌」原因――为了把个人套现的财务安排与公司营运状况「切割」。
  2009年,马化腾与投行签订了对赌协议:若两年后腾讯的股价低于67.8港元,那么投行则承担股价下跌的损失;反之,若腾讯股价高过67.8港元,马化腾则需要将自己的股份以67.8港元出售,让对方获利。
  也许是互联网业的快速发展远远超过了马化腾的预期,亦或是马化腾过于谨慎,2011年3月28日,腾讯市价高达195.2港元/股。马化腾根据对赌协议,以67.8港元/股的价格向投行出售了200万股腾讯股份。在此后的两年内,马化腾以高折让减持1593万股,账面蚀近10亿港元,引起市场哗然。
  马化腾「赌」输了?面对种种质疑,腾讯内部人士指出:「假设在这场对赌中赢者是马化腾,那么腾讯公司的股价势必低于67.8港元,我们可以说马化腾借助对赌成功实现了对自己股票的保值增值,但是,对马化腾持有的更多腾讯股票乃至腾讯公司来说,这样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对赌是一把双刃剑,本身并无成败可言。」 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李家庆说,「严格来说,对赌发生在企业上市前的私募融资领域,即企业与投资方都认同公司的价值,只是对于公司某个时点上的价格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希望达成交易,于是设立一定的价格调整机制――对赌条款。」
  「仅仅作为一种双方交易价格的调整机制,为什么外界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实操中投资人、公司创业者在自我价值的判断上有差别,在信息披露方面并非公平,或者双方无法对未来的变化范围预期做出准确的判断。」
  同时,在对赌市场上根本不存在一方赢一方输的问题,赢则双赢,输则双输。「因为对赌往往是以业绩作为基础,如果创业团队的业绩不能达标,往往意味着控制权的转移,但这种转移对投资人来说并无意义,彼时,创业团队的自信心已受到巨大的挫伤与打击,可以想象,创业团队不爽时,投资人也爽不到哪里去。」 李家庆说。
  「更何况,大陆根本不存在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投资人也就不可能将公司项目重换一个团队来进行,而对于早期的创业项目,空降一名职业经理人也不现实,所以,在对赌问题,即便是投资人赢了控制权,也不过是一个双输的结局。」私募融资律师李磊说。
  
  对赌非「赌」
  
  大多数以失败告终的对赌结局,以及一系列因对赌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使得对赌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受到严重质疑。那么既然于企业、于投资者有百害而少有利,对赌何以存在呢?
  在西方,「对赌协议」被称作「企业与投资人之间建立的估值调整机制」,英文简称叫VAM。在西方资本市场,VAM几乎是每一宗投资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目的是通过设定目标盈利水平和触发条件,避免不可预知的盈利能力风险。
  「近几年来,大陆市场对对赌有着很大的误读,其实,对赌并非是『赌』,没有一点赌的成分,它需要企业、投资人非常理性地看待业绩能力,同时,对赌协议是在没有什么根据的时候才引用的,根本不需要那么重视对赌、什么都赌一把。」 国际大律师辜勤华坦承。
  「在国外,对赌条款只被有限度地使用,其能够调整的范围也非常有限,一般是上下1%,超出部分利用本条款进行风险防范。它是在客观、理性、专业以及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的调节。」李家庆说。
  然而,在漂洋过海来到大陆后,对赌的调节作用被无限放大,甚至更多地带有了投机的成分;再被带上一个「赌」字,多少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种下一种负面的情绪和情感。
  「事实上,对赌协议是一个资本根本不愿意用的办法,国外也不太常用,它只是资本做大时的一个辅助,因为资本运作的好坏,关键在于风险防范机制的好坏。而对赌的运用,往往是在常规风险防范已经做完,但是双方对未来的风险还存在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如团队的好坏、经营模式的好坏等,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商业表现,业绩及目标的完成,于是,引入对赌条款,对企业及经理人进行约束与激励。」辜勤华说。
  「确切地说,真正的商业领域是没有对赌协议的,真正理性的资本市场也没有对赌,对赌不过是人为地追求目标、业绩、增长速度而给自己种下的恶果。」
  
  对赌三原则
  
  如今,在大陆的私募市场上,对赌已经不再那么流行,这一方面是因为投行认识到控制权的转移之于对赌价值并不大,另一方面是中国证监会相关政策对对赌的限制,即对赌将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严禁企业上市时签署有对赌协定。
  「然而,投资界淡化对赌的背景在当前大陆近乎火爆的IPO市场上,投资人不用对赌就能获得很好的回报,但是,如果市场下行,投资人很可能会为了规避风险,再次引入对赌机制。」李家庆不无忧虑地说。
  在李家庆看来,当前对赌不被重视是非理性的,并不是在一个理性客观评价之后,对是否运用对赌做出的安排,这是非常值得引起注意的。也恰恰基于此,李家庆阐述了「对赌」的三项原则,以引起企业界对对赌的理性看待。
  首先,对赌是企业、投资人从相互的价值认同角度出发,而不能以融资成败来衡量,它不是阶段性的套现,而是要从公司长远考虑进行融资;
  其次,无论是企业、投资人都应该保持理性、客观、专业,不能为了融资而融资;
  再次,对赌只是技术性地调节手段,不是必须的。
  「以联想投资的实践来看,通常是以投资组合来进行风险防范,在投资时,首先谈的不是价钱,也不是回报,而是业务,从业务入手,探讨企业的目标、愿景、战略路线及其规划,由此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接下来谈价钱也就会相互理解。」
  「而对于后期的风险防范,联想投资则引入了投后服务的团队,针对企业在业务、管理、财务、法律方面的问题,提供数据说明企业少犯错误。」
  「所以,有时即使是阶段性地亏,只要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利,我们也做,这是投行的态度,但反过来,也暗示企业要理性、客观、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待融资,动辄拿对赌协议来进行风险防范的投行,完全可以从融资名单中划掉。」李家庆说。
  熟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投行给你资金,目的也是为了赚钱,一旦投行要求跟你签对赌协议作为投资条件之一,你就要小心了。因为真正的商业领域是没有对赌协议的,真正理性的资本市场也没有对赌,对赌不过是人为地追求目标、业绩、增长速度而给自己种下的恶果。
  2011年3月28日,腾讯市价高达195.2港元/股。马化腾根据对赌协议,以67.8港元/股的价格向投行出售了200万股腾讯股份。在此后的两年内,马化腾以高折让减持1593万股,账面蚀近10亿港元,引起市场哗然。
  假设在这场对赌中赢者是马化腾,那么腾讯公司的股价势必低于67.8港元,可以说马化腾借助对赌成功实现了对自己股票的保值增值,但是,对马化腾持有的更多腾讯股票乃至腾讯公司来说,这样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谓对赌协议,是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达成协议时,双方对于未来不确定情况的一种约定。
  有的「对赌协议」,是股权对赌,有的可能是现金对赌,总之都是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确定一个预期的财务标准目标,如在期限内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投资方将获得股权或现金上的一些补偿;如果财务目标提前达成或超额完成,投资方则可能提供一些现金或股权方面的「奖励」。

标签:博弈 投机 午餐 理性